長江中游荊江河段地上河與黃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有何不同

2021-05-17 05:40:47 字數 1489 閱讀 8546

1樓:米秀家的乖乖

地上河形成bai主要和地勢,du河流泥沙量有關zhi 泥沙沉積使河床抬高 黃河

dao流域植被破壞

內 水土容流失嚴重 導致黃河泥沙量大 下游沉積 主治理就是植樹造林 荊江地勢較低 河道彎曲 泥沙沉積 水流不暢 截彎曲直是最好的辦法

2樓:匿名使用者

荊江河段比較彎曲,易滯留泥沙,黃河是因為黃土高原植被破壞嚴重又加之黃土呈垂直節理髮育,因而泥沙較多,下游又是平原,沉澱的泥沙多。

荊江河段截彎取直,黃土高原植樹造林。

比較長江中游地上河(荊江河段)與黃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異。 70

3樓:id秦始皇

荊江段是由於此段長江九曲十八彎,導致容易流出原有河道。水流緩慢,泥沙內淤積,淤積抬高河容床。進行截彎取直工程。搞好分洪工程。

黃河由於河水含有大量泥沙,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主要進行水土保持工程,種植防護林。

長江中游地上河荊江河段與黃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4樓:匿名使用者

荊江段是由於此段長江九曲十八彎,導致容易流出原有河道。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淤積抬高河床。

進行截彎取直工程。搞好分洪工程。

黃河由於河水含有大量泥沙,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

中國兩大地上河,黃河下游和荊江河段的成因是什麼?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5樓:高中專業生

黃河下來遊地上河的形成:黃自河流經黃土高原bai時,泥沙含量大增du。流的zhi

下游的華北平原地區,地勢降低dao,河道展寬,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

沉積荊江段地上河的形成:長江水流到荊江河段時,由於河道非常彎曲,水流速度減慢,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

6樓:年輕的**座

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於是,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黃河成為「地上河」

長江中游「地上河」與黃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有何不同

7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中游「地上河:河道特別彎曲」,水流不暢,泥沙容易沉積。

黃河下游「地上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緩,泥沙大量沉積。

比較長江中游地上河和黃河地上河的成因的不同及治理措施

8樓:匿名使用者

成因不同:

長江「地上河:河道特別彎曲」,水流不暢,泥沙容易沉積。

黃河「地上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緩,泥沙大量沉積。

治理措施:

長江「地上河」:裁彎取直工程;建設長江中上游防護林。

黃河「地上河」:黃土高原打壩建庫或打壩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黃淤灌,黃河中游地區種草植樹。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為什麼沒有安徽

1 對長江而言,安徽屬於長江的下游。2 在地理位置上,安徽屬於華東回,屬於長三角城市群。3 長答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 環長株潭城市群 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承東啟西 連南接北,是長江經濟帶三大跨區域城市群支撐之一,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 全...

長江中游和下游的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分別採取什麼不同的措

原因1 上游水土流失,長江在下游 江面變寬,水流變慢,導致泥沙沉澱。專 2 人為原因,屬 大量的圍湖造田,破壞了長江自然河道 不同措施 長江上游的 要注意植樹造林,保持水土。2 退耕還湖,人類的活動要遵循自然規律 我自己整理的 可能有缺失的地方求採納 比較長江中游地上河和黃河地上河的成因的不同及治理...

漢江中上游地形地勢特徵,下圖為「我國漢江中游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判斷漢水自P點至Q點流經地區的地形型別,

漢江流域copy絕大部分是山地,山地面積bai 約123000平方千米,佔全du流域面積 174000 的 zhi70 丘陵dao地面積約22000平方千米,佔13 平原面積約27000平方千米,佔16 湖泊面積約2000平方千米,佔1 山地分佈在老河口以上,主要平原分佈在鍾祥以下,之間為丘陵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