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好丁丁丁
寫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同時藉此揭露社會黑暗,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疾苦的同情
2樓:我的名字是核桃
憫農主要通過對農民在中午的勞作和 他們的辛苦狀態與盤中餐進行對比的敘述
主要就是教育孩子從小知道 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
談談你學古詩的感受,或收穫
3樓:蘆薈娃娃
學習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能讓我們更好的瞭解體會到古代的文學風采,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能夠增強語文素養
4樓:以劍作犁
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難以忘掉。
一、反覆吟誦,感受形象美。
通過反覆吟誦來體會文章的美感。」只有經過充分地、反覆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細緻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二、深入理解,體驗情趣美。
古詩的語言凝鍊含蓄,耐人尋味,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古詩語言簡潔所帶來的一些特點,比如詞序倒置、成分省略、語句濃縮、意思跳躍等,都構成了孩子們學古詩的障礙。先讓孩子們理解重點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行詩、整句詩、整首詩的意思。
解釋時,只要將意思說通即可,不必按字的順序來解釋。通過深入理解,古詩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難體會出來。
5樓:林靜致遠律己
**的意義並不是在於你能背誦或者朗讀多少。而是在於你把這些都忘記以後,你還能用多麼細膩多元化的思維去度量這個世界的事物和美好。
6樓:別少卿
學校開展的「以讀代講」活動,我講的是《贈汪倫》這首古詩,本節課是把教與學結合,重在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感悟詩情的同時基本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和步驟。
一、運用故事匯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贈汪倫》是一首千古傳頌送別詩,但由於古詩內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之學生的閱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古詩的背景介紹能為理解詩意、感悟情感做很好的鋪墊。我通過講述李白與汪倫的故事,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瞭解,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紮紮實實,層層推進。
古詩的學習,從字詞開始,會讀、讀通,從理解字詞入手,進而理解詩句,讀懂詩的大概意思。低年級的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即可。我設計目的是以理解為基礎,以讀促理解,以朗讀促能力的提高。
三、 課外學習,拓展延伸。
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我準備了兩首送別詩《別董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自學,擴充套件學習。
但是設想和生成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上完這節課才知道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幾點有待改進:
一、字詞環節要精簡。可能是我對學生比較放心,沒有讓學生進行系統的預習課文,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比較慢。提前讓學生做好預習,詞環節有點拖沓,可以更為精煉一些。
二、給學生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結合這首詩的學習方法可大致分為五步: 1、課前查詢知詩人。
課前佈置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2、介紹背景解詩題。不用老師介紹,而讓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老師總結。
3、質疑討論明詩意。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劃出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後,再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多讓學生交流、評議。
老師要起到組織、指導、點撥的作用。4、想象誦讀悟詩情。這個環節還要發展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5、遷移運用背詩文。這個作業就是要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及古詩的積累。每一個步驟都有一個訓練重點,都側重於一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學習古詩的方法應該在給學生總結一下,出示出來。
三、時間安排上應再合理緊湊些。前面匯入到環節應該再精簡一些。還有在「拓展延伸」部分,在學生學會《贈汪倫》一詩的基礎上,出示了《送孟浩然之廣陵》和《別董大》兩首送別詩,應該讓學生運用學習《贈汪倫》所掌握的方法自學這兩首詩,學生通過朗讀、吟誦領悟詩中所表達的朋友之間依依惜別之情。
但由於時間把握的不夠準確,致使沒能很好地處理這兩首詩,而是一讀而過,這一環節的處理略顯粗糙了。
四、老師調動學生情感體驗不夠。古詩詞是詩人觸景生情、富有高度想象的作品,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不夠,藉助了**反覆引導,學生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理解了詩意,沒能真正感悟到「看到朋友來相送時的欣喜萬分的心情。」怎樣引導孩子真正走進文字,是一個值得老師思考的問題。
五、朗讀是最好的學習理解文字的方法,所以朗讀訓練要貫穿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並通過朗讀表達出詩句蘊含的感情。不僅學習古詩如此,每一篇課文都要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總之,短短的四行詩,但是要上好一節古詩課卻不是那麼容易。設計的內容很多,但好像什麼都沒有抓住,學生和我感到很疲憊。我在課上很努力的去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但為什麼沒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沒能調動起他們的情感呢?
我感到學生還沒能真正地走入文字,這是這節課最大的遺憾,也是我以後要努力的地方。
7樓:匿名使用者
太難了,我也不會呀!
8樓: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
讀了憫農這首古詩我們知道要什麼的道理
9樓:匿名使用者
珍惜糧食
10樓:beihai人力資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絡在一起。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裡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
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最後,詩的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也是這兩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
11樓:匿名使用者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讀完憫農2這首詩你感受到了什麼
12樓:**舊約秀
李紳,他不僅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而且是寫新樂府詩的最早實踐者。元稹曾說過:「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
雅有所謂,不虛為文。予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蓋十二而已。」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寫了五十首,並改名《新樂府》。
可見李紳創作的《新題樂府》對他們的影響。所謂「不虛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意思嗎?可惜的是李紳寫的《新樂府》二十首今已不傳,不過,他早年所寫的《憫農二首》(一稱《古風二首》),亦足以體現「不虛為文」的精神。
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閒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
本來粒粒糧食滴滴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誰都應該知道的。但是,現實又是怎樣呢?詩人沒有明說,然而,讀者只要稍加思索,就會發現現實的另一面:
那「水陸羅八珍」的「人肉的筵宴」,那無數的糧食「輸入官倉化為土」的罪惡和那「船中養犬長食肉」的驕奢。可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李紳當然不懂得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道理,但是,我們從幾十年之後唐末農民起義的「天補平均」的口號中,便不難看出這兩首詩在客觀上是觸及到了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的。
《憫農二首》不是通過對個別的人物、事件的描寫體現它的主題,而是把整個的農民生活、命運,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現實作為抒寫的物件。這對於兩首小詩來說,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然而詩篇卻沒有給人這種感覺,這是因為作者選擇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那個畸形社會的矛盾,說出了人們想要說的話。所以,它親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詩人還用虛實結合、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因此它雖然是那麼通俗明白,卻無單調淺薄之弊,能使人常讀常新。在聲韻方面詩人也很講究,他採用不拘平仄的古絕形式,這一方面便於自由地抒寫;另一方面也使詩具有一種和內容相稱的簡樸厚重的風格。
兩首詩都選用短促的仄聲韻,讀來給人一種急切悲憤而又鬱結難伸的感覺,更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
[附]不經之談--為什麼餓死農夫??
中唐李紳憫農詩言「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尤餓死。」豐收年月尤能餓死人,莫非當時真的苛捐雜稅達到民不堪命了。
細想又是不然,果真如此早就鬧革命了,這唐朝那能拖到黃巢起義?
想當時大唐初立,據杜佑通典貨食典天下分三等收稅,按收入交稅,遇災還要免稅(1)。及後稅網擴大,分九等收稅,有加租、調、遙役。然而安史亂後大德年間減稅,照理在這種情況下該不會餓死人吧?
如果說是下面的**舞弊吧,歷史上有說當時是中興,吏治該不會就真的那麼壞吧?
然而豐年畢竟餓死人了,還是詩人所見,即使是誇張了,農人捱餓想來還是有的吧?這一推敲就不禁使人要問,農夫為何還會餓死?其實農夫餓死說起來也有些必然成份,為什麼這樣說?
細想一下,全國的地都種了糧食,而且又都豐收,這糧食的**就大大的增加了,然而人口卻和上一年基本一樣,需求並無改變,供過於求下,糧價自然大跌。產量多了,賣糧的收入反而少了,如果農夫是靠借貸買種種地,因為收入不足,還不起債,餓死也不為奇。俗言穀賤傷農不就正是這個意思嗎?
而身為統治者的皇帝只顧斂財收復疆土,不知平仰物價,雖有義倉之設然而「自天寶之始,邊境多功,寵錫既崇,給用殊廣,出納之職,支計屢空。」(3)搞出人命何足道哉!
當然這裡還有個人的問題在內,想大唐朝庭諸君豈無一二知道這問題的?所謂學而優則仕,能仕的總又點見識吧?管子曰:
「夫物多則賤,寡則貴,散則輕,聚則重。人君知其然,故視國之羨羨,餘也,羊見反。不足而御其財物。
谷賤則以幣與食,布帛賤則以幣與衣,視物之輕重而御之以準,故貴賤可調,而君得其利,則古之理財賦,未有不通其術焉。」說不懂是笑話,不過而之仕後整日裡鉤心鬥角,爭權奪利除了黨爭還是黨爭,那還顧及民間疾苦?要知道天下農作物不止一種,如果能一早讓一地的農民種植不同作物,那會弄出這事。
未能早為之計,是經濟知識不足,倒也罷了,豐收瞭如能發現問題,積極減稅鼓勵商人從事**,及時調整物價保障農人生活,反而採用禁止私人自由經營,而由國家壟斷,實行專營專賣的制度,這個錯就反得大了!因為資訊不明呀!要知各地出產不同,買多餘於一地賣於不足處,是商人的專長,與民爭利的結果是兩敗俱傷。
所以農夫餓死不在賦稅,不在豐收,只在位高權重者漠視民生,也是封建時代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的後果,讀詩見此知唐之必亡。
(1)大唐武德元年,詔曰:「宗緒之情,義越常品,宜加惠澤,以明等級。諸宗姓有官者,宜在同列之上;未有職任者,不在徭役之限。
」二年制:每一丁租二石。若嶺南諸州則稅米:
上戶一石二斗,次戶八斗,下戶六鬥;若夷獠之戶,皆從半輸。蕃人內附者,上戶丁稅錢十文,次戶五文,下戶免之;附經二年者,上戶丁輸羊二口,次戶一口,下戶三戶共一口,凡水旱蟲霜為災,十分損四分以上免租,損六以上免租調,損七以上課役俱免。六年三月令:
天下戶量其資產,定為三等。至九年三月,詔:天下戶立三等,未盡升降,宜為九等。
(2)武太后長安元年十月詔:天下諸州,王公以下,宜準往例稅戶。至大曆四年正月制,一例加稅。
其見任官一品至九品,同上上至下下戶等級之數,並寄田、寄莊及前資勳蔭寄住家,一切並稅。蓋近如晉宋土斷之類也。上上戶四千,每等減五百,至下中七百,下下戶至於五百。
建中元年制:「百姓及客等,約丁產,定等第,均率作,年支兩稅。其應稅斛鬥,據大曆十四年見佃青苗地額均稅。
夏稅六月內納畢,秋稅十一月內納畢。其舊租庸及諸色名目,一切並停。」
(3)昔我國家之全盛也,約計歲之恆賦,錢穀布帛五千餘萬經費之外,常積羨餘。遇百姓不足,而每有蠲恤。自天寶之始,邊境多功,寵錫既崇,給用殊廣,出納之職,支計屢空。
《我願意是急流》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為了愛復,詩人願意奉制獻所有,願意為這bai份愛堅守一du生。我願意zhi 短短的三個字,包含了dao詩人無比厚重 深切的情感,更是詩人對相伴終生的承諾。我願意 作為全詩反覆響起的主旋律外,詩人還運用了大量意象設想了愛情中雙方所處的位置,這些意象生動傳達出詩人對愛的深情。我願意是急流 這首詩中闡述了...
談談你對教育工作的認識和體會談談你對教育工作的總體認識和體會
我在此謹談談我對教師職業及相關一些問題的粗淺認識。不當之處,敬請指教。巧的是我出身於教師世家,小時候的夢想也曾是當一個讓人稱道的好教師,但因為我考大學的那幾年教師職業恰好不被推崇,我忍痛未報考師範類大學 到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又有一個留校當教師的機遇,但我就讀的那個大學有一個讓我當時很不願接受的規矩...
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體會,談談對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心得體會
學習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的體會 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等地區已經出線早起文明社會的要素,如城市 墓葬以及種植技術和家畜飼養等。早期的王朝是夏 商 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後經歷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遼西夏金 元 明 清等朝代。中國正走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