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口政策未來怎麼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

2021-03-05 09:22:12 字數 6087 閱讀 6202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copy事不好辦,聽天由命吧。

從人權角度看,生幾個小孩是家庭自己的權利。從國家的角度看,國家在教育,就業,住房,吃飯,日常用品,能源等所有方面的資源能滿足多少人是有數的。超過這個數,國家的資源會在短時間內消耗殆盡,那就是災難,不用外國侵略你,自己就滅亡了。

低於這個數才存在發展。低於這個數不發展還不行,將來也會被發達國家侵略。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超生,如果人口多,如果人口膨脹,只能導致一部分人貧窮而不消耗資源,沒辦法。

西方國家雖然沒有計劃生育,但是他們的人口也不膨脹,每個人都能自覺把握。

聽天由命吧,沒辦法,可能是天意,做到自己應該做的就行了,然後聽從上帝的安排。

其實,我也感覺,城鎮化能改變這一切,讓農村人到城鎮居住,他們見到的世面多了,就自然而然開化了,那時候讓他多生他也不多生了。80年代初,我們城市人也是反對計劃生育,可是現在你讓我們多生我們也不多生。為什麼?

養孩子太累了,太操心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再這樣持續

抄的超低生

襲育率和快速推bai

進的人口老化將會使未來中du國老齡化十分嚴zhi重,**財dao政與民眾養老壓力劇增,導致社會生活壓力大增,但社會的發展能力卻大幅下滑。今天的日本、歐洲重老齡化之下社會的惡化是中國未來的參照,中國老齡化已經正在快速發展,人口總量也已經處在人口衰減前夜的慣性低增長。面臨持續的超低生育率,中國唯有現在立即大力鼓勵生育儘量挽救未來由生育率低下所導致的社會狀況惡化,

談談你對我國人口政策變化的認識和看法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人口政策是:實行計劃生育,其基本內容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總量佔世界人口總量的1/5,自上個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大下降。

但由於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現在每年淨增人口一千多萬,人口增長過快、過多會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造成很大壓力,為了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也只有這樣,人類與環境才能和諧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人口政策的變遷:

1、1949~2023年,限制節育和鼓勵節育的交錯。

2、1971~2023年,以「晚、稀、少」為特徵的計劃生育。隨著計劃生育推行,中國生育率從2023年的5.8降至2023年的接近更替水平的2.

3左右,年出生人口從2800萬降至2100萬左右,總人口則從8.52億上升至9.75億,年均增長1230萬。

3、1980~2023年,以「一胎化」為基調的計劃生育。在嚴厲的生育限制政策下,中國出生人口振盪走低。同期,中國佔世界人口比例從22.

15%大幅下降到18.85%,降幅為3.3個百分點。

4、2023年~2023年,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儘管兩次政策放鬆釋放了之前堆積的生育意願,但**持續時間和幅度都遠低於預期,且在**後很快就掉頭向下。

4樓:du知道君

簡單!如下:我國現階段人口政策為計劃生育政策,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偏大等原因,人口在建國後呈井噴式增長。

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雖可抑制人口增長率但幾十年後必定要經過一個人口老年化型社會。可遇料的是:我國會持續堅持這一政策再加上社會的繼續發展,人口老齡化會被改善,我國人口最終會回到一個平穩的水平

5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我們能把人體衰老定性為一種疾病並進行有效**,那麼不僅可以增加人口的數量,更可以提高人口的質量!

請結合我國人口,經濟發展實際談談對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的看法

6樓:司馬鑄劍

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有利於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有利於逐步實現國家政策與群眾意願的統一,提升家庭抵禦風險的能力,增強家庭養老照料功能,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有利於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請結合中國控制人口出生率與人口老齡化的矛盾,談談你對中國人口政策的看法。

7樓:海洋之大猩猩

人口老齡化就是勞動人口的比例縮小,其實這對中國的現狀沒有任何不良影響。

因為中國的現狀是土地少,沒有足夠的土地讓農民耕種,大量的農民閒著,有勞動人口的名,無勞動人口的實。

城市人口實業率高,那些無所事事啃老的年輕人也一樣有勞動人口的名,無勞動人口的實。

所以老齡化只是讓原來的年輕閒人忙起來,讓他們也擔負起原來就應該擔負的社會和家庭責任,這也有利於民族性格的改造,減少社會閒人讓年輕人都有事可幹,對社會的穩定和治安現狀也必然有明顯的好處。

雙子女政策是最科學的政策,一個子女政策是對以前過多繁殖造成危害的一個抵消措施,當條件合適的時候還是要回到雙子女政策上來。

8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任何一個事物都是有二面性的啦,我覺得嘛,從人情理來看,現在的人口政策是放開二胎,三肽的話從嚴處罰(可考慮當地的情況而定),要不一個小孩太孤獨了,,再過十多二十年,我覺得總人口是不會上升的,因為有一批人已老去了,,

談談你對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

9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中觀全球經濟,中國在這個時候表現尤為突出。-不論是經濟復甦速度,還是失業比率,等都很強勁。但是這不能代表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會良好。

主要原因:很多不確定因素主導著中國市場化經濟。 1.

人均收入只能體現在表面。(公務員收入整體提高了人均收入)2. 7-8億的農名荒廢農作物,而外出打工。

社會就職產業-供大於求。無法體現他們的效益.(勞動力增多將帶給城市很大壓力)3.

國有企還處於主導作用。(私營,集團自主研發尚未成熟) 中國經濟的發展現良好且唯一強大的支柱是美元外匯儲蓄世界排名第一.要想在世界經濟上面有展露,必須借美元極高的儲備這條橋樑來踏上經濟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5-10年中國不能利用這些外匯在世界各國任何一個產業,站穩一席之位。那麼經濟發展還將會更加長遠。

10樓:匿名使用者

發展潛力巨大,前景看好,因為中國有13億多的人口,意味著巨大的需求。在目前全球經歷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還能實現8%左右的增長,全靠內需拉動!中國現在是製造業大國,以後的發展方向是自主創新的科技大國。

中國很多行業發展迅速,如通訊,交通運輸,金融,房地產、商業,物流,汽車、家電製造、電子商務,新興能源(太陽能、風能等),為滿足社會需要提供了強大的支援。當然,我們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很多的問題,如房價增長過快,社會保障還不夠完善,就業壓力,能源短缺等等!**也在努力嘗試儘快解決這些問題。

總之,我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簡述你對中國人口問題的看法

11樓:匿名使用者

( 一) 人口數量大, 淨增人口多 1953 年,我國人口總數為6 億多,1964 年為7.2 億,1982 年為 10.3 億,1990 年達11.

6 億,1996 年達12.24 億。根據計算機**模擬,2025 年前後,我國總人口將達15 億~16 億,近年來,由於計劃生育成效顯著,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但由於人口基數大,每年仍淨增人口1500 多萬。

( 二) 人口素質普遍偏低人口素質低下,一方面表現為人口的身體素質不高。根據國家衛生部公佈的一項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5500 多萬殘疾人,平均每20 人中就有一個殘疾人。另一方面,表現為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不高。

在嚴重的人口問題的重壓之下,它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體系和整個國家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長期而且直接的。(三)人均福利水平提高較慢目前中國的gnp 總量已經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在世界上排名已經進入了前3 位,並有可能在2040 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人均卻只有1200 美元左右,在世界的排名只有100 名,尚屬於中低收入國家的行列。

(四)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加劇近年來,我國資源的過度開發而且浪費驚人,環境汙染和破壞程度十分嚴重,無一不跟人口眾多的壓力有關係。事實上,目前中國人口正在逼近目前科學發展狀況下自然環境容量的極限。龐大的人口在未來幾十年給資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和影響不容忽視。

( 五) 就業問題突出, 就業壓力巨大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失業率雖然只有4% 左右,但失業總人數就已經達到了近千萬之多。到2020 年,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將達9 億多,比發達國家勞動力的總和還要多3 億。此外,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近千萬,農村剩餘勞動力兩億多,龐大的人口和無序的流動構成中國就業市場的巨大壓力和社會管理的困難。

(六)公共資源的嚴重短缺在農村地區,公共衛生預防保健體系十分薄弱。2000 年農村人均預防保健經費僅有12 元,3 億左右的人喝不上潔淨水,1 億多人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教育經費也是捉襟見肘,2002 年,全國人均教育經費為426.

62 元,而人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僅有271.80 元,在世界上屬於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請採納 謝謝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象低出生率過度吧。 請採納我的答案,謝謝,經驗值+10。

13樓:匿名使用者

人口老齡化嚴重 老年人口或多造成嚴重社會問題 青年人養老壓力過大 而這一原因主要是當面建國時候沒有實行計劃生育 而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因在老mao 老mao可以說是建國後中hua民族的罪人啊!是我們這些70後80後的罪人啊!

說說你對我國人口政策的理解???

14樓:紅梅舍墨

中共十八大報告在談到人口問題時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這一表述與五年前的中共十七大報告相關表述有所不同,預示著面臨老齡化威脅的中國人口政策將有方向性轉折。

中共十七大報告的相關表述是,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十八大報告沒有再提『穩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強調要『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這表明中國不再只控制人口數量,而是同時關注人口素質和人口的可持續發展。

擁有13億多人的中國現在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總量依然很大,在巨大的資源環境壓力下,必須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這也是中共強調要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重要原因。

十八大報告也傳遞出完善人口政策訊號。「計劃生育政策是國策,人口政策的完善與計劃生育政策並不矛盾。」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釋出的《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提出,「十二五」時期是中國人口發展的重大轉折期,人口素質正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瓶頸。一方面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同時要完善人口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著力提高人口素質,加快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中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威脅,勞動力成本上升很快,如果不採取措施促進人口結構均衡發展,將會使中國過早失去趕超發達國家的後發優勢,失去相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優勢。

按照聯合國標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達到10%,或者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一個國家或地區就成為老齡化社會。

2023年中國開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少兒人口比重為16.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8.9%。

「在過去30多年中,人口的轉變為中國經濟增長創造了豐富的人口紅利。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序的加速,人口撫養比下降趨勢在2023年已經終結,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

人口紅利的結束將對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意味著今後的經濟發展中,不能再依靠勞動力數量的無限供給,而要轉向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上來。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應通過完善人口政策延長第一次人口紅利,同時採取措施提高人口素質開發第二次人口紅利,從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

要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首先正確理解「均衡」的含義。

「均衡,意味著人口要實現長期發展,就要改變人口金字塔的失衡結構,要警惕少兒人口的持續減少態勢、勞動年齡人口即將出現的下降趨勢以及老年人口的持續快速增長趨勢。」

應對人口形勢變化帶來的挑戰,《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給出了未來五年中國完善人口政策的方向。建議對人口政策的調整,應以生育政策作為起點。生育政策的調整要循序漸進,既要考慮到人口發展的長期態勢,也要避免人口的短期波動帶來的衝擊。

因此,要注意政策的過渡和銜接,確保實現平穩過渡。

「生育政策的調整,可以緩解20年後中國高度老齡化的挑戰,使總人口變化更加平穩,並再次獲得人口紅利。這對中國的發展,是一個長久大計。」

中國古代人口政策,古代的時候中國人口有多少?

中國古代人口政策的變遷。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 普遍二胎 政策,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 的計生政策成為歷史。其實從歷史上看,中國古代人口政策也是依各朝國情和發展的需要而適時作出調整的,並隨之呈現出了不同的人口發展趨勢和人口規模 中國人口最早何時開始驟增。中國人口統計資料最早見於...

就中國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怎麼做,就中國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三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很多 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七年,那麼可以和你競爭的人就很少了。因為很少有公司願意做那麼長遠的打算。傑夫 貝佐斯 jeff bezos 2011年 聽party的話 跟著party走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既不走老路 也不走邪路 安...

看中國怎麼破老齡人口問題,怎樣看中國的 人口紅利 和 人口老齡化 問題

現在,中國人口問題的主要方面,已從人口數量問題轉變為人口質量問題。獨孩政策 的問題已經開始表現出來 一是人口老齡化問題 二是人口質量。人口質量下降,現在有兩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在嚴格控制生育的情況下,人口素質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質低的農村超生,從長期來看可能損害中國的人口素質 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