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古體詩標題《古風》,求一首古體詩標題《古風》

2021-03-03 22:53:41 字數 5172 閱讀 9727

1樓:發達發達傑

七絕:古風

古風驚豔數千年,平平仄仄仄平平

絕美詩詞記清廉;仄仄平平仄仄平

先祖尚知勤政好,仄仄平平平仄仄

吾今豈可戀貪安。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押新寒韻。

一、三、**論,可平可仄。

古體詩寫作的一些規定

2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也稱古風,是相對於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或今體詩)而言的一種古典詩體。因為格律詩是唐代興起的一種詩體,所以唐代人稱格律詩為近體詩或今體詩,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而古體詩在唐以前就有,雖然唐代人予以了一定的規範,但基本上保留了唐以前的詩體風格,故唐代人稱這種詩體為古體詩或古風,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古體詩產生於唐代以前,因此這種詩體是不必講究平仄的(也有講究平仄的,但為數很少)。為了使這種詩體更加容易朗朗上口,唐代人加上了押韻的概念,但其要求也是很寬鬆的。在一首古體詩詩中,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轉韻(就是開始押一個韻部的韻腳,以後隨著自己的需要,可以轉押其他韻部的韻腳),因此一首古體詩可能會押很多的韻(一韻到底的詩也有,為數也不多)。

另外,古體詩的句數是不限的,也根據作者自己的需要而定。

古體詩的特點

也許有人會說古體詩比格律詩好寫,其實不然;詩歌(無論是中外古今哪一種詩體)都講究立意要新。就格律詩而言,如果立意稍遜,而句子對仗工整新穎,尚有看點(當然格律詩也很追求立意,這只是退一步而言);如果一首古體詩立意不新,整篇就索然無味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寫好現代詩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體詩的分類

前面曾經講過,從詩體的形式上,古體詩大致可以分為五言古體,七言古體,樂府體(也稱雜體)。五言古體的特點是通篇以五言為主(一句五個字),七言古體的特點是通篇以七言為主(一句七個字),樂府體的每一句的字數長短不一。

古體詩的用韻特點

古體詩是不必講究平仄的。用韻雖然也沒有限制,但還是有一些規律可以作為參考的(當然這些規律不是一定要遵循的,也是根據作者的需要來定)。

一是在意思轉折處轉韻;當敘述的意思一變的時候,往往應該轉為其他韻部來押韻,這樣一來,語氣得到了加強,通篇的層次也分明,而且顯得錯落有致。

二是在敘述高興,使人興奮的意思時,往往使用平聲韻;當敘述悲怨,憤怒的意思時,往往使用仄聲韻。

三是除了偶數句押韻以外,奇數句也可以押韻(格律詩除了首句入韻的以外,奇數句是不能押韻的)。

3樓:黃戈石

詩詞理論界,一般認為,中國 古代詩歌複雜的韻律規定,只是個遊戲法則。好的經典詩歌,大多粗粗押韻,並不嚴格。詩貴在立義、巧語,然後才是簡單押韻。

怎麼判斷一首詩是近體詩還是古體詩?

4樓:海玉蘭井申

古體唐詩分為古體詩

和近體詩兩大類,這兩類的區別,是體裁上的區別。即近體詩是講究格律的,特別是講究平仄和對仗,古體詩是不大講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對仗。(當然,這樣講是一種很粗略的說法。)

近體詩是在齊樑時代開始萌芽,而到初唐時期正式形成的一種格律詩。它的特點是:

(1)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絕句每首四句,句數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韻律詩」,但很少見。

也有所謂「排律」,句數可超過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韻(三百多句),但是句數都是偶數的。近體詩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見。所以,字數固定可以說是近體詩的一個共同特點。

(2)用韻嚴格。這指的是:一首詩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一首詩必須用同一韻的字,不許出韻;

一般只用平聲韻

。(3)

講究平仄。

(4)講究對仗。

第(3)(4)兩點是近體詩的本質特點。

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作為一種體裁,古體詩的特點是不大講究格律。凡是詩歌,多多少少總是要講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韻,這就是一種格律;字句比較整齊(四言、五言或七言),這也是一種格律。

這些因素,古體詩都是具備的,所以不能說古體詩完全不講格律。但古體詩格律的要求不像近體詩那麼嚴,即前面所說的近體詩在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四方面的要求,古體詩都沒有。也就是說,古體詩不同於近體詩的地方在於:

(1)字數句數不限,可以是

四、五、七言,也可以是雜言;最少可以是兩句,如傅玄《雜言》;最多可以達三百多句,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押韻不嚴格,可以換韻,可以通押,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

(3)不講平仄。

(4)不講對仗。

古體詩也叫古詩。作為一種體裁來說,在近體詩產生以前的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漢樂府、漢魏六朝

五、七言詩,都可以稱為古體詩或古詩。在唐代近體詩產生以後,唐代的詩人除了寫近體詩外,還繼續寫這種不大講究格律的詩,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樂府等,也都可以稱為古體詩。但是在習慣上,往往把「樂府」另立一類,而把其餘的稱為古詩,特別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稱為古詩,這是狹義的古詩。

5樓:你不懂穆乓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包括絕句和律詩。也稱為今體詩。在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不包括所謂的「齊梁體」),還有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

那麼古體詩與近體詩有什麼區別呢?總的來說可以從句法、用韻、平仄上來區別。 在句法上,古體詩每句的字數不一,每首詩的句數也可以不一樣。

而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在用韻上;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韻,也就是說可以在一首中換韻。

而近體詩每首只可以用一個韻,再長的排律也不可以換韻。古體詩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在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近體詩只在偶數句上押韻(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古體詩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而近體詩一般只可用平聲韻。 在平仄方面,古體詩不講究。

而近體詩是十分講究的。 在律詩中,第

一、二句為首聯、

三、四句為頷聯,

五、六句為頸聯,

七、八句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句形一樣,詞性相對,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實際上

三、四、

五、六就是二副絕好的對聯。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

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古體詩有哪些

6樓:小傻露

古體詩有五絕,七絕

五律,七律

古體詩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

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有歌、行、曲、辭等。

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張籍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

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

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

四、六、八言為主雜以

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範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

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路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

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

清代王士□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祕訣,見之則無用

求高人寫首古體詩,五言七言隨便,寫首古體詩。一定要押韻,最好能寫雨夜。萬分感謝

菡萏日且盡,瀟瀟雨不止。記郎初見時,佩琳容臭紫。嘉顏秋愈衰,白髮今更幾?月逾百番圓,君遊何時已?樓主你確定要的是古體詩,不是律詩?另外,我押的是紙尾韻,樓上的不押韻。菡菡瀟溪聲 琳琅木灌深 詠嘉外寸綠 圓伐內雕枯 原創,yxm08kj2奉上。瀟湘菡草碧 庭院琳琅玕 嘉日清心照 中秋望月園 寫首古體詩...

求一首對女朋友表達愛意的短詩,古體詩,現代詩不限

為她唱首歌吧,劉若英的為愛痴狂 倉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

評價一首詩,古體的

拜託樓上各位bai好不好!不du 專業就不要在這zhi裡瞎轉悠嘛 dao 人家都說了內是古體詩了啊!古容體詩不要求什麼格律的!而且整首詩可押韻,可不押韻,可押一個韻或多個韻!而近體詩 絕句 律詩 才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我認為整首詩的感覺還是挺美的,作者寫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東西。但!但。但是呢。華麗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