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以下是有關春秋戰

2021-03-30 15:30:57 字數 5452 閱讀 2037

1樓:手機使用者

(1)主題: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正確表達鐵器使用的狀況即可);最有價值:①(答出長沙出土的鐵鋤也可以);理由:①第一手材料。②實物史料。

(2)出現「百家爭鳴」。原因:①土地私有制代替了井田制,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②周王室衰微,諸侯的爭霸兼併戰爭,分封制瓦解,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③戰國時士人階層的活躍,促進了文化的覺醒。④私學興起,學術逐漸下移。

(3)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的轉型時期,生產力發展,分封制崩潰,**集權制逐漸形成,出現百家爭鳴局面。同時,諸侯爭霸,戰亂不斷,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進步與發展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

據材料一,是指出仁的根本是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有關仁的

2樓:匿名使用者

(1)據材料一bai,指出仁的根本是什du麼?結合所zhi

學知識,列舉春秋戰國時期dao儒家有關仁的政 治主張.(版3分)

(2)歷代權許多家訓體現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據材料二,歸納儒家倫理的主要內容.(3分)

(3)儒家的倫理思想深刻影響中國社會.據材料三,指出明代統治者與民眾對儒家倫理所持的態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儒家倫理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3分)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張: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實施仁政.(3分)

(2)主要內容:家庭和睦;宗族團結;鄉里和諧.(3分)

(3)態度:尊崇儒家倫理.做法:統治者提倡;民眾遵守.(3分)

(4)積極作用:維繫家庭家族和睦;維護政治、社會穩定;傳承民族道德,影響思想文化發展.(3分)

3樓:1天_堂

(1)據材料一,指出仁copy的bai根本是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列舉du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有

zhi關仁的政 治主張.(dao3分)

(2)歷代許多家訓體現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據材料二,歸納儒家倫理的主要內容.(3分)

(3)儒家的倫理思想深刻影響中國社會.據材料三,指出明代統治者與民眾對儒家倫理所持的態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儒家倫理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3分)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張: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實施仁政.(3分)

(2)主要內容:家庭和睦;宗族團結;鄉里和諧.(3分)

(3)態度:尊崇儒家倫理.做法:統治者提倡;民眾遵守.(3分)

(4)積極作用:維繫家庭家族和睦;維護政治、社會穩定;傳承民族道德,影響思想文化發展.(3分)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由分立趨向統一的春秋戰國時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傑出

4樓:絕戀紅塵夢

1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其核心思想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簡單來說即建立一個有秩序的社會,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

2 論語

3 (1)墨子(2)韓非子(3)老子(4)孟子4 如果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應該先實行韓非子,再實行孔孟的儒家學說,歷史已證明:治亂世需用重典。無論是三國時期劉備剛入川,還是明初朱元璋治理國家,都很好的詮釋了這點:

左傳中曾雲:政寬**慢,慢則糾之以猛。猛**殘,殘則施之以寬。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所以在國家的開始,需先行韓非子的法制思想,強軍治國,等國家穩定了,再以孔孟之道治國,賈誼曾最初提出,馬上得天下,而馬上不能治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也很好的詮釋了這點,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貞觀之治。所以,對於穩定後的國家,應以百姓富足國家強盛為主,應以寬政仁和治理天下,百姓富足,國立強盛,則天下興。

5樓:336985謔馴

(1)儒家學派;(2分)核心是「仁」(2分)

(2)《論語》(2分)

(3)①墨子;②韓非子;③莊子;④孟子(每個1分,共4分)

(4)在正確認識到各家學派思想的基礎上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2分)

試題分析:(1)據材料一,孔子創立的學派是儒家學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2)孔子的**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一本書是《論語》。

(3)墨子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爭;韓非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主張以法治國;莊子認為人不能戰勝自然,對現實人生採取樂天安命的態度;孟子主張民為貴,君為輕,主張實行「仁政」。

(4)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每個人都有發揮自己政見的權利,如果我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我會學習儒家思想,因為它主張為政以德,以禮治國,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分析能力。關於百家爭鳴,學生還要知道,其出現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關於孔子的思想,學生還要掌握的內容包括:政治方面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以「禮」治國。教育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創辦私學;主張「因材施教」,「當仁不讓於師」。

孟子的主張還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還主張「可持續發展」。韓非子還主張加強**集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主張是截然相反的。

百家爭鳴時期,各家相互辯駁,又相互影響,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展。

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是歷史的重要內容,從中可見社會變遷的軌跡。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國文字產生之後,經過長期的發展,至春秋戰國時代,……

6樓:匿名使用者

(1)因素:加強文化交流傳播;保持政令的暢通;鞏固國家統一。(3分)(2)基本趨勢:

由繁到簡,逐步規範化、穩定化。(2分)(3)背景:新文化運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袁世凱卻掀起尊孔復古逆流。

(2分)

目的:反對封建**,進行思想啟蒙。(2分)(4)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我們要做好漢字的普及、傳承和保護(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尚儒學,是儒學的發展基地;齊地學術較為龐雜

7樓:陪你看海

(1)特點:具有多樣性和具有地域差異性(4分)

地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地域風格;開創了中國文化「百家爭鳴」的先例;為中國古代治國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論依據。(4分,任意兩點)

(2)文化現象特點:著書、刻(印)書、藏書之風(或崇尚學問學術之風或重視教育之風)盛行;注重休閒雅玩文化(2分)。

主要推動階層:城市工商業者和知識階層士大夫 。(2分)

(3)共同特徵:新的經濟因素和新的社會階級(階層)的出現。(2分)

試題分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文化的特點和地位,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依據材料結合已學史實歸納概括即可。由材料中的「魯國尚儒學,是儒學的發展基地;齊地學術較為龐雜,陰陽五行學、道家之學、儒學都相當發達,楚地道學與詞賦最具特色;三晉以法家與遊說之士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晉學術」,既可以得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具有多樣性,又可以得出其具有地域差異性。

第二小問可以結合古代我國文化發展影響的相關史實歸納即可;

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根據材料進行概括和歸納,由材料中「擅名文獻,刻本至多,巨軼類書」「好古之稱藉藉海內,其藏蓄當甲諸方矣」「留意聲律」可得出文化現象特點,在明代中後期的江南在城市工商業者和知識階層士大夫中興起著書、刻(印)書、藏書之風,同時注重休閒雅玩文化;

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依據材料分析歸納的能力,解答時需要緊扣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社會轉型時期的特徵,即在春秋戰國時期和明代中後期江南地區都出現了新的經濟因素和新的社會階級(階層)。

15世紀以後,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請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材料一 材

8樓:匿名使用者

(1 )開闢新航路。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隔絕狀態;推動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任答一點)

(2 )圖3 :第二次工業革命。圖4 :第一次工業革命。圖5 :第三次科技革命。

(3 )冷戰。( 或兩極格局形成或美蘇對抗)世界**組織。

(4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 觀察下列春秋戰國時期的兩幅圖: 材料二 及秦孝公

9樓:百度使用者

(1)、商鞅變法(2分)。鐵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推廣。(2分)

(2)、措施:廢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2分);獎勵耕戰,重視農業(2分)獎勵軍功(2分)。

(3)、原因:守舊貴族的反對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2分)。

(4)、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2分)為秦國以後兼併天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2分)。

試題分析:此題為材料問答題通過閱讀材料考查學生解決史料的能力。此題用四則材料分設四個問題來考查。

(1)此題通過材料考查社會大變革時期的歷史事件和背景。據題意要求根據材料二寫出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一的兩幅圖寫出商鞅變法的背景。閱讀材料二所給的資訊:

「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可知材料二中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商鞅變法。觀察材料一的兩幅圖可知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的背景: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大量的土地得到開墾,出現了新興的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為發展封建經濟,各諸侯國都進行了改革。

(2)此題通過材料二三,概括商鞅變法的措施,考查了學生歸納概括史料的能力。據題意要求根據材料

二、三,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閱讀材料

二、三中有關商鞅變法的措施有:壞井田,開阡陌,「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根據所學知識可概括為:廢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重視農業,廢除貴族世襲制,獎勵軍功。

(3)此題通過材料四的閱讀,思考上揚悲慘結局的原因,考查學生學史的實際應用能力。據材料四分析:商鞅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為發展封建經濟的變法運動,它必然觸及舊的制度損害舊貴族的利益,也必然會導致舊貴族的仇恨。

商鞅雖相十年,沒有培植自己的實力,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政治支柱。因此商鞅落得悲慘結局。

(4)此題通過對上述材料的閱讀,思考商鞅變法所產生的影響。考查學生學習的實際應用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概括其影響: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國以後兼併天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大變革的時期,政治經濟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

10樓:手機使用者

(1)諸侯爭霸,各國相繼變法;生產力發展,鐵器、牛耕的使用。法家。

(2)思想核心是反對**愚昧,構建民主和科學的美好時代。(或理性主義,反**迷信,提倡民主科學和自由)法國大革命等。

(3)政治經濟是思想文化的基礎,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同時又推動著社會的變革。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1 1baigdp的增長是居民收入增長du的根zhi本原dao因。2cpi上升造成居民收入實回際增答長低於名義增長。2 1就業是民生之本。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體現在了就業和收入上。2最低工資制度是保障職工最基本工資收入的制度保障。最低工資的快速增長,增加了人們的收入。3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和...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德國哲學家雅斯貝

1 相同 來都重視對人自類自身或人性的bai研究 不同 古希du臘思想家還重zhi視對自然或dao 客觀世界的研究。2 角度 反對神權 強調理性。特點 對中國文化給予充分肯定和讚揚 將中國文化看得臻於完美 充滿理性。3 運用 通過宣揚西方的民主來反對 通過倡導西方的科學來反對愚昧 迷信。4 不足之處...

26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產能過剩帶來商品 下降,會使鋼鐵生產企業獲利減少,導致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2分 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 的下降,企業應壓縮生產規模,淘汰落後產能 2分 激烈的市場競爭會促使企業調整經營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2分 3 1改革行政審批制度,不斷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