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潮中,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水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

2021-04-01 07:44:00 字數 1358 閱讀 3852

1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形狀(銀線)聲音(大如雷霆)色(銀,玉城雪嶺)形勢(勢極雄豪)的正面描寫及比喻和誇張來寫出潮的雄偉豪壯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怎樣的特點

2樓:淡紫暗香

文章的第1段寫海潮之雄。開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先聲奪人。接著交代海潮最版盛觀潮的時間權,然後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地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

描繪又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出之,簡短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海潮從遠方奔湧到眼前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最後用楊萬里的句對上文進行形象概括,呼應了首句。

第2段寫演軍之威。開頭仍是一句總述,說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時候教練水軍。然後描寫了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

參加演習的船隻眾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嫻熟,演習中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後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卻生動描繪了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不僅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也為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第3段寫弄潮之勇。這時潮水已經來到,眾多的吳中健兒在驚濤駭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時也從側面寫出了潮的雄偉壯觀。

第4段寫觀潮之盛。觀潮人群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麼具有吸引力,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為了從側面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3樓:鏡菊興冬

《觀潮》一文中,

作者是從

江潮的(聲音)和(形態)兩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氣勢雄偉壯觀)的特點.

觀潮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什麼順序來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

4樓:不是苦瓜是什麼

《觀潮》一文中,作者是從江潮的聲音和形態兩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氣勢雄偉壯觀的特點。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依次從:「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小學三年級觀潮第三段,作者按從遠到近的順序,從形狀、顏色、聲勢 三個方面來描寫潮水:

1、形狀:一條白線;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牆。

2、顏色:白線、白浪、白色戰馬。

3、聲勢: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經典作品,節選自《武林舊事》第三卷。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將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織在一起,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描繪出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的英姿颯爽和觀潮人群的驚歎不已,使讀者身歷其境。

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讚美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春》中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春草的?突出了春草怎樣的特點

從草的動態 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 質地 嫩嫩的 色澤 綠綠的 旺盛的長勢 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等不同的角度刻畫春天綠草如茵的情景,與夏草的茂盛 秋草的枯黃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寫人在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從側面揭示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擴充套件資料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寫出...

答謝中書書的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的

從形態 色彩 聲音三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的 答謝中書書 的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的?這兩篇文章極其短小精悍,而所蘊涵思想深度卻比較深刻。要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從作者個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等來領悟文章對中學生來說顯得過於苛刻,所以教學上準備以讀為方法,以品為重點,以練習為手段...

愛蓮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可愛的品質

1.生活環境 2.體態香氣 3.高潔的品格 從生長環境,生活習性和體態描寫的 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莊重,質樸,特立獨行,不華眾取醜的情操 我是初二學生,剛學完這課 生長環境 不染不妖 既不同流合汙,又不孤芳自賞 體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正直,行為端正,志潔行廉,儀態端莊 香氣 香遠益清 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