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關於明朝廢行省,設三司的評價,正確的是A是

2021-03-03 20:45:44 字數 5571 閱讀 5208

1樓:四

b試題分析:明朝「廢行省,設三司」 ,明太祖改行中書省為承宣佈內政使司,統管容

地方民政和財政,設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設都指揮使司管軍隊。三司各行其職,互不統轄,都直接歸**有關部門管轄。從而分散地方權力,加強**集權。因此選b。

點評:封建**主義**集權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高考的高頻考點

複習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重點問題:秦朝**主義**集權制度建立的歷史影響;歸納北宋初期加強**主義**集權的措施;比較明清時期的中國和當時西方政治狀況,分析不同時期**主義**集權制度的措施;比較不同時期**制度、地方制度的異同,歸納**主義**集權制度的演變趨勢;評價**主義**集權制度的影響等內容。

高一歷史必修1第一單元試題

2樓:匿名使用者

諸誠四中 王承先

一、選擇題

1.關於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準確的是( )

a體現了奴隸主與奴隸的階級關係 b體現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等級關係

c體現了****與地方的行政關係 d體現了官僚機構與人民的壓迫關係

2.漢初封國制和西周前期分封制的主要區別體現在( )

a基礎 b形式 c對像 d作用

3.秦廢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而西漢初又出現郡國並存的局面,這反映了( )

a歷史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b事物發展的漸進性

c封建主義還不夠強大 d新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一些曲折

4.分封制在周初鞏固了周朝統治,擴充套件了西周疆域;在後期卻造成了**割據,瓦解了周朝的統治。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 b生產關係的發展

c諸侯地位的變化 d井田制的興衰

5.秦朝鞏固國家統一的**集權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三公九卿制 b郡縣制度 c監察制度 d統一貨幣

6.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主要是為了監察( )

1丞相 2民眾 3諸侯王 4地方**

a12 b34 c234 d1234

7.東漢初年加強**集權的主要特點是( )

a削弱地方豪強勢力 b優待開國武將

c擴大尚書檯權力 d規定皇權至高無上

8.東漢末年與東漢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化是( )

a由封國、郡縣並存演變為郡縣制

b由州、郡、,縣**制演變為郡縣兩級制

c由郡縣兩級制演變為州、郡、縣**制 d由郡縣制演變為州縣制

9.唐時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時有七八個宰相議政。統治者這樣做主要目的是( )

a完善**集權 b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c減少決策失誤 d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10.「丞相」職位長期沿用主要是適應( )

a鞏固**主義**集權的需要 b發展農工商業生產的需要

c加強民族交流和對外交往的需要 d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11.明太祖廢除丞相,主要是由於( ) 。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過去的丞相大多子庸無能,敗壞風氣

c發展農工商業生產的需要 d丞相的權力過於集中,經常威脅君權

12.開創郡縣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13.元朝時期,****對遼闊的地域實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

a實行行省制度 b實行冊封制度

c實行三省六部制 c設定理藩院

14.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設轉運使、通判的實質是( )

a削奪朝中大將的兵權 b防止「陳橋兵變」重演

c加強了皇權 d防止了**割據

15.北宋**設定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地方官吏**腐化 b消除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

c確保地方**的財政收入 d籌集用於議和的「歲幣」

16.以下關於明朝「廢行省,設三司」的措施的評價正確的是( )

a通過分散地方的權力來加強**的權力

b是我國古代行政區劃制度劃時代的變革

c有利於加強明朝邊境地區的軍事防禦力量

d**各部門互相牽制,客觀上減輕了對人民的 壓迫

17.閱讀下面的一幅歷史地圖。此圖所反映的歷史內容是( )

a西漢時期監察區的劃分 b漢初的郡縣制與封國制並存的形勢

c西周初年分封諸侯的情況 d唐朝時在邊境設定軍鎮的情況

18.宋太祖加強**集權主要是由於( )

a唐末以來地方勢力過於強大 b採納了宰相趙普的建議

c皇帝的絕對權威必須維護 d國家面臨周邊少數民族的壓力

19.宋太祖採取多種措施大力加強**集權,其核心是圍繞( )

a削弱**大將和丞相的權力 b解除地方割據的經濟基礎

c解決**與地方的權力分配 d削弱地方軍隊的實力

20.地方勢力威脅**政權的危險基本解除始於( )

a隋唐時期 b北宋時期 c元朝時期 d清朝時期

清朝是我國**主義制度達到頂峰的時期,請回答21~22題。

21.清朝前期,**機構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 )

a國初定製,設議政王大臣數員......如坐朝儀

b「率循祖制,鹹復舊章」,廢內閣,恢復內三院

c選調翰林等官人南書房當值,「非崇班貴值,上所親信者不得入」

d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乾後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於內閣而於軍機處

22.清朝軍機大臣的基本職責是( )

a決定軍國大事 b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c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 d筆錄、傳達皇帝的旨意

二、非選擇題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門下省 尚書省 中書省

┌—┬——┬——┴—┬——┬——┐

工 刑 兵 禮 戶 吏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材料二 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朱熹《朱子語類》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於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裡」,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裡。

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軍事,則遣中書省**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元史·地理志》中載: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後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於宣召。

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於是承旨、出政皆在於此矣。—趙翼《蘑曝雜記》

請回答:

(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麼作用?三省中門下省的職能是什麼?

(2)材料二中北宋「盡奪藩鎮之權」中「兵也收了,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對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設定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元朝為什麼實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軍機處的主要職能和作用是什麼?軍機處的設定反映了什麼時代特徵?

2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國朝仍前明之制,以內閣為**,大學士為宰執。—葉鳳毛《內閣小志·自序》

材料二 國初設內三院外,其軍國政事,皆交議政諸王大臣,半皆貴胄世爵,不諳世務。憲廟(指雍正帝)設立軍機大臣,擇閣臣及六部卿貳熟諳政體者,兼攝其事。

—《嘯亭雜錄·軍機大臣》

材料三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諭;「國初以來,設立議政王大臣。彼時因有議政處,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辦理。自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之後,皆系軍機大臣每日召對,承旨遵辦,而滿洲大學士、尚書向例俱兼虛銜,並無應辦之事,殊屬有名無實。

朕向來辦事祗(恭敬)崇實政,所有議政空銜,著不必兼充,嗣後該部亦毋庸奏請。」 —《樞垣記略》卷—

材料四 軍機處本內閣之分局。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其軍事付議政王大臣奏議。康熙中,諭旨或命南書房翰林院撰擬。

是時南書房為最親切之地。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俸直(官吏值勤)者多慮漏洩事機,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後名軍機處。

地近宮廷,便於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於是承旨、出政皆在於此矣。 ——趙翼《蘑曝雜記》卷·

材料五 嘉慶四年正月初八日諭;「各部院文武/臣亦不得將所奏之事預先告知軍機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門奏章呈遞後,朕可即行召見,面為商酌,各交該衙門辦理,不關軍機大臣之事也。」 —《樞垣記略》卷一

請回答:

(1)清初主要有哪些**政治機構?最主要的決策機構是什麼?

(2)議政王大臣會議被撤消的原因是什麼?

(3)依據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帝為加強皇權所採取的措施。

25.《新唐書》記載;「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唐朝、北宋、明朝統治者為防範相權過重的威脅,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其方式和結果如何?

答案:一、1.b 2.d 3.d 4.a 5.b 6.b 7.c 8.c 9.b10.a 11.d 12.c 13.a 14.c 15.b 16.a 17.b 18.a19.c 20.b 21.

d 22.d

二、23.(1)三省六部制進一步完善了**集權制度。門下省掌管國家政令的審批。

(2)措施:派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從地方軍隊中挑選強壯士兵,編入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據取得成功,但導致地方軍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進攻的失敗。

(3)唐朝的中書省是**機構之一,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元朝設定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實行行省制是為了對全國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統治。

(4)職能是迅速將筆錄的皇帝旨意傳達給**各部門和地方大臣去執行。作用是使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反映了明清時戎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

24.(1)主要機構有:內閣、六部、內三院、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最主要的決策機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

(2)議政王大臣「不諳世務」,辦事能力低下;軍機處的設定使議政王大臣會議無政可議,成為空銜;根本原因是皇權受到由「貴胄世爵」組成的議政王大臣的限制。

(3)康熙帝設南書房以分散內閣權力。雍正帝增設軍機處以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實權。乾隆帝取消議政王大臣會議機構。

嘉慶削弱軍機大臣的「承旨、出政」權力,下令各部院文武**的奏摺不預先告知軍機大臣,直接承奏皇帝。

25.(1)措施:1唐朝採取三省的分工和以品級較低的**任三省長官的辦法。

2北宋採取在宰相之下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樞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行政權、軍權和財權。3明太祖則廢除丞相制度,把**行政權分屬六部,使用權其直接對皇帝負責。(2)方式:

分割和削弱相權,加強君權。(3)結果:使相權和皇權合一,逐步消除了相權對皇權的威脅。

以下關於日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國土狹小,是個多山

c試題分析 日本 國土狹小,是個多山島國,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版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屬季風氣候,位權於太平洋西北部,氣候海洋性明顯,礦產資源貧乏,但工業十分發達。點評 本題還可以考查日本位置 東半球 北半球 太平洋西北部,我國東面隔海相望。西臨日本海 東臨太平洋。組成 日本由1北海道 2本州 4...

以下關於合力與分力的關係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合力和

a 合力與抄分力是等效替代關係,不是重bai復受力,不可du能同時作用於 zhi物體上,故 daoa錯誤 b 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合成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故合力可能大於 小於或等於任意一個分力,故b錯誤,c正確 d 兩個大小不變的力,其合力隨兩力夾角的增大而減小,故d錯誤 故選 c.下面關於...

以下關於廣義表的敘述中,哪一條是正確的

以下關於廣義表的敘述中,哪一條是正確的?a.廣義表是0個或多個單元素或子表組成的有限序列b.廣義表至少有一個元素是子表 c.廣義表不可以是自身的子表 d.廣義表不能為空表答案d 廣義表 lists,又稱bai列表 是線 性表的推du廣。線性表定zhi義為n 0個元素a1,a2,a3,an的有限序列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