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司馬刀劍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建設法治社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推進科學立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進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學性,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關鍵。當前,我國立法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弊端,立法過多體現**、上級的意志和部門、群體利益,民眾參與少缺少民主精神,立法程式不完善等。
要推進科學立法,必須要消除立法的弊端,要全面推進立法的民主性、科學性和公正性,從源頭上防止立法中群體和部門保護主義,擴大民眾的立法參與,提高立法透明度,完善立法程式,優化立法結構,提高立法質量,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
第二、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國關鍵是要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維護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關鍵。
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一是**職能全面依法履行。職能是**的核心,法治**首先要履行依法行政。
二是法律法規嚴格公正實施,確保公民權利切實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權力公開規範執行,確保行政執法公開公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四是要認真組織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增強各級黨委依法執政的意識,增強各級**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各級幹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的素質和本領。
第三、要全面推進全民守法。推進全民守法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依法治國的實現必須要依靠廣大群眾知法守法。
要不斷提高民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通過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形**人學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豐富發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並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不同要求、不同內涵的法治理念教育,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樹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觀。
2樓:錦宇
黨的十八大將法治定位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定位為我們所要倡導的核心價值理念,提出要深入開展學習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的確立,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佈局總任務的必然要求,是國家治理轉型的價值追求,是黨60餘年執政的歷史經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方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夢保駕護航。
一、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觀
理解和詮釋法治價值觀,應當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結合起來。
法律至上是法治價值觀的首要要求。法律至上要求樹立憲法和法律權威,即已建立的法律秩序獲得普遍的服從。維**律權威,必須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基本行為準則的觀念。
它意味著必須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要堅決反對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嚴格執行法律以制止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統一的行為。通過認真實施法律、加強法律監督來確立法治的公信力。
法治價值觀要求至上的法律必須為「良法」。即良法之治。良法,即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的,體現最廣大人民利益與意志的法律。
法律反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要求,不能超出一定的經濟基礎而超前立法,也不能不顧生產力的發展而滯後立法;法律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意志,為廣大人民實現當家做主權利提供條件,旨在維護、實現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法律應當符合自身發展規律,體系合理,內在協調,能實現法自身的科學發展。
法治價值觀要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切實保障公民權利。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的目的在於通過法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制定和實施法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利。
法治價值觀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2023年,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衡量社會主義法治的終極標準是能否有效保障人民權利、迴應人民訴求、滿足人民期待。
防止權力濫用、制約和監督權力是法治價值觀的基本蘊涵,也是保障人權的必然要求。權力之間必須實現分工與制約。這是法治的重要原則。
即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人民代表大會根本制度,建立各負其責、互相監督的權力架構。權力要受到法律的制約,接受法律的監督。權力行使是一種責任,怠於行使或濫用職權,都是失職瀆職,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權力受到監督是法治國家的基本準則。違法行使權力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二、法治是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理念
法治作為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理念,是歷史與現實的必然,是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領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發展的必然,是黨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必要。
我國處於並仍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一個基本國情。法治確立為我們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十八大基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依據,從「五位一體」總佈局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任務出發而提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
市場經濟的主體確認、執行規則、責任追究都仰賴法律制度及其實施。通過法治實現民主,是真正保障人民主體地位,有效實現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權益的途徑。法治是先進文化的制度保障,先進文化為法治提供倫理與精神的基礎。
法治與先進文化價值同向,互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與生態文明建設,沒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保障,沒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作為支撐,只是「沙灘上的城堡」,是美麗的空中樓閣。從總依據、總佈局和總任務出發,法治確立為核心價值觀是勢所當然。
將法治確立為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治理轉型的價值追求,是現代國家實現善治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怎樣帶領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國家,是黨一直在思考和從事的事業。總結60餘年來黨執政的歷史經驗,新形勢下,黨要率領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必須將法治確立為核心價值觀,以之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
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凝練核心價值觀,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借鑑域外文明與傳承中國文化、人類共同文明與中國特色國情有機統一起來。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個層面價值觀存在交織融合、相互促進的關係。法治貫穿於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中,是實現國家富強民主、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的保證,而法治踐行仰賴後者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制度基石、文化底蘊和社會氛圍。
法治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守護神,通過懲治不符合個人主流價值觀的行為提供價值導向功能,而法治踐行有賴於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價值觀提供守法意識的土壤和規則實施的道德基礎。法治同自由、平等、公正相互融合,相輔相成。法治的目的在於實現每一個個體的自由發展。
缺乏法治的自由是無限度的自由,社會將陷入「叢林法則」的無序。法治是實現公平正義的制度保障,內在地蘊涵著平等和公正。通過法治的強有力保障才能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讓人人享有公平正義的陽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三、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必須通過法治來實現。一定意義上講,中國夢,也是法治夢。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要求我們堅持中國法治道路、弘揚中國法治精神、凝聚中國法治力量,方能實現法治中國夢。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必須堅持中國法治道路,加快法治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法治建設實踐中探索形成的,是經過實踐證明符合中國國情、反映法治規律的正確道路。堅定中國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這是中國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對憲法法律負責與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具有一致性。堅定中國法治道路,必須堅持依法執政,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
新形勢下,依法執政必須堅持黨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依法執政要求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即進一步理順黨委與人大、政協、**、司法機關以及人民團體等各方面的關係,推動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協調統籌推進法治國家建設。堅定中國法治道路,加快法治國家建設,必須既要重視頂層設計,也要重視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
法治建設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需要專門的法律技巧,需要縱向地分析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歷史方位,橫向地參考國際法治發展趨勢並緊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通盤考慮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必須弘揚中國法治精神,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法治精神是法治社會普遍尊崇的法治價值追求的總和,而法治文化是法治精神普遍化實踐和實現的結果。近現代法治發源於西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發展到現在已經歷數百年曆史,其法治文明有益因素應當為我們借鑑學習。
中華古代法制文明中存在諸多有益於我國法治建設的因素,比如德主刑輔、禮法共治、息訟止爭等,均值得我們今天細加分析借鑑,要看得起、不自大、善梳理、勤學習、勇揚棄。積極培植和踐行法治價值觀決非一日之功,既不能統統照搬、全盤抄襲,也不能以鄰為壑、逢西必反,而要堅持拿來主義,善於借鑑西方法治文明,努力傳承中華古代法制文明,認真總結建國以來的法治建設經驗,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能實現法治文化的自強。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必須讓法治軟實力發揮力量,成為推動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正能量。法治是一種軟實力,力量的發生在於法律得到普遍的信仰和遵守。法治力量不僅僅在於懲治、規範,更在於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成為公民的內心信仰和行為準則。
任何人都應當遵守法律,違反法律應當平等地接受法律制裁。法治因實施而生公信力,因公信力而產生強大的力量。法治的力量還在於親和力。
法治親和力在於人們堅信法治、堅持依法辦事,不再信權不信法、信訪不信法。法治軟實力的產生還要求激發公民守法意識。伴隨市場經濟而湧入的物慾主義、拜金主義等導致社會道德價值取向產生混亂,判斷「是非」、「善惡」、「美醜」、「榮辱」的標準喪失基本準則,一些行業、領域、地方存在不以榮為榮,反以恥為榮,不以守法為榮,反以違法為榮的道德倒錯現象。
比如,中國式過馬路、小悅悅事件、「潛規則」問題,等等。必須繼續深入開展全民普法教育,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律素質,推動全民守法意識的確立。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需要將法治融入核心價值體系協同推進,傳遞釋放正能量。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來界定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三足鼎立,一體同向,共同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踐行法治為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法治思維和規則意識,而將法治納入核心價值體系一體建設、協同推進則能實現相互促進,達到整體最優。
唯有堅定法治道路,弘揚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才能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保駕護航;只有系統性激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能量,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論述法治中國建設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何重要意義
為實現 兩個一百年 奮鬥目標 全面深化改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維護 穩定,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
如何認識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建立中國共產黨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近代一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第一辛亥革命,第二新中國成立,第三改革開放 1.推進現代化 建設 完成祖國統 一 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2...
如何理解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以後,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自那時以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後繼 頑強奮鬥,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