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時,歷朝歷代穿的服飾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

2021-03-05 13:55:29 字數 5587 閱讀 9957

1樓:匿名使用者

上古時期原始服飾 根據出土的骨針、骨錐等製衣工具想象復原的。在紡織技術尚未發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還沒有繩、線,可能用動物韌帶來縫製衣服。

在山頂洞人的遺址及其它古墓裡,層發掘出大量的裝飾物,其中有頭飾、頸飾和腕飾等,材料有天然美石、獸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等,當時佩戴這些飾物,可能不僅是為了裝飾,也許還包含著對漁獵勝利的紀念。夏商周時期  奴隸社會的章服制度是以「天子」的冕服為中心,逐步發展和逐漸完備。根據古典的記載,夏、商兩代已有冕服,周代冕服則在繼承夏、商制度下變革發展,影響後世各朝的章服制度。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秦漢時期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與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與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緩等各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從此漢代服制得到了確立。男子服飾——袍:

一種源於先秦深衣的服裝,原僅作為士大夫所著禮服的內襯或家居之服。士大夫外出或宴見賓客時,必須外加上衣下裳。到了東漢,袍才開始作為**朝會和禮見時穿著的禮服。

它多為大袖,袖口有明顯收斂。袖身寬大的部分叫袂,袖口緊小的部分叫祛。衣領和袖口都飾有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

一般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裡面衣裳。這時期袍服的樣式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是直裾,一是曲裾。

曲裾就是戰國時的深衣,這種樣式不僅男子可穿,也是**中最常見的式樣。這種服裝通身緊窄,下長拖地,衣服的下襬多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有窄,袖口多加鑲邊。

衣領通常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面衣裳。有時露出的衣領多達三重以上,故又稱「三重衣」。直裾,又稱詹褕,為東漢時一般男子所穿。

它是襌衣的變式,不作為正式禮服,但適用於其它場合。女子服飾——深衣:漢代婦女的禮服,仍以深衣為主。

只是這時的深衣已與戰國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顯著的特點是,衣襟繞轉層數加多,衣服的下襬增大。穿著這種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緊,且用一條綢帶系扎腰間或臀部。

襦裙:大多用四幅素絹拼合而成,上窄下寬,不加邊緣,因此得名「無緣裙」。另在裙腰兩端縫上絹條,以便繫結。

這種糯裙是中國婦女服飾中最主要的形式。東漢以後穿著的人雖一度減少,但從魏晉開始重新流行後,歷久不衰,一言沿襲到清代。漢代婦女也有穿褲的,但大多僅有兩個褲管,上端用帶子系扎。

後來宮中女子有穿前後有襠的繫帶褲,逐漸為民間仿效。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是承襲了秦漢舊制的。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則出現了一種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

漢族男子開始穿起緊身窄袖短衣、蹀躞腰帶和長褲皮靴的胡服;漢族婦女的服裝樣式也由褒衣博帶、上長下短變成緊身適體、上儉下豐。深衣形制在民間漸漸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區廣泛流行。男子服飾——衫:

分單、夾兩種式樣,與秦漢時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袂的約束,袖口寬大,為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尚。女子服飾——對襟和長裙:

魏晉時期大體沿襲秦漢舊俗,有衫、褲、襦、裙等形制,南北朝以後逐漸有所變化。初期,婦女所著衣衫多為對襟,衣袖寬大,並在袖口綴有一塊顏色不同的貼袖。所著長裙式樣很多,有間色裙、緯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等。

腰間有帛帶系扎,有的還在腰間纏一條圍裳,用來束腰。隋唐、五代時期隋代初建,服飾承襲前代。唐代服飾的特點是:

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襆頭形制富於變化;腰帶有銙(帶扣版;品色衣形成制度;女服豔麗多彩;注重梳妝打扮。五代十國時間較短,服飾大體沿用唐制。男子服飾——官服:

唐代皇帝的服飾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武弁、平巾幘、白帢等。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時穿的禮服,包括禮帽和禮服。禮帽兩邊懸著的黃綿對著雙耳,以示不聽無益之言。

群臣服飾:一品官服袞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時服爵弁,武將朝參時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圓領袍衫:

唐代**平時穿的服裝、它用織有暗花的料子製成,在袍服下部通常有一道襴,名為襴衫。武則天時出現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的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繡飛禽,武官袍上繡走獸。

這可以說是明代補服的發端。**:即白袍,是唐代讀書人尚末進入仕途時穿的服裝。

唐代新科進士也穿白袍。一般百姓的衣著是相當粗糙和簡單的,勉強遮體禦寒而已。 唐代農民,戴笠子帽,穿本色麻布衣,如衫子,兩旁開衩較高。

唐代獵人,戴氈帽,圓領開衩齊膝衣,麻鞋。唐代船伕,戴斗笠,著小袖短衣,高高開衩的缺胯衫子,半臂,束腰帶,長褲,著草鞋或麻鞋。女子服飾——襦裙、衫、帔:

唐代女服主要有襦裙、衫、帔等。婦女們著小袖短襦,有的裙長曳地,衫的下襬裹在裙腰裡面,肩上披著長圍巾一樣的帔帛。冪籬:

關於冪籬的形制,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大幅方巾,用輕薄透明紗羅製成,披體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衣帽相連類似斗篷一類的裝束。這種服制可能與阿拉伯服飾有關。

由於西北風沙很大,人們遠行時騎馬用它圍裹身體,障蔽風塵。有人認為,只有婦女遠行時才著冪籬,以免男人窺視。有人認為,它是男女通服。

長裙:盛唐以後,女衫衣袖日趨寬大,衣領有圓的、方的、斜的、直的,還有雞心領、袒領。袒領,即袒露胸脯。

有些女服非常豔麗,紋飾變化很多。從敦煌莫高窟壁畫晚唐供養人的形象上可以看到。婦女裙色有紅、紫、黃、綠等,最流行的是紅色裙。

百鳥裙:用多種鳥的羽毛捻成線同絲一起織成面料而製成的裙子。花籠裙:

用一種輕軟細薄而半透明的絲織品單絲羅製成的花裙,上用金銀線及各種綵線繡成花鳥圖形,是罩在裙子外面的一種短裙,也叫襯裙。雲肩:即披肩,形制如四垂雲,青緣,黃羅五色,嵌金。

宋朝時期宋代初年,朝廷參照前代規定了皇帝、皇太子、諸王及各級官吏的服制。宋代服飾與唐代服飾相比,不僅款式少有創新,而且色彩較為單調,趨向於質樸、潔淨和自然。男子服飾——官服:

宋代皇帝服飾承唐制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絳紗袍、履袍、衫袍、窄袍。這是祀享、朝會、親耕、視事、燕居的衣著。平民服飾:

北宋汴梁人的衣著:賣藥、賣卦的,都具冠帶,士、農、工、商各有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來角帶,有的不戴帽子,行業不同,穿著不一。

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圓領袍衫為主,下身著裳,即穿裙。宋代文人多著直領上衣,長短至膝,下著黃裳,方履,禮賓時束大帶。遼金元時期遼代——遼代服制遼太租在北方稱帝時,上朝穿甲冑,甲冑就是朝服。

得後晉領土以後,受漢族影響,創立衣冠服制,契丹族官吏著本民族服飾,漢族官吏仍穿漢服。幹亨年間服制有所變化,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吏在隆重典禮時也著漢服。日常官服分兩種:

皇帝及漢族臣僚著漢服,皇后及契丹族臣僚穿契丹服。遼興宗重熙(公元2023年以後,大禮都改著漢服。由於地處北方,氣候寒冷,遼代君臣大都服貂裘。

皇帝穿最名貴的銀貂裘,大臣穿紫黑貂裘,下屬穿沙狐裘等。皇帝公服為紫皁幅巾、紫窄袍、玉束帶,或穿紅襖。遼代規定,只有皇帝、大臣才可以戴帽及裹巾,中下級官吏、平民百姓私戴違法,這點和唐宋時期大不相同。

金代——男子服飾:金代男子的普通衣著是——頭裹皁羅巾,身穿盤領袍,腰繫吐骼帶,腳著烏皮靴。金代服飾最大特點是採取環境保護色,即衣著顏色與周圍環境顏色相同或相近。

金人進入黃河流域之後,吸取了宋代服飾儀仗特點。有典禮時,都採取漢服制度,服袞冕,戴通天冠,著絳紗袍。公服有三種顏色:

五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七品服緋色,八品、九品服綠色,公服下加襴。百官常服多為盤領、窄袖,胸間或肩袖飾以金飾花紋,有春水秋山景物,衣襟較短,便於騎馬。女子服飾:

金代女服以詹裙為主。它多為黑紫色,上面繡全枝花,周身有六個褶子。上衣為團衫,黑紫色或紺色,直領,左衽,前拂地,後曳地尺餘,用紅黃帶,雙垂在前。

金代女服較為寬大,顯得格外瀟灑。元代——元代男服:元代官服蒙古族入關之前,披髮椎髻,冬戴帽,夏戴笠。

他們的皮帽、皮襖、皮靴,多用貂鼠、羊皮製成。皮襖通常是右衽、方領。滅南宋之後,種族等級森嚴,蒙古貴族衣著華麗,色目人次之,漢人、南人大多衣著襴褸。

蒙古族入關以後,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還引進了漢族朝祭服飾,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長袍為主,以羅製成,大袖盤領,右衽。元代官吏實行佩牌制度,第一等貴臣佩虎鬥金牌,次為素金牌,再次為銀牌。

元統一中國後地域空前遼闊,在交際過程中,服飾技術進一步交流。元代絲綢特點是縷金織物大量應用。紗、羅、絞、縠,無不加金。

元人把這種金光閃閃的織金錦叫「納石失」,意即波斯金錦,它是最華貴的衣料。質孫衣,又叫一色衣,上衣連下裳,衣式緊窄,下裳較短,有精粗之分。據說,元代統治者每年舉行十三次大朝會,帝王、大臣、親信穿同一色質孫衣,在大殿前用金盃按爵位、親疏、輩分祝酒。

元代衣著的用料,精粗相差懸殊。**服裝多用色彩鮮明的織金錦,以花朵大小表示品級高低。貴族男子夏季禮服,不可缺笠,其質地、造型、裝飾都追求華美。

女子服飾:元代貴族婦女一般戴皮帽,穿貂皮袍。這種袍比較寬大上,多左衽,袖口較窄,袍長曳地。

有的女袍,用大紅織金、吉貝錦、蒙茸加工品成。明代朱元璋貫徹他「復漢官之威儀」的主張,下詔將元代遺留的辮髮、椎髻、胡帽、男子的褲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的窄袖短衣、裙裳等一律禁止。又參照周漢,取法唐宋,對服飾制度做了大規模調整。

這套服制先後用了二十多年時間,直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2023年)才算基本確定。永樂、嘉靖時又做了些更改,使各項規定更加具體。明代首創的補子不但是身份的象徵,同時也反映出織繡技術的高超。

男子服飾——官服:明代官服恢復唐制,但較唐代的「品色衣」等級差別更加明顯。這與朱元璋獲取政權後,大量接受儒家思想有關。

官服中的冕服只限於皇帝、皇太子、親王等皇室成員於祭祀或朝會等大典時服用。女子服飾——明代命婦冠服分禮服與常服兩種。皇后禮服用於受冊、謁廟、朝會等大典。

皇后常服除鳳冠外,尚有真紅大袖衣、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永樂時,衣服改用黃色大衫,深青霞帔,上飾珠玉等各種飾物。另有襖子、鞠衣、緣裙等,顏色、質料、花紋等都有規定。

明代授有封號**的祖母、母親、妻子的服飾也有嚴格規定。其禮服用於朝見君後、參與祭祀等大典。主要有鳳冠、霞帔、大袖衫、褙子等。

清代從服飾發展的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清順治二年(公元2023年)下剃髮令,從此,男子一改束髮為削髮垂辮,以箭衣小袖、深鞋緊襪,取代了明代的寬衣大袖與統襪淺鞋,傳統法服被最後消滅。但從清代服飾中仍可看到對前代服飾某些方面的保留,如袞服、朝服的十二章紋;官服朝掛的補子;**帽頂所用珠玉、珊瑚、寶石、金銀的等差;以及以命婦朝冠所綴金鳳、金翟數目多少區分等級的制度。

清王朝後期,自同治四年(公元2023年)開始,至光緒時期,先後幾次選派學生出國學習。留學生到國外,即剪掉了辮髮,開始著西裝。以後,清**開辦學堂,操練新軍,採用了西式的操衣和軍服。

學生和軍隊的服飾也有了改變。男子服飾——官服:清代的官定冠服,上自皇帝,下至文武**,以及進士、舉人等,均按品級服用。

服飾有袞服、朝服、龍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補服、行掛等。滿族女服——清代婦女服飾有滿、漢兩種。滿族婦女一般穿長袍,或外罩坎肩;漢族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主,清中期以後也相互仿效。

滿族婦女的長袍,袖口平大,長可掩足。貴族婦女用團龍、團蟒,一般則用絲繡花紋。袖端、衣襟、衣裾等鑲有各色花邊。

衣領較低,後漸加高。長袍初極寬大,後腰身漸小。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長及腰間的坎肩,有對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

這種長袍以後演變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裝——旗袍。漢族女服——漢族婦女服裝較男服變化為少,一般穿披風、襖、裙。披風是外套,作用類似男掛,形制為對襟,大袖,下長及膝。

披風裝有低領,點綴著各式珠寶。裡面為上襖下裙。裙子初期還儲存明代的遺俗,有「鳳尾裙」、「月華裙」等式樣,後有在裙上裝飾飄帶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鈴的,也有在裙下端繡滿水紋的,各式各樣,頗為美觀。

清後期,又流行不束裙而著長褲,褲多為綢緞製作,上面繡有花紋。另外還有背心,長可及膝下,多鑲滾邊。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將裡面的毳毛露出在外,叫「出鋒」。

清代中期以後,婦女冬季流行披斗篷,還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雲肩的。自**以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服裝逐步演化為現在的服裝樣式

歷朝歷代服飾的來歷和特點

上古時期 原始服飾 根據出土的骨針 骨錐等製衣工具想象復原的。在紡織技術尚未發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還沒有繩 線,可能用動物韌帶來縫製衣服。在山頂洞人的遺址及其它古墓裡,層發掘出大量的裝飾物,其中有頭飾 頸飾和腕飾等,材料有天然美石 獸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等,當時佩戴這些飾物,可...

中國的傳統服飾多姿多彩,歷朝歷代都有它的特點,你知道這些服飾的來歷和特色嗎

具有傳統民族形式的服裝。又稱民俗服。是民族政治 經濟 思想 文化的反映,體現著民族心理素質。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 款式 色彩 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特點1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

歷朝歷代保衛皇上的軍隊名稱叫什麼

禁軍是bai封建時代直轄屬於帝王,du擔zhi 任護衛帝王或皇宮 首dao都警備任務的軍 回隊。因時代 文化答與地域的不同,有其他異名同義的名稱,如禁衛軍 親衛軍 近衛軍 御林軍等不同稱呼。在封建時代式微後,這些名稱往往成為軍事榮譽稱號,授予建立特殊功績的部隊。進入現代,除某些君主立憲國家仍保有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