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為什麼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2021-03-05 09:21:47 字數 5397 閱讀 7311

1樓:匿名使用者

深化國有企業的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

(1)黨的十五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加快,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 3年目標

的基本實現,不僅國有企業經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國有企業改革也邁出了新的步伐,為

新世紀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2)到 2010 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適應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

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

濟佈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

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2.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意義

(1)世紀之交,和平和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發展。

綜合國力越來越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主導因素。我們要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國

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就必須不斷促進國有經濟的發展壯大。

(2)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從總體上增

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對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

快速、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搞好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

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要同國力和社會承受力

相適應,努力開創改革、發展、穩定相互促進的新局面。

3.十六大報告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政策

(1)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佈局和結構。進一步按照十五大以來確立的有進有退,有所

為有所不為的戰略方針,對國有經濟進行進一步調整。能改制的就改制,能合資的就合資,

能拍賣的就拍賣,把國有經濟集中到最有利於發揮其功能和功效的地方。

(2)進一步推進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重要的企業由國家控股。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國有大中型企

業繼續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3)積極探索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促進政企分開,進一步增加國有企業的活力,進一步提高國有資產的增值能力。

(4)繼續推進壟斷行業改革,積極引入競爭機制。

(5)淡化對國有企業過多的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

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6)通過市場和政策引導,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進一步放開搞

活國有中小企業。

4.對國有經濟佈局要實行戰略性調整

(1)調整的必要性。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調整取得明

顯進展:一是國有經濟的戰線已經明顯收縮。二是國有資本進一步向基礎性領域和大型企

業集中。但是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要求相比,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還不盡

如人意,突出表現在國有資本分佈不合理的問題並沒有能夠根本解決,不適應日趨激烈的

市場競爭。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及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必須繼續

從戰略上對國有經濟佈局進行調整,增強其競爭力和控制力。

(2)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的主要工作:

①要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加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實現其控制力不

僅僅在於數量,更重要的在於素質和競爭力。國有經濟的作用既要通過國有獨資企業來實

現,更要通過股份制來實現。

②從戰略調整國有經濟要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完善結合起來。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突出重點,有進有退,有所為有

所不為。國有經濟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支配地位。

③要堅持「抓大放小」。

遵循市場化道路,進一步調整國有經濟的佈局和結構,使有限的國有資本從中小企業

向大企業集中,從一般競爭領域向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通過兼併,聯合重

組等形式的組織結構調整,著力培育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尤其是

適應加入 wto 的要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對於處於一般性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通過拍賣、租賃等方

式儘快轉為民營。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這部分國有資產,而且能夠改善治理結

構,增強競爭力。2003 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為國有中小企業的發展提

供了法律保障。

④國家要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依法關閉產品質量低劣,不具備安全生產

條件的廠礦;淘汰過剩生產能力。對一些扭虧無望的企業實施破產。通過主動退出和積極

調整,提高資源配置效益。

5.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重要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公

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

(2)目標:本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目標基本實現,

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工作開始進入規範化階段。十五期間,現代企業制度要取得重大進展,

2010 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

(3)特徵和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

是要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

(4)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進展迅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目

前,我國 4371 家骨幹企業中,已有 3322 家企業實行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達 76%。中石

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移動等一批國有企業相繼在海外上市,標誌著國有企業建立現

代企業制度取得了實質性重大進展。

(5)進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①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進政企分開。建立起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承擔起

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職責,現有的任何**行政管理部門都不能再直接插手企業的生產

經營活動,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國有企業履行的僅僅是資產管理者的權益與職責,而不會

去幹預企業法人的經營管理與自主權,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具有追求自身經濟效益

的內在動力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壓力。

②實行股份制改革,除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企業外,其他國有大中型企業都應逐步

改製為多元股東結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

③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

④**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轉換職能,是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

度的基本條件和有力保證。國有企業要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建立起現代企業

制度,**必須轉換職能,政企職責不分的狀況必須從根本上改變。

從戰略上對國有經濟佈局進行調整,增強其競爭力和控制力。

(2)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的主要工作:

①要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加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實現其控制力不

僅僅在於數量,更重要的在於素質和競爭力。國有經濟的作用既要通過國有獨資企業來實

現,更要通過股份制來實現。

②從戰略調整國有經濟要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完善結合起來。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突出重點,有進有退,有所為有

所不為。國有經濟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支配地位。

③要堅持「抓大放小」。

遵循市場化道路,進一步調整國有經濟的佈局和結構,使有限的國有資本從中小企業

向大企業集中,從一般競爭領域向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通過兼併,聯合重

組等形式的組織結構調整,著力培育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尤其是

適應加入 wto 的要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對於處於一般性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通過拍賣、租賃等方

式儘快轉為民營。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這部分國有資產,而且能夠改善治理結

構,增強競爭力。2003 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為國有中小企業的發展提

供了法律保障。

④國家要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依法關閉產品質量低劣,不具備安全生產

條件的廠礦;淘汰過剩生產能力。對一些扭虧無望的企業實施破產。通過主動退出和積極

調整,提高資源配置效益。

5.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重要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公

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

(2)目標:本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目標基本實現,

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工作開始進入規範化階段。十五期間,現代企業制度要取得重大進展,

2010 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

(3)特徵和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

是要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

(4)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進展迅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目

前,我國 4371 家骨幹企業中,已有 3322 家企業實行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達 76%。中石

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移動等一批國有企業相繼在海外上市,標誌著國有企業建立現

代企業制度取得了實質性重大進展。

(5)進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①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進政企分開。建立起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承擔起

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職責,現有的任何**行政管理部門都不能再直接插手企業的生產

經營活動,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國有企業履行的僅僅是資產管理者的權益與職責,而不會

去幹預企業法人的經營管理與自主權,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具有追求自身經濟效益

的內在動力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壓力。

②實行股份制改革,除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企業外,其他國有大中型企業都應逐步

改製為多元股東結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

③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

④**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轉換職能,是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

度的基本條件和有力保證。國有企業要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建立起現代企業

制度,**必須轉換職能,政企職責不分的狀況必須從根本上改變。

6.加快國有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1)這是適應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趨勢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實現國民經濟持

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

(2)兩個主攻方向:以市場為導向,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強現有企業的技術

改造;發展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佔領技術制高點。

(3)措施:①增強企業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

系。②**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援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如積極發展技術

市場,對技術改造實行貸款貼息支援、稅收鼓勵等。通過技術引進和實施技術創新工程,

特別是通過近幾年國債支援企業技術改造,企業技術開發能力明顯提高。

國有企業改革有什麼重點高中政治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有哪些重點

國有企業改革可劃分為改革的初步探索 制度創新以 及縱深推進三個階段 1 國企改革是一個 摸著石頭過河 的 試錯 過程,是 推動與地方實踐上下結合的產物,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但國有企業改革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通過進一步改革來解決。今後的國企改革將主要集...

增強公有制主體地位為什麼必須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因為在我國的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國有企業屬於國有經濟,所以要確保公有制為主體的地位必須要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確保主體地位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公有制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股份制是資產實現形式,包括資產 管理模式等 只有國企壯大才能國家富強,國家富強...

運用高中政治內容回答,為什麼要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今的生活水平之下,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才能更好地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艱苦奮鬥 勤儉節約不是艱難困苦條件下的權宜之計,而是貫穿我們為建設美好未來始終的精神支柱。無論在任何時候 任何條件下,我們都需要它,離不開它,不能沒有它。歷史的經驗 時代的要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