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瑟
讀圖可知,(1)該地區的地形型別主要為山地與丘陵.(2)圖中a地是位於兩山頂之間相對低窪的部位,它的地形部位名稱是鞍部,根據該圖的等高距是100米,所以b地的海拔高度是700米.(3)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圖中河流乾流的流向為自西南向東北;已知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5釐米,比例尺是圖上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5千米,則實際距離為25千米.(4)該地區計劃在甲、乙兩鄉鎮之間修建一條公路,①線路比較合適,因為①線路比較接近平行於等高線,省時、省力、省工.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山地;丘陵;(2)鞍部;700;(3)自西南向東北;25;(4)①線路比較合適,因為①線路比較接近平行於等高線,省時、省力、省工.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型別名稱:a______ c______ d______
2樓:y巡鰁
(1)讀圖可得:a是山頂,c是陡崖,d是山脊,e是鞍部,f是山谷;
(2)讀圖可得:a、b兩山頂的相對高度是68米,a、b兩點間的圖上距離若為3釐米,實地距離為1500米;
(3)從c到b和d到a登山,d到a容易,因為該處等高線稀疏,坡緩.故答案為:
(1)山頂;陡崖;山脊;鞍部;山谷;
(2)68;1500;
(3)d到a容易;等高線稀疏,坡緩.
讀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回答問題。 小題1:該地區的主要地形型別為 a.山地 b.丘陵 c.
3樓:尹ゼ黙
小題1:b
小題2:c
小題3:a
小題4:c
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判斷。
小題1:讀圖中的等高線可知,該地區的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大,地形型別是丘陵。
小題2:圖中的等高距是50米,陡崖m處有三條等高線重疊,設陡崖m的相對高度為h,則(3-1)×50≤h<(3+1)×50,100(米)≤h<200(米),c項符合。也可以由陡崖底部海拔在150~200米之間,陡崖頂部海拔在300~350米之間,推知c項正確。
小題3:根據「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確定圖中的方向,可判斷出圖中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由西北向東南。
小題4:山峰、山脊或凸出的山坡往往會阻擋視線。n點與甲村之間有一山脊阻擋,在n點無法看到甲村;n點與乙村之間無障礙物阻擋,在n點能夠看到乙村。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稱.a______,b______.(2)圖中d和e
4樓:百度使用者
讀圖可知,(1)字母a處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b地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2)圖中d地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大.(3))①地的海拔高度為80米,②地的海拔高度為9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90米-80米=10米.(4)根據指向標的判定,河流e的流向是由西北流向東南.
故答案為:
(1)山頂;山谷;
(2)d;
(3)10;
(4)西北流向東南.
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等高線可以判斷該地區北部地形型別以______為主,a
5樓:馬哈
(1)從圖中等高線可以判斷該地區北部地形型別以丘陵為主,a點海拔是150米.b、c兩山頂海拔較高的是b.
(2)圖中公路的走向是西北-東南.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加快小城鎮發展,圖中甲、乙、丙三村莊最有利於發展成為小城鎮的是甲村,理由是地勢平坦開闊,水陸交通便利.
故答案為:
(1)丘陵;150;b(2)西北-東南 (3)甲; 地勢平坦開闊,水陸交通便利.
讀下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區域所屬的基本地形是__________。
6樓:逐風
(1)山地;鞍部
(2)約2800
(3)300
(4)正西
(5)丁;西北;東南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地形部位名稱: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乙河
7樓:百度使用者
(1)結合圖示得知:①為山頂;②為山脊;③為山谷;
(2)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判定: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
(3)結合圖示,甲村所在虛線區域內的地形型別為平原;
(4)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5)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④處等高線重合相交為陡崖,可發展攀巖旅遊專案;在山谷(③)中易形成河流,適合漂流運動.
故答案為:(1)山頂;山脊;山谷;(2)自北向南;(3)平原;(4)水稻;(5)④;③.
讀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區域所屬的基本地形是______.高村所在的地形部位為_
8樓:百度使用者
讀圖分析可知:(1)圖中區域所屬的基本地形是山地,高村所在的地形部位為鞍部;
(2)山頂甲與山頂乙的實際距離約為2800米;
(3)高村和學校的高差最大不超過300米;
(4)山頂甲在山頂乙的正西方向;
(5)圖中丙處與丁處能形成河流的是丁,其流向為從西北方向流向東南方向.
故答案為:(1)山地;鞍部;(2)2800;(3)300;(4)正西;(5)丁;西北;東南.
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該地區地形的基本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樓:匿名使用者
(1)主要為低山丘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2)a河比b河流量大,水量穩定。原因:a河流域面積大,且有湖泊調節。
(3)分佈在地勢平坦、靠近河流、海岸的地區。
(4)因為該地區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為典型的**帶季風氣候;同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區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乾旱少雨。
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如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 主要為低山丘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2 a河比b河流量大,水量穩定。原版因 a河流域權面積大,並且有湖泊調節。3 分佈在地勢平坦,靠近河流的地區。4 該地區位於亞歐大陸東岸,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的原因,形成典型的 帶季風氣候,溫暖溼 潤 同緯度的大陸西岸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乾旱少雨。下圖...
讀下面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海拔是
讀圖可知,1 a點的海拔是100米 2 a b兩點的相對高度20米 3 步行從a點爬到山頂或從b點爬到山頂,a點省力,判斷理由是a點等高線稀疏,坡緩 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 1 100 2 20 3 a點省力 a點等高線稀疏,坡緩 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中a點的海拔高度是 米,a b兩點的...
讀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
1 從等高線 地形圖看出,a位於兩山頂之間為鞍部,b處的等高線重合為陡崖,c處的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d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 2 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甲山頂的海拔為678米,乙山頂的海拔為620米,則兩地的相對高度是58米 3 根據比例尺圖上1釐米表示實地距離500米,若兩個山頂的圖上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