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艱鉅而緊迫 是什麼時候

2021-05-24 18:08:15 字數 1200 閱讀 4132

1樓:yzwb我愛我家

黨的十

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早在2023年,黨的十六大報告就提出,從2023年到2023年,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黨的十七大報告又進一步提出到2023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從而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2023年巨集偉藍圖;此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針對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則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的新指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什麼時期

什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

2樓:

擷取2023年**一號檔案第三段引證: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既面臨諸多有利條件,又必須加快破解各種難題。一方面,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成為全黨共識,為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匯聚強大推動力;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帶來持續牽引力;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為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增添巨大帶動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為農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驅動力;農村各項改革全面,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不竭源動力。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如何促進農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背景下,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是必須破解的現實難題;在受國際農產品市場影響加深背景下,如何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贏得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是必須應對的重大挑戰。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

。我們一定要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不鬆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快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

什麼時候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

十三五時期什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最早提出小康社會

c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共十三大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三大上,作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故選c。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是實現什麼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是什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什麼重要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意味著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更加豐富,標準不斷提高。20世紀末提出的 三步走 戰略目標是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什麼時候提出的

在20世紀末基本實現 小康 的情況下,中共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全面 建成 小康社會。建設 與 建成 一字之差,但意義深遠。黨的十八大報告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新的階段性特徵,在黨的十六大 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確政策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