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金庸小說裡的三觀

2021-03-27 14:19:42 字數 4139 閱讀 9182

1樓:丁丁無心

大都三觀正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也有如韋小寶一類的 偷奸耍滑混世魔王)人物刻畫上,常常有亦正亦邪的人物,幾乎沒有完美的好人,但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尤其在我最喜歡的天龍八部中,更是進一步說明了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比如康敏這個**女,真的沒有什麼可憐之處嗎比如喬峰這個大英雄,真的沒有魯莽嗜殺之處嗎僅僅拿了兩個例子,在金書中比比皆是

早期的書如射鵰還在宣揚正統儒家思想,雖然已有黃老邪和他閨女的點綴在之後更多的有自由 情誼 等等宣揚

在愛情上,歌頌純真美好的愛情,喜歡稍微虐一些的, 弱水三千只飲一瓢是主要看點

但是後來也有變化了

這個問題很大,慢慢琢磨吧,閒聊而已

2樓:天下的大路

。看他的書是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比如我就在**裡找到了人生觀。

看《天龍八部》有一段,王語嫣道:「這位諸爺幼時患了惡疾,身上有些疤痕,那有什麼可笑?男子漢大丈夫,第一論人品心腸,第二論事業才幹,第三**學武功。臉蛋兒俊不俊,有什麼相干?」

這三觀完全可以成為品德課上的教案。試想,一個姿容絕世的小姑娘,立身如此端正,見解如此通透,學術識見又如此不凡,那是何等地令人心折?

奇怪的是,這麼政治正確、金光閃閃的一句話,金庸沒用在他的夢中情人化身小龍女身上,沒用在平民公主郭襄身上,沒用在精靈格天的黃蓉身上,也沒用在醜男收割機「雪雕」關明梅身上,偏被用在人設為書呆子的甩壇情痴、倒貼佳人王語嫣身上。

這份厚愛真該令王語嫣感激涕零、段譽五體投地!

王語嫣其人本不愛武術,卻對愛情無師自通,而且家教嚴格、長在深閨,並不知自己的美麗。從小到大除了花匠只見過表哥慕容復一個男子,所以渣男自然成了小王孺慕懷春的物件。

可表哥心懷復國志,不讀漢家書,卻偏偏愛學武術。小王為了這份情痴,也為了給表哥解釋武術的練法,守著獨一份的「琅環福地」武術圖書館,放著唐宋傳奇小畫本不看,天天孜孜不倦地攻讀起了專業書。

我想慕容復練武固然用功,但天賦著實不怎麼樣,眼看著碩士**怎麼也通不過,可有個一往情深的表妹幫襯,實在不好意思打退堂鼓。

他爹慕容博一看,這小子太也不成器,人品差、才具薄、想成名、不讀書,名副其實的戊戌犬子。

再看人家蕭遠山家孩子喬峰,沒守著一個世界最牛的私家圖書館,沒有紅袖添香俏解書,破家寒窯,平凡養父,名師不遇,叫花統屬,可「平常的招數到他手中自有絕大的威力」。

心說完了,我堂堂大燕餘續、昭遠苗裔,別說復國無望,可能草莽江湖上「南慕容」的藝名都保不住。不行,我還得攪和,不論是為嫉妒還是為了復國。

怎麼攪和?您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吧?裡面那個烏干達來的srivatsan,怕別人比他考得好,夜裡裹著被子往隔壁宿舍門底下塞****、***,打擾人家溫書用各種陰損招數。

慕容博比他陰多了,他明明發現蕭遠山冤殺兒子的恩人,反而推波助瀾、製造冤案、煽風挑事、混水摸魚,結果復國不成、兒子發瘋、所作諸惡、還施彼身。

可見做人第一重要還是「人品心腸」。

當今天下,有德無才,庸庸碌碌;有才無德,軟體動物;有德有才,臨風玉樹。如果不是虛竹暗室會夢姑,段譽泥井救淑女;若讓西夏公主跟了吐蕃王子,王語嫣從了慕容復,我真是饒不了金庸老爺子!

那麼問題又回來了:金庸為什麼讓書痴情痴王語嫣說三觀這麼正的一句話呢?

我的分析如下:香港本彈丸之地,原僻處嶺南,對美的追求是無限拔高,按陝西話說是個「美女長大米」的地方,美麗真的可以當飯吃。

就想想當年女排去香港比賽,記者都在追捧孫玥,不只是因為她主攻手打得好,而且是因為她美麗。

美女雖難得,但又知性又美的就更難找了,這個人就是夏夢。

金庸學貫中西、絕世才華,為她寫劇本,為她添妝奩,可能終因口拙貌寢見棄!

可見又知性又美固然難得,而又知性又美又不知道自己美,鍾情專一,三觀還特正,還光看人內涵,不嫌別人醜,那可是難得裡的更難得了!

所以小龍女雖讓金庸鍾情,王語嫣才是金庸真愛!

最閃光的三觀一定要給語嫣添妝!

3樓:端木吟天

金庸**中大體上三觀應該是統一的,樓上所說「作品中三觀僅是為劇情衝突服務」,的確有這種情況,但實際上作品中有兩種三觀不要混淆,第一種是**敘述者的三觀,第二種是**作者的三觀,前者在明後者在暗,對於前者來說,高手可以偽裝,我前一段剛看過的《鐵皮鼓》就是絕佳例子,君特格拉斯厲害到了前三分之二的戰爭期間,小奧斯卡是以一種略帶邪氣的早熟的孩童來敘事,後三分之一的戰後時期,很自然地過渡到了一種正常的成年人的口吻,而且我仔細回憶在什麼時候轉變的竟想不起來,讀起來真有匪夷所思之感;後者其實是無法偽裝的,作者的三觀在長篇**中無時不刻在溢位,哪怕是《卡拉馬佐夫兄弟》這種作品(我又用它來說事兒了...誰讓它這麼有 代表性 - -),不同人物中幾種力量和觀念在強有力的鬥爭,老陀在他對人物的議論描寫中還是不可避免地透露出他自己的傾向和疑惑,甚至某些章節還會大量爆發,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作家不是完全虛假地為了寫作而寫作,他就一定會有自己的三觀包含在作品之內

回到金庸,金庸**我每本就看過1-2遍,差不多都是初中讀的,所以沒法說太細,金庸在我的印象中有很樸素的價值觀,但你誤解了幾點:1.樸素不等於機械——金庸是沒有類似於「殺人就是惡人」或「殺人多者罪孽更重」這種教條的,他看目的多於看行為;2.

金庸是看人的「本質」的;3.金庸對人物的評價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物通過某個契機很可能轉變;4.金庸筆下有一種人物是「非道德人物」,這些人物做事不合常理,亦正亦邪,共同特點是極致地追求某件事物而不顧其他,往往重情重義,比如梅超風陳玄風夫婦、黃藥師、風清揚、東方不敗等等,對於此類人物,金庸採用的基本上是「不做道德評判」

以射鵰神鵰中人物舉例印證上面幾點(不一一對應):

1.南帝一燈大師,年輕時由於貪戀權勢名望,沒有出手援救瑛姑的孩子,他實際上沒有直接殺一個人,但此一世都深深揹負著罪責,這是我說的第一點,這件事按世俗的庸常的眼光來看,以一燈的身份地位,不散功救孩子絕沒什麼大不了的罪惡,但金庸看到的是他在那一刻內心被功利驅使漠視了生命,所以在書中某種意義上一燈的罪孽和叛國投敵且主動殺人的裘千仞並無差別

2.洪七公的話:

「不錯。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汙吏、土豪惡

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裘千

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3.歐陽鋒逼死江南六怪,投靠完顏洪烈,偷襲洪七公,下手陰損毒辣,但結局是與洪七公相擁而死,不帶任何貶義,這是因為他的本質不壞,歐陽鋒在世俗眼光中有時可能會作惡,但內心其實磊落而真誠,這就與李莫愁不同,李莫愁雖最初是為情所害,可後來內心卻被常年的怨毒所腐蝕,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惡人(儘管可憐)

4.裘千仞是惡人無疑,可因為瑛姑的刺激而頓悟,出家懺悔,做了「好人」,但他這個轉變也是有條件的,一是他的內心未如李莫愁一般被完全侵蝕,還有一絲良知和從善之意,二是他遇到了一個契機和一個精神導師。

4樓:半瓶人生

一直對金庸**的三觀感到很糾結,有很多想說的,但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請大家見諒。我覺得內涵深度肯定是有的,對於人性,社會的體察等等實在不想多說。但是道德觀是那種很樸素的道德觀。。。

殷素素滅門(不分男女老幼),卻還是正面人物,金毛獅王殺的人比圓真多的多吧。。。宋青書,林平之那種看面相就知道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甄志丙事實上也沒做過什麼壞事。。。用通俗點的話說,好像有點雙重標準,以主角為中心,某種程度上跟偶像劇的道德標準有點類似,誇張化的話很接近龍傲天那一套。。。

(中短篇應該沒什麼好說的,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個人覺得金庸試圖傳達的那套道德觀念(個人覺得道德觀只是金庸要傳達的一個方面)有些奇怪,骨骼精奇,外表俊郎,練武奇才之類的怎麼看都還是達爾文邏輯的道道,而且有種想擺脫中國迂腐的傳統道德觀念,但又難以做到真正擺脫的感覺。關於三觀,很明顯,我說的是敘述者的三觀,而不是故事時代或者人物的三觀,就是說作者想傳達的東西,不考慮作者不同階段的創作意圖的話,我覺得這種三觀應該是固定的,並且已經隱含在作品中。

有人提到水滸傳的話題,我覺得不能簡單類比,因為故事的三觀並不是作者的三觀,作者的意圖也有很大的不同。很明顯金庸有他要傳達的道德觀念,也就是要弘揚什麼,要批判什麼。**或者是現實的誇張,但這種誇張我認為不會影響價值體系的自洽性,之前已經舉過殷素素的例子了。

作者不作出一個明顯的道德評判不代表作者就沒有傾向,這是很容易看出的。

嚴格來說,金庸每部作品的三觀不一樣,三觀也都是為了劇情衝突而服務的。

5樓:

筆鋒犀利,人物的形象十分的逼真,作品中有著高度的愛國情節,是一個熱愛生命,提倡人生奮鬥的,武俠巨匠

6樓:匿名使用者

本身就是**,**的三觀卻被看成符合現實生活的三觀,用現實生活的三觀去看**裡面的三觀,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還是想要說**三觀太符合人類精神需求!

金庸小說裡的所有武功祕籍,求金庸小說所有武功祕籍名稱及其招式出處

我覺得金庸 裡的十大武功祕籍最厲害的有降龍十八掌 六脈神劍 玉女心經 左右手互搏 九陰真經 葵花寶典 乾坤大挪移 龍象般若功 太極拳和生死符。這些武功都是他們當時人人爭奪的武林祕籍。降龍十八掌是丐幫幫主洪七公的武功絕學,射鵰英雄傳 裡面的郭靖和 天龍八部 裡面的喬峰都會降龍十八掌,他們也將降龍十八掌...

最愛金庸小說裡的那一對情侶,金庸小說裡最悲情的一對情侶

楊康 和穆念慈 雖然人人都批判楊康 可是又有誰真正懂他?喜歡他的性情,其實比起郭靖他才是最煎熬的,因為當他想改正時,並沒有人信任支援他。這也間接導致他無法成為正面角兒的主要原因。他和穆姐姐的愛情雖然以悲劇結尾,正因為楊康的可愛之處才讓善良美麗的穆姐姐愛慕並不愈此情。幾部作品中的愛情都是相同的執著與熱...

金庸的小說中各派都是誰建立的,金庸小說裡的所有人物的介紹

峨眉派是郭襄 郭靖的二女兒 少林寺是釋迦牟尼 武當是張三丰 崆峒是木靈子 華山派是神機子鮮于通 金庸 裡的所有人物的介紹 你.確定嗎?人物太多了.還有,樓上的越女阿青武功算不上頂級,阿青單 版挑三千越甲不能說明武功權有多高,就像大唐雙龍傳裡李靖論單挑武功排到大洋洲去了,可是血戰十式在戰場上是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