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滅秦分封諸侯都有哪些,項羽滅秦分封諸侯為什麼那麼多人反他

2022-02-21 01:51:04 字數 5393 閱讀 8500

1樓:福利院院長

這十八個王是: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邛、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

項羽這樣分封的目的,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權威,以便號令天下;其次是把他的勁敵劉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以降將章邯、司馬欣給予鉗制。[

項羽滅秦分封諸侯都有哪些?

項羽滅秦分封諸侯為什麼那麼多人反他

2樓:五河一藍

第一,項羽是封了王,可是每個人的功勞和報酬是對等的嘛,當然不是,這是他不公,如果諸侯不幫,他一人能滅秦嘛?答案顯然的。第二,秦殺楚人,是為了統一,但過多的殺戮和統治的嚴厲,也導致了秦的滅亡,項羽這麼做,必然要步後塵。

這裡沒有理所當然,如果都以暴治暴,那還的了,

3樓:wei水

舉個例子,有一堆金銀珠寶共計值100萬元。你和項羽及另外8個人(共10個人)一起搶奪,誰搶到歸誰。最後項羽奪到100萬,分給你們9個人每人1萬元。

你和其他3個人本來一直都想搶到100萬的,現在只得到1萬。再想既然項羽也是搶過來的100萬,你也有本事從項羽手中搶過91萬,那幹嘛不搶?

你喜歡項羽,劉邦可能也喜歡項羽,但是劉邦更喜歡當天下的皇帝。所以,反項羽那是找個合理的理由去做這件事,爭奪天下才是「打倒項羽」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反項羽。

4樓:扣扣

沒錯啊 秦主要靠項羽滅的 據說項羽分封諸侯不公平 剛開始都敢怒不敢言 後來一人反就全部反了

不過霸王雖然很牛逼 但是他政治眼光短淺啊 本來就該像秦始皇一樣統一中國 可是他偏不 但是他不想不代表別人不想啊 所以他們當然想反了

像劉邦 沒什麼本事 但是虛偽很有政治眼光 所有才能統一如果有項羽的能力加劉邦的心機 那絕對天下無敵

5樓:大學城孔燕

因為項羽給他們錢了!

6樓:別再被盜號

並沒有多少諸侯反楚。只有田氏三雄、劉邦一支和楚國有矛盾。剩下的只有張耳不滿,對於和項梁資格相差無幾的老一輩革命家,項羽對於陳餘、張耳的不同對待,確實有失公道。

而後來,是劉邦打不過項羽,才進行策反,大多數諸侯也是持觀望態度。只有英布和彭越支援劉邦,彭越還不是項羽分封的諸侯。

這件事的問題在項羽,在處理楚懷王和劉邦所謂的漢中王的問題上,項羽就應該當斷則斷。後來朱元璋殺小明王,就是一個很好的處理辦法。傀儡就是傀儡,沒有用了就該一腳踢開。

何況,項羽本身看楚懷王也不順眼。本來,項羽打田榮、劉邦、彭越的戰爭,應該和劉邦滅英布、彭越一樣,是皇帝討伐反叛,是正義的,諸侯應該支援,至少應該中立的。現在成了諸侯之間的紛爭,其他諸侯不是想著要幫皇帝,而是想著怎麼分一杯羹。

所以才出現了英布、彭越這種反叛勢力。如果單憑劉邦和韓信,未必能搞得過項羽。所以,項羽不稱帝,不廢義帝,封劉邦,是三個絕對的策略性失誤。

滅秦後,項羽為何不稱帝,而是分封諸侯?

霸王項羽滅秦,分封18路諸侯,為何不「稱帝」而是稱「盟主?

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為何最終失敗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一開始劉邦也沒想要一統天下,可以說當時的十八路諸侯都只是想回到戰國時的境況,但是張良對此勸劉邦去爭天下,第一次是到關中的時候勸劉邦揮師關中,第二次楚漢鴻溝為界時,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時,張良又站出來告訴劉邦不要留下千古遺憾,於是劉邦率軍追擊項羽。而且劉邦對手下除了幾個已經有地盤的,其他的一概不封諸侯,全部是當將帥來獎勵,這就為一統打下了基礎。

所以,西楚霸王項羽只能是一個梟雄,是一個悲情英雄,卻不是一個有遠見的帝王。

8樓:cherry範

周公和項羽是沒有辦法放在一起比較的,項羽是在群雄滅秦之後,大火燒了咸陽城,而後分封天下。

9樓:等你到家額

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最後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乾的過劉邦。

10樓:百度

項羽之所以失敗了,那是因為沒有更好的分封,只是想著很快的解決事情,沒有考慮很周到。

11樓:邸衣

到項羽分封天下時,早已禮崩樂壞,宗法無存,

12樓:必嗆蹲悔倉誠鞍

分封制決定了分哪塊地給你,宗法制決定了如何繼承,禮樂決定了上下尊卑

13樓:718來吧

禮樂決定了上下尊卑,有了這三駕馬車,周王朝的架構就搭起來了,

14樓:__安城彌生顏

因為他太過於自大以為自己的實力大於劉邦,不聽亞父勸告

15樓:

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但是最終失敗了,是因為他非常的自負。

項羽滅秦後分封了多少王 具體都有哪些

項羽滅秦之後是不是還處在戰國的思路里?

16樓:欲於史河修之

項羽滅掉秦國之後分封諸侯,並不是因為項羽還留在戰國的思想裡面。項羽不是不想稱帝,但是項羽能夠滅秦並不是靠著自己的力量,而是靠著諸多諸侯的力量,因為有著共同的目標,有著敵人,才成功滅掉了強大的秦朝。現在到了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如果項羽稱帝的話,那麼把其他人置於何地?

所以項羽也是沒有辦法,最終只能選擇分封諸侯。

項羽最初在看見秦始皇南巡的時候,就說過一句話,大丈夫當是如此。所以項羽其實是很想替代秦始皇的,他對於皇位這種東西有著野心的。畢竟以前是沒有皇位,只有天子,大家都是分封諸侯,但是現在出現的還為這種制度很明顯,這種皇權制度比起天子制度要優秀很多,最少可以出現**集權之類的。

不會讓這些諸侯變得過於強大,甚至比天子還強大,把天子都變成傀儡。

所以對於這種制度的優越性,項羽不是不知道。但是為什麼還是選擇了分封諸侯?原因很簡單,因為項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為?

因為這些諸侯雖然一個個都比不上項羽的力量,甚至可以說,都是一些雜牌軍對。如果不是因為靠著項羽衝鋒在前,這群雜牌軍想要打敗秦朝,那還不知道什麼時候。

但是這群雜牌軍雖然不強,但是他們人多,特別是以前還是一起對抗暴虐秦朝的志同道合的夥伴。現在剛剛把秦朝給消滅了,項羽轉頭就攻擊自己的夥伴,顯然會有些不道義。如果對於心黑的人來說可能沒什麼,但是項羽這個人頂天立地,要我們說就是有點糊塗。

為了不心中的某些堅持,往往選擇了一些在咱們看來不怎麼正確的做法。但是這些也是項羽的魅力所在,如果沒有這些,項羽也不再是我們心中的霸王了。

而且這些諸侯對於項羽雖然有著欽佩,但是畏懼居多,這就造成了,如果項羽攻擊一方諸侯,就會造成被其他諸侯圍攻的情況。畢竟一群弱雞,首先想的就是把比自己強的給淘汰掉,然後再和其他人比。在這種情況下,項羽也沒有辦法,只能做從長計議,選擇了分封諸侯。

17樓:前進的飛床

因為當初他叔叔扯虎皮拉大旗時候拉起來的旗幟是後楚懷王,而且得到諸侯認可。所以項羽無法直接稱帝,必須要逐步消滅楚懷王才可以。雖然楚懷王只存在道義上的影響力,但是也佔據大義名分,項羽派人殺義帝之後許多諸侯都背叛。

即使項羽有稱帝的野心,他的實力也不夠。

18樓:上善三千若水

因為項羽原本就是楚國貴族的後裔,並且楚王的名義還在,只能重新稱自己為諸侯。

19樓:輓歌

應該是吧。他可能覺得自己還是個諸侯,而不是自己取代秦王,他自己統治諸侯了。他可能一直想的只是滅掉秦。

20樓:小飛居

其實項羽是想要稱帝的,但是他也清楚滅秦不是他一個人做到的,各諸侯也出力了。

21樓: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們思維還是停留在戰國,如果項羽不分封,其他人也不會跟他玩

22樓:職場沐川

可能是吧,不然他自己早就稱帝了,可能那個時候沒有這樣的想法吧。

23樓:職場達人肥乎乎

我感覺一時半會兒思維是轉換不過來的,可能需要後期慢慢的去接受才行。

項羽滅秦用了幾年

24樓:匿名使用者

從陳勝、吳廣首義到秦朝滅亡,共三年。秦二世元年九月,陳勝、吳廣起義,之後項梁、劉邦、陳嬰等人響應。秦二世二年,楚分兵伐秦,劉邦率領軍隊西進,在藍田之戰中大敗秦軍。

漢高元年十月(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漢高祖元年十一月,項羽率師西進,十二月入關,至戲(今陝西西安)殺秦王子嬰,屠咸陽城,焚秦宮室,並在關中地區進行虜掠。漢高祖元年一月(前206年一月)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諸侯:

1、項羽,就是他自己,為西楚霸王,王樑、楚九郡,都彭城(今江蘇徐州)2、劉邦,漢王,巴、蜀、漢中地區,都城為南鄭(今陝西南鄭)3、章邯,雍王,都廢丘;

4、司馬欣,塞王,都櫟陽;5、董翳,翟王,都高奴6、瑕丘申陽,楚將,河南王,都洛陽;7、司馬卬,趙將,殷王,都朝歌8、趙王歇,徙為代王9、張耳,常山王,都襄國,原為趙國相國;10、黥布,九江王,都六(今安徽六安或江蘇六合)12、共敖,臨江王,都江陵,原為楚懷王柱國13、番君吳芮,衡山王,都邾。14、臧荼,燕王,都薊(今北京市區),燕將。15、故燕王韓廣,徙王遼東。

廣不聽,臧荼攻殺之無終。

16、成安君陳餘,封河間三縣,居南皮。17、梅鋗,封十萬戶。18、田都,齊王,本為齊將,跟項羽入關,故封。

19、田安,濟北王20、廢韓王成,立部將鄭昌為韓王,這是項羽的一大失策。項羽的分封既不合當時的歷史潮流,也十分不公正,不僅沒有解決原有的矛盾,而且又製造了新的矛盾。上面的的這些諸侯王中有很多是項羽自己的親信,根本沒有什麼功勞,僅僅是項羽喜歡。

所以分封剛結束,這些諸侯王就相互打了起了。先是原齊王田榮,發兵殺掉項羽所立的齊王田都,自立齊王,並任命實力派的彭越為將軍叛楚。居於南皮的陳餘也不滿,於是向齊國借兵攻滅了常山國,迎被項羽改封為代王的原趙王歇為趙王,趙王歇則封陳餘為代王,常山王張耳逃奔老朋友漢王劉邦。

項羽非常生氣,於是率軍攻齊,所過之地,仍如以前一樣,進行屠滅,大失齊地民心,從此項羽陷入了齊地這個泥潭。與此同時,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項羽所立的諸侯王有好幾個降漢,韓王鄭昌不降被殺。很快,關中地區和河南地全部為劉邦所佔。

25樓:匿名使用者

義軍首領(前209-前207)---諸侯上將軍(前207-前206)---西楚霸王(前206-前202)共計8年

26樓:揹包去**

從項羽當將軍開始,到秦國滅亡一共用了1年時間。

1、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以宋義為主帥率兵五萬前往救趙。

2、公元前206年(漢元年)項羽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秦國滅亡。

滅秦後項羽遭到天下群雄反對,他是分封天下不公平嗎?

是的,並且他們受到了劉邦的挑唆,所以眾藩王就開始謀反,互相吞併引起戰亂。項羽當初分封天下的時候,為何會遭到諸侯們的強烈反對?因為諸侯們的野心特別大,不滿足於只做一方霸主,都想當皇帝。因為分配不均。項羽在分封土地的時候非常不公平,他將好的土地分給自己的親信,將貧瘠的分給其他人。因為當時項羽的分封並不是...

秦滅七國的順序,秦滅六國的順序

先遠後近。韓 趙 魏 楚 燕 齊。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攻韓國,俘韓王安,韓國亡 前228年,王翦伐趙,趙破,逃往代國 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北逃 前225年,王賁伐魏,魏都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國亡 前225年,李信率軍二十萬伐楚,戰敗 前224年,王翦率軍六十萬伐楚,一年後,消滅楚軍...

秦滅齊過的詳細

齊國自濟西之戰 前283年 受到燕軍重創以來,實力一直未能恢復。秦國在遠交近攻的方針下,採取一切非軍事手段,爭取齊國中立,以削弱六國抗秦的力量。齊君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對秦亦採取結好政策,不敢支援其他五國抗秦。由於齊王建 事秦謹 所以 王建立四 十餘年不受兵 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 齊丞相後勝為秦國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