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節日風俗有著很大的不同,你能說說他們都表達

2021-03-20 15:09:24 字數 5414 閱讀 1299

1樓:元宵12345湯圓

蒙古族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

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藉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

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

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 ,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

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杆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曆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準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2樓:南海寓人

儘管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人類的一切風俗都出於一個同一的目的,那就是對自然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就拿日月崇拜來說吧,幾乎全地球的人都有同樣的看法:太陽主宰著一切,它是權力的象徵,同時它的熱烈又然人們把它跟殘暴聯絡在一起。

而月亮卻是黑暗中的光明,她又是弱者和善者的象徵。西方的太陽神、月亮神和中國的太陽和月亮的神話故事主題是如何的相似,又跟中國的陰陽學說多麼的合契!近代中國人把中國的儒家學說、道家和道教學說、西方的佛教合稱為「三教」,實際上三者所追求的「最大」也是相通的:

儒家致力於「修己治人,改善現實人生,造福子孫後世;道教珍惜陽世,追求長生不老;佛教以苦修行贖罪,是為了換取快樂的來生--這不就都是祈求今生來世的美好嗎?不管是儒家的「聖」,還是道家的「仙」,又或是釋家的「佛」,都是來於人,服務於人。

以上都是從大者著眼而言之,用以分析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具體節日風俗,問題或疑難都會迎刃而解。

不同的國家或民族,節日習俗有著很大的不同,你能說說它們都表達了人們怎樣的願望?

3樓:帖子

看下 節日風俗網咖 是一個解釋關於節日風俗、習俗的,內容非常的豐富,我回答問題不瞭解的時候就直接去那找材料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節日習俗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都表達了怎樣的願望?你還知道哪些節日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儘管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人類的一切風俗都出於一個同一的目的,那就是對自然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就拿日月崇拜來說吧,幾乎全地球的人都有同樣的看法:太陽主宰著一切,它是權力的象徵,同時它的熱烈又然人們把它跟殘暴聯絡在一起。

而月亮卻是黑暗中的光明,她又是弱者和善者的象徵。西方的太陽神、月亮神和中國的太陽和月亮的神話故事主題是如何的相似,又跟中國的陰陽學說多麼的合契!近代中國人把中國的儒家學說、道家和道教學說、西方的佛教合稱為「三教」,實際上三者所追求的「最大」也是相通的:

儒家致力於「修己治人,改善現實人生,造福子孫後世;道教珍惜陽世,追求長生不老;佛教以苦修行贖罪,是為了換取快樂的來生--這不就都是祈求今生來世的美好嗎?不管是儒家的「聖」,還是道家的「仙」,又或是釋家的「佛」,都是來於人,服務於人。

以上都是從大者著眼而言之,用以分析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具體節日風俗,問題或疑難都會迎刃而解。

不同的國家或民族,節日習俗有著很大的不同,請舉一個節日(我國的和外國的說說它表達了人們怎樣的願望?

5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託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

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鐘108下,以此驅除**,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鐘」,鐘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

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麵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麵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不同國家節日的習俗有什麼共同之處

6樓:hello_菲

都是供奉某個大神或者紀念什麼人物

7樓:匿名使用者

有沒有具體點的··哪些國家,哪些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

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簡介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2023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佈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文化特徵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

淵源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9樓:霓脦那些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禪宗文化、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中醫文化等;

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響,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10樓:亦木靜汐

1、古詩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2、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3、國畫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4、書法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5、對聯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文明國家和民族國家的區別,民族與國家的區別和聯絡

人們已經慣用 民族國家 nation state 這個術語來指稱現代中國,而且現代中國作為自歐洲近代以來形成的由民族國家構成的國際體系之重要一員,確實呈現出民族國家的形態,但是單純運用民族國家的概念,又難以解釋現代中國的歷史 族裔複雜性和幅員版圖等因素。尤其,當人們觀察到現代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持續...

不同地區 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的作文

傣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 孟連 景谷 新平 金平 元江 雙江等地,現有人口1075128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和竹樓 竹橋顯示出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傣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其先民漢晉時期被稱為 滇越 撣 擅 僚 鳩僚 同時其分佈地...

被稱為國家和民族胎記的是A民族歷史B祖國山河C文化傳統D國家主權

被稱為一個國家和民族胎記的是文化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民族生存發展 國家繁榮振興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文化內涵博大精深,社會基礎廣泛深厚。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中所形成的春節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陽等眾多傳統節日,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