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亞泰水哥
昌九(指的是南昌、九江)這兩座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也是江西省最發內達的地區。
2023年江西省委容、省**作出建設昌九工業走廊戰略決策時,昌九工業走廊建設主要在沿昌九公路兩側佈局,並以工業為主,故命名昌九工業走廊。包括南昌、九江兩個設區市的市區和南昌、新建、永修、德安、九江縣等五個縣,屬於單軸開發模式。為充分發揮九江港口城市優勢,開發利用寶貴的長江岸線資源,昌九工業走廊的內涵從沿路開發,拓展到沿路(昌九高速、京九鐵路等)和沿江(長江)開發並重,從單軸模式向雙軸模式(t形)轉變,把交通優勢和臨江優勢很好地利用起來。
昌九工業走廊地理範圍包括南昌、九江兩個設區市,但核心區是分佈在沿江(長江)和沿路(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鐵路)兩側地區。
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調查概況
2樓:中地數媒
重要經濟區是以城市或城市群為核心形成的地域經濟單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髮展變化。重要經濟區最早的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城市的供水水文地質調查。
20世紀50年代,隨著我國老城市的擴建與新興城市的出現,城市供水需求推動了城市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快速發展。50年代中期,當時的地質部組織力量開展了西安、包頭、北京、湛江等4個城市的供水水文地質勘察工作;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全國先後開展了太原、濟南、瀋陽等40餘個城市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在西安、包頭等部分城市地區建立了地下水觀測站,開展了地下水長期觀測[8]。2023年,地質部發布了《城市供水水文地質勘察暫行規範》。
上海市地質礦產局從2023年起,在市區開展大量的勘察研究工作對地面沉降進行系統調查,採取了人工回灌措施,對穩定地面沉降起了重要作用[9]。
70年代初期,在李四光部長的倡導下,各地普遍開展了地熱地質調查工作。北京、天津、西安、昆明、南昌、福州等城市先後發現了地下熱水資源。2023年地質部在天津召開了城市供水與地下水資源保護工作交流會,研討總結了城市供水水文地質勘察工作。
70年代後期,一些重要城市開展了環境水文地質工作。在40多個城市開展了地下水汙染調查和檢測工作,北京、瀋陽、長春、武漢等城市進行了環境質量評價[10]。2023年,國家地質總局在長春召開了環境水文地質工作經驗交流會。
沿海各省結合海濱資源開發,開展了海岸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
80年代,地質部調整加強了水工環地質工作,工作重點轉移到國家重點建設地區,按自然單元進行地下水資源評價或水工環地質綜合評價[11]。相繼開展了青島、天津、哈爾濱、長春、鄭州等60多個城市供水水源勘察和補充勘探,評價出了一批可供開採的地下水水源地。2023年,**宣佈14個沿海城市對外開放。
地質礦產部遂確定:「以重點建設專案勘察及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綜合評價為重點」,點面結合,擴大地質工作服務領域[12]。在深圳、廈門、寧波等30多個城市開展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打破了區域地質調查集中於成礦遠景區帶上的局面;4個經濟特區和秦皇島、寧波、湛江等30多個城市的經濟技術開放區開展了1∶1萬~1∶5萬工程地質勘察和環境地質質量綜合評價,為這些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決策的科學依據;深圳、汕頭等城市開展了區域穩定性評價或**烈度小區劃工作,上海、寧波、南通等城市開展了地面沉降研究,天津、福州、廈門等城市開展了地熱與礦泉水的普查與勘探,廈門、大連、青島等10個城市開展了景觀地質資源調查。
與此同時,根據國土開發規劃與經濟區發展需要,開展了國土綜合開發區、大江大河流域、經濟開發區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綜合調查工作。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京津唐、潮汕平原等經濟開發區或城市密集地帶以及大連、寧波、珠海等城市開展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綜合評價,編制了環境地質圖系,查明瞭面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為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區等19片國家國土綜合開發重點地區提出了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綜合評價或論證成果資料[13]。
90年代,以重點城市地區為工作重點的水工環地質工作繼續推進。上海、天津、西安、蘇州等城市的地面沉降研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上海市在分析第四系地質結構、構造、地下水系統和工程地質特徵的基礎上,建立了擬三維水流與一維沉降耦合模型,地面沉降研究從定性走向定量;天津市用擬三維水流和一維地層壓密的耦合模型,模擬了550m深度以上的第四系地下水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14]。
2023年地質礦產部環境司主編了《沿海主要城市水資源及地質環境評價》報告,對丹東、上海、青島等21個城市的水資源及地質環境進行了評價,這是我國首次對城市地質環境與地質資源環境所進行的較全面的論證工作[15]。1991~2023年,開展了上海浦東、廈門等專屬性環境地質研究,對沿海城市**帶分佈、區域地殼穩定性、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重大環境地質問題進行了論證[16]。
2023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成立,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調查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財政對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調查投入不斷加大,從2023年的0.2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
78億元,增加了6.1倍(圖7–16)。2023年開始,開展了首都地區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地質調查,通過1∶5萬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查明瞭首都地區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開展了環渤海、東南沿海等經濟區地質—生態環境調查評價,通過重點地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1∶25萬環境地質調查,提高了經濟區區域地質環境調查工作程度;開展了長江三角洲環境地質調查,推進了地下水合理開發與地面沉降防治。
2000~2023年在珠江三角洲、江漢平原、成都平原、長江三角洲、鄱陽湖地區等平原地區開展了生態環境地球化學調查試點工作,向***及有關省區**提供了重要地質環境資料[17]。2003~2023年,國土資源部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地方合作開展完成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等6個特大城市立體地質調查,系統建立了地下三維地質結構,全面評價城市地質環境容量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適宜性,實現多源、海量、異構地學資料的叢集化管理,建立三維視覺化城市地質資訊管理和服務系統,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便捷的地質資訊服務[18]。2004~2023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開展了全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9個地州盟所在地縣級城市(共計306個城市)環境地質摸底性調查,查明瞭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及其危害,為推進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奠定了基礎。
隨著一批重要經濟區先後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調查工作駛入快車道。在環渤海灣環境地質調查先行探索的基礎上,2023年啟動了長江三角洲、海峽西岸、珠江三角洲、北部灣、長江中游(包括武漢城市圈、長株潭、昌九工業走廊等)等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地質環境綜合調查;2023年啟動了中原城市群、關中盆地城市群、重慶都市經濟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2023年啟動了長吉圖經濟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2023年啟動了中原-冀中南城市群地質環境綜合調查;2023年啟動了成渝經濟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引導和拉動下,各級地方**高度重視,不斷加大地方財政投入。
據不完全統計,2010~2023年地方**累計投入約6.5億元配套經費,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合作共同推進重要經濟區與城市群的地質環境調查工作。
圖7-16 1999~2023年重要經濟區地質環境調查經費投入與專案數量變化
長城工業區到昌億達工業園怎么走,長城工業區到昌億達工業園怎麼走
駕車路線 全程約1761.2公里 起點 四川省長城工程機械.1.成都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北方向出發,沿蓉都大道將軍碑路輔路行駛530米,直行進入蓉都大道將軍碑路 2 沿蓉都大道將軍碑路行駛2.1公里,直行進入蓉都大道 3 沿蓉都大道行駛320米,稍向右轉進入大件立交橋 4 沿大件立交橋行駛2...
揚州市江都區盛昌工業裝置安裝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揚州市江都抄區盛昌工業設襲 備安裝 成立bai於2007年03月15日,du 企業行業類別有哪些 a 農 林 牧 漁業 b 採礦業 c 製造業 d 電力 燃氣及水的生產和 業 e 建築業 f 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業 g 資訊傳輸 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h 批發和零售業 i 住宿和餐飲業 j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