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戰役是中國那個省的軍隊和日本打的

2021-05-21 23:24:36 字數 5385 閱讀 9651

1樓:

2023年,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利,滇緬公路被切斷。撤退到怒江東岸的遠征軍餘部與日軍隔岸對峙。

2023年5月日軍進駐怒江西岸後,將松山作為警備中心、進攻據點和防禦支撐點三位一體的戰略目標,開始陣地建設。2023年太平洋敗退中,日軍戰略專家預見到松山作為支撐滇西和緬北防禦體系重要支撐點的作用凸顯為首位,遂擬將松山建設為永久性防禦要塞。緬甸方面軍15軍令第56師團派出工兵聯隊,並從中國滇西、緬甸、印度等地強徵民夫1670餘名(其中印度人80餘人,東南亞華僑138人),晝夜施工。

為保密,僅允許他們到大埡口為止。工事完成後,為完全保密,2023年2月21日至25日,日軍將抓來的民夫以打防疫針為名,全部祕密注射處死,並焚屍掩埋,戰後在大埡口曾發現「千人坑」。

至2023年底完成第一期施工。後又以防禦為主,對松山腹部陣地加固和擴建。至2023年5月,於遠征軍**前夕完成松山地區的準要塞式堡壘防禦陣地體系:

在滾龍坡(日軍稱本道陣地)、大埡口(日軍稱中間陣地)、松山、小松山、大寨、黃家水井、黃土坡(日軍稱橫股陣地)、馬鹿塘編成7個據點群,每個碉堡均以數個最堅固的母堡為核心,四周有數個子堡拱衛,共有子母堡40多座,堡壘互為側防。

並且,其堡壘為地堡,一般分三層構築,大致相當於以三層樓埋于山體中。2023年方國瑜教授曾現地進入日軍工事,描述日軍堡壘為:「敵堡壘主體構築,大部分為三層,上作射擊,下作掩蔽部或彈藥糧食倉庫;更於下層掘斜坑道,其末端築成地下室,又有於下層之四周築地下室者。

堡壘上掩蓋圓徑至70釐米之木樁,排列成行,積四五層,上鋪30毫米厚的鋼板數層,積土厚逾1米,雖山炮命中,亦不能破壞此堅固工事。堡壘出地面之四周,安置盛滿沙石之大汽油桶,排列三重,桶間復加鋼板數層,桶外被土,故150毫米榴彈重炮命中不能破壞,內部所受之**亦微。堡壘內三層之間,亦蓋以圓木徑50釐米者二三層,故上層倒塌不致影響下層。

堡壘外圍遍佈蛛網狀交通壕,以連線各主要陣地,甚至步兵炮亦可移動。且交通壕側壁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並連綴大量散兵坑。部分據點外設有鐵線網兩三道,縱深4米。

隨著堡壘陣地群的建成,整個松山也將近挖空,狀如大型蟻巢,地下交通網路四通八達,電燈、供水俱已解決。因偽裝良好,無論空中還是陸上,均不易查覺也不易破壞。

2023年5月,中方為打通滇緬公路,20萬中國遠征軍集結滇西,進攻龍陵、騰衝和松山。原計劃主攻騰衝,以便儘快與駐印軍取得聯絡,而對龍陵方向以防禦日軍增援為主。但是,進攻部隊在高黎貢和騰衝方面損失慘重。

中國方面遠征軍與援軍整編為滇西遠征軍下轄第十一第十二集團軍共計16萬人,並且接收了少量美式裝備,當中大部分軍官亦接受了美軍的訓練。駐印軍(x部隊)開始從印度**緬甸,按照史迪威的計劃為配合駐印軍行動,滇西遠征軍(y部隊)分左右翼渡過怒江佔領騰衝、松山、龍陵。

松山的戰略地位尤其重要,它扼守著滇西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緊靠怒江惠通橋,「前臨深谷,背連大坡」,左右皆山,松山突兀於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橋頭堡,扼滇緬公路要衝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裡江面。而且掌握著怒江戰場的主動權:

進可攻,退可守,還與騰衝,龍陵形成犄角之 勢,互相呼應,松山不克,滇緬公路不通,交通運輸困難,**龍陵、騰衝,就會得而復失。所以說松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被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

中國遠征軍原計劃主攻騰衝,以便儘快與駐印軍取得聯絡,而對龍陵方向以防禦日軍增援為主。但進攻計劃數月前已洩密,日軍早已做好準備,將龍陵和松山日軍主力部分調往騰衝,而龍陵方向較為空虛。中方對此毫不知情,繼續按原計劃攻擊,在高黎貢和騰衝方面損失慘重。

2023年5月16日,在龍陵方向作戰的11集團軍71軍88師262、264團在平戛方向的勐糯三村繳獲日軍作戰命令一份,方獲知進攻計劃洩密。長時間作戰,前方補給缺乏,此時,松山成了必爭之地。

2樓:愛拼才會有很好

貴州兵最多,娃娃兵大多數也都是貴州的。

松山戰役時候 日軍主力怎麼不去增援

3樓:虎踞江南

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松山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再加上日軍在此修建了多重防禦工事,防禦體系完備。因此,即使是在兵力投入遠遠遜於對方(中**隊)的情況下,日軍也認為可以長期據守。

二是幾乎在松山戰役發起的同時,中**隊又在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攻擊了另外兩個被日軍佔據的滇西要點——騰衝和龍陵。從而使得日軍幾乎就沒有機會調集兵力增援松山。

三是聯絡當時的整體戰局,日軍已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因此,對於緬甸及中國的滇西戰場,日本所持的態度只是能守則守,守不住則適當作出的戰略收縮。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當時的日本已處在軍力和兵員枯竭的邊緣,這麼做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4樓:匿名使用者

松山戰役是2023年下半年打的,當時日軍戰略上已經處於守勢,難以為繼,拖得一時算一時。即使全力支援也不見得能扭轉局勢,反而會過早消耗主力,最後敗得更快。

5樓:匿名使用者

日軍想要增援,只是被中國

軍隊阻擊在包圍圈之外了。就是日軍主力增援也好不到哪兒去,當時中**隊幾乎佔有全部制空權,中**隊的炮兵也佔全面壓倒的優勢,增援也只是多添一些**而已,所以日軍只能放棄那些可憐的守軍,讓他們白白的做了炮灰。

6樓:匿名使用者

但中**隊沒有將初期戰果保持下去,與其說是出於限制衝突擴大的政治考慮,不如說是裝備不足所致。 楊達對兩軍裝備情況進行了對比:「那時候解放軍剛剛從

抗日戰爭中**應比日軍戰鬥力弱,為什麼**松山都打下來了,日軍卻敗在了中國冉莊地道戰

7樓:中原小象

抗戰中日軍和中**隊的軍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的。

具體到松山戰役,那是在2023年,日軍國力已經接近枯竭,而中國**卻得到美國的大力援助,無論從後勤還是**上都與戰爭初期不可同日而語。且中**隊集中兵力,日軍兵力不足,顯然中**隊更有優勢。即便如此,日軍的軍人受過嚴格演練,戰術素質更強,而中**隊軍人訓練不足,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依然**較重。

這說明軍人素質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至於地道戰,那是因為日軍受到的訓練是常規戰爭,不適應這種非常規戰爭,其優勢難以充分發揮。

所以,古人就說,戰爭勝利的要素無非就是「足兵、足餉、足糧」,只要後勤有保障、**充足、兵源充足、士兵素質足夠,戰爭很難打不贏。

8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你們看的歷史大多是被**改編了的,後期地道戰時期,日軍已經有點兵力不足,正面戰

場都被國民黨軍隊拖住了,不適應遊擊地道站,兵力不足,所以失敗,實際上中國人地道戰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9樓:匿名使用者

地道戰有是有,但是沒你說的那麼厲害,當時正面戰場是**在打牽制了大部分的日軍主力,日軍兵力不足啊,再說,古人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雖然日本比咱們率先改革國力強勁,但是咱中國佔據了地利與人和啊,地道戰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勝利而已,就算沒有地道戰,我們的勝利也只是時間問題~

10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 你的提問很難理解 而且還用病句

**打下松山和日軍敗在冉莊有什麼關聯嗎

11樓:群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千萬,埋伏神兵千千萬,,,,,樓主,你是電視劇看多了吧,地道戰這東西你都信,真替你智商感到拙計。。。。

12樓:匿名使用者

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不可同日而語……

13樓:秦漢刀客

松山戰役是十足的笨蛋指揮——我軍二十多萬圍剿一萬多點的日寇,我軍竟死傷近五萬人!打了三四個月!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日軍主力在松山都死光了

15樓:手機使用者

連地道戰你都信。你是不是還信聖誕老人啊?

16樓:匿名使用者

松山**是下了決定要打的啊!

17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地形佔優勢呀,一夫當關呀

松山戰役中國遠征軍為什麼付出了很大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現在說有點馬後炮,但松山戰役中國遠征軍**如此之大,完全是高階指揮員指揮失誤,作戰思維僵化,白白的犧牲了那麼多中下級軍官和士兵的生命,真是將熊熊一窩,其實松山戰役,中國遠征軍**裝備是要好於日軍的,作戰人數對比更是懸殊,中國方面還有空軍的空中支援,而日本還沒有空軍支援呢,基層官兵打的也很勇敢,但高階指揮官就是一群蠢豬了,作戰路線的選擇,作戰方式的選擇都是蠢不可及,完全是不拿基層官兵的生命當一回事,比如老是想著拿下松山主峰,幾次陷入日軍的交叉火力之下,部隊是一批一批的衝上去送死,就不知道變化一下戰術,穩紮穩打。十萬對三千,打了三個多月,日軍打到最後都彈盡糧絕了,**還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拿下來。與之對比,越戰時越軍的鬼屯炮臺,解放軍只用一個星期,就把越軍全滅了,這才叫打仗呢。

二戰時期,日本在亞洲戰場上的三個玉碎之地是什麼?

19樓:男6番桐山和雄

中途島海戰(重型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沉沒)日米大戰的轉折點,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萊特灣海戰(聯合艦隊旗艦武藏號沉沒)

松山戰役恐怖嗎

20樓:匿名使用者

打得很艱難,但不能算是很恐怖

松山戰役又稱松山會戰、松山之戰,是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中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遠征軍於2023年6月4日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本次戰役勝利將戰線外推,打破滇西戰役僵局,同時,拉開了中國大**序幕。

21樓:匿名使用者

很直白的告訴你,在戰前

鬼子的兵力調動出現了變話,我們沒有明確掌握情報!而且小鬼子的守備隊將整個松山要塞化了,美軍的轟炸和戰前的炮火準備幾乎沒什麼效果,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用血肉來堆上松山!參戰部隊幾乎成建制的被打殘了!

22樓:匿名使用者

野炮第3大隊本部、113聯隊本部:170名(大寨、黃家水井)

機槍2中隊,輜重第1中隊180名 十榴1、速射2 (大寨、黃家水井)

步2中隊、野炮8中隊:140名,十榴2 (滾龍坡)

步6中隊:60名 (陰登山)

聯隊炮小隊:70名,聯隊炮2(大埡口、紅木樹)

速射炮中隊、步6中隊:50名 (松林堡)

步4中隊:50名(黃土坡)

野炮7中隊、9中隊 150名,十榴5(馬鹿塘)

步4中隊70名(子高地)

軍旗護衛小隊:30名(大寨、黃家水井)

擔架3中隊:400(傷病員300餘名,除重傷者,均被配屬各陣地)(黃家水井)

這麼多的日軍被全殲

整個松山戰役,6月4日—9月7日共95天,先後10個團2萬人,共**7763人(其中陣亡4000人),含失蹤50人。斃殺日軍超過1250人,敵我**比1:6.

2。戰死人數超過了負傷人數。

例如榮譽第一師一部(榮2團3營和榮3團)戰前兵力比2500只多不少,二戰後未負傷的只有18人,包括重傷共存活300餘人

哪些名人是9月10日出生的,中國那個明星是9月10日出生的

1793年 英國日記作者 社會觀察家哈麗特 阿巴 特出生。1896年 新四軍軍長葉挺出生。1898年 奧地利作家威弗爾出生。1933年 時裝設計師卡爾 拉格斐 karl lagerfeld 出生。1941年 美國古生物學家,進化生物學家及科普作家斯蒂芬 傑 古爾德出生。1952年 臺灣企業家李焜耀出...

通遼和遼寧的關係,通遼市是那個省的城市?

通遼是遼寧省的一個城市,位於遼寧省的東北部,是遼寧省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通遼和遼寧省之間是一種行政關係,通遼屬於遼寧省的行政區劃,受遼寧省的管轄。通遼是遼寧省的一個城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是遼寧省的重要門戶和交通樞紐。通遼與遼寧省的關係是一種地理上的關係,遼寧省是通遼的上級行政...

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人物,是國家和平發展的

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保障。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 嗯,是的,只有綜合國力強了,別人就不敢欺負你。為什麼說建設和鞏固國防及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 十八大報告解讀 為什麼說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 與 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