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經過開皇之治20多年的積攢,到隋煬帝即為時府庫豐盈,國力強盛。有實力有財力完成這麼浩大的工程。
公元608年,也就是大業3年,隋煬帝楊廣剛當上皇帝不久就下令興修水利工程。先是下力開鑿通濟渠,北通涿郡,連同此前開鑿的廣通渠,直接溝通了黃河與淮河的水路交通,然後他又派人改造了邗溝和長江南部的運河,進而形成了一個橫跨長江、黃河的多支流的運河系統。
大運河,京杭大運河,與萬里長城齊名,是中國古代兩項最偉大的工程,聞名全球。大運河北起北京 (涿郡 ),南到杭州(餘杭),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 1794公里。
隋煬帝楊廣開鑿的大運河,是世界上河流運輸里程最長、工程量最大、歷史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運河的修建所動用的人力、物力、財力,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最巨大的。
也許正是由於隋煬帝楊廣在剛剛當上皇帝不久,就下令興建巨型運河工程,涉及動用巨大的民間人力、物力、財力,因而招致民間積怨深重,最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過早覆亡,並也使得隋煬帝楊廣本人在中國古代帝王史上留下了**的名聲。
據《隋書·煬帝本紀上》(卷三)載,大業元年,「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大業四年,「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煬帝楊廣為了挖鑿大運河先後下令動用了數百萬民工,如此之多的人力,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十分驚人的。
隋煬帝楊廣之所以要如此興師動眾開鑿大動河,按照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除了隋煬帝楊廣為了方便自己從運河水路乘船去揚州看瓊花之外,再就是為了楊廣要洩一洩睢陽一帶的「地氣」了。
據唐代韓偓的《開河記》稱,「睢陽有王氣出,佔天耿純臣奏後五百年當有天子興。」於是,當時就有楊廣小舅子、諫議大夫蕭懷靜奏曰:「今睢陽有王氣,又陛下意在東南,欲泛孟津,又慮危險。
況大梁西北有故河道,乃是秦將王離畎水灌大梁之處,欲乞陛下廣集兵夫,於大梁起首開掘,西自河陰,引孟津水入,東至淮口,放孟津水出。此間地不過千里,況於睢陽境內過,一則路達廣陵,二則鑿穿王氣。」楊廣聽了這番話後,心裡很高興,於是開鑿了大運河。
明代齊東野人在他的章回**《隋煬帝豔史》中,連章回篇名都叫「耿純臣奏天子氣,蕭懷靜獻開河謀」了,可見對於此說演繹得更細緻更傳神了。但這畢竟是添枝加葉、隨性演繹的野史傳說,又怎麼能拿來作為歷史證據。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否這呢的有風水上的原因,似乎已成了歷史不解之謎。
至於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為了方便自己從水路乘船去揚州看瓊花等荒淫之事,從遺存下來的大量民間傳說來看,大運河的開鑿成功起碼也為楊廣的荒淫無度提供了水陸交通上的極大便利。
據《隋煬帝豔史》稱,大運河開通後,楊廣以觀揚州瓊花為名,多次從運河水路去江南「獵色」,歷覽江南美女。每次經大運河而下,兩岸都彩旗招展,陣勢隆重。而在大運河流經的蘇北民間,至今依然流傳著不少楊廣當年下揚州臨幸美女的荒淫故事,等等。
翻看與隋代和隋煬帝有關的各類史書史籍,總覺得其中有些怪怪的難解矛盾問題纏繞其間。比如,那些史書史籍包括野史戲說之類總是先入為主把隋煬帝寫得滿腦子**和荒淫無度無恥,是有史以來最醜陋最荒淫最殘暴的古代昏君,而卻把隋煬帝與他所主持開鑿的舉世聞名的大運河工程以及歷史功績相遊離,好像是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這樣浩大的水運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他自己去揚州看瓊花或是為了「洩一洩睢陽的地氣」。
竊以為,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既不是單純地為了去揚州看瓊花,也不是為了專門去揚州臨幸美女,更不會是為了簡單地「洩一洩睢陽的地氣」,而是他為了方便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大量物資的北上運輸,以**京都和皇宮所需,並方便自己沿河四處巡遊視察,等等。比如,在大運河開鑿成功之後,江南地區運往洛陽的大米、絲綢、錦緞、珍貨等源源不斷進京入宮,就足以說明問題。
至於某些史書史籍包括野史戲說之類把隋煬帝說的太荒淫太昏庸了,那是因為隋煬帝大興水運工程傷害了當朝的老百姓,傷害了當朝老百姓自然也就傷害了當朝文人們,於是隋煬帝楊廣被妖魔化也許就在所難免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瑤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
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
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意義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
大約2023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線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202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2023年。在漫長的歲月裡,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代人工天河。
3樓:卡丁之神
①瞭解隋朝大運河的目的和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的經濟有了顯著發展,尤其是會稽郡(今浙江紹興一帶),成為江南最富庶的地區。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兩京和邊防軍所需的糧食相當多,需要江淮地區**。
陸路運輸,速度慢,運量小,費用大,無法滿足北方的需要。開通運河,利用水利運輸,成為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從政治上看,隋**為加強對東北和江南地區的控制,也需要開通一條南北向的大運河。
隋煬帝個人,也抱有開運河乘龍舟遊江南的目的。那時候,隋朝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掌握了大量的糧食、布帛和財富。這就為開通運河提供了足夠的物質條件。
4樓:福音堂
解決漕運
同時隋煬帝喜歡去杭州玩。。。 。。。
還是國力當時比較強只不過隋煬帝喜歡揮霍
老百姓就暴動了
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時間,意義(作用)隋煬帝為什麼開通大運河
5樓:正康三年
目的:加強對東南方的統治、溝通南北經濟、加強華北地區的軍事力量;隋煬帝想南下娛樂。
意義(作用):從主觀方面看,隋煬帝開鑿運河的動機包括三點:一是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二是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掠奪;三是對江南繁華地區的巡遊。
由於在隋朝統一之前,江南經濟已趕上北方,那麼,隋朝開鑿運河與江南經濟地位的提高是有關係的。 從客觀上看,又分兩個方面。一方面,開鑿運河必然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這也是隋朝**的內容之一。
另一方面,運河的開通還產生了久遠而積極的影響,它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對鞏固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也為唐朝前期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礎。 用簡單的話說就是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6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時間是在公元605年,目的是為了加強隋朝南北兩地的交通和鞏固隋朝**對國家政權的集中統治,意義包括:
1、抑制了江南的經濟發展; 2、使南北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更加迅速,不再侷限與江南地區的發展;3、交通運輸也更加的方便,南北文化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和諧和發展;4、可以讓隋煬帝更方便的去江南玩樂;5、讓國家更加穩定,**政權變得更穩固,對國家的統治更加集中。
隋唐大運河被開鑿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點:隋煬帝想利用大運河坐船到江南巡遊;第二點:
加強南北的交通運輸,更好的鞏固**政權的統治地位;第三點:抑制江南經濟的發展,提高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第三點:促進各地區文化交流和融合。
隋唐大運河能得以開鑿成功的條件是:1、南朝以來,江南的經濟發展迅速,可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卻在北方,所以開通運河是大勢所趨的。2、前人留下的豐厚的財富。
3、隋朝統一,政治逐漸的穩定起來。因此隋唐大運河在這些原因和條件下被開鑿是必然的趨勢。
7樓:零丶空無
隋煬帝貪圖玩樂。想要去南方玩。就開通了大運河。
8樓:匿名使用者
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或者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以上是七年級下冊歷史書上的最終答案。
隋朝大運河開通的意義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意義
隋朝大運河,605年隋開鑿,是隋煬帝非凡的政績,也是隋煬帝的 例如,大運河開通之後,曾 遊幸 江都。605 610 616年,隋煬帝三遊江都 揚州 每出遊幸,羽儀填街溢路,亙二十餘里 沿途幾百裡的州縣都要獻食 隋書 卷二四 食貨志 隋朝大運河,其開鑿必然脫離不開間接地 人民。開鑿大運河,加重了人民負...
隋朝大運河開鑿的根本目的是什麼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根本原因河段地位意義?
加強南北交通的最終目的還 是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隋朝是由北往南,滅掉陳才統一的,陳朝在江南還是遺留了不少影響力的,這是極大的不安穩因素。而在此之前,魏晉南北朝,長達幾百年的統治,人心多少都有一點散了,那個時候的大運河,有點類似現在的高速公路和鐵路,加強了隨對流經各地的控制力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維護...
隋唐大運河開通的意義是什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意義
大運河通航以後,不僅成為南北政治 經濟 文化聯絡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 絲綢之路 和海上 絲綢之路 的樞紐。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它還宛如一條綵帶,沿岸城鎮猶如綵帶上鑲嵌的一顆顆明珠。此後,歷代王朝對運河不斷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望採納 加強 對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