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曆史名人地位代表事件影響

2021-03-08 15:57:15 字數 5637 閱讀 7525

1樓:

朱華是你吧,我這有更好的資料:(還有南陽的特產)

西周時期政治家軍事家申伯

申伯(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

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時,為了遏制「南土」楚國勢力的崛起,又能「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宣王於公元前827年或稍後改封其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

南陽,原為西周謝國封地。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從淮夷前線調至南陽,「於邑(城垣)於謝」,「定申伯之宅(宮室)」,營建先王「寢廟」,劃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國的時候,宣王為其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詩歌詠其事,此篇後收入《詩經》。

申伯就國南陽後,改進石、陶生活用具,發展金屬生產工具,擴大黃牛飼養,鼓勵國人墾荒。同時調整防禦思想,加強戰車與水軍建設,有效地阻止了楚國勢力的北進,為南陽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宣王中興」作出了貢獻。

西周末年,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的滅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周平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闢新時代的角色。

南陽城市文明的開拓者

□張曉東

有文字記載歷史以來,關於南陽城市建設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西周。這一成就應歸功於申伯,《詩經》有句專門歌頌申伯的詩裡提到:「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

從大周宮廷正式下檔案,修建申伯宮室的那一刻起,南陽的城市文明就拉開了序幕。

由於申伯領導有方,墾荒屯田,改進工具,申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它不僅遏制了楚國,而且成就了「宣王中興」。仰仗申伯的文治武功,又兼南陽特殊的地理優勢,南陽很快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城市。

在此後的歷史發展程序中,南陽成為東周的冶鐵中心,並發展成商賈雲集的「六大都會」之一。

申伯揭開了南陽城市建設的新篇章,可以說,申伯是開拓南陽城市建設第一人。

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

百里奚(約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姓百里,字子明,春秋時期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統一天下的奠基丞相。

百里奚早年家境貧困,在妻子杜氏支援下出遊列國求仕,歷經宋國、齊國等諸侯國。後在其好友蹇叔的舉薦下,做了虞國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晉國(獻公)滅掉虞國。

百里奚拒絕在晉國做官,被充作媵人(奴隸),後逃回楚國牧牛。秦穆公聞奚賢,後派人以五張黑公羊皮將百里奚換回,拜為上大夫,故世人稱之為「五(公羊)大夫」。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這一時期,秦孝公稱之為「甚光美」的時代。史載百里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百里奚身為秦國大夫,勤理政務,平易近人,生活簡樸。「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深受百姓愛戴,「及卒,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

百里奚故宅及墓冢在今南陽市中心城區西百里奚村一帶。《水經注》記載:「梅溪水出(宛)縣北紫山,南經百里奚故宅。

」《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在百里奚村東,高約七米,稱百里大夫墓。墓前擺放七塊巨石,俗呼七星冢。

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鄭璉書五大夫碣銘,後佚。」墓左側有碑,碑陰刻唐韓賞詩。我國著名秦史學家馬非百先生所著《秦集史》否定「虞國說」,對百里奚為南陽人進行了詳盡的考證。

心與牛一

□陳明遠

楚成王至死也不會清楚,自己比秦穆公更早地聆聽了百里奚的治國之道而全然不覺。那次盡展百里奚才智與韜略的談話不能被愚鈍淺薄的楚成王所理解,卻為楚成王落下了一則笑柄。

直到2023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能夠記得二人當時在宛地一段對話。那是楚成王聽說宛地的百里奚擅長養牛,便問:「飼牛有道乎?

」百里奚答:「時其食,恤其力,心與牛而為一。」楚王道:

「善哉,子之言!非獨牛也,可通於馬。」於是百里奚做了楚成王的馬伕。

自以為是的楚成王就這樣錯過了賢才百里奚,而後來的百里奚在秦國正是用「心與牛而為一」這條飼牛之道使秦穆公稱伯於西戎。

自百里奚始,「心與牛一」就是歷代統治藝術的一條基本追求而被廣泛接受,即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同情體諒,並以此構建融洽和諧的理想社會。後來孔子的「仁者愛人」以及今天我們的「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等都是這種觀念的發展與演化,這是一種體恤關愛的教化,而不是討價還價的談判,更不是爾虞我詐的「博弈」,而是一種「心與民一」、「其樂融融」的和諧場景。

從後來百里奚在秦國的作為來看,他的確實踐了這種政治主張。他給秦國帶去的不是殘酷的征戰殺伐,不是苛刻的政治高壓,而是「心與牛一」的仁厚寬容的治國之道。在他的輔佐下,秦穆公三立晉君、稱霸諸侯,並征服西戎、拓地千里,為後來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春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范蠡

范蠡(約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45年),字少伯,楚宛三戶(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年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後世尊稱為「商聖」。

史載:「文種為宛令」,聞其賢「得蠡而悅」,後同至越國出仕,共同輔佐越王勾踐,俱為著名越國大夫。

公元前494年,吳越兩國發生戰爭。吳王夫差大破越軍,勾踐偕妻入吳為奴,范蠡伴越王赴吳為人質。范蠡用計取得吳王信任,使勾踐得以順利歸國。

歸國後,輔佐勾踐臥薪嚐膽,以圖強雪恥。經過十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公元前479年,吳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黃池會盟諸侯,留太子與老弱守國。

在范蠡建議下,勾踐發奇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終於滅吳興越。

在功成名就之後,范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海濱,改稱鴟夷子皮,在海濱耕作,圍海煮鹽,捕魚養殖。經過苦心經營,終積資達數十萬,名聲遠揚。這時,齊人發現了他的才能,又請他出任齊相三年。

范蠡具有「富好行德」思想,曾對人說:「治家能置千金之產,做官能至卿相之位,這已達到極限了,長期享受這樣的榮華,是不吉利的。」於是,他歸還相印,散盡家財,贈送親友和鄉鄰,又悄悄離開了海濱,到陶地定居,重新經商,又擁資產千萬,成了遠近聞名的陶朱公。

范蠡在經營上「夏則資皮,冬則資糹希(細葛布),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等樸素的中國古典經濟理論,千百年來被歷朝歷代的商賈所尊崇、效法,一直在影響著後人,被中外經濟學家奉為圭臬。

范蠡評贊

□王建中

范蠡的前半生輔佐越王勾踐滅吳興越,功勳卓著,應該引起重視。然而,他的後半生更值得加以總結。他的後半生是非常坎坷的,大致經歷了「浮海出齊」、「耕於海畔」、「父子耕畜」、貨物「交易」。

也就是辭職下海、以農為本、農牧結合、棄農經商四個階段。其中,第四階段是其資產由「十萬」到「千金」,再到「鉅萬」的重要積累階段。這一階段,不僅需要與傳統的「賤商」、「抑商」觀念大膽地挑戰,而且還需要創造出新的經商理論與實踐。

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歷史大潮中,范蠡順流划槳,率先駛向了改制的彼岸。為什麼范蠡做官、種田、經商樣樣都能夠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有文化。倘若還有其他什麼可景仰的,那就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對他所評價的:

「富好行其德者也。」

「絲綢之路」的開闢者張騫

張騫,字子文(?~公元前114年),西漢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西漢傑出的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闢者。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陽方城縣博望鎮。

漢初,匈奴屢犯中原,為聯合大月氏夾攻匈奴,漢武帝派張騫於公元前138年,率百餘人前往西域。西行途中,為匈奴人俘虜,拘禁達十年之久。十年中,他為匈奴人牧羊、放馬、做苦工,並精心保管使者節杖,牢記著使命。

後擇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月氏。當時,生活已獲安定的大月氏人,不願東返與匈奴作戰,張騫只好東返歸國。歸途中又被匈奴俘虜,被禁一年多。

公元前126年,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張騫在出使西域過程中,將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記錄下來,使漢朝廷第一次瞭解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司馬遷稱此行為「鑿空」。

公元前123年,張騫以校尉之職隨衛青出擊匈奴,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張騫受命為中郎將,率將士300人,攜牛羊萬頭,幣帛數千萬,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偕同烏孫使者返抵長安,官拜太行。公元前114年,張騫因病去世。

隨後,被張騫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國的副使,也陸續偕同各國使者來到長安。從此,漢王朝與西域各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交往關係。

張騫與開放

□周家昌

張騫擔負友好使者的重任,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司馬遷稱之為「鑿空」———封閉的打通。「鑿空」,如果用現代的詞語代替,再沒有用「開放」這個詞更準確了。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今天,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搞改革開放了。

作為一個南陽人,我為張騫分封到南陽而驕傲,為張騫的精神而感動,南陽的改革開放事業應該從中汲取力量,讓新的絲綢之路從南陽延伸,通往世界各個地方,讓南陽走向世界。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郡西鄂(今臥龍區石橋鎮)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和文學家,後世尊其為「科聖」。國際天文組織於2023年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山」,2023年又將太陽系中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2023年,為了彰顯生養他的家鄉南陽,又將國際永久編號為9092的小行星,命名為「南陽星」。

張衡自幼勤學,十六七歲時遊歷了峽西、洛陽,併入太學讀書。公元100年,張衡出任南陽主簿。公元111年,他應召入京,先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公元136年出任河間相,後又拜尚書。

張衡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在天文學方面,張衡創造的「漏水轉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臺演示恆星和太陽週日執行的儀器。是我國古代宇宙結構學說之一———渾天說的代表人物。

在**學方面,他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及其方位的儀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與3.1622之間,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地理學方面,他繪製有完備的地形圖。

另外,他還研製出「記裡鼓車」、「指南車」、「獨飛木鳶」、「瑞輪莢」等令人驚歎的奇巧裝置。文學方面,張衡所撰《二京賦》,為漢賦「長篇之極軌」。《南都賦》以飽滿熱烈的感情,抒發了一個家鄉赤子熱愛南陽、讚美南陽的拳拳之心,時人爭相傳閱。

藝術方面,他曾被列為後漢六大名畫家之首。

為紀念張衡,南陽市在石橋鎮建有張衡紀念館。

永恆的張衡

□周同賓

我曾建議,在南陽市區最顯眼的地方,矗立起張衡的偉岸塑像,讓這位最有資格堪稱偉大的先輩作為人傑地靈的象徵,作為南陽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向世界展示南陽文化魅力的形象大使,作為南陽人繼往開來、再造輝煌的精神原動力。張衡的名字早已寫在宇宙間的小行星,早已刻在月球上的環形山,這樣的人物在中國和世界都極少。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他幾乎是南陽人可以向寰宇驕傲的惟一。

張衡是天才、奇才、全才、通才,在科學研究、機械製造、哲學思辨、文學創作等多方面都有傑出建樹,都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他的根牢牢紮在故鄉南陽,他的心時時牽繫社稷蒼生。從幼讀詩書,宦遊京師,到河間相任上上書「乞骸骨」退休,終於歸葬桑梓,雖迭遭困擾,飽經憂患,他硬是實現了人生的燦爛,走出了完美的圓滿。

歷史的張衡,文化的張衡,人格的張衡,思想的張衡,均可作為知識分子的百代楷模。當代的南陽人,更應該繼承張衡的精神遺產,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他那篇用如椽大筆寫出的《南都賦》,是唱給故鄉的深情的讚歌、戀歌,大漢的南陽永遠在這篇大氣磅礴、氣勢恢弘的瑰美大賦裡鮮活,而且永生。

今天,我們應當寫出新的《南都賦》,不只寫在紙上,更應當寫在大地上。能如此,才不愧於張衡的後人啊!

很多人,很多事,都速朽,而張衡卻永恆。想,即便張衡的塑像一時不能樹起,起碼應該先讓他矗立在南陽人的心裡。

南 陽 特 產:::::::...

紅慄南瓜 彌猴桃

南陽黃牛 山茱萸樹苗

板 慄 靈 芝

香 菇 玉 雕

南陽玉器 烙 花

歷史名人名字帶死字,歷史名人名字帶死字

李斯 接近死字 結果最後死的挺慘 可見不吉利啊 古代起名都講個吉利,估計沒有。窮人起的狗子啊之類的,是為了名字賤,好養活,富人家的就很講究了,斷不會有名字裡死字的,除非是自己長大 自己起的,但是名人裡沒聽說過。歷史名人表字大全 劉備字玄德 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孫權字仲謀 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隴右的歷史名人,甘谷縣的歷史名人 要10個 簡介要詳細

1 太昊伏羲氏 伏羲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 結繩紀事 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2 石作蜀 石作蜀,字子明,號卓子,冀 今天水市甘谷縣十里鋪鄉 人。生於周敬王元年 公元前5...

翟姓的歷史名人

一 翟讓 東郡韋城 今河南省長垣 人,隋末農民起義軍瓦崗軍首領。因犯死罪,逃至瓦崗,聚眾起義,是瓦崗軍初期首領。李密投瓦崗軍後,殺張須陀,克興洛倉,開倉濟飢,聲勢大振。翟讓有意讓賢,並推李密為魏公,自任司徒,封東郡公。不久被李密 二 翟方進 汝南上蔡人,西漢大臣。家世微賤,後與繼母赴長安拜師學習。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