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長只顧孩子成績而不顧孩子品德的作文

2021-12-20 19:06:24 字數 5056 閱讀 1158

1樓:du小小

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表現.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特徵,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對一生有重大的影響.

現在不少家長在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注重智力開發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品德教育.「等孩子長大懂事了,再教育也不晚."這是一種頗有代表性的看法,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它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

品德教育也要從幼小時抓起,才能有好的效果.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向母親和父親講,從兒童懂事的初期起,就應該讓公民的品質在兒童心靈中形成、樹立和鞏固起來.公民意識和公民情感發源於兒童時代,播在兒童心靈中的一粒小小的種子,會長出茁壯的幼芽,長出深根.

"由此可見,對兒童早期的品德教育是何等重要.作為家長首先要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兒童感受到父母的情意和家庭的溫暖,在具體方法上要根據孩子「知、情、行」的發展以及外界的要求來決定.所謂¨知」是指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使他們初步知道具體的行為準則.

最好從形象事例教育著手,因兒童的形象思維較先發展,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英雄模範和發生在孩子身邊的好人好事,往往會獲得孩子的敬仰,並引起他們模仿的自覺性.也可通過看電視、***等形象化的藝術手段,來形成對人的道德認識,陶冶情操,培養性格,啟發行動,使他們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逐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情』』是指對待是非的感情態度,父母對好的言行、習慣表示滿意、欣慰,並願意學習和模仿,對壞的言行和不良習慣表示不滿和厭惡.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感就是榜樣,可使兒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行」是指兒童良好品德和意志行為的培養,給兒童創造實踐的條件.

譬如,願意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愛吃的東西也樂意和大家分享等,並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這樣做.

總之,對年幼的孩子要少說空洞乏味的大道理,側重於行為習慣的培養.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就可適當增加一些道理上的講解,使他們逐步養成尊敬父母和師長、團結友愛、文明禮貌、忠誠老實、正直善良、勤勞儉樸、熱愛祖國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作文

2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家長正確對待孩子分數的建議書作文] 各位家長: 現在大多數孩子因家長太重版

視分數而感到有心理權負擔,在《校園文學》、《知心姐姐》等雜誌上都有關於家長重視分數的文章,孩子考得好,家長就是又親又抱;考得不好,孩子就要受皮肉之苦了,關於家長正確對待孩子分數的建議書作文。而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重視分數的家庭裡,感到可怕,感到傷心。其實孩子們也想好好學習,拿好成績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世上沒有不敗的人呀,一個人在生活中如果不嚐到酸甜苦辣,那他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平淡還是多姿多彩的,小學六年級作文《關於家長正確對待孩子分數的建議書作文》。

為了家長正確對待孩子的分數,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孩子考試考的好與壞,家長都必須正確接受。也不能要他一天到晚都在寫作業看書,連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這是不對的。

二、假如孩子考得不好,家長也得先弄清孩子為什麼考得不好,是不是試卷有點難度,還是孩子臨場沒有發揮好?不管為什麼考得差,家長都應當不要讓孩子有心理負擔。

關於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可以不顧一切的立意作文

3樓:念姿色

對於孩子的教育既不能太嚴,也不能太鬆,這二個極端都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是不利於孩子的個性的成長的,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應該是: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

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絡,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

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

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

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

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

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

老師提出「2+2為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為兒子建立自信心,給

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為舉世聞明的發明家.

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

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

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

字典嗎?先查檢視,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

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

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子女,

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

寫一篇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作文

4樓:黑x傑克

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內心在想什麼,一個人要想發展成功必須要喜歡,像那種天天讓孩子做他不喜歡做的事的家長是一個失敗的家長,這樣最容易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發展,沒有自信何來希望?不會使孩子的自信心和毅力培養的更強大的家長都是失敗的家長

5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一顆向上和向善的心,作為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怎樣把向上和向善的內心動力激發出來,並加以推動!

我的建議就是在課餘時間多帶孩子去做義工,激發內心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當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好孩子和能做一個好孩子時,他就知道應該怎麼做其他!

6樓:鄲娜遊春嬌

下面那位說了這麼多好像然並卵

一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或者去買一些作文書。

二帶孩子出去玩,回家寫一篇小作文,鍛鍊。

三可以讓孩子多發善思維。

四往孩子作文思路方面下手

7樓:支楊悉芷蘭

鍛鍊思維能力,培養觀察能力,先激發觀察興趣

,指導觀察的方法

,要讓他多實踐,多對事物動腦筋,可以告訴他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

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因為作文要學會積累,所以要加大閱讀量(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

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不過首先得讓他有很興趣去觀察

去學習,這樣效果更好

孩子成績下降怎麼辦,孩子成績下降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學習不好有可能與孩子的學習習慣 學習方法 專注力等等都有關係,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由於家庭教育方法不當造成的 告別錯誤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自主學習 愛上學習。1.多多鼓勵,激發自信 在教育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 習得性無助感 指的是孩子經歷多次失敗後,便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身,主觀認為是自己沒有...

孩子叛逆期成績下滑,作為家長該怎麼幫孩子走出困境

首先要瞭解到孩子叛逆期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成績下滑?一般來看可能與父母的教養方式 環境壓力 人際關係等因素有關。想要幫助孩子做調整,就要先找到原因。建議家長陪伴孩子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忙,從根本上找到問題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對症 孩子也會越來越好。還有不明白的也可以向我們專業的青少兒心理諮詢師詢問。...

為什麼家長在知道孩子成績後,還要孩子去拿通知書

通知書裡面有一些建議和老師對一個學生的看法,通知書不一定全是成績,也有其他的一些東西。有些家長就是注重這些還有些家長比較習慣了,認為只要是孩子就應該在畢業的時候取通知書啊。通知書裡面有你的學分及相關的評語,即使內容已經知道,我也會去取通知書,不管我是一名學生還是家長,都挺想要的。可能我們這種人比較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