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對聯的上下聯怎麼區分對聯的上下聯?

2021-03-05 11:57:11 字數 6313 閱讀 7782

1樓:爺爺等一下

對聯如何區分上下聯呢?爺爺來教你!

2樓:常青§樹

對聯的上下聯要分清

張樹賢《人民**》2023年3月30日發表了與陳景潤告別的文章。文中提到公墓禮堂的一副輓聯。聯曰:

「景星有意,頑強拼搏,移動數學群山,摘取明珠光寰宇;潤物無聲,奮力貢獻,攀登科技高峰,掬捧丹心照汗清。」它歌頌了陳景潤的成就和精神。

遺憾的是,當日《天津**》、《深圳特區報》、《文匯報》和《光明**》等所刊同類文章中,都把這副輓聯的上聯和下聯顛倒了,為什麼出現「上下不分」現象呢?毛病出在有關人員缺乏對聯的基本知識。

從內容看,上聯寫逝者頑強拼搏的成就,下聯寫他的獻身精神永垂青史。下聯的分量重於上聯,比成就本身意義更深遠,所以二者之區別非常明顯。從寫作技巧看,這是一副嵌字聯,即把特定的字或詞安排在上下聯固定位置上的對聯,這副輓聯為「鶴頂格」,也稱「藏頭格」,即所嵌之字在上下聯的第一個字上,此聯所嵌之字連讀就是逝者的名字「景潤」二字。

若上下聯換了位置,被祭奠奠者就成了「潤景」了。從上下聯的最後一字的平仄看,上聯的最後一字應為仄聲字,下聯的最後一字應為平聲字。本聯的上下聯最後一字分別為「宇」和「青」,平仄是符合聯律要求的,可上下聯如果放顛倒了,這結尾二字的平仄也就不對了。

從懸掛的位置看,豎寫的聯,上聯懸掛在遺像之右側,下聯則掛在左側,如果照橫排版的書報那樣從左向右讀當然不對了。

3樓:吳田田

怎麼分上下聯,就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如果那字是仄音,就是上聯,如果是平音,那就是下聯。

在現在漢語拼音中,

一、二聲是平音,

三、四聲是仄音。

上聯貼在門的右邊,也就是說,你面對大門,上聯是在你的門的右邊的。下聯自然就貼在左邊。

4樓:百度使用者

上聯貼在門的左邊,在你面對大門時,上聯在你右邊。下聯在左邊。

5樓:匿名使用者

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如果那字是仄音(即三四聲),就是上聯。如果是平音(即一二聲),那就是下聯。

6樓:正在讀取

讀著順的順序就對了。

7樓:姬又琴王舞

春節貼春聯,將春聯的上下聯貼顛倒的大有人在,那麼,怎樣排列上下聯的順序呢?

首先要區分門的上下首。在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首,左手方向為下首。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

其次是區分春聯的上下聯。一般有以下四種區分方法:

一是按音調平仄分。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二是按因果關係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三是按時間先後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四是按空間範圍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

怎麼區分對聯的上下聯?

8樓:爺爺等一下

對聯如何區分上下聯呢?爺爺來教你!

9樓:爺爺等一下

春聯如何區分上下聯:結尾音調上聯為平聲下聯為仄聲;內容含義下聯較為深刻;時間在前為上聯,在後為下聯。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重頭戲,想成為春節老手必不可少的就是對貼春聯的瞭解,作為春節老油條,爺爺今天就來告訴你,春聯上面的講究。

首先就是如何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1. 字調平仄區分:對聯比較講究平仄,這是對聯的特點。

具體來說,上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否則讀起來常常感到彆扭。比如「家園似錦添春色(「色」是仄聲),福運齊天賴黨恩(「恩」是平聲)」。

2.按時序先後區分:就是時間在前的為上聯,時間在後的則為下聯;或者說先辦的事情為上首,後辦的事情就為下首。

如「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門結綵樂全家」。

6. 按內容含義區分:含義深刻的為下聯,反之就是上聯。

至於春聯該怎麼貼,爺爺教你這樣看:

看橫批。橫批的字是從左往右寫的,上聯就貼在左手側;橫批從右往左寫的字,上聯就貼在右手側。

最後,爺爺和大娃祝大家新春大吉,「豬」事順遂!

10樓:瘋狂糖果屋

新春佳節之際,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家家戶戶都會精選一副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祥和的氣氛。「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等,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春聯的貼法是有講究的,上下聯不能貼反,需要先區分春聯的上下聯,然後根據橫批的書寫方法張貼,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區分春聯的上下聯的4種方法:

方法一: 按音調平仄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如何辨別仄音呢?古漢語有四種音調,分別是平(一聲、二聲)、上(三聲)、去(四聲)、入,非平即仄,所以現代漢語的三四聲即為仄音。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的『笑』是仄音為上聯,『福滿人間萬民歡』的『歡』是平聲為下聯。

方法二: 按因果關係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方法三:按時間先後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為上聯,『迎新春』在後為下聯。

方法四:按空間範圍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一般是小者在前為上聯,大者在後為下聯。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為上聯,『國』在後為下聯。

11樓:baby鞋子特大號

方法1:平仄區分法

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平聲)。如:最後一字是 旺wàng四聲 則是上聯,最後一字是 興xīng一聲 則是下聯。

方法2:含義區分法

每副對聯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寫對聯的時候普遍把含義深刻的作為下聯,上聯的價值更多是在引導作用上。上下聯基本屬於因果關係,因是上聯,果是下聯。

方法3:時間關係區分法

舊時在前面是上聯,新時在後面是下聯,這個普遍在過年時候的春聯上有所體現,常用的有生肖輪替(狗去/豬來)和辭舊歲/迎新春之類的。

方法4:範圍大小區分法

一般情況下範圍小的是上聯,範圍大的是下聯,如常見的國、家,海、湖之類詞語。

除了貼對聯的上下聯有講究以外,貼春聯的時間和春聯倒貼都是有學問的。

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佈新的意思。

例如財倒過來貼,是財到的意思,依照古禮,倒與到是同義字,所以財到過來貼,表示把財倒光光的意思。從民俗上講,古代只在水缸、酒缸等存放東西的缸上貼「倒福」,寓意福倒不出來,表達福滿之願。像家裡大門或公共場所,福字不能倒貼,否則會把福氣倒光。

12樓:就一小波比

根據「上聯仄收,下聯平收」

區別上下聯,想必大家對此早已如雷貫耳。

最後一個字是仄聲的為上聯,仄聲一般指三四聲,比如「新年納餘」;最後一個字為平聲的是下聯,平聲一般為一二聲,比如「佳節號長」。

那麼當我們要迅速分辨一副對聯時,該怎麼辦呢?我來帶大家認識一種簡單又快捷的方法。

貼對聯一句話:上聯貼在 橫批第一個字 的那一側。

這就得從古人的書寫習慣說起,古時人們習慣從右至左寫字。不僅僅是寫文章、奏摺、書信如此,寫對聯也是如此。

1.已經貼好的對聯

看橫批:現在許多人已經不遵造過去的書寫方式了,也有從左向右書寫的。所以,主要看橫聯。

從面對大門的方向看:如果橫聯是從左向右的現**法。對聯也是上聯在左,下聯在右;如果橫聯是從右向左的寫法,對聯也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

當你面對一副已經貼好的春聯時,只需要看橫批是由左向右寫的還是由右向左寫的。用一句話法則,則可以迅速判斷上下聯。舉例由左向右寫的橫批。

2.未貼好的對聯

貼對聯是很有講究的,貼錯招人笑話,還顯得自家不懂文化。根據平仄先判斷,再看橫批走向,則可正確貼出一副對聯。

對聯貼法:這要從古時候崇尚的方位說起我們中國古代多以「左」為大位。

所以對聯的上聯應當在「左」邊。

這裡指的左邊,是指背對門臉的時候,以對聯自己的位置為標準。如果以看對聯人的位置為標準,即面對門臉的時候,就是右邊。

為什麼以左為大位?舉例明清時期建成的北京故宮、頤和園的所有對聯(門聯、柱聯、窗聯)都是上聯貼左側,下聯貼右側。全國許多名山大寺、名勝古蹟、庵廟道觀等處的對聯也是如此。

以「左」為大位的傳統一直沿用至今。

3.例外的情況

有個別用從詩詞、文章中摘出來的對偶句子作對聯的,平仄有例外

比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閣柱聯「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上下聯的位置就不同:最後一個字為平聲的「落霞與孤鶩齊飛」是上聯,而最後一個字為仄聲的「秋水共長天一色」卻作下聯。

這副聯句是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中的一副對偶句。柱聯是***生前手書的,據推斷可能是***自己從王勃名篇中摘來作聯的。

總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需得慢慢參悟。祝你新年行大運,步步高昇!

13樓:種完太陽去養豬

有三種方法,一是常規型,二是固定型,三是邏輯判斷型。

先說第一種:常規型。

訣竅就四個字:仄起平收。

什麼叫仄,非平即仄,古漢語四種音調,分別是,平、上、去、入。除了第一個平,剩下三個全是仄。

似乎有點不好理解,說通俗點,平就是我們現代漢語拼音一聲,二聲。上、去就是三聲和四聲,入現在已經沒了。

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記載: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就對聯來說,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音

比如:民安國泰逢盛世 風調雨順頌華年

世為仄音,民間安泰逢盛世就是上聯,年為平音,風調雨順頌華年就是下聯。

現在我們過春節在街上買對聯,基本都常不出這個常規圈,一看即知,知道仄起平收你就可以應付爹媽給安排的貼春聯的活了,保證錯不了。

二、固定型

總有些千古名對啊絕對啊,不走尋常路,根本不按這個平仄音走。比如最知名的嶽麓書院的對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這不是上仄下平,這是上平下仄。

這一幅對聯兩個典故,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即楚材晉用的典故。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讚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乃是此書院山長袁名曜和一個貢生合作的一幅對聯。

再舉一例, 揚州國畫院的院長李亞如撰寫的一副對聯:

借取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

這幅對聯是上也仄來下也仄。這對聯並不是寫西湖瘦金山小,而是寫揚州園林的建築特點,湖窄小那是苗條,假山堆的小正是精緻。

三、邏輯判斷型

對聯一定是有邏輯關係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仄起平收,但是對聯也貼不錯的原因。

比如:煙籠古寺無人到。樹倚深堂有月來。

由大到小,由遠及近,從煙籠到樹倚,是大到小,古詩至深堂由遠而及近。

再比如: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極頂千重尚多福地。

先說登山,再說登頂,不登山談何登頂,這是個非常順暢的邏輯。

這種邏輯的連貫性和文字之間的傳承,能幫助我們識別上下聯。

如何區分上下聯如何區分對聯的上下聯?

對聯如何區分上下聯呢?爺爺來教你!1 按字調平仄分。對聯比較講究平仄,這是對聯的特點。具體來說,上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否則讀起來常常感到彆扭。比如 家園似錦添春色 色 是仄聲 福運齊天賴黨恩 恩 是平聲 2 按左右方位分。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

對聯怎樣區別上下聯,如何區分對聯的上下聯

對聯如何區分上下聯呢?爺爺來教你 區分上bai下聯,關鍵看最後一du個字。對聯一向有 仄起平zhi收 dao規矩,即上聯尾字定內是仄聲 古代上 去 入容三聲 下聯尾字則是 平聲 對於現在來說,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上聲 去聲,下聯則是陰平 陽平字結尾。附圖春聯便貼錯了,伴 為去聲,上聯,應改貼右邊 從...

怎樣辨別春聯的上下聯如何區分對聯的上下聯?

最末一個字是三四聲的是上聯,最末一個字是一二聲的是下聯,這樣讀出來的對聯是向上走的,氣勢足。再有,按古代書寫規則,右邊的是上聯,左邊的是下聯。第二聲和第一聲比,第二聲是上聯,所以日日來是上聯。春聯,又叫 春貼 門對 它以對仗工整 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