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山海軒
阿拉伯地區的大部分國家,即伊斯蘭教的大部分國家地區.那是民族習慣的問題,就好象以前我們國家的女人要裹腳一樣,其實那就是一種重男輕女的表現,因為他們認為女的人的臉是不能隨便讓外人見到的,不然那是沒有禮貌的表現.
一、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的由來
有關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的規定可追溯到《古蘭經》。《古蘭經》(注:馬堅譯:
《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版。)第二四章第31節說:「你對信女們說,叫她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除非對她們的丈夫,或她們的父親,或她們的丈夫的父親,或她們的兒子,或她們的丈夫的兒子,或她們的兄弟,或她們弟兄的兒子,或她們的姐妹的兒子,或她們的女僕,或她們的奴婢,或無性慾的男僕,或不懂婦女之事的兒童;叫她們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們所隱藏的首飾。
」這裡提到的「面紗」是從頭頂下罩,能罩住全臉,遮住頭髮、耳朵、脖頸,露出眼孔的方形紗巾。現在我們習慣上將「面紗」與棄用面罩的面紗統稱為蓋頭。穆罕默德要求信女們戴面紗或蓋頭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是為了保護婦女私有財產不受侵犯。這從穆罕默德要求信女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可看出這一目的;二是出於保護婦女不受男**犯的目的;三是出於對真主的尊重與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古蘭經》第七章第31節說:
「阿丹的子孫啊!每逢禮拜,你們必須穿著服飾。」穆聖說:
「出動的女人禮拜,必須戴蓋頭,才能得到真主的悅納。」(注:陳克禮譯:
《聖訓經》上冊,第120頁。)因《古蘭經》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經典,對伊斯蘭社會具有普遍的法律約束性。隨著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戴面紗或蓋頭逐漸為廣大穆斯林所接受,成為伊斯蘭婦女約定俗成的服飾習俗。
這從艾布·法拉吉《詩歌集》有關內容中可略見一斑。「阿布杜拉·伊本·歐默爾說:『我往朝天房時,路上遇到一個美麗的婦人,口裡說著動人的情語;我的駱駝走近她時,我問她道,你這位婦人,是去朝天房的嗎?
為什麼絲毫都不畏懼安拉?她聽見我的話,便揭開面紗——只見她的美貌,她像豔麗的太陽一樣……」(注:納忠譯: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一冊,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189-190頁。)
二、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的盛行
阿拔斯王朝時,阿拉伯半島社會普遍盛行戴面紗或蓋頭的習俗。隨著伊斯蘭遠征的勝利和伊斯蘭教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傳佈,這一習俗逐漸為全世界穆斯林所接受。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富汗、葉門等穆斯林國家裡,婦女若有要事出門訪親探友或學習教義,就需要戴上蓋頭,以免冶容誨淫。
伊斯蘭教傳入我國後,戴面紗或蓋頭的習俗被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婦女所接受,成了中國女穆斯林獨具特色的服飾習俗。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八「嘲回回」曰:「@①絲,頭袖,其服也。
」又有「頭袖碎兮珠翠黯」句,可見「頭袖」為婦女纏頭巾即蓋頭。清袁大化《新疆圖志》曰:「阿渾之帽,上銳而高,簷以白布綻之,厚二三寸。
脫帽為敬。入門必解履。婦女必以附圖@②障面,皆古制也。
」現在我國回、東鄉、保安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其婦女雖棄用面罩,但仍以頭巾護頭面,即戴蓋頭。如果有婦女把頭面露在外面,就認為是失去「依瑪尼」(信仰)的行為。久而久之,戴蓋頭成了我國伊斯蘭民族婦女的服飾習俗。
三、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與漢族新娘戴蓋頭婚俗不同
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的習俗,不同於我國漢族新婚婦女戴蓋頭的婚俗。漢族新娘戴蓋頭婚俗是新娘出嫁上轎前戴上蓋頭,到夫家拜堂時或入洞房後,由新郎用秤桿或機杼等物挑去。這一婚俗始於東漢。
唐杜yòu@③《通典》卷59載:「拜時之婦,禮經不載。自東漢魏晉鹹有此事,按其儀或時屬艱虞,歲遇良吉,急於嫁娶,權為此制,以紗附圖méng@④女氏之首而夫氏發之,因拜舅姑,便成婦道,六禮悉舍,合巹復乖。
」因東漢魏晉時期,社會動盪不安,人們來不及履行繁瑣的婚姻儀式,遇到良辰吉日就匆忙完婚。這種「拜時婚」不符合當時「禮」的程式,因而用紗布矇住新娘頭臉,即給新娘戴上蓋頭以遮羞。這在當時屬權宜之計,後人習非為是,使之成為世代沿襲和傳承的婚姻習俗。
唐宋時,戴蓋頭婚俗普遍流行。宋吳自牧《夢樑錄》卷20「嫁娶」說:「(兩新人)並立堂前,遂請男家雙全女親,以秤或用機杼挑蓋頭,方露花容。
」這一婚俗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曾流行過,今天農村仍保留有這一習俗。
伊斯蘭社會婦女所戴蓋頭與漢族婚俗中新娘所戴蓋頭其形狀都為方形,兩者都有遮羞的目的。但是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與漢族新娘戴蓋頭婚俗有天壤之別。前者是一種宗教信仰(伊斯蘭教)所規定的服飾習俗,代表著對主的虔誠與尊敬,後者是一種婚禮儀式習俗,代表著婚姻的合法性;前者蓋頭顏色有綠、黑、白等許多種顏色,後者蓋頭一般為紅色,因紅色代表喜慶吉祥;前者是將頭髮、兩頰、脖子掩蓋起來,露出眼孔或臉,後者是將整個頭都蓋住;前者為伊斯蘭社會婦女經常性服飾習俗,伴隨婦女一生;後者只在新娘舉行婚禮時才有的習俗。
四、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的文化內涵
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是與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連在一起的民族服飾習俗,蘊蓄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首先,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表現之一。已婚婦女戴蓋頭原是阿拉伯社會一種古老的風俗習慣。穆罕默德為保護婦女財產與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以法律形式規定婦女出門必須戴面紗或蓋頭。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伊斯蘭婦女有了不同凡響的意念,世代沿襲並傳承穆罕默德的訓誡,並賦予其宗教意蘊,使之成為一種習俗、一種信仰、一種對真主崇拜的信仰。在歷代傳承伊斯蘭文化的過程中,伊斯蘭教把婦女的頭髮、兩頰、耳朵等列為羞體,認為應用蓋頭將其遮掩起來。如果有哪個婦女露出這些部位,便是褻瀆真主、違反教規的行為。
在伊朗等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法律規定婦女在公共場合除臉和手外,身體的其餘部分都不準裸露在外。因為在伊朗等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古蘭經》為其立法依據,不戴面紗或蓋頭既是藐視伊斯蘭共和國的行為,也是不尊重伊斯蘭教信仰的行為。這是其一。
其二,伊斯蘭教崇尚乾淨。為了保持身體潔淨,伊斯蘭教主張男纏頭女戴蓋頭。其三,伊斯蘭教崇黑、白、綠三色。
「色尚白,本色也。愛綠,天授萬物之正色也。不用紅、黃。
紅,豔色也;黃,僻色也。」(注:馬以愚著:
《中國回教史鑑》,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5頁。)伊斯蘭教認為白色是最潔淨、最喜悅和最清白的顏色。我國回族穆斯林喜戴白帽,穿白衣。
回族女穆斯林的圓帽一般也為白色。西北老年穆斯林婦女戴白色蓋頭。伊斯蘭教認為綠色是神聖的顏色,阿拉伯國家制做供穆斯林祈禱用的地毯,底色一般為綠色。
我國回族穆斯林到麥加朝聖時,打綠旗。年輕婦女喜戴綠色蓋頭,穿綠色褲子。穆斯林也喜愛黑色。
我國西北甘、寧、青一帶中年穆斯林婦女喜戴黑色蓋頭。當今世界各國穆斯林仍崇尚這三種顏色。我國穆斯林蓋頭的主要三種顏色正反映伊斯蘭教的這一崇尚特色。
其次,服飾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物質資料,其最大的實用價值是冬季防寒,夏季防烈日暴晒、蟲蛇叮咬、風雨襲擊等,即保護身體的需要。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或面紗其最初的作用亦不能排除保護身體這一需要。伊斯蘭教興起前後的阿拉伯半島,多沙漠、戈壁。
《瀛環志略》曰:「阿拉伯,回教初興之國也。其地西南濱海一帶有腴壤,**皆戈壁。
」《外國地理備考》曰:「亞拉鼻亞國,又名天方,在亞細亞洲之西……地面積方約八十萬裡,沙漠甚多。」(注:
納忠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一冊,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3頁。)且「阿拉伯半島的氣候,普遍是酷熱的。
」(注:劉智:《天方至聖實錄》卷十八,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印本第327頁。
)在這一惡劣的地理、氣候環境下,阿拉伯婦女縫製能遮面護髮的頭巾戴上即戴蓋頭。蓋頭既防風沙,又能遮烈日,客觀上起到了遮擋風沙、塵土的保潔作用與保護**的作用。在我國西北甘、寧、青一帶回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婦女戴蓋頭與環境、氣候也有一定的關係。
因此,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一定程度反映了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居住的生活環境。
再次,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蘊含有文化意識與審美價值觀念。其一,我國西北迴、東鄉、保安等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婦女所戴蓋頭依年齡不同而分為綠、黑、白等不同顏色。一般情況下,未婚少女戴綠色蓋頭,顯得清新秀麗;中年婦女戴黑色蓋頭,顯得莊重高雅;老年婦女戴白色蓋頭,顯得乾淨持重。
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其二,回族伊斯蘭婦女喜歡在蓋頭上嵌金邊,繡風格素雅的花草圖案,看上去清新、秀麗、明快、悅目。其三,伊斯蘭婦女的蓋頭,料子講究精美,大都選用質地柔軟的絲綢、喬其紗或細棉布製作。
我國現今回族伊斯蘭婦女平時也有不少用白的的確涼、棉布或用白線織作上大下小的白圓帽。其四,在式樣上,老年人的蓋頭較長,一直披到背心處;少女和中年婦女的蓋頭比較短,能遮住前頸即可。其五,蓋頭佩戴頗有講究。
戴蓋頭一般先把頭髮盤在頭頂或腦後勺,戴上帽子,再戴蓋頭。戴蓋頭的程式一般從頭上套下,披到肩止,在頷下扣扣,將頭髮、兩耳、脖頸遮掩起來,將兩眼或面部露在外面。可見,蓋頭的顏色、選料、式樣與佩戴等方面反映了伊斯蘭民族的喜好、文化修養與審美價值取向,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習俗是歷史上形成的,為全世界穆斯林所沿襲和傳承的民族服飾習俗。《古蘭經》有關婦女戴蓋頭的規定從法律上規範著伊斯蘭社會婦女的服飾行為,對穆斯林婦女的服飾習俗起著一定的約束作用。但伊斯蘭社會婦女並非因戴蓋頭習俗,其自由才受到限制。
真正限制婦女自由的是與此有一定關聯的深閨制度。戴蓋頭習俗和深閨制度同在阿拔斯王朝時普遍盛行於阿拉伯半島。「由於深閨制度,婦女不再能經常去清真寺。
既然清真寺是文化教育中心和宗教中心,婦女在文化上很快就完全處在邊緣地位。她們在社會、心理和經濟上都被憋在死氣沉沉的狀態裡,這就完全阻礙了她們整個人的發展。」(注:
〔美〕鄧尼斯·卡莫迪:《婦女與世界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伊斯蘭婦女戴蓋頭習俗是伊斯蘭民族的服飾穿戴習俗。
它反映著伊斯蘭民族的居住生活環境、宗教信仰及其審美價值觀念,是伊斯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民族的風俗習慣對民族發展既有有益的方面,也存在著不利的因素。我們在傳承和研究民族風俗習慣時,應弘揚其健康的積極方面,揚棄其落後的消極因素,使之促進民族的發展與繁榮
為什麼阿拉伯國家中沒有發達國家,沙烏地阿拉伯為什麼沒認定為發達國家
阿拉伯這個民族太不爭氣了,他們依賴靠石油大把大把賺錢,缺少發展科技的動力,也就是懶得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發達國家,又稱已發展國家,是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又稱作工業化國家 高經濟開發國家 medc 已開發國家大多具有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per capita gdp ...
阿拉伯國家為什麼要打以色列,請詳細解釋
他們的主要矛盾是領土問題,但由於歷史根源深厚,牽扯到宗教信仰,所以矛盾也很複雜。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關係。猶太人時正房的後代,而阿拉伯人是仕女的後代。一切的矛盾就因為他們的爸爸娶了太多的老婆,導致了各個女人生的孩子都在搞家庭 2000年以前猶太人居住於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並且建造了神殿...
阿拉伯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哪一個?
開羅 bai 主要集中於尼羅河沿岸平 du原和入海zhi處的河口三角洲 dao地區,開羅在尼羅河專三角洲頂端,是阿拉屬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埃及地中海邊的重要海港 埃及首都開羅 cairo 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 經濟和商業中心。它由開羅省 吉薩省和蓋勒尤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