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泉
2023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九號,以下簡稱《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對加處罰款或滯納金的最高金額作出了限制性的規定,即加處罰款或滯納金數額均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這裡需要認識到,行政強制法此條款所說的是「加處」罰款並不同於對一般稅收違法行為的「處以」罰款。「加處」罰款是在稅務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後,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情況下,對不繳罰款的再處罰,對應的基數是罰款額。
《行政強制法》所說的是「滯納金」也不同於未按規定繳納稅款而徵收的稅收滯納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9號,以下簡稱《稅收徵管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稅法有關滯納金的規定在一些情形下並不屬於行政強制法中的行政強制執行措施,比如未按期繳納稅款加收的滯納金,是納稅人對佔用國家稅款造成國家損失作出的補償,這種情況下,稅收滯納金的性質不是執行罰,而是稅款孳息。
根據《稅務行政複議規則》(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1號)第十四條的規定,徵收稅款和滯納金屬於徵稅行為,罰款屬於行政處罰行為。《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因徵稅行為引起的納稅爭議,需要先申請行政複議方可向法院起訴,而行政處罰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稅收優先權包括滯納金問題的批覆》(國稅函〔2008〕1084號)規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立法精神,稅款滯納金與罰款兩者在徵收和繳納時順序不同,稅款滯納金在徵繳時視同稅款管理,稅收強制執行、出境清稅、稅款追徵、複議前置條件等相關條款都明確規定滯納金隨稅款同時繳納。稅收優先權等情形也適用這一法律精神,《稅收徵管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稅收優先權執行時包括稅款及其滯納金。該條規定:
「稅務機關征收稅款,稅收優先於無擔保債權,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或者納稅人的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應當先於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執行。納稅人欠繳稅款,同時又被行政機關決定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稅收優先於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稅款滯納金和罰款性質是不同的,稅款滯納金不屬於行政處罰,雖然稅款滯納金有時會因稅收違法行為的存在而產生,但被徵收稅款滯納金不一定就存在稅收違法行為。如果稅務機關作出查補稅款等處理決定後,當事人逾期不繳納相關稅款和滯納金,稅務機關為督促其儘快履行繳納義務,在原先查補稅款和滯納金的基礎上再加收滯納金,才是行政強制法規定的「加收滯納金」的本義,才適用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有關加處滯納金上限的規定。稅款滯納金不屬於《行政強制法》中規定的「滯納金」,不受「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規定的限制。
2樓:金芃閣
稅收滯納金的加收,按照徵管法執行,不適用行政強制法,不存在是否能超出稅款本金的問題。如滯納金加收資料超過本金,按徵管法的規定進行加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9號)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11〕49號)第四十五條規定:「……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
注:這裡指的行政加罰和滯納金,不包括稅收滯納金。
印花稅滯納金走什麼科目
印花稅直接計入管理費用 印花稅,滯納金計入營業外支出。分錄如下 借 管理費用 印花稅 貸 庫存現金 借 營業外支出 貸 庫存現金 印花稅不用計提,繳納之後直接記入管理費用。借 管理費用 印花稅 貸 銀行存款 若計提,不能計入應交稅費,可以記入其他應付款。計提時借 管理費用 印花稅 貸 其他應付款 繳...
什麼是滯納金,滯納金是什麼意思
滯納金是指行政機關對不按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相對人,課以新的金錢給付義務的方法。目的是促使其儘快履行義務,屬於行政強制執行中執行罰的一種具體形式。滯納金是指因義務人為能按期如約履行義務而對其施行的一種經濟懲罰。滯納金必須在合同中約定,或者由國家法律規定。目前,常見的滯納金主要有 費 煤氣水電等公用...
稅務滯納金(非罰款)在所得稅彙算時需要調增嗎
需要調增的。以下計算所得稅時不得扣除滯納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 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 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2 企業所得稅稅款。3 稅收滯納金。具體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被稅務機關處以的滯納金。4 罰金 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是指納稅人違反國家有關法律 法規規定,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