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一,初二,初三,都沒學好,我現在想起後悔了,想復讀初三,想考高中

2021-06-01 01:13:57 字數 3174 閱讀 7482

1樓:匿名使用者

你看一看吧

幾乎所有認識孫宇晨的人都覺得,他考入北大是個奇蹟。

2023年2月,他因獲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而參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試時,面試官甚至不知道他所就讀的惠州一中位於哪個省份。

在這所在他之前從未有人考入過北大的學校裡,他原本是理科生,但因物理成績始終徘徊在二三十分之間而不得不改學文科。此後,他的成績有所好轉,但直到高三上學期結束時,仍然排在全年級100名開外。

大一時,他在《萌芽》雜誌寫下《一道論證題》,試圖向人們證明「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時間彌補任何的遺憾,只要你下定了決心」。他在文末留下自己的通訊地址,邀請中學生和他一道證明這道題目。文章發表後兩年多裡,他收到了接近1萬封信件。

而如今,他即將以北大歷史系總分排名第一的成績結束4年的本科學業。

沉浸於文學世界不可自拔

成績在全班穩居倒數前十

整個中學階段,孫宇晨從來都不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好學生」。初中時他就讀於一所寄宿制學校,他對3年初中生活的記憶,大多與網遊有關。為了玩網遊,他常常裝病回家休息,晚上趁父親熟睡後溜去網咖,再在清晨父親睡醒之前趕回家。

中考前他突然「覺醒」,用功學習了半年,跌跌撞撞地考入了惠州一中。

進入高中後,他對網遊的熱情驟減,因為他發現了新的興趣點———**。受在大學中文系任教的父親影響,他接觸了王小波的作品,並因此開始瘋狂閱讀各類**。他說:

「沉溺於**的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有一個引誘者,我的引誘者就是王小波。」

在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的「引誘」之下,他整日沉浸於文學的世界中不可自拔。除了班主任的英語課不方便逃課外,其他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圖書館看**。全班48個人,他的成績「穩居倒數前十」,老師們對他的期望是「保惠大(惠州大學)、衝汕大(汕頭大學)」。

那時的孫宇晨認為,應試教育和文學理想是對立的,在他看來,接受「全面平庸」的應試教育近乎「奇恥大辱」,「有限的時間與精力無法覆蓋諸多不擅長的學科,數學對於一個專於文史的人來說,真可謂是慘痛的悲劇。」他因此而並不在乎考試成績,即使全科掛紅燈也無所謂。

必須縱身跳入應試教育的河水中

儘管也許會將稜角沖刷乾淨

帶著二三十分的數學、物理成績,孫宇晨在高二時不得不選擇轉為文科生。此時的他發現自己已不再像高一時那樣不帶任何功利性地「為了看書而看書」,而已經開始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他堅信自己有著過人的才能,而身邊的很多同學卻「不知道這世界上除了做題還有何物」。

但現實卻不斷地給他挫敗感,「400多分的成績,我連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

強烈的挫敗感使他開始考慮與常規的升學之路徹底決裂,他開始想辦法給自己找一條出路,一條不是高考的出路。

帶著極高的期望,他先後報名參加了第八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和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結果卻黯然落選。這對他產生了極大的打擊,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縱身跳入應試教育的河水中,儘管它也許會將我這塊石頭的稜角沖刷乾淨」。

他為自己定下五項要求:第一是把所有與應試無關的書全部搬回家,只留下一本胡適的晚年談話錄;第二是絕對不進圖書館,所有課程一堂都不能缺;第三是收起對老師的愛憎,以獲得應試的知識為目的;第四是保證晚自修的時間,3小時積極進行應試訓練;第五是制訂每天的計劃,並嚴格完成。

帶著450分左右的模擬考試成績和上述五項對自己的要求,孫宇晨進入了高三。他給自己偷偷定下衝刺目標:中山大學,「極限的非分之想」,則是中國人民大學,王小波的母校。

一年時間成功完成

從三本到北大的衝刺

孫宇晨執行五項要求的初始階段,成效並不明顯。但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選擇,「就像一個人臨死的時候,他只想活,沒有其他的目的了。」在他看來,到了高三的衝刺期,方法已經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態度和堅持。

漸漸地,他的成績逼近了600分,但增長勢頭也就此放緩。他的成績在590分至600分之間徘徊了很久,他意識到,自己陷入了瓶頸期。在廣東省,600分左右的高考成績將意味著他很有可能無法考上重點大學。

而就在此時,他獲得了第九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複試資格,當時距離高考還有6個月。

老師和父母都勸他不要去上海蔘加複試,但孫宇晨覺得自己「理想主義開始重新萌動」,拋下所有顧慮,前往上海蔘加複試。

事實證明,他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他順利拿到一等獎,隨後的高校見面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鬱綴和招生辦公室主任劉明利看中了他身上的理想主義,給予了他參加北大自主招生的資格,可在高考時於錄取分數線下20分錄取。而這意味著,若想考入北大,他還需要在剩下的5個月內將成績再提高50分。

此後令他感到神奇的是,他此前最頭疼的英語,從參加完「新概念」後的第一次考試起就徹底衝破了瓶頸———此前他的英語成績從未上過100分,而自那次考試起,就從未下過110分。而其他科目的成績,也都在穩步提升。

他後來如此解釋這種「完完全全的飛躍」:每個人的潛能其實往往是被過低的自我預期所壓抑,而過低的自我預期則源於外在制度壓迫。他覺得,應試教育的深層次問題在於分數崇拜,強調全面平庸。

「在應試教育話語體系中,所謂好學生皆是成績好的,壞學生皆是成績壞的,分數評價變成了道德價值判斷,人格被分數體系不斷否定,破罐子破摔也不足為奇了。」在他看來,恰如其分的「新概念」一等獎肯定,是成功的關鍵性因素。

在他前進的腳步中,高考如期而至。他最終考出語文115分、數學132分、英語130分、綜合146分、歷史127分、總分650分的出色成績,成功完成了從三本向北大的衝刺。

在北大相對更加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中,他如魚得水。他先習中文,後學歷史,成績穩居歷史系第一。他擔任北大西學社社長,代表北大赴荷蘭海牙參加世界模擬聯合國大會,還曾獲演講十佳稱號。

在那篇引來近萬封回信的《一道論證題》的結尾,他如此寫道:「我相信自己的才華從來沒有被應試教育的河水沖刷殆盡,而是我真正成功地挑戰了應試教育。最後,我僅僅有兩點希望:

一是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現實低頭;二是希望大家一起幫我做這道題目,我希望它在你們每個人身上都成立。」

2樓:

一年的生活過得還是很快的,

如果你堅定了這個決心,

並去做便一定能心想事成,

考上高中

3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啊 ,只要好好努力是沒問題的,在把初一初二的一些概念知識在複習一遍是沒問題的

4樓:匿名使用者

請問你想要問的是什麼,。

我初一初二沒學好 現在初三下學期了我真的後悔了我要考高中,我該怎麼做才能把學習趕上去。

5樓:夢情緣傷

現在還不算晚,應該更加努力地去學,在學的過程有時你可以想一想你的理想,這樣你就會更加地去學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就3個月了 你成績大概是什麼情況

初一初二沒學好,初三怎麼補回來

我記得初三的總複習有三輪,你一定要抓住第一輪複習,也是最重要的,既然基礎不好就抓住基礎課程,別人複習一遍你複習兩遍,第二輪做題,第三輪就做卷子,加油。數學多做題,我也是初三才拼的,後來考上了自己想要的高中!提前來預習加上練習冊 提前把初一自初二沒學好的看bai一遍du 然後買對應的練習冊zhi 最好...

初一初二,沒學習過,開學就初三了,如果初三努力點,可以上重點高中嗎

可以啊,我就是初三努力學習得,考了一個差不多的高中,但是你必須努力拼命得學習,我是那一年2點之前沒有睡過覺,如果你是聰明的,肯定沒問題,前提,你一定要努力認真耐心得學習。只要多少了解點,跟著老師一起把該寫的寫該背的背,考上高中沒問題,如果是重點的話,回家後還得多努力才行 可以是可以,很吃虧,很苦的,...

初一初二差不多就沒學英語 現在初三了 怎么辦

首先要定心,確定了你的心再去努力,這邊對學習英語有幾點建議,供參考 1 初三學生要利用好每天早晨和睡前這兩個有效時間段熟讀單詞 片語 對話和課文。狠抓詞彙 短語 句型和範文的記憶。力爭在有效的時間內先將機械的記憶儲存起來。2 一定要做到勤背。勤背不單是指背單詞,背句型,而是指背一些有特色的課文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