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兩錢是那個朝代的半兩錢是什麼朝代的?

2021-03-07 02:58:20 字數 5386 閱讀 1165

1樓:匿名使用者

因每枚重量為當時的半兩(十二銖)而得名。在此之前,戰國時各國發行有刀、布、貝等貨幣,種類雜亂,不便流通。秦始皇廢除各國貨幣,發行半兩錢統一貨幣,是鞏固國家統一的一項重要舉措。

漢初所鑄的錢雖重量逐漸減輕,但仍稱為半兩錢。

2樓:匿名使用者

半兩錢形制為圓形方孔,重 12 銖(我國古代規定 1 兩為 24銖),有錢文曰「半兩」。「半兩」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兩」。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 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西漢初年所鑄的錢,雖陸續減輕重量,仍稱「半兩」。如呂后二年(前 186)減為八銖,文帝五年(前 175)減為四銖,民間私鑄的半兩,有輕不足一銖的,因其輕薄如榆莢,故稱「榆莢半兩」。

漢武帝初鑄三銖錢,元狩五年(前 118)廢除半兩錢,始鑄五銖錢。

3樓:匿名使用者

「半兩」大都是秦朝的,漢朝也有。

半兩錢 是什麼朝代的?

4樓:解剖主任

《史記·六國年表》中記載:「惠文王二年,天子賀。行錢。」 「始皇三十七年,復行錢。」,所以最早是戰國秦惠王二年開始發行,始皇在為最後一年又發行一次,可見規模不大

西漢初復行半兩錢,可是輕重無常,民苦之,到漢武帝發行五銖錢,幣值才開始穩定,半兩錢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綜上所述,半兩錢字早行了戰國秦惠文二年,始皇末又行,兩次規模都不大,西漢初年同樣發行,漢武帝鑄五銖錢後逐漸消失

5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半刃,公元前206年.

6樓:匿名使用者

半兩錢應該是從王莽改制時期開始實行的一種新貨幣,當時王莽新朝承受的財政壓力比較大,所以才決定在鑄造貨幣的時候,減半兩而成!

7樓:我想去闖蕩世界

半兩錢幣最早出現在秦惠文王二年(戰國),漢武帝元狩五年半兩錢停止鑄造。半兩錢幣經歷了戰國、秦朝、漢朝,歷時218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革錢幣制度,將秦國原有的外圓內方的半兩錢推行於天下。

錢幣以重量為名稱的方法,一直延續至唐朝初期。而方孔圓錢的貨幣制度沿襲了兩千年,直至**初年才被無孔機制銅幣取代,成為了中國貨幣形態的主流。

西漢初期,沿襲秦制,仍然使用半兩銅錢,但是名稱和實重脫離了半兩銅錢。呂后二年鑄造了八銖半兩的錢幣,至呂后六年又減重,鑄造五分錢。武帝建元元年鑄造三銖錢,武帝建元五年推出郭半兩。

武帝元年狩五年改鑄五銖錢。由於五銖錢的大小輕重適宜,所以深受當時人民的喜愛,一直沿用七百餘年,成為我國歷史上最長壽的貨幣。

我國是世界上使用錢幣最早的國家,錢幣品種浩如煙海,錢幣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的錢幣歷史中,可以將錢幣的主要單位分為三類,即計數單位(如貫、文)、計重單位(如兩、銖)和計值單位。

半兩銅錢是哪個朝代的價值多少元

8樓:心遠地自偏

秦半兩,先秦半兩是圓孔錢。秦代半兩是方孔錢。價值要看品相來定了。

半兩錢和五銖錢分別是什麼朝代的那位君主統治時期開始

9樓:張為臻老師

半兩錢形制為圓形方孔,重12銖(中國古代規定1兩為24銖),有錢文曰「半兩」。「半兩」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兩」。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

漢武帝初鑄三銖錢,元狩五年(前118)廢除半兩錢,始鑄五銖錢。——常識歷史篇。

10樓:

半兩錢是

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 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五銖錢是漢代

漢武帝時停鑄半兩,改鑄三銖錢。三銖錢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蛛,「因郡國共銖株,又稱郡國錢。

又過三年,制赤厭錢(厭指邊緣),輪廓上帶赤色,以一當五,但幣值不足。到了公元前113年,武帝將鑄錢權收歸**,由上林三官統一鑄造,鑄工精美,以一當一,由於私人仿製費銅費工,無利可圖,民間盜鑄絕跡,五銖錢使用至東漢,鑄數極大,使用極廣,流行時間很長。因前代的銅範常為後代使用,所以要斷代事實上不可能,到東漢和帝(89一105年),五銑」質量逐漸下降,重則只有2~3克、東漢未靈帝時有了四出五銖,即方、孔的四角突出,碰到了錢的外輪。

(四出五株錢形常見於西南地區的銅鼓紋節,亦成為反映銅鼓時代的標誌之一。歷代收藏家喜收當時誤鑄、戲制的傳形五銖(五銖兩字倒排)疊字五銖(五

五、銖銖),舍背五株(兩面有字,或兩面無字)。另有作為壓勝錢的吉語、圖案、人名五銑。五株錢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一種貨幣,存世較多。

與後代方孔圓錢比較,五銖錢方孔較大,字型較大,外輪較狹,文字較峻深。存世的五銖錢一般均為真品,有些作偽者往往用真錢改刻或用廢品翻砂,鑄造「五五」、「銖銖」錢,以為奇貨可居,謀取暴利,應注意察別其真偽。

11樓:李小囡愛

是秦朝的。漢武帝之前西漢曾經使用。

半兩錢幣啥朝代?

12樓:珂珂

半兩錢形制為圓形方孔,重12銖(中國古代規定1兩為24銖),有錢文曰「半兩」。「半兩」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兩」。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西漢初年所鑄的錢,雖陸續減輕重量,仍稱「半兩」。

13樓:匿名使用者

秦及漢初銅幣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輕重不同的貨幣,實行幣制統一,改幣制為二等:**為上幣,以鎰(有十六兩、二十兩、二十四兩三說)為單位,供鉅額支付,如帝王賞賜、貴族間饋贈等之用;圓形方孔的銅幣為下幣,承統一前秦的幣制,文曰「半兩」(重十二銖),供日常交易用,禁民私鑄。

秦漢一兩合今約十六克,半兩約八克。但傳世秦半兩錢輕重差異很大,輕的六克多,重的在二十克以上,介乎其中的則重十幾克,成色也很不一律。司馬遷說秦「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

……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

秦半兩跟漢半兩在外觀上有什麼辦法區分(重量除外)?各朝五銖錢怎麼區分是那個朝代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秦半兩:青銅幣

抄以「圓形方孔」為貨幣造bai型,方孔代表du

地方,外圓代表天圓。青zhi銅幣上的「半兩dao」二字為小篆文字,是由秦國著名的李斯所題寫;它表示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故稱「半兩錢」。 錢徑一般3.

2-3.4釐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

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 漢半兩:

漢半兩。其直徑為2.4—2.

6釐米,重2.2—2.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製作比較規範。

我同學有一枚書有"半兩"的銅錢,請問是哪個朝代的好

15樓:匿名使用者

「半兩」大都是秦半兩,漢朝也有。

秦始皇統一幣制後,「半兩」錢就成了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於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佈局嚴謹,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剛柔並濟,靜動結合,達到了勻稱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 半兩」錢的造型極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權」的象徵。《呂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何以說天道之圓也,精氣一下一上,圓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形皆有分職 ,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主執圓,臣主方,方圓不易,其國乃昌。」秦代的統治者認為外圓象徵天命,內方代表皇權,把錢做成外圓內方的形狀,象徵君臨天下,皇權至上,秦「半兩」流通到何處,皇權威儀就散佈到何方。

「半兩」錢上的數字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思想。秦「半兩」重十二銖(秦代二十四銖為一兩),直徑十二分(3.2釐米),穿孔的邊長各為六分(1.

2釐米),這些數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數。「六」是陰陽五行中水的記數,如此眾多的六出現在錢幣上絕非偶然,是古人一種思想含義的體現。

此外,從材料利用和製作工藝來看,「半兩」錢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狀都節省鑄材,是一種最優化的選擇,而且中間的方孔便於固定銼修。說明當時的人們在材料利用和工時效率方面都有過深刻的研究和**。

總之,秦始皇為了統一大業所實施的措施是順乎歷史發展潮流的,是革命的,進步的。幣制的統一,大大地便利了全國各地之間的商品交換和經濟往來。它既有利於封建國家的賦稅徵收,也為商品經濟發展提供了方便,同時促進了遼闊疆域內經濟共同體的形成。

秦「半兩」錢在體現皇權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同時,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效率觀念。它集實用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身,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漢初的錢幣仍然稱半兩,漢半兩錢前前後後鑄行過五次。劉邦時的半兩又稱為「莢錢」或「榆莢半兩」,這種錢法定重量為三銖(約2.1克)即秦半兩的四分之一.

漢武帝時,為加強**集權,將鑄幣 權收歸**,禁止民間鑄錢,並於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16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半兩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之後,中國最早的全國通用的貨幣,但是由於當時的工藝並不高超,所以同漢半兩(中國歷史上僅秦漢兩朝有半兩錢)比起來略顯粗糙,不如漢半兩精緻。秦半量最大特點就是一般比較大,文字粗糙,錢的邊緣對稱有拔模的契子(即鑄錢時留下的斷口)而漢半兩則比較光潔。正是由於秦半兩年代更加久遠,存世量更小所以更加珍貴,一般的秦半兩都在百元左右,而漢半兩多為2-3元。

17樓:怡泉齋主

半兩錢有秦半兩,西漢半兩。

我有一枚銅錢,直徑2.4釐米。上面寫半兩。內空是0.9釐米。請問這是哪個朝代的?值錢嗎?

18樓:爛谷

秦漢時期銅錢,存世量較大,幾十塊錢吧。

半兩秦及漢初銅幣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輕重不同的貨幣,實行幣制統一,改幣制為二等:**為上幣,以鎰(有十六兩、二十兩、二十四兩三說)為單位,供鉅額支付,如帝王賞賜、貴族間饋贈等之用;圓形方孔的銅幣為下幣,承統一前秦的幣制,文曰「半兩」(重十二銖),供日常交易用,禁民私鑄。

秦漢一兩合今約十六克,半兩約八克。但傳世秦半兩錢輕重差異很大,輕的六克多,重的在二十克以上,介乎其中的則重十幾克,成色也很不一律。司馬遷說秦「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

……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

半兩錢是哪個朝代的錢,半兩錢是那個朝代的

半兩錢 bai 形制為圓形方孔,重du 12 銖 我國古代規定 1 兩為zhi 24銖dao 有錢文曰 半兩 專。半兩 二字屬 分列方好 即方孔 左右,通常是右 半.史記 六國年表 中記載 惠文王二年,天子賀。行錢。始皇三十七年,復行錢。所以最早是戰國秦惠王二年開始發行,始皇在為最後一年又發行一次....

最貴的秦半兩錢幣值多少錢,一個秦半兩錢能值多少人民幣到底

著名錢幣收藏家杜維善 杜月笙的公子 前些年在臺灣曾用一套別墅換了兩枚秦半兩!這應該是 最貴的 秦半兩錢幣吧。雖然不曾見過這兩枚秦半兩是什麼樣,但肯定是稀少的秦半兩 一個秦半兩錢能值多少人民幣到底 秦半兩先看重量大小,戰國半兩還是秦半兩 是不一樣的,半兩錢越重越大越值錢。還要看材質,有甘金質銀質銅質 ...

秦國的一兩黃金大致等於多少個半兩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輕重不同的貨幣,統一幣制,禁民私鑄。貨幣分為二類 上幣以十六兩 二十兩 二十四兩為單位的銅幣,供鉅額支付 下幣是圓形方孔的銅幣,直徑一般3.2 3.4釐米,重半兩 即12銖 故稱 半兩錢 供小額交易。秦漢時期的1兩約16克。秦國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