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背景,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2021-05-19 17:10:15 字數 5540 閱讀 2232

1樓:汾陽阿鑫

1、此時正處於社會大變革時代,思想界非常活躍。

2、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因為發展和強大自身而極力招攬人才。

3、孔子興辦私學,士大夫崛起,打破了「學在官府」和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4、經濟上,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迅速發展。

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這個時期,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歷史由**走向統一,針對社會的急劇變化,各學派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

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詰難,於是出現了思想領域裡「百家爭鳴」的局面。

百家爭鳴社會大變革的原因

動亂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文化興起的年代,各個諸侯國家都是希望走向強國之路,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文化階層的學者們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紛紛走上了創立學派的道路。

學派的創立使得處於下層的貧苦大眾得以接受文化的洗禮,從思想上開始覺醒,同樣為了使得自己的學派得以生存下去。

他們只有不斷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思想,加大影響,使得統治者能夠接納,這樣就使得下層民眾在思想上得以覺醒,促進了社會的大變革。

2樓:di平寧

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背景是因為有太多的國家了,春秋戰國七個國家,太多的思想家,各種思想都不統一,百家爭鳴

3樓:遲嘉禧始翼

1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產生有其根本的經濟根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井田制逐漸崩潰和瓦解.

政治狀況:隨著井田制逐漸崩潰和瓦解,奴隸制度進一補瓦解,封建制度逐漸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

階級基礎: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階級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不同的見解,並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出現了"諸子百家".

社會環境:在諸侯割據稱雄的時期,統治者不可以推行封建的文化**主義,相反,各諸侯國竟相招攬人才,禮賢下士成為社會風尚,使各個學派都有了發展的機會.

2代表人物

儒家---孟子

荀子道家----莊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韓非子

其中儒墨兩派最具實力

3影響它活躍了思想,傳播了文化,對當時的社會變革及文化的繁榮起了促進作用.

4樓:不曾明瞭

1,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競相稱霸,各國都需要人才,這就促成了人才輩出的局面。這裡所謂「人才」,主要就是指「士」。

2,是對社會問題進行理論學術研究與交流。當時還沒有形成對文化的管制,從而造成了言論非常自由的社會環境。

3,是施教授徒,傳播文化的結果。

5樓:魏戰聖

當時是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以孔子【551---479年】為之首,先提出來儒學,成為最早的一派。

後來諸子百家先後提出反儒,主要有墨、道、法等等,諸子百家從這開始。

孔子掛後,隔一百年後,墨子出生,當時已是**的戰國時期,直至秦統一天下,獨尊法術,焚書坑儒。後漢朝新立,獨尊儒術,諸子百家差不多完了。

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6樓:魔法森林小主

1、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大變革時代。

(2)經濟上: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正在形成。

(3)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興封建階級正在形成。

(4)文化上:禮賢下士,學在民間興起,學術逐漸下移。

(5)直接原因:不同階級代表著書立說,形成「爭鳴」局面。

2、流派和主要代表:春秋戰國時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3、意義:「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基礎。

4、影響:「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5、」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社會原因:「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並非偶然,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期,社會經歷著深刻的變革,這場變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

(1)經濟上,井田制瓦解。在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歸周王室所有,這時出現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開始按田畝收稅,土地由國有向私有轉變,原有的經濟秩序遭到很大破壞。

(2)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原來的周天子統一號令天下,但這時原來受周天子所封的諸侯現在成了許多各自為政的國家,互相兼併、爭霸,大國憑藉實力爭得盟主地位,「挾天子以令諸侯」。

(3)文化上,經濟政治的變動造成文化下移。學校原來設在官府,文獻典籍和學習工具也為官府所壟斷,這就是所謂的「學在官府」。

其中,一些人開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別人,出現了私學。由於私學的興起,文化下移,逐漸形成了「士」階層,並開始成為社會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擴充套件資料

1、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2、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3、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莊子、列子、楊朱;

墨家——墨翟;

法家——韓非、李斯、商鞅;

兵家——孫武、孫臏

7樓:

a戰國時期,各國競相改革,社會急劇變化。

a是根本原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是為百家爭鳴造就了環境。

8樓:舞陽人樂園

這肯定是社會安定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果戰亂時期肯定沒有。

9樓:從小就愛玩

a當時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為了取得霸主地位,運用不同思想學說想使自己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為百家爭鳴造就了環境。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動盪的時期,也是學術思想非常活躍的時期,各種學說蓬勃興起。

11樓:公伯樂心

在於群雄割據,國與國之間是競爭關係。而國家多,文化自然多元發展

12樓:匿名使用者

a啊!各國為了搶先趕超他國,都在研究迅速強國的辦法,各家都在探索人類發展的條件,所以就出現了不同的學派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歷史背景?

13樓:匿名使用者

1生產力發展,鐵力牛耕出現,奴隸制的生產關係阻礙了身產力的發展,要求有對應新思想的出現。

2諸侯國相互兼併,周天子手無大權,社會動盪,對思想束縛小。

3孔子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使下層人民也可以接受教育。

4各國為求發展任用某學派的主張,是不同學派得以發展。

14樓:97樂於助人

歷史中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提出的。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家去掉,稱為「九流」。

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裡來的。

「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鬥爭複雜而又激烈。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裡「百家爭鳴」的局面。

15樓:拉伊呀薩

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大亂之時,同時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壯大實力不僅有軍事上的備戰,也致力於經濟、社會、文化學說、治國方略等方面的重視推崇,以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各學派為代表的治世之學,不斷髮展壯大,學子老師雲遊各國講學,盛世未必有學術爭鳴,亂世的背景下,當時的歷史特殊時期,各諸侯國的需求和國君的開明,推動了學術大發展大爭鋒大融合。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忘記美了 歷史輸上有的自己去看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17樓:貞觀之風

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一、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諸侯紛爭。各諸侯國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

二、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發展,人們從繁重生產中解脫出來,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三、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科學文化活動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促進思想萌發。

四、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促進了民間思想的啟蒙。

18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如下:

1、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的生產關

系的變革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盛,傳統的禮法秩序受到猛烈衝擊。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2、經濟變革帶來的階層的變化。

春秋戰國之交,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變革的風暴。舊的奴隸主階級沒落了,新的地主階級興起了;舊的制度和道德倫理觀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識形態取代了;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至於一般的出謀劃策、談天雕龍之流,以及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更是人數眾多。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家等許多學派。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3、各個國家對人才的需求比以前更加激烈。

春秋戰國時期階級矛盾尖銳激烈,兼併戰爭連年不斷,整個社會呈現出紛繁複雜的大動盪大改組局面。那個國家能先發展壯大,在動盪的環境裡就會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採用正確的學說,成為國家的當務之急。

「百家爭鳴」的含義及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和影響是什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 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潔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使這一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諸子百家政治學術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兼併戰爭接連不斷,文化思想空前活...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d 方法技巧 考 複查對 百家爭鳴 背景制的理解。經濟變革決定政治變革。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處在劃時代的重大變革時期,由於生產力的顯著變革引起生產關係的劇烈變革,社會矛盾 階級關係 人才 思想 制度都會發生變化。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大變革...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1 春秋 bai戰國時期是我國古du代歷史的大zhi變革時期,社會dao大變革促進了專科學文化的繁榮。由於社會屬的大變革,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許多思想家發表各自的主張,形成不同的學派,因此出現了 百家爭鳴 的局面。2 時代簡介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東周在戰國後期 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