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月螺螺
同仇敵愾
(成語典故)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2樓:匿名使用者
全體一致痛恨敵人同仇敵愾 (成語典故)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
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則成語故事出自《詩·秦風·無衣》:「王於興師, 修我矛戈,與子同仇。」又據《左傳·文公四年》: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後人就總結出了這個詞。同仇敵愾的意思就是用來形容同心同德,團結起來一致對付敵人。
敵愾就是抵抗所憤恨的敵人。這個詞經常被使用在類似於誓師大會的場合,此詞一出,萬眾一心。
愾 指 :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同仇敵愾詞語解釋
4樓:匿名使用者
同仇敵愾釋義: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5樓:飄逸狂野天真
同仇敵愾 [tóng chóu dí kài]
[釋義]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同仇敵愾愾的意思是什麼
6樓:116貝貝愛
同仇敵愾的愾意思是:憤恨,憤怒。
同仇敵愾[ tóng chóu dí kài ]釋義:大家一致地對敵人仇恨和憤怒。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
愾拼音:kài、 xì
釋義:愾kài(ㄎㄞˋ)
憤怒,憤恨:同仇敵愾(大家一致痛恨敵人)。
愾xì(ㄒ一ˋ)
1、嘆息。
2、遍及;到:「愾乎天下。」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愾敵[kài dí]
同仇敵愾。
2、同愾[tóng kài]
相同的憤慨。
3、怫愾[fú kài]
氣鬱滿。
4、愾然[kài rán]
感慨貌;嘆息。
5、愾惜[kài xī]
感嘆惋惜。
6、慷愾[kāng kài]
慷慨。情緒激昂。
7樓:夢裡心落
愾:憤恨,憤怒。
同仇敵愾:大家一致地對敵人仇恨和憤怒。
讀音:tóng chóu dí kài
出自:先秦·佚名《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翻譯: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語法:複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例句:看到大家如此地同仇敵愾,他邊喊著口號,邊流下淚來。
近義詞:
戮力同心 [ lù lì tóng xīn ] 齊心合力,團結一致。戮力:合力。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
翻譯:過去自從我們獻公和穆公互相友好,舍力同心,用盟誓表明它,又用婚姻鞏固它。
反義詞:
各行其是 [ gè xíng qí shì ] 指思想不統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見、主張去做。其是:他自己以為對的。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翻譯:兩位都是賢能的人,但是思想不統一,都按照自己的主張去做事情。
8樓:節與點
同仇敵愾愾的意思:憤怒。
其他意思:憤恨;憤怒。滿。嘆息的樣子。
拼音:kài
出處:瞿秋白 《亂彈·狗樣的英雄》 :望見穿上**的人,就發生同仇敵愾之心,馬上想動手收拾掉他。
例句:為了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正在同仇敵愾,英勇奮戰。
擴充套件資料愾的片語:
1、敵愾同仇:比喻抱著無比的仇恨和憤怒一致對付敵人。
拼音:dí kài tóng chóu
出處:《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譯文:修好咱們的戈矛,與你共同去殺敵。
2、僾見愾聞:意思是彷彿看到身影,聽到嘆息。形容對去世親人的思念。
拼音:ài jiàn kaì wén
出處:西漢 戴聖《禮記 祭義》:「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
譯文:出門就聽到,一定能聽到他們的嘆息之聲。
9樓:匿名使用者
同仇敵愾的
愾意思是:憤怒。
一、愾的拼音和釋義:
(1)愾[kài]
憤怒,憤恨。
(2)愾[xì]
1. 嘆息。
2. 遍及;到。
二、愾的部首:忄
三、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四、造字法:形聲。
五、相關片語:
敵愾、愾嘆、悽愾、怫愾、同愾
擴充套件資料一、漢字筆順:點、點、豎、撇、橫、橫、橫折彎鉤/橫斜鉤二、片語釋義:
1、愾然[ kài rán ]
感慨貌;嘆息貌。
2、愾惜[ kài xī ]
感嘆惋惜。
3、同愾[ tóng kài ]
相同的憤慨。
4、感愾[ gǎn kài ]
感慨。5、愾息[ kài xī ]嘆息。
10樓:匿名使用者
同仇敵愾
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簡拼: tcdk近義詞: 同仇敵慨 反義詞:
用法: 複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解釋: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仇。」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
例子: 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的。(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
謁後語:
謎語:成語故事:
11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資料
【注音】tóng chóu dí kài 【釋義】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
憤怒。指全體一致地仇恨敵人。 【全釋義】指全體一致地痛恨打擊別人。
【用法】作謂語、定語、分句;指共同作戰;多用作褒義。 【結構】動賓結構 【近義詞】同心同德、戮力同心 齊心協力 眾人一條心 【反義詞】自相殘殺
編輯本段成語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左傳·文公四年》: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典故】 東周春秋時期,有一首流傳於軍中的歌謠,表現了士兵們 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 分為三節,可以反覆詠唱。
其中第一節是這樣的:」誰說沒有衣服?我 的戰袍就是你的。
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 「同仇」這個詞就**於上面的歌謠。
公元前623年,衛國的寧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席間,文王讓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寧俞一聽就知道。這是周天子對諸侯恩賜、褒獎時的宴樂。
為此,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 文王對寧俞在席間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飲完畢後,命人私下詢 問他是什麼原因。
寧俞回答說:「當年諸侯以周天子憤恨的人為敵人,所以為天子獻上戰功。天子為了酬謝諸侯,在酒宴中賜彤弓, 賦《湛露》,這是應該的。
但如今我們衛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大王學 天子賜諸侯的禮節,也命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這種情況下,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敵愾」這個詞就**寧俞說的話。
編輯本段成語示例
一望見穿上**的人,就發生同仇敵愾之心,馬上想動手收拾掉他。(瞿秋白《亂彈·狗樣的英雄》) 軍民同仇敵愾,拚死一戰,寧可頭斷,不作敵虜,表現出中華民族驚天地泣鬼神的高尚氣節。 這一切激起了中國人民同仇敵愾之心,憤怒的情緒在滋長,急躁的情緒在滋長。
這樣做,也不是為的講究排場,為相公嬸和紹亮爭面子,而是既以慰死者於地下,亦以激勵生者同仇敵愾。 守衛宛平縣和上海的中國駐軍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同仇敵愾,奮勇抵抗。 而清軍在**裝備和軍事技術遠遠落後於英軍的劣勢情況下,仍能眾志成城,同仇敵愾。
《血染的豐碑》
12樓:
【解釋】: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自】:《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愾:kai
13樓:林霜晨
解釋: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同仇敵愾意思是什麼?
14樓:腳步和風
同仇敵愾意思是抱著無比仇恨和憤怒共同一致地對付敵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tóng chóu dí kài。
各詞解釋如下:
同仇:共同對敵;
敵 :對抗,抵拒;
愾 :憤怒。
其中 同仇 出處為《詩經·秦風·無衣》; 敵愾 出處為《左傳·文公四年》。
而同仇敵愾則出自於魯迅的《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
例句:1、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戰文化,無論就其對激發國人愛國熱情、凝聚國人同仇敵愾所起的巨大作用來說,還是就其對後來的重大影響來說,都是卓著的。
2、知道對方公司如此不講理後,同仁無不同仇敵愾,發誓一定要用業績打垮對方。
3、雖然這些群落之間摩擦不斷,爭鬥頻仍,但語言和文化使他們始終是一個民族,他們也總是同仇敵愾。
擴充套件資料
1、同仇敵愾近義詞:
戮力同心 [ lù lì tóng xīn ]
【解釋】:戮力:併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
【出自】: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墨子的《墨子·尚賢》: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譯文】:和他齊心協力,進而治理好天下。
【示例】:情況既已至此,大家只有勠力同心,才能渡過難關。
2、同仇敵愾反義詞:
同室操戈 [ tóng shì cāo gē ]
【解釋】: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動刀槍。指兄弟爭吵。泛指內部鬥爭。
【出自】: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譯文】:康成你來我家是想拿我的矛來攻打我的嗎?
【示例】:你們同室操戈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
15樓:q王小年
意思: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讀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出自:先秦·佚名《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翻譯: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引用: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
語法:複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例句: 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誓將一切侵略者消滅乾淨。
近義詞:
戮力同心 [ lù lì tóng xīn ] 齊心合力,團結一致。戮力:合力。
出 處: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
翻譯:從前我們先君獻公與穆公相友好,同心合力,用盟誓來明確兩國關係,用婚姻來加深兩國關係。
例句:只要公司同仁戮力同心,必然可以再創更為亮麗的佳績。
反義詞:
同室操戈 [ tóng shì cāo gē ] 一家人動起刀槍來。比喻內部爭鬥。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出 處:東漢·范曄《後漢書·鄭玄傳》載:何休嘆息曰:『康成(鄭玄字)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翻譯:何休見到而感嘆說:康成進入我的家,拿著我的矛,以進攻我嗎?
例句:這場戰鬥只是一場同室操戈的混戰,參戰者並非人人全副武裝,也不是個個都明確作戰目標。
同仇敵愾的愾的意思同仇敵愾愾的意思是什麼
愾 憤怒 成語 同仇敵愾 拼音 t ng ch u d k i 出處 詩經 秦風 無衣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 文公四年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意思 同仇 共同對敵 敵 對抗,抵拒 愾 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同仇敵愾的愾指憤怒。1 同仇敵愾,拼音 t ng ch u d k i。2 同仇 共...
同仇敵愾的成語同仇敵愾的成語意思是什麼
同仇敵愾 t ng ch u d k i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同仇 共同對敵 敵 對抗,抵拒 愾 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褒義出 處 詩經 秦風 無衣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 文公四年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近義詞戮力同心 反義詞同室操戈 自相殘殺 親痛仇快 自相殘害百科釋義 同仇 共同...
同仇敵愾的意思,同仇敵愾意思是什麼?
同仇敵愾 t ng ch u d k i 編輯本段 解 釋 同仇 共同對敵。敵愾 抵抗所怨恨的人 抵抗敵人 意謂共同懷著無比的仇恨和憤怒,戮力同心抵抗敵人。編輯本段 出 處 詩經 秦風 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日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