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豪飲半杯醉
這種歷史劇一定要以事實為基礎,孫中山是否求見李鴻章,並沒有歷史根據,但是孫中山致書李鴻章是有歷史根據的。這裡有一個《孫中山致書李鴻章考辨》的文章,樓主可以參考,是不是能為「求見」提供一點依據。http:
2樓:天邊的彩虹飛
《孫中山求見李鴻章》情景劇:
場景:李鴻章豪宅。偏堂和飯廳。
人物:孫中山,李鴻章,僕人。
開場:對話內容如下【孫為孫文,李為李鴻章】(括號內為人物動作)
前:孫在僕人的引領下,走進偏堂,拜見李鴻章,李鴻章擺擺手讓孫文發表見解。
【第一場景】李鴻章閉著眼聽戲,僕人在給李鴻章按摩肩膀。
孫:(立正姿勢)天下的事情,不怕不能夠實行,就怕沒有能夠實行的人。泱泱中華一直未能自強,晚生以為,首先是帶領國家走向自強的人太少了。
當然,國人不懂得什麼叫自強,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自強。不過,就是那領路的人恐怕也領錯了路。(頓了一頓)
中堂大人,您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籌建海軍,修建鐵路。雖千難萬難,但還是幹成了許多大事,這是中堂您的偉岸之處,國人跟晚生都對您敬佩不已。
但,(猶豫了一會兒)但這只是半個中堂而已,還有半個中堂卻酣然而睡,至今未醒。(這時鐘響六下)
*就在這時,另一位僕人上場,對李鴻章說:「老爺,該吃飯了。」李鴻章聽到僕人的話,終於睜開了眼睛,就像剛剛沉睡過去一樣。
孫文臉上略顯出失望,低下了高昂的頭。李鴻章在僕人的攙扶下走出偏堂。孫文無奈的看著。
*在李鴻章將要走出門時,他甩著胳膊,隨手一指孫文,對僕人說:「給這後生點掉吃的。」
僕人回答:「哎,都備著呢。」(僕人的語調要帶著諂媚與炫耀)
【第二場景】*就在李鴻章坐在飯桌上時,李發現孫文未跟上,扭頭衝孫文書說:「後生啊,咱們一塊兒吃點兒。」
*孫文很拘謹的坐在李中堂的對面,李鴻章拿起饅頭,筷子吃飯。
孫:晚生說這些,中堂大人不愛聽?
李:老夫聽著,你說你說。(在李鴻章說了這句話後,改變戲曲背景**,改為小提琴曲,帶點憂傷的那種。)
孫:晚生之所以跟中堂大人說這些,是因為這些話舉國之內唯有中堂能理解。
(李鴻章聽到這句話,吃飯的動作停頓了一下)
孫:歐美富強之本,不全在船堅炮利。人家強大是人家做到了「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盡其流。唯圖船堅炮利施捨本而求末啊。(孫文做痛心疾首狀)(李鴻章吃自己的飯)
李:紅兒!(很大聲召喚丫鬟)
*丫鬟進:「老爺。」
李:「把這盤菜給夫人送去。」
丫鬟:「哎。」
*孫文聽了李鴻章前言不搭後語的話,臉現詫異帶著點兒悲憤加點無奈,還有一絲可悲。這個表情有點兒難,多訓練一下。^.^
*李鴻章見狀,拿著吃的對孫文說:「呃,你說你說。」
孫:船堅炮利……這是中堂一生所追求的,但中堂還想再前進一步就很難了。難在大清制度,它太因循守舊,固步自封。
他極不透明,更不光明正大。他像一塊黑布遮擋著天空,國人很難吸收到一點新鮮的空氣,很難享受燦爛的陽光。就連中堂大人你,(頓了一下)也很難更有作為。
(李鴻章嚼著飯看著一邊)來拜見中堂之前,晚生曾經拜見了康有為先生,康先生以在野之身,至今仍汲汲於維新朝政之事。但晚生以為,康先生想做的事中堂大人您已經做到了。但康先生不想做和不敢做的事情,中堂你也,(頓一下)很難做到。
李:(無所謂的語氣)什麼事兒這麼難哪?
孫:革命。
*當孫中山說出這個詞時,李鴻章瞪著孫文,一把將手裡的筷子拍在飯桌上。
李:(帶著冷酷的語氣)你找死啊?
孫:(帶著衝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像法國大革命那樣的共和革命,中堂難道就沒有心心嚮往之意?!
李:(話語平和,就像老爸教訓兒子那樣)我說後生啊……我今天累了,要不你的腦袋早沒了。
孫:(很堅定)我不怕。
李:你還是走吧,快走吧。(說著低下了頭)
*孫文這時緩緩站起,面帶悲切,就是快哭了。他深深向李鴻章鞠了一躬,離開飯廳,再走到飯廳門口時,站了一小會兒,嘆口氣,低頭離開。
電視劇《走向共和》,孫中山拜見李鴻章是哪一集?
3樓:遠萌紅木傢俱
沒見著吧,是上書。在第十集,甲午戰爭之前!十集最後中日開戰了。
求 女生寢室情景劇劇本 ,求 女生寢室情景劇劇本
你去看看類似的電視劇就好了,我建議你去看一下 十七歲不哭 還有就是 女生日記 這兩部都是寫校園女生的故事,十七歲不哭 寢室內容更多。你寫劇本的話,我想應該很有幫助。你都已經把綱要寫出來了,自己再慢慢捉摸就可以了 你進這裡參考參考,說不對你有幫助。誰有大學生心理情景劇的劇本啊?主題是女生宿舍關係方面的...
幫忙想「吃飯」的情景劇,幫忙想一個「吃飯」的情景劇
老婆 親愛的老公吃飯了?快來啊,菜都涼了?老公 沒看見咱打小日本呢嗎?愛國?老婆 恩?小日本?又打上了,昨天不是才打嗎?老公 就是又來了,昨天我們10個打他一個,今天他說要單挑。我們就100個單挑他一個。老婆 他還沒死啊?老公 當然,八年抗戰都死不光,現在能死嗎?老婆 那你也先來吃飯在說啊?老公 小...
「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 的情景劇急
中華民族素有 禮儀之邦 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 不成文 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 家家之訓 形成家家之風.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