鮐拔魚是什麼魚,鮐魚在上海叫什麼魚?

2022-11-18 13:46:12 字數 4694 閱讀 8642

1樓:匿名使用者

鮐鮁魚, scomber japonicus,其他中文名:青佔魚,鯖,青花魚,白腹鯖,日本鯖,俗名花輝、青輝、青花,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經濟型食用魚。

鮐魚與鮁魚的主要區別在於鮐魚體形短粗,身上有青綠色的花紋,而鮁魚則細長,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點。

中文學名

鮐鮁魚拉丁學名

scomber japonicus

別    稱

白腹鯖二名法

houttuyn, 1782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目鱸形目

亞    目

鯖亞目科鯖科屬

鯖屬種白腹鯖1簡介編輯

世界分佈: 印度至太平洋

最大體長:約100cm

棲息深度:0-300米

棲息環境:深海,近海沿岸

其他中文名:青佔魚,鯖,青花魚,白腹鯖,日本鯖,俗名花輝、青輝、青花,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經濟型食用魚。

鮐魚與鮁魚的主要區別在於鮐魚體形短粗,身上有青綠色的花紋,而鮁魚則細長,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點。[1]

鮐鮁魚[2]

2特徵編輯

橫切面呈扁橢圓形,腹部普通為銀白色,體側正中側無明顯斑點,體青綠色,具有細密而明顯的波狀紋,背鰭硬棘9至13枚;背鰭軟條11至12枚;臀鰭硬棘1枚;臀鰭軟條12至14枚,脊椎骨31個,體長可達100釐米。

體呈紡錘形,稍側扁。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完全,位偏背方,波狀。背鰭2個,第2背鰭較小;臀鰭與第2背鰭同形,其後各具小鰭5個。

尾鰭叉形。體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兩側在胸鰭水平以上有深藍色的不規則斑紋。分佈於我國沿海。

另有一種叫羽鰓鮐,鰓耙長而扁,呈羽毛狀,從口腔即可看到。體被圓鱗,胸部鱗片較大,僅分佈於南海。

鮐魚和鮁魚都屬於海水魚類。體型基本相似,所以經常被誤認為是同一種魚,通

稱為鮐鮁魚。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從體高辨別:鮐魚魚體較高,呈橢圓狀;鮁魚魚體較長,呈圓狀。

從背鰭辨別:鮐魚兩個背鰭間距較遠;鮁魚兩個背鰭緊靠。

從尾鰭辨別:鮐魚尾鰭上下各有5個小脂鰭;鮁魚尾部上下各有8-9個小脂鰭。

從顏色辨別:鮐魚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規則的深藍色斑紋,腹部淡黃色;鮁魚背側為黑藍色,並有許多黑色圓形斑點,腹側銀灰色,腹部為灰白色。

2樓:北戴河海濱旅館

鮐鮁魚, 其他中文名:青佔魚,鯖,青花魚,白腹鯖,日本鯖,俗名花輝、青輝、青花,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經濟型食用魚。

鮐魚與鮁魚的主要區別在於鮐魚體形短粗,身上有青綠色的花紋,而鮁魚則細長,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點。

鮐魚在上海叫什麼魚?

3樓:匿名使用者

鮐魚    即    鮐鮁魚    ,   上海話    稱    青花魚、青佔魚    學名  應為

鯖科     scombridae     鯖屬      scomber    魚類

下圖為     日本鯖   scomber japonicus(白腹鯖),俗稱  青佔魚、花輝、青輝、青花、鮐魚、鮐巴魚

一般紅燒,也可鹽燒、煙燻等方式食用。

燕鮁魚和鮐鮁魚的區別有**嗎

4樓:喜歡各種型別的影視劇

鮐魚與鮁魚體形很相近,不同點在於:

鮐魚眼大體寬,體側是藍黑色條紋,尾柄短而細,兩背鰭分開,距離較大,背、臀鰭後只有5個小鰭

2.肉中含組織胺量較高,儲存不當易產生組織胺類物質,食後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

3.鮐魚,因體貌特徵與鮁魚藍點馬鮫(鮁魚)極像,本地釣友又俗稱其為鮐鮁。鮐魚口裂大,眼睛大,脊背部呈青綠色,腹色銀白,背脊及背側有深色蟲狀斑紋。

鮐魚洄游性極強,屬暖水性中上層魚類。

4.鮁魚身體是深籃色,鮐魚身體有點綠色。

5.鮁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口大,吻尖突,牙齒鋒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一般體長260—520毫米,大者可達1米以上、重20千克以上。

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東黃渤海均產之。鮁魚屬暖性上層魚類,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向近海洄游,一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汛常成群索餌於沿岸島嶼及岩礁附近,為北方海區經濟魚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鮐鮁魚, scomber japonicus,其他中文名:青佔魚,鯖,青花魚,白腹鯖,日本鯖,俗名花輝、青輝、青花,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經濟型食用魚。

鮐魚與鮁魚的主要區別在於鮐魚體形短粗,身上有青綠色的花紋,而鮁魚則細長,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點。

鮐魚和鮁魚都屬於海水魚類。體型基本相似,所以經常被誤認為是同一種魚,通稱為鮐鮁魚。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從體高辨別:鮐魚魚體較高,呈橢圓狀;鮁魚魚體較長,呈圓狀。

從背鰭辨別:鮐魚兩個背鰭間距較遠;鮁魚兩個背鰭緊靠。

從尾鰭辨別:鮐魚尾鰭上下各有5個小脂鰭;鮁魚尾部上下各有8-9個小脂鰭。

從顏色辨別:鮐魚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規則的深藍色斑紋,腹部淡黃色;鮁魚背側為黑藍色,並有許多黑色圓形斑點,腹側銀灰色,腹部為灰白色。

5樓:匿名使用者

燕鮁魚和鮐鮁魚的區別如下:

1、從體高辨別:鮐鮁魚魚體較高,呈橢圓狀;鮁魚魚體較長,呈圓狀。

2、從背鰭辨別:鮐鮁魚兩個背鰭間距較遠;鮁魚兩個背鰭緊靠。

3、從尾鰭辨別:鮐鮁魚尾鰭上下各有5個小脂鰭;鮁魚尾部上下各有8-9個小脂鰭。

4、從顏色辨別:鮐鮁魚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規則的深藍色斑紋,腹部淡黃色;鮁魚背側為黑藍色,並有許多黑色圓形斑點,腹側銀灰色,腹部為灰白色。

擴充套件資料

鮁魚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最大個體長可達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細,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脊長而且最高。

頭長大於體高。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

體側**有黑色圓形斑點。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有19~20個鰭棘,第二背鰭較短,背鰭和臀鰭之後各有8~9個小鰭;胸鰭、腹鰭短小無硬棘;尾鰭大、深叉形。

食用上鮁魚分為兩種:「鮐鮁和燕鮁」為前者體型較小,25釐米左右,後者則在40至50釐米以上。市場上賣的「燕鮁」相對大脊間刺少,肉質也要好一些,但產量也相對「鮐鮁」要少一點。

由此,刺少的「燕鮁」更適合做為烹製餡料的食材,「鮐鮁」則更適合用紅燒、煮燜等方式烹製。當然,「燕鮁」用來紅燒、燜煮也是相當美味的。

6樓:辦事通王老師

回答您好,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為您解答:1.體高。 鮐鮁魚魚體較高,呈橢圓狀;燕鮁魚魚體較長,呈圓狀。

2.背鰭。 鮐鮁魚兩個背鰭間距較遠;燕鮁魚兩個背鰭緊靠。

尾鰭。 鮐鮁魚尾鰭上下各有5個小脂鰭;燕鮁魚尾部上下各有8-9個小脂鰭。

3.顏色。 鮐鮁的魚背一般是青黑色,且分佈著不規則深藍色斑紋,腹部一般是淡黃色。 燕鮁魚背一般是黑藍色,且有許多黑色圓形斑點,腹側銀灰色,腹部為灰白色。

希望答案對您有用,如您滿意,請給我一個贊,祝您生活愉快哦。

更多3條

7樓:灰狼狼愛上小羊

這兩種魚都可以少燒來吃,但是更好點的是燕鮁魚,它的肉質較比鮐鮁魚嫩點,而且燕鮁魚沒毒性;鮐鮁魚的血非常有毒性,很多人吃後會出現過敏反應,所以在食用這種魚時,一定要將其內臟及魚血去除乾淨方可安全使用。這兩種魚都可以少燒來吃,但是更好點的是燕鮁魚,它的肉質較比鮐鮁魚嫩點,而且燕鮁魚沒毒性;鮐鮁魚的血非常有毒性,很多人吃後會出現過敏反應,所以在食用這種魚時,一定要將其內臟及魚血去除乾淨方可安全使用。這兩種魚都可以少燒來吃,但是更好點的是燕鮁魚,它的肉質較比鮐鮁魚嫩點,而且燕鮁魚沒毒性;鮐鮁魚的血非常有毒性,很多人吃後會出現過敏反應,所以在食用這種魚時,一定要將其內臟及魚血去除乾淨方可安全使用。

這兩種魚都可以少燒來吃,但是更好點的是燕鮁魚,它的肉質較比鮐鮁魚嫩點,而且燕鮁魚沒毒性;鮐鮁魚的血非常有毒性,很多人吃後會出現過敏反應,所以在食用這種魚時,一定要將其內臟及魚血去除乾淨方可安全使用。

紅燒鮐鮁魚

主料:鮐鮁魚1000克

輔料:香菇、竹筍

調料:花椒、蔥、姜、花生油、鹽、味精、糖、醬油、料酒、醋、胡椒麵、澱粉、香油、香菜

做法:1,鮐魚處理乾淨,改刀,加少許醬油醃一下。香菇、竹筍用水發制一下。

2,炒鍋加花生油燒熱將鮐鮁魚炸至金黃色。3,蔥姜爆香,炒配料,加魚,加高湯慢火燒至入味。4,急火收汁,加溼澱粉勾芡,加香油和香菜即可。

特點:色澤紅亮,清、香、鮮。

要點:魚要先炸後燒,用慢火燒透。

8樓:

鮁魚和鮐鮁最忌**比較,因為不同框時反而容易混淆。

其實這兩種魚體型相差很大,鮐鮁青藍色小很多,鮁魚偏白色,一般都比較大個。總之,作為食客,我還沒見過最大的鮐鮁比得上最小的鮁魚的。

最後,不值得深究這兩種魚。因為這兩種魚味道都不好吃。

9樓:無聊ing求拯救

這個你可以把你的郵箱發給我,我把這兩張**給你發過去,你對比一下。

沙丁魚和鮐鮁魚是一個品種嗎?

10樓:胡斯鵝黃

鮁魚屬鱸形目鮁科,學名為藍點馬鮫;

鮐魚又名青花魚,屬鱸形目鯖科;

沙丁魚則屬於鯡形目鯡科。

因此,它們不是同一種,鮐、鮁魚是近親,和沙丁魚的關係比較遠。

這叫什麼魚,這是什麼魚?俗稱什麼魚?又叫什麼魚?

頜針魚 很好吃的魚 針魚頷針魚有兩種。尾斑圓頜針魚和黑背圓頜針魚。針魚體呈長圓柱形,稍側扁。側線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側線鱗142 157個。背鰭鰭條12 15,臀鰭鰭條15 18 尾鰭後緣圓形,基部有一黑斑。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長一般200 450毫米。喜棲息在近海內灣或河口附近,為頜針魚中個體較...

這種魚叫什麼魚?能吃嗎這種魚叫什麼魚?能吃??

如圖 可食用 中華花鱸 廣鹽性魚類 學名 真鱸科 percichthyidae 花鱸屬 lateolabrax 魚類 下圖為 斑花鱸 lateolabrax maculatus 俗稱 中華花鱸 七星鱸 魚體延長,背部稍隆起,口端位,下頷稍突出於上頷。上下頷及犁骨皆長有絨毛狀齒帶。前鰓蓋骨後緣具有鋸齒...

海南這種魚叫什麼名,這種魚叫什麼魚

叉尾鬥魚,體復形與制圓尾鬥魚相似。腹鰭有1根分節鰭條特別延長,雄魚鰭條延長尤甚,尾鰭叉形。多生活于山塘 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彙集於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豔,且雄魚好鬥,是著名的觀賞魚。分佈於長江上游及南方各省。望採納 中華棘鰍 也叫 刀鰍 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