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宮在哪,清朝皇宮在哪個城市

2021-05-22 23:33:45 字數 5392 閱讀 6106

1樓:肆海為鄉

清朝最早建都於赫圖阿拉,後三次遷都,依次是遼陽、瀋陽、北京,所以先後有過四個皇宮。其中作為都城時間最長,儲存也最為完好的皇宮是北京故宮。

2樓:王嘉發

北京故宮(之所以叫「故宮」 ,因為「故」意思是「舊的,老的」,故宮的意思就是「舊時的宮殿」)

瀋陽是作為清朝的陪都的

3樓:請教教主

清朝的皇宮未進關前在盛京(瀋陽)進關後在北京(故宮)

4樓:小星星

圓明園為春夏秋居住(主要皇宮)故宮為秋冬兩季居住(主要皇宮)熱河行宮(避災之地)瀋陽故宮(行宮)

5樓:**迷

一開始是瀋陽的宮廷,後來搬到了北京的故宮,(以前稱紫禁城)。

6樓:之主

北京紫禁城,現在的故宮為主

7樓:匿名使用者

順治前盛京(現瀋陽) 順治時期遷都北京

8樓:手機使用者

直棣,就是現在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故宮

9樓:匿名使用者

用的明朝的皇宮,也就是現在的故宮

清朝皇宮在哪個城市

10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是一

bai座有著三千多年曆du史的古

都,北京zhi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首批dao國家歷史文版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權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2023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公元前2023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北京,是國都,瀋陽為盛京。

12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 beijing

清朝皇宮裡有什麼部門

13樓:爽朗的可巖

內務府中國清代管理宮廷事務的機構。為清代特有,始設於順治初年。至順治十一年(1654)仿明制改內務府為十三衙門;十八年,裁十三衙門,復設內務府。

自此遂為定製。內務府的組織淵源於滿族社會的包衣(奴僕)制度。

其主要人員分別由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鑲黃、正黃、正白旗)所屬包衣組成。最高長官為總管內務府大臣,正二品,由皇帝從滿洲王公、內大臣、尚書、侍郎中特簡,或從滿洲侍衛、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補。

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種事務,都由內務府承辦。內部主要機構有廣儲、都虞、掌儀 、會計、營造、慎刑、慶豐七司,分別主管皇室財務、庫貯 、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禮儀、皇莊租稅、工程、刑罰、畜牧等事。

另有上駟院管理御用馬匹,武備院負責製造與收儲傘蓋、鞍甲、刀槍弓矢等物,奉宸苑掌各處苑囿的管理、修繕等事,統稱七司三院。

內務府還有三織造處等30多個附屬機構。此外負責管理太監、宮女及宮內一切事務的敬事房也隸屬總管內務府大臣管轄。2023年辛亥革命後,廢帝溥儀仍居宮內 ,為皇帝服務的內務府也得以保留,直至1924 年溥儀被驅逐出宮為止。

順治帝入關定都北京後,即設立了內務府,以管理宮禁事務。順治十一年(1654)裁撤,順治十八年康熙即帝位後又重新恢復。內務府衙門當時分「內務府堂」(簡稱「堂上」,又稱「本府」)及所屬「七司」、「二院」等,總機關稱「總管內務府衙門」,其最**員為「總管內務府」。

所屬「七司」是:御用監,係為內務府掌管府藏及出納總彙的機構;尚膳監,掌內務府所屬武職官的銓選、任用及圍獵、捕魚之事,順治十八年改為採捕衙門;鐘鼓司,掌內廷禮樂並考核太監品級,順治十三年改為禮儀監,順治十七年又易名為禮儀院;內官監。

管理內務府帑項出納及莊園地畝之事,順治十七年易名為宣徽院;借薪司,掌宮廷繕修工程事務,順治十八年易名為內工部;三旗牛羊群牧處,掌牛羊畜牧事務;尚方司,掌審擬上三旗的刑名案件,順治十一年設,十二年改為尚方院。

所屬「二院」是:御馬,掌掌「御用」馬匹,順治十八年易名為「阿敦衙門」(阿敦系滿語,意為馬群);鞍樓,是製備兵具、器械的機構,順治十一年易名為兵仗局,順治十八年又改為武備院。 基本上皇宮內由內務府處理

14樓:cclun巨蟹

1、內務府

由原來的十三衙門改編而成,負責皇城、皇莊、園子(指三海、暢春園和後來的圓明園、熱河離宮)的物資排程、人事升遷、以及禁軍、宦官、宮女等。通常上書房(內閣)大臣和得皇帝寵信的大臣,常常會兼內務府總管或者副總管的職務。

2、內閣

3、議政處

在太和門外東廡,是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衙署,乾降中期以後改為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負責稽察督催皇帝特旨交部院所辦事務。

4、翻書房

在太和門外西廡。掌皇帝諭旨及其他各種公文的滿漢文翻譯。

5、.外奏事處

在乾清門東側景運門內。外奏事處這個機構非常重要,清代外省和**衙門的奏摺,要送到外奏事處,由外奏事處的**再送到內奏事處,再由內奏事處的太監轉交皇帝。

清朝皇宮都有妃子住的宮殿都有哪些,要齊全的。

15樓:稱文

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欽安殿 奉先殿 養心殿 皇極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體元殿 體和殿 武英殿 南薰殿 文華殿 傳心殿 宮 乾清宮 寧壽宮(祭祀場所) 齋宮 翊坤宮 坤寧宮(康熙皇后赫舍裡,皇后鈕祜祿氏(之後好像就改為祭祀場所,不住人了)) 長春宮(乾隆的孝賢皇后,咸豐的慈禧(這個女人怎麼到處都住過!)) 承乾宮(順治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孝全成皇后、琳貴妃、佳貴人,咸豐雲嬪、婉貴人) 永和宮(康熙孝恭仁皇后,道光靜貴妃,咸豐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光緒瑾妃) 景仁宮(康熙出生地,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咸豐婉貴妃、光緒珍妃) 慈寧宮(孝莊太皇太后) 鹹福宮(嘉慶,咸豐守孝時居所,慈禧,道光的琳貴人(莊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等等) 永壽宮(順治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康熙的敏妃,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后,嘉慶如妃) 延禧宮(康熙宜妃,道光恬嬪、成貴人,光緒後改為倉庫) 鹹安宮(禁錮太子胤礽) 景陽宮(藏書院,不住宮人) 鍾粹宮(咸豐皇帝幼年與養母孝靜皇后(即恭親王奕忻生母)居住,咸豐孝貞顯皇后,光緒隆裕皇后) 壽安宮(魏忠賢的相好客氏,乾隆母親孝聖憲皇太后) 壽康宮(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后、嘉慶朝穎貴太妃、咸豐朝康慈皇太后) 建福宮(供奉皇后神位) 重華宮(乾隆為皇子時婚後居住) 儲秀宮(慈禧(無語了,這人喜歡換著住?)) 毓慶宮(康熙特為太子允礽所建,乾隆12歲到17歲間一直居於此宮,此後改為皇子讀書所) 景福宮(順治孝惠皇后,乾隆歸政後居所) 花園 御花園 建福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 慈寧宮花園 軒、堂、齋 絳雪軒 頤和軒 古華軒 玉粹軒 三友軒 樂壽堂(乾隆,慈禧太后) 摛藻堂 遂初堂 浴德堂 內閣大堂 大佛堂 養性齋 位育齋 倦勤齋 抑齋 漱芳齋 含清齋 樓、閣、亭 角樓 閱是樓 雲光樓 萃賞樓 延趣樓 梵宗樓 慈蔭樓 吉雲樓 寶相樓 佛日樓 梵華樓 弘義閣 體仁閣 文淵閣 暢音閣 延暉閣 符望閣 雨花閣 景祺閣 萬春亭 千秋亭 浮碧亭 澄瑞亭 禊賞亭 矩亭 擷芳亭 聳秀亭 碧螺亭 西井亭 東井亭 御景亭 玉翠亭 凝香亭 浮碧亭 澄瑞亭 臨溪亭 箭亭

清朝乾隆年間皇宮裡的各個宮殿都住過哪些妃子?

16樓:禾木由

1,翊坤宮:皇后那自拉氏,雍正十二年被指婚為寶親王側福晉,次年乾隆登基,封為嫻妃,十年晉貴妃,十三年孝賢皇后去世後冊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十五年立為皇后。

2,承乾宮: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3,永和宮:愉貴妃珂里葉特氏,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初封海常在。乾隆元年晉海貴人。乾隆六年二月初七生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十三日封愉嬪;乾隆十年正月晉封愉妃。

4,長春宮:孝賢純皇后,乾隆帝原配嫡後,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銜傅恆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5,延禧宮:婉貴妃,乾隆帝即位前的侍妾之一,乾隆即位後初封陳常在,累晉婉妃。嘉慶帝即位後,尊封為婉貴妃。

17樓:豆漿爆米花吼吼

在16-20年的這段時間裡:

皇后納喇氏,翊坤宮(乾隆十四年開始懸掛象徵皇后之德的「懋端壺教」匾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43536額)

純貴妃蘇氏,不詳

嘉貴妃金氏,不詳

令妃魏氏,永和宮(孝賢曾經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

舒妃葉赫那拉氏,永壽宮

慶嬪、慶妃陸氏,不詳

怡嬪柏氏,不詳

婉嬪陳氏,永壽宮

穎嬪巴林氏,景仁宮

忻嬪戴佳氏,不詳

貴人林氏,不詳

慎貴人柏氏,不詳

鄂常在西林覺羅氏,不詳

白常在,不詳

三大殿:

太和殿 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清兩代皇帝登極、宣佈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

中和殿 這是皇帝臨太和殿大典前休息和接受**信行禮的地方。

保和殿 保和殿為重簷歇山頂,面闊九間,是舉行冊立皇后、皇太子等大典時皇帝更衣的地方,清乾隆以後,殿試也改在保和殿舉行。清朝時,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皇帝常在此殿宴請各少數民簇王公和大臣。

乾清門 是帝后寢宮以及嬪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區域內廷(後宮)的正門。清代御門聽政即在乾清門進行。

後三宮:

乾清宮 是皇帝的寢宮,順治、康熙年間也兼作聽政、召見大臣之處。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陽、冬至、萬壽等節日,皇帝在這裡舉行朝禮和賜宴。

交泰殿在清代,交泰殿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節日接受大臣朝賀的地方,後來又在這裡存放皇帝行使權力的25方寶璽。此外,這裡還有銅壺滴漏裝置和清代造的自鳴鐘。

坤寧宮在明清,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滿族的習俗,將其改為祭神的場所,把東曖閣作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皇后赫舍裡,皇后鈕祜祿氏(之後好像就改為祭祀場所,不住人了))

御花園出坤寧宮北行就是御花園,它有門與東西六宮相通。園東西長130米,南北寬90米,主要建築欽安殿正處在中軸線上,明時這裡供秋季大享及祭祀玄武大帝之用,清代改為寺廟。園之東北部疊石堆秀山,是帝后嬪妃「重陽登高」之處。

御花園是一座以建築為主體的宮廷花園,亭臺樓閣結構精巧,山石樹木安排有序,奇花異木怪石競奇爭豔,五色石子甬道四通八達。

東西六宮為后妃居住的地方

東六宮:

景仁宮 (康熙出生地,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咸豐婉貴妃、光緒珍妃)

承乾宮 (順治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孝全成皇后、琳貴妃、佳貴人,咸豐雲嬪、婉貴人)

鍾粹宮 (咸豐皇帝幼年與養母孝靜皇后(即恭親王奕忻生母)居住,咸豐孝貞顯皇后,光緒隆裕皇后)

延禧宮 (康熙宜妃,道光恬嬪、成貴人,光緒後改為倉庫)

永和宮:同和齋 (康熙孝恭仁皇后,道光靜貴妃,咸豐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光緒瑾妃)

景陽宮:古鑑齋、靜觀齋、御書房 (藏書院,不住宮人)

西六宮:

永壽宮(順治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康熙的敏妃,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后,嘉慶如妃)

太極殿(啟祥宮):體元殿

長春宮:承禧殿、綏壽殿、履綏殿、平安室 (乾隆的孝賢皇后,咸豐的慈禧)

清朝皇帝會說漢語嗎清朝皇宮裡面,皇帝家族是說滿洲語還是漢語

這是根據時期來劃分的。入關前清朝皇帝主要是以滿語和蒙語作為主要語言。清太祖大多數時間是說滿語的,單在進京述職時肯定要說漢語。清太宗再後宮說的應該是蒙語,因為他的主要妃子都是蒙古人。但那時漢臣在朝廷中越來越多,太宗使用漢語的地方也就越來越多。順治 康熙與孝莊太后及蒙古后妃對話使用的也是蒙古話。而事實上...

清朝宮廷裡做衣服的人叫什麼,清朝皇宮裡穿黃衣服的軍隊叫什麼 負責什麼任務

內務府 廣儲司 是機構,不是做衣服的人。做衣服的人叫宮廷裁作。織造局,曹雪芹的祖先就是幹這行的 清朝宮廷裡做衣服的人叫什麼 做衣服的人叫宮廷裁作,主要有織造局提供匠人。隸屬於養心殿造辦處。職能內主要有三大類 1 皇家需求的 容孤本創作,比如玉雕 金器 宮廷繪畫等 2 皇家用品的開發,例如大部分皇室用...

崇禎自縊之前,在皇宮內做了什麼,清朝君王害怕了80年

民間的反叛組織,他們不管是朱三太子還是白蓮教,或是一些義軍,甚至是康熙時期吳三桂的三藩叛亂,所打的都是反清復明的旗號,由此可見崇禎臨死之前的這個做法,也的確對大清皇朝的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反叛不一定都是真實的朱家子嗣,只是因為天下畢竟是漢人的人數眾多,滿清是少數民族入關,只要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