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繆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繆 móu
1. 〔綢~〕見「綢」。
1. (形聲。從系( mì),本義:綢繆,纏繞)2. 見「綢繆」(纏綿)
3. 麻十束為繆 [ten bundle of hemp]繆,枲之十絜也。——《說文》。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猶十束也繆 miù
1. 〔妣~〕錯誤。
2. 〔~巧〕計謀,機智,如「豈有他~~,陰陽不能賊?」
3. (繆)
1. 紕繆;錯誤 [wrong;false]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莊子·盜跖》
2. 又如:繆舛(舛錯,謬誤);繆戾(錯舛,違背);繆悠(妄誕不經);繆說(荒謬錯誤的言論);繆妄(荒繆無稽)
3. 通「穆」。穆然,靜思 [solemn and silent]孔子有所繆然思焉。——《孔子家語·辨樂》
4. 通「穆」。虔誠 [reverent]太公召公乃繆卜。——《史記·魯周公世家》
〈動〉1. 詐偽 [cheat;defraud]故相如繆與令相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2. 又如:繆數(詐偽之術);繆醜(宋秦檜之諡。借指奸佞)3. 通「樛」。絞結 [twist;wring]其妻魯人也,衣衰而繆致。——《禮記·檀弓下》
即自繆死。——《漢書·外戚傳下》
4. 通「勠」。合力,併力 [join in a ***mon effort;unite efforts]
昔我先君穆公及 楚成王是(寔)繆力同心,兩邦若壹,絆以婚姻。—— 秦·《詛楚文》
5. 通「繚」。繚繞 [curl up;wind around]繆繞玉綏。——《漢書·司馬相如列傳》
繆 miào
1. 姓。
繆 mù
基本字義
1. 古同「穆」,恭敬。
繆 liǎo
基本字義
1. 古同「繚」,繚繞。
繆 miào
詳細字義
〈名〉1. 姓
2. 另見 miù;móu
2樓:品牌筆記
繆 mou(二聲)有個成語叫「未雨綢繆」本意是在天還沒下雨的時候,就修補好房屋的門窗,比喻是事先做好準備工作。綢繆是修補的意思。
3樓:1234冉冉愛
繆,miu和mou多音字
左邊是絞絲旁 右邊一個廖去掉廣字頭,是什麼字
4樓:曉龍修理
是繆字,有5種讀音,讀音分別為: miù
繆簡體部首:糹,
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
繁體部首:糸,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五筆86&98:xnwe 倉頡:vm**h,筆順編號:5515 4154 1343 33,四角號碼:27122
釋義:1.〔紕~〕錯誤。
2.〔~巧〕計謀,機智。
3.古同「繚」。纏繞:~繞。一種縫紉方法。用針線斜著縫:~縫兒。~貼邊兒。幫我~幾針。
4.通「勠」。殺:殺~。並;合:~力。
5.古同「穆」。恭敬:靜~。肅~。溫和。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紕繆[pī miù]
錯誤。2.3雨繆[yǔ miù]
形容事先準備。
3.繆紾[miù tiǎn]
相纏結。
4.繆錯[miù cuò]
差錯。5.繆恩[miù ēn]
謙辭。表示受到過分的恩典。
6.禁繆[jìn miù]
禁止約束。
7.粗繆[cū miù]
質地粗糙,不細潔。
8.繆惑[miù huò]
欺詐迷惑;錯亂。
9.繆巧[miù qiǎo]
詐術與巧計。
10.繆傳[miù chuán]
誤傳。11.暴繆[bào miù]
殘暴乖謬。
12.勃繆[bó miù]
乖謬,謬誤。
13.糾繆[jiū miù]
纏繞絞結。
14.錯繆[cuò miù]
相矛盾;錯亂。
15.叢繆[cóng miù]
錯雜繚繞。
5樓:暴走少女
左邊是絞絲旁,右邊一個廖去掉廣字頭,是繆字,是個多音字,讀作miù,móu,liǎo,miào,mù。
讀作miù時,意思有錯誤;計謀,機智。讀作móu時,意思見「綢」。讀作liǎo時,古同「繚」,繚繞。讀作miào時,作為一個姓氏。讀作mù時,意思古同「穆」,恭敬。
其筆順是撇折、撇折、提、橫折、點、提、橫折、點、提、撇、捺、撇、撇、撇,共14畫。相關組詞有很多,比如繆盭、爽繆、麤繆、粗繆、繆傳、繆陋、疏繆、禁繆、繆巧、災繆等。
擴充套件資料:詞語解析:
一、粗繆
1、拼音:cū miù
2、釋義:謂質地粗糙,不細潔。
二、繆傳
1、拼音:miù chuán
2、釋義:指誤傳。
三、繆陋
1、拼音:miù lòu
2、釋義:荒謬淺陋。
四、繆巧
1、拼音:miù qiǎo
2、釋義:指詐術與巧計。
五、禁繆
1、拼音:jìn miù
2、釋義:禁止約束。
6樓:我才是無名小將
繆,讀音作miào,古音讀作mù,亦可讀作móu、liǎo、liǎo。
1、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秦國的國君秦穆公,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在秦穆公的支庶子孫就以他的諡號為姓,稱繆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mù,改音讀作líu,變音讀作miào亦可。
2、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繆吏,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該支繆氏正確讀音作jiǎo,改音讀作líu,變音讀作miào、liǎo亦可。
7樓:繩畫士風華
繆毒(人名)的繆,多音字,讀作móu、miù、miào、mù、liǎo。作為姓氏時讀作miào。
左邊是絞絲旁右邊一個廖去掉廣字頭,是什麼字
8樓:匿名使用者
繆毒(人名)的繆,多音字,讀作móu、miù、miào、mù、liǎo。作為姓氏時讀作miào。
9樓:倪微微
繆:拼音:
【móu】【 miù 】【miào】【 mù】【 liǎo】簡體部首:
糹五筆:
xnwe
總筆畫:
14筆順編碼:
フフ一フ丶一フ丶一ノ丶ノノノ
解釋:[móu ] 〔綢~〕見「綢」。
[miù ] 1.〔紕~〕錯誤。
[miào ] 姓。
[mù ] 古同「穆」,恭敬。
[liǎo ] 古同「繚」,繚繞。
左邊一個絞絲旁,右邊一個「委」字是什麼字?
10樓:之那年青春正好
左邊一個絞絲旁,右邊一個「委」字是:緌 ruí
緌ruí
1.《名》
1)纓子
喪冠不緌。--《禮記·檀弓》
2)古代冠帶結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冠緌纓。--《禮記·內則》。孔穎達疏:"結纓頜(e4)下以固冠,結之餘者,散(san4)而下垂,謂之緌。"
3)似纓飾的下垂物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唐·虞世南《蟬》
4)古指有虞氏旌旗,以旄牛尾註於竿首為之。後泛指旌旗或旗幟的垂遊 。如:緌章(古代旗竿頂端所飾的染色鳥羽或旄牛尾,用以別貴賤);緌旌(垂旒舒展的旗幡)
2.《動》
1)繫結
躡履緌冠。--宋·佚名《沁園春·壽東屏》
2)繼續
(1) 緌,繼也。--《爾雅》
(2) 緌,於是乃有曾參、孝己之美,而生盜跖、莊蹻之邪。故有大路龍
(3)旌,羽蓋垂緌,結駟連騎,則必有穿窬拊楗,抽箕逾備之奸;--《淮南子 齊俗論》
相關詩句:
唐朝虞世南有一首名為《蟬》的五絕,全詩如下: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此處的"垂緌"即是指蟬,因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所以就用"垂緌"代指蟬。
註釋:1、本以兩句:古人誤以為蟬是餐風飲露的。這裡是說,既欲棲高處,自難以飽腹,雖帶恨聲,實也徒然。
2、一樹句:意謂蟬雖哀鳴,樹卻自呈蒼潤,像是無情相待。實是隱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職微。
4、梗猶泛:這裡是自傷淪落意。
5、蕪已平:荒蕪到了沒脛地步。
譯文: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你雖含恨哀鳴徒然白費神勁。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
大樹依然蒼翠卻無絲毫同情,我官職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園早已荒蕪雜草埋沒腳脛。煩勞你的鳴叫我得藉以自警,我也舉家操守象你高潔不佞。
左邊是絞絲旁,右邊一個革,是什麼字
11樓: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這個字念ke四聲,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工藝品,也叫刻絲。
左邊絞絲旁右邊委是什麼字左邊是絞絲旁,右邊一個革,是什麼字
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後泛指旌旗或旗幟的垂流。古時帽帶打結後下垂的部分。繫結。像纓飾的下垂物。繼續。拼 音 ru 蟹匡蟬緌 匡 背殼 緌 蟬的針吻。比喻名是實非,兩不相干。蟬 虞世南 唐代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拼 音 ru 1.古時帽帶打結後下垂的部分。2.像纓飾的下垂物。...
左邊絞絲旁右邊真念什麼,左邊一個絞絲旁右邊一個真念什麼
縝zh n 縝的bai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 du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zhi 筆畫dao 部首 糹 部外版筆畫 10 總筆畫 13五筆86 xfhw 五筆98 xfhw 倉頡 vmjbc筆順編號權 5511225111134 四角號碼 24181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 7f1c 基本...
左邊一撇中間上面絞絲旁下面以個月右邊橫折鉤是什麼字繁體字
綹 音 li 量詞,指一束理順了的絲,線 須 發等 一 青絲 左邊一撇中間上面一個絞絲旁下面以個月右邊橫折鉤是什麼字 經搜尋,收入七萬多漢字的unicode超大字集 字型檔 沒有符合題意的字。但是有一字較為相近的。胤y n 後代 嗣 後嗣 綹音 li 量詞,指一束理順了的絲,線 須 發等 一 青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