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漢服 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主要是指約公元前21世紀在至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近2023年中,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華夏(漢)民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漢)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漢)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
漢服的歷史和發展
非實物時期
在有現有考古實物支援的年代之前,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
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 第一)
有人認為(注:無充分的考古資料支援):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紹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黃帝時代冕冠出現,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夏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逐漸完備。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
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實物時期
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來漢人服裝的基本特徵是沒有大的該變。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這一服飾制度才崩潰。2023年明朝滅亡後,清在與南明的戰爭中,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髮型和滿族服裝,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髮易服」(「剃髮」也作 「剃髮」)。
這使得漢服逐漸消亡。當時孔子的後裔衍聖公孔聞謤上書多爾袞,請求儲存孔府家服飾,說:「先聖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要莫於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來未曾變易……」,遭到多爾袞拒絕。
今天的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來。
辛亥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之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改穿西式服裝,沒有恢復漢服。但在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
漢服的特點和樣式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
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漢服對中國周邊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
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1.
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2. 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唯一通行語言。
3. 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準歸葬平城。4.
改鮮卑姓為漢姓。首先從皇室做起,把拓跋氏改為元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記)」。還規定鮮卑族的八個大姓與漢人頭等貴族崔、盧、李、鄭四姓門第相當,鮮卑八個大姓以外的貴族也規定了品級。
使鮮卑貴族也和漢族一樣實行門閥制度。5. 禁止鮮卑族同姓通婚,鼓勵鮮卑族按門第與漢人結婚。
孝文帝還率先做起,納漢族大姓的女子做後妃 併為他的五個皇弟娶漢族大姓的女子作正妻,同時把公主們嫁給漢族大姓。
儘管遭到一部分鮮卑貴族的阻撓和反對。孝文帝的改革最終得以成功,極大的促進了民族融合,此後僅經過數十年時間,中原的鮮卑等各少數民族就基本上和漢族人民融為一體了。
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佈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刺繡等紡織品稱為「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
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唐衣」(李氏朝鮮禮服外套也稱為唐衣,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褲子,江戶時期之後女服腰帶逐漸增寬到比較大的尺度,腰帶鼓節移到後背並發展出種種樣式,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誌。
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鮮半島傳統服飾 韓國稱
2樓:霍貝菅夏青
漢服,即
華夏衣冠
,中國漢族
的傳統服飾
,又稱為漢裝、華服。其
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
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
服裝,被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
黃帝垂衣裳
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
朝代的規範
制式,到了
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
漢人漢服由此得名。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
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鉤等,
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漢服有禮服和常服
之分。從
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
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
婦女喜愛的
穿著。普通
勞動人民
一般上身
著短衣,下穿長褲。
配飾頭飾
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而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
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
步搖等各種
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
帷帽、蓋頭的。
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
當然隨著朝代的更迭,漢服也有其自身的發展,在不同朝代融合了統治階層
或者說主體民族
的文化內涵,展示出極強的
生命力。其本身也擁有著深厚的
文化底蘊
,並發展至今天的
現代漢服。
這是哪個民族的服裝,這是什麼民族服裝
我國有50多個民族,每個民族又有分出很多個支部,每個民族的衣服都很特別,很絢麗,還有各個民族的特點。這是什麼民族服裝 這是 蒙古族 m ng g z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遊牧民族。首飾 長袍 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以瑪瑙 珍珠 金銀製成。2 回族 h...
墨西哥民族服裝叫什麼,墨西哥是什麼人種
墨西哥主要人種為印歐混血種人 和印第安人種,截止2017年墨西哥人口1.23億,其中印歐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佔總人口的90 以上。印歐混血種人是主要白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印第安地理人種或稱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種,過去曾依外表特徵而歸於蒙古人種,如直黑髮 鏟形門齒出現率高 體毛稀疏 男子禿頂者少等。但其膚色...
中國有民族,其中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漢族佔全國人
有漢服的,不過很多人都會把漢服當作和服,國家根本沒注重一點,光靠民間力量宣傳太無力了 漢服還在呢,雖然曾經出現了三百年的文化斷層,現在依然堅挺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吶 菇涼也不必如此激動,當初剃髪易服令是強行行使,先人以命相抵才留下一些漢服特點,才有現在漢服 殘垣 如今重拾漢服,人們接受也自然有個循序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