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人物形象動作的作文有關描寫人物形象動作的300字作文

2021-03-07 11:37:04 字數 6195 閱讀 1804

1樓:桓培勝陰酉

在我所居住的小區裡,有一位

普通的送奶工,他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伯伯。

那位伯伯的**黝黑黝黑的,一看就知道是長年在外風吹日晒的結果;在他那國字形的臉上,有一雙不大卻炯炯有神的眼睛。

我們樓洞有三家訂戶,兩家在五樓,一家在六樓。六樓那家訂戶也就是我們家。

六層樓,這上上下下一趟,不拿東西就已經把人累得夠嗆了,不要說送奶工還拿著那麼多的牛奶瓶了。何況那牛奶瓶又圓又滑,一不小心就要摔壞幾瓶,一般的人一看這情況,就直接放在樓下。這位伯伯可不這樣,每天下午六點他總是準時將牛奶送到訂戶家門口,再敲敲門,喊一聲「牛奶來了!

」冬天來了,天越來越冷,不管颳風還是下雪,每天下午六點,樓道里總會響起那熟悉的腳步聲和洪亮的叫門聲「牛奶來了!」

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傍晚,這位伯伯又來送奶,我接過牛奶瓶時,發現他的手都已經被無情的風給吹裂了,**好象老松樹的皮,皺皺巴巴的。我很奇怪,為什麼不帶上手套呢?是沒有錢買手套還是太忙沒時間買手套?

要不然我送給他一雙好了。第二天,他又來送牛奶時,我終於忍不住問了他,他親切地說「你看,這瓶子外有一層水珠,戴上手套,瓶子就容易滑掉的。」哦,是這樣啊!

我心裡感嘆道:這位送牛奶的伯伯為了不摔壞奶瓶,竟然在大冬天裡赤裸著雙手,真是讓人敬佩呀!媽媽說這是一種敬業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送牛奶的伯伯,你是我最敬佩的人

2樓:匿名使用者

老姐 我家老姐小時侯是天才,長大了是人才。我嘎嘎佩服她!我和她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了20多年,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做人的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使我也不得不懷疑我小時候她曾經極其詭祕地對我說過的那句話的真實性。她說:「你知道嗎,你是咱媽從廁所揀回來的!

」我比家姐小5歲半,四捨五入就算6歲吧。我是佔著我奶奶的孫子指標來到人世的。人們都說我倆不象一個媽生的。

家姐小時侯特別淘,而我則特文靜特淑女,總是象個尾巴一樣乖巧的依偎在保姆姨身邊。說保姆顯得太闊氣了點,不符合20年前我們家的經濟實力。其實就是因為我們不是孫子(怎麼這麼彆扭呢)所以爺爺奶奶不願意看我們,不得不找人帶。

我和家姐都是在我老媽休完產假上班時就被送出去了,可憐還在襁褓中的我們啊。就這樣狗一樣的長大了!不過保姆姨一家人都很好的,我們兩家幾十年如一日的和睦融洽。

在我出生前的6年時間裡,老姐都是在保姆姨家度過的。經常是我媽下班去接她的時候,要花半小時才能找到灰頭土臉的她那都是家常便飯。要麼剛從房頂上爬下來,要麼剛從水坑裡趟出來。

一轉眼我降臨到了這個苦難的人世間了。據可靠訊息說,那天6歲的老姐一口氣吃了6個白麵饅頭(至於饅頭究竟有多大已無從考證)。吃了6個饅頭後,老姐捧著圓鼓鼓的小肚子一溜小跑到了保姆姨家,摸著肚皮自豪地宣告到:

「我媽給我生了個小妹妹。可漂亮呢,腦袋象個大地瓜!」

兩個月後我接了她的班,去保姆姨家走馬上任了,她則下崗回了家。媽媽把二舅家的林林姐接來和老姐做伴。這下可熱鬧了,這兩個6歲的小丫頭看我媽前腳剛走,後腳就開始在家阼開了!

那時侯每個人每月**的白麵都是有限的,她倆可到好,把一家人一個月吃的白麵全都一股腦的倒進了盆裡,摻水一頓攪和,然後開始擀所謂的餅。正擀的起勁時突然聽到我老媽下班回家的聲音,情急之下,把「餅」全都藏在了水缸裡。我媽一見她倆滿頭滿臉滿身的面和站在那傻愣愣的樣子就全都明白了。

可中午那點時間還要做飯還要喂老母豬,哪有時間給這倆妮子上思想政治課啊!於是老媽就讓她倆一人頭頂一空盆站在院子裡的太陽底下思過。可她倆不但不知改悔還在那嬉皮笑臉。

我媽又分別往她們頂的盆子裡放了幾個大土豆子,她們才終於老實了。

有一天媽媽下班剛走到門口,就見鄰居曹大娘神色慌張、東看看西望望地叫住了我媽,好象特務接頭一樣的。曹大娘把我媽拉到角落裡低聲彙報了這樣一件事:「下午我正在家睡午覺呢,突然被一陣巨大的響聲吵醒,我第一反應是發生**了,嚇的我一下子跳起來竄了出去。

出門一看卻發現原來是你家小明,不看到好,這一看把我給嚇的呦,心突突直跳!你猜怎麼著,小明正光著腳在房頂上跑呢!哎呦,房上的瓦呀嘩啦嘩啦直響,跑過的地方還有碎瓦片掉下來呢……」末了還不忘交代一句:

「你可千萬別說是我告訴你的呀,要不小明該來找我算帳了。」說完趕快從門縫擠了進去,砰的一聲關緊了大門。好象我6歲的老姐馬上就要找她報仇一樣的。

接下來的細節我沒忍問,估計總少不了一頓暴揍了。

還有更有才的呢,我們家院子裡種了豆角,鄰居的院子裡除了豆角外還種了西紅柿。她嫉妒人家的大紅西紅柿,就偷偷的爬過去摘了一個。回來後用繩子象綁傷員一樣的把那個西紅柿綁在了我們自己家的豆角架上。

老媽下班後我姐高高興興的把她拉到豆角架旁,指著她的傑作驕傲又神氣地對我老媽說:「媽,你看看,咱家的豆角也接西紅柿了!」

聽說家姐上小學時曾經做過全校大合唱的領唱,還是什麼「故事大王」,還聽說口才特好,演講水平特高。能做到聲情並茂、聲淚俱下。但是這些都是我聽來的,打我記事起她的這些才華就突然間全部泯滅了。

沒能給我學習和一睹為快的機會,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啊!

其實我姐這人心地挺好,屬於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最大的缺點就是脾氣太差,不是一般的差。人家是蘸火就著,而她不用凸透鏡聚光,隨時都可以「自燃」。

從小到大我就懼一個人,就是家姐!她對我好是真好,可以從嘴裡省下好吃的給我,一直到後來工作了還會把吃的攢下來回家時帶給我。但我小時候也確實沒少受皮肉之苦。

記憶最深的是一年寒假裡發生的事:每天中午媽媽都讓我們睡午覺,可我媽剛一出門上班,老姐就立刻把我拉起來。然後從櫃子深處拿出一塊花塑料布。

是她自己攢錢買來的,目的是裝飾我們家那張鐵床!她讓我幫忙看看怎麼鋪最漂亮。於是一會讓我左抻抻,一會讓我右拽拽,不出5分鐘必定發火,緊接著就要忍受皮肉之苦了。

通常是用水瓢打我的大腦袋!整個寒假都在和那塊花塑料布做鬥爭,始終沒能比劃出讓老姐滿意的效果來。那段時間我對那塊花塑料布恨的咬牙切齒。

以至後來見到塑料布就過敏,症狀是瘋狂的打噴嚏。

3樓:匿名使用者

.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視,處處離不開眼鏡,就像個「睜眼瞎子」一樣,只要把他的眼鏡摘下來,在我面前他就像綿羊一樣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頭了。

他吩咐我給他拿肥皂換水。我得意地想:哼!

我先給你跑跑腿,然後再治你。一會兒,哥哥伸長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滿頭滿臉都是。我一看時機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

哥哥搓完後去洗頭,一捧水,捧了個空。他忙去找,可剛一睜眼,肥皂沫就殺得他直流眼淚。他像盲人摸路一樣,東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還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鏡。

2.這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圓臉蛋潤潤的,眉很赤,細長的雙眼閃動著爽直的、熱乎乎的目光;老是未言先笑,語言也帶著笑,像唱歌似的。她走路時把身子的重心放在足尖上,總像要蹦跳、要飛。

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個純真而歡樂的女孩子,奇怪的是她那過分素淨的打扮,與她的性格很不相稱,也和那些愛漂亮的繅絲姑娘迥然不同:藍布棉襖,黑粗呢短大衣,草綠色長褲,脖子上的紗巾是白的,扎小辮的頭繩是根黑毛線。 3.

瞧她那黝黑的臉蛋,透露著一種不服輸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閃著一雙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視著對手的一舉一動,機警靈活。凹凸的輪廓勾勒出了她對乒乓球的不懈追求。雖然個兒矮,也並不強壯,但她仍然瘋狂地熱愛運動。

正如她那個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點,雷打不斷! 她的對手現在是q同學,她毫不示弱地舉起乒乓板,習慣地聳聳肩,扭扭脖子,職業性地蹲好馬步,微微抬起頭,露出她那雙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聲,輕聲地說:「發球吧!

」那個黃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來,她毫不猶豫地一側身子,掄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誰知,對手也不甘示弱,又一個直射球。她警覺地皺了皺眉頭,左腳往後一跨,右手對準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離開球。

對手直接一個「殺球」,使她防不勝防,輸掉一球! 「可惡!」她咬了咬牙,伸手抓來一塊毛巾,擦擦汗,又隨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錯嘛!」她握緊了板子,輕輕地把球往空中一拋,以閃電的速度把球運了過去,留下兩聲脆響。對手是個能將,不好對付。

時間過去了很久,也沒分出個勝負。她心裡有些著急,那黃色的小球似團小火焰,燒得人心裡發慌,儘管她左閃右閃,提打旋殺,對手卻紋絲不動。 她心中很是惱火,額頭上的汗珠都要發燙了,她一聲怒吼,眉毛把汗攪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過去,正中對手要害,對手往後一個踉蹌。

冷不防輸了一個球

描寫人物形象動作的作文300字左右

4樓:匿名使用者

1.您在這短暫的說話間歇,眼光向整個教室溜了一遍,您的目光和我的 目光相碰,這相碰僅僅是一剎那,就在這一剎那,多少同學異樣的目光掃向 了我。我的同桌,那個調皮鬼還「嘿嘿」笑了兩下。

我的心沉下去了,我的 頭垂下來了。

(小作者很會寫文章,最後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讓人一看就知道「我」

當時心裡不好受了。)

2.有一次,放了晚學,外面下著滂沱大雨,窗戶被豆大的雨點打得「噼 噼啪啪」地響,同學們都有傘,他們打著傘回去了,只有我一個人站在教室 門前的走廊裡。此時,風更猛烈地怒吼著,鉛色的陰雲又一次佈滿了天空, 彷彿要吞了整個世界,又是一道閃電劃破了黑沉沉的天空,接著是轟隆隆的 打雷聲。

我害怕了,身子也覺得冷了起來,我哭了。哭聲驚動了正打著傘回 家的馬老師,她走了過來,溫和地問:「海平,你怎麼了,為什麼哭呀?

」 我回答說:「馬老師,天下著大雨,我不敢回家。」馬老師說:

「來,我送 你回家。」於是,就一手撐著雨傘一手拉著我走出了校門。

(這裡的景物描寫寫得很好,這樣就突出了我的著急,突出了老師對我

的關心。)

3.劉老師站立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他的身影像一棵大樹,又像一座塔。 我們都敬畏地站在一邊,一句話也不敢說。

只聽見頭頂上的樹葉發出沙沙的 響聲,好像在說:「你們是多麼胡塗啊!」

(用了兩個比喻寫出劉老師的沉默不語的樣子,使人難忘。沙沙的葉聲 也烘托了我們內心的害怕和愧疚。)

4.我將要到廣州上學,呂老師知道我愛好集郵,臨行時,送給我一本精 美的集郵冊,上寫:「南北千里共進步。

贈我的朋友——韓磊。」朋友,多 麼樸實無華的語言。「老師——朋友」,每當我看到這裡,心中就激動萬分。

(面對這樣平易近人的老師,哪位學生能不激動萬分呢?)

5.老師,您還記得嗎?我還曾經是校排球隊的隊員。有一次早訓練,由 於我來不及吃早飯,胃病**了。一陣陣絞痛使我難以步行,滿臉汗水交織

著淚水,隊員和教練把我扶到辦公室。您知道後,立即趕來,詢問了情況, 馬上給我端來了開水和點心,看著我,一邊跟我開玩笑,一邊哄我吃點心, 想使我忘記病痛。後來,您又攙扶著我去醫院看急診。

我偎依在您身旁,就 像女兒偎依在母親的懷中。我的眼睛溼潤了。

(最後一個比喻就像這一段文章中的眼睛一樣,它把我對老師的敬愛, 和老師對我的關心都集中地表現出來了。)

6.快到中午了,忽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接著便下起了大雨。我們沒 有拿雨傘,心裡非常著急。

正在這時,王老師把我和妹妹從樓上叫下來,並 給我一把雨傘。她從走廊裡推出自行車,披上雨披,說:「讓你妹妹坐在車 上,我把你們送回家去。

」我呆呆地站在那裡,望著這位滿臉雨水的老師, 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雨不停地下著,我的腳踩在水坑裡,水和泥濺在 老師的褲子上,雨點打在老師的臉上,我從雨傘下面偷偷地看著滿身泥水的 老師,我的眼睛溼潤了。

(「我呆呆地站在那裡」、「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的眼睛 溼潤了」,這樣的語句很有用處,它把「我」當時的真實感受寫出來了。讀 者讀了,也一定會和小作者一樣,心裡湧起激動的心情。)

7.正是這輛車啊!它日日夜夜、年年月月載著陳老師上班、下班、家庭 訪問??

有時車胎漏氣了,陳老師就推著車走。有時我看見陳老師身上沾著 泥,自行車也髒了。我想陳老師又摔跤了吧!

如今,自行車的輪子已經磨光 了,它就像上了年紀的人一樣。自行車的主人——陳老師臉上的皺紋也開始 多了起來,頭上也增添了白髮。可是就像她的自行車一樣,仍然堅持著工作。

(通過一輛自行車來寫老師,小作者的點子真妙!)

8.姜老師在同學之間來回走著,腳步很輕、很輕,生怕打擾了同學的思 路。她那張瘦削的臉上,一雙明亮的眼睛掃視著每個同學,目光是那麼溫和、 慈祥。

(寫人物,就是要進行描寫,把當時的情況,哪怕是很細小的過程,也

具體地寫出來。你看,小作者寫姜老師的腳步,寫姜老師的臉,寫姜老師的 目光,是多麼細緻!)

9.後來,馬老師因工作的需要調走了,可我的心裡一直

想念著她。當我看到月季花開放的時候,我就念叨著她:「馬老師啊馬 老師,我什麼時候再能看到你呢?」

(最讓人欣賞的一句話是:「當我看到月季花開放的時候」,為什麼這

樣的一句話會讓人久久難忘呢?)

10.有一次,批改好的數學考試卷子發下來,我只得了八十幾分。錯在哪 兒呢?

我急忙尋找,發現一道應用題被扣掉了十幾分,可是我反覆運算,總 覺得自己沒錯。要不要跟王老師講呢?我猶豫了好久,終於鼓起勇氣去找她。

她仔細看了一下試卷,說:「你用的是簡便方法,老師倒沒有想到。」便馬 上給我加了分,後來她還在班裡表揚了我。

(寫老師的作文,有的同學認為一定要寫老師做了哪些正確的事情。其 實,做錯了事情,勇敢地承認,不也是很讓人欽佩嗎?)

描寫人物形象描寫的句子,描寫人物外貌 動作 語言 神態的好句子

1 他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透出一股伶俐。2 別看阿墩胖得肥肉直打顫顫,動作卻機警得像只與獵人周旋的豹子。3 別看他人小,心眼可靈啦,10個大人也比不上他,真是秤砣雖小能吊千斤。4 春花秋月,是詩人們歌頌的情景,可是我對於它,卻感到十分平凡。只有你嵌著梨渦的笑容,才是我眼中最美的偶象。5 ...

描寫人物形象的成語,描寫人物形象的四字成語

一表人才 風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園 披頭散髮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相貌堂堂 2 描寫人物動作的成語 身手敏捷 風馳電掣,動如脫兔,舉目眺望 大步流星 昂首挺胸,手舞足蹈 張牙舞爪.神采飛揚 愁眉緊鎖 垂頭喪氣 笑逐言開 炯炯有神 目不轉睛 神采奕奕 眉開眼笑 眉清目秀 笑逐言開 身材魁梧 儀表堂...

有關邊城的人物形象分析,《邊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

翠翠的形象分析 邊城 中的主人公翠翠,是沈從文嚮往的優美人性與人生的化身與極致。這個湘西少女,是渡船老人的外孫女,祖孫倆相依為命,長期生活在山水間 渡船上,青山綠水與古樸的環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麗 熱情 純真,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又從小常看著老人向那些困憊的旅人贈飲一杯涼茶,甚至不收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