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靜許一世諾言
明初曾沿襲蒙元的行省制,但後來深感不便,於是進行改革。2023年(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2023年於各省設定一都衛,2023年改為都指揮使司。
2023年棄安南後,明朝在全國設定兩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師(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以上為北五省)、南京(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以上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為南五省)。明代一共設定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
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衛,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定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此外,還有統轄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的奴兒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x.
z地區設定有烏斯藏、朵甘二都司(實際控制為當地宗教首領八**王分轄各政教中心的寺院,還有各諸侯家屬封地),另有置於今甘肅、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衛,以上均屬羈縻性質,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
明朝實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為防止地方權力集中。宣德後開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和巡撫的名義督撫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後成為各省常制。
總督主要署理軍務,分短期與長期兩種。巡撫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撫轄兩布政使地,如正統年間和山西河南巡撫。有的一省一巡撫。
有的一省幾巡撫。如北直隸有順天巡撫(駐遵化)、保定巡撫(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宣府鎮,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領山西大同府)三巡撫;南直隸有兩巡撫:應天巡撫(駐蘇州府,今江蘇蘇州)、鳳陽巡撫(駐淮安府,今江蘇淮安楚州)。
有的在幾省交界處設定一巡撫,如南贛韶汀巡撫就越江西、廣東、福建三省。
明代的行政區劃設定大體符合山川形便之處,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處。如南直隸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個地區。而嘉興、湖州、杭州三個太湖流域的府卻被劃入浙江省,與同為太湖流域的蘇州府分離。
而河南省也佔據了區域性的黃河以北土地。貴州省呈現中間窄兩邊寬的蝴蝶狀。根據《明史·地理志》記載,終明一朝有府140,州193,縣1138。
而根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明有衛493,所359。此外,明還設定了介於省和府、縣之間的道。道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
明代並改元的路為府,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準。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 。
明朝每個時間的地域都在變,地理圖(可能不對,請原諒)只能到這個地步,其它的字看不清。
斷亂為您真誠回答,請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明洪武9)改行省布政使司,誠軒,但習慣上仍稱為「省」。在2023年在各省設定都尉,2023年重新路由都指揮使司。被遺棄的安南於2023年,明代設定的13所以師在兩國首都的國家,包括首都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超過五省北),南京(南直隸) ,浙江省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以上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五省的南方)。
共設定16個事業部,5行局局長,局長被甩在後面。其中13部具有相同的名稱作為行政專員,其他三人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祕書。五行都司,陝西(治贛州後衛,張掖),四川(治建昌衛,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a(治建寧府,今建甌)山西(治大同縣)。
兩留守司是明洪武年間留下祕書(今安徽鳳陽)和嘉靖放在承天(今湖北鍾祥)留下的印度教局局長的。此外,青海,**政教合一的**鄔死都司,朵甘都司(實際控制的8聖潔司法管轄區,當地宗教領袖的各種政治和宗教中心的寺院,諸侯的封地的家庭),另一個放在甘肅,青海邊境地區哈密歌第一衛以上的羈縻性質,與內地的所有分部不同的行祕書性質。個省市實施明代,是由三位司長的原布系統,以防止當地的權力集中。
玄德開始傳送部(六),醫院(都察院)的總督和州長州長代表的地方行政部長。的景泰往往向省。總督軍事,分短期和長期。
總督主要民間事務,每個省和最近的司法管轄區的州長,兩個布政使的地方,如正統年,山西和河南省省長。一些省長。有些人為了節省幾州長。
北直隸順天巡撫(遵化)保定巡撫(真正的河北正定),**宣佈總督(在**宣佈鎮,宣化,一次減齡山西大同縣)的省長,南直隸兩州長:應天(江蘇省蘇州市人民**,蘇州,州長),鳳陽巡撫(在今江蘇淮安縣,淮安市楚州區)。中的一些設定,如贛南召剔嗯省長江西,廣東,福建等省數省交界處的州長。
據「歷史的明地理志」記載,明年底一次樓140,國家193,縣1138。據「歷史的明軍ii」記載,明緯493,359。此外,省,縣道明之間設定。
通道被劃分成子受到巡邏道2。明朝,改元為**的標準量稅糧的分類之道。糧食超過2000萬石是**。
數十萬以上的房子超過2000萬,十萬為下一屆**。
3樓:洗劍山河
明天發給你怎樣,我有完整一套圖
明朝所有的府州縣?
4樓:苦味精味苦
明初曾沿襲元朝的行省制,太祖洪武九年(2023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和直隸州,府以下有縣和屬州,各州以下有縣,形成了一個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制並存的大體格局。明初設定的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三分各省軍政司法權力的體系,後逐漸被巡撫制度接掌,巡撫常常成為各省權力統一的最高長官。
明代在全國設十五個省級單位,布政使司以下,改元朝的路為府,成為主要的二級行政區劃,但是同時又有直屬於省的直隸州,行政級別等同於府。都指揮使司方面,共有16個都司、5個行都司、2個留守司。16個都司中,有13個都司與布政使司同名,其它3個分別是北直隸境內的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山東省的遼東都司。
5個行都司分別是陝西、四川、湖廣、福建、山西。2個留守司是中都留守司和興都留守司。
5樓:永遠的周鋒
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可以看明朝地圖。
6樓:侍合英海衣
明朝府比縣高一級
比省底一級
但凡重要的城市
就稱府明朝
府下設州,州有二種:一為
直隸州,地位相當於府而低於府的
,直屬於省;一為
散州(即屬州),隸屬於府,地位與縣
相當明朝
縣府、州下設縣,各縣
長官為知縣明朝鄉
村莊小鎮明朝社
集體性組織;團體
如復社幾社明朝
甲戶口編制單位
20戶為一甲
明朝一些州郡的名稱
7樓:一騎白馬開吳疆
明代沒有郡了,只有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制並存的大體格局。2023年(宣德三年)以後,全國統分為兩京、13布政使司。兩京是京師(即北直隸)和南京(即南直隸);13布政使司簡稱13司,俗稱13省,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
因習慣上也稱一個直隸區為一省,所以又有15省之說。
明代江西省有幾個府、幾個州、幾個縣?
8樓:習慣未語先笑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改行中書省為佈政**時期的江西地圖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
9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明朝的府,州,縣相當於現代的什麼行政區劃
10樓:初級提問者
明清時期,府相當於現在地市一級的行政單位,下轄數縣級單位。州分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與府是同一級別,散州相當於縣。
縣與現在行政級別一樣,但當時很多縣的行政區劃比現在要大,建國後,很多大縣都被重新劃分過了。
11樓:廉玉榮妙珍
在明朝,通常是行省以下設府,府領縣。但也有例外,這就是州的問題。有些州直接歸行省管理,稱為直隸州,與府平級,下面領縣;有些州歸府管轄,稱為散州,有領縣的,也有不領縣的。
明代遼東有沒有實行府州縣制
1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遼東也沒有按察使司和布政司使。
但遼東是有各種道員(或者叫道臺),但這些道員行政上是列在山東布政司和山東按察司之下的。
比如說袁崇煥,儘管他的轄區在遼東的寧遠,但他的職務全稱是就是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寧前道。
遼東一度有幾個州,但沒有行政機關。天啟二年毛文龍一度收復了部分遼東半島地區,即今天的大連市金州區、復州(今瓦房店市)、海城市、蓋州市一帶。明朝設立了金復海蓋四州,都是州一級,名義上歸山東登州府管轄,但這些前線地區從來沒有實際派駐過知州、同知等文官。
而是歸毛文龍的東江鎮下的各總兵管轄。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貌似實行了吧,這個制度在明朝全面實行了,不可能落下遼東
明朝的官職與其相對應的行政區域劃分
明朝,官制原有中書省,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直接由皇帝管理六部.即 兵刑工吏戶禮 六部.六部長官是尚書,副長官是侍郎.吏部掌管官吏任免 考績 升降 調動等事務 戶部掌管全國土地戶籍 賦稅 倉貯 財政等事務 禮部掌管禮儀 祭祀 教育 外交,並主持科舉考試 兵部掌管軍籍 軍隊訓練 選拔軍官等軍事事務 刑部...
中國地理 乾溼地區的劃分(具體到省份)
乾溼地區劃分 1.8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然後折向東,沿秦嶺 專淮河一線,此屬線以東 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大於800mm,為溫潤區。是我國主要的水田作業區,農業以水稻生產為主 此線以北為半溼潤區,以旱作農業為主。2.400mm年降水量線,此線大致沿大興安嶺 長城一線到蘭州,向西南...
中國的省份是根據什麼劃分的,中國地理的區域劃分以及所屬省份
上千年曆史,至今幾十個省的由來 這是一本書的內容 這裡沒法說清楚 中國的省份常以河流湖泊山脈等等自然地理來劃分省份,比如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等,這些地方就是以山脈和湖泊來命名和劃分的。最初,多是依照山川河流走向,以及風土人情的區別劃定。但是,後來為了便於統治,實際有了很大變化。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