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丹霞地貌,什麼叫喀斯特地貌,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2021-03-20 18:38:27 字數 4859 閱讀 7294

1樓:戢青芬百凰

兩者區別:

1.從外觀上看,丹霞地貌呈紅色的的景觀。而喀斯特地貌呈白色的景觀!

2.發育的母質不一樣,丹霞地貌發育在紅色的沙礫岩上所以呈現紅色,而喀斯特地貌發育在石灰岩上所以呈現白色。

3.我國湖南張家界就是著名的丹霞地貌區,而云南的石林九鄉就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

丹霞地貌景觀:紅色沙礫岩在內外營力作用下發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巖洞等特殊地貌。流紋岩地貌景觀,流紋岩地貌為酸性噴出巖冷凝,後經風化所致,具有流紋構造,地貌造景豐富逼真,在不同時間、不同角度**,常常會呈現出不同的造型。

喀斯特地貌景觀:是碳酸鹽類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為主的內外營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石灰岩的風化主要是水的溶蝕,地面上石灰岩的溶蝕形成孤峰、峰嶺、峰叢,地下石灰岩的溶蝕形成溶洞,石灰岩溶蝕後的蝕餘部分形成「太湖石」、「水上石」

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到底怎麼定義和區分? 20

2樓:妄與梔枯

一、定義

1、丹霞地貌

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2、雅丹地貌

是新疆羅布泊地區的一種特殊的地貌形態,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

3、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英語: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二、區別

1、形成原因不同

丹霞地貌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岩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丹霞地貌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喀斯特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2、主要分佈區域不同

中國的丹霞地貌廣泛分佈在熱帶、**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區、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

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羅布泊、哈密、疏勒河中下游地區、柴達木盆地和內蒙古烏蒙等地。雅丹地貌發育的物質基礎廣泛,有河湖相沉積物,也有火成岩、變質岩等;組成物質地質年代跨度大,從全新世到元古代均有報道。

我國雲貴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

3、形成條件不同

丹霞地貌: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

巖性條件是雅丹形成發育的基礎。動力條件是雅丹地貌形成的關鍵因素,現主要集中於外營力條件的研究,包括風力和水力等方面。

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佈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裡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鹵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特的溶洞。

3樓:小公主帶你解文化

1、定義:丹霞地貌: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

區別:多發育於溼潤地區,降水較多的地方,為水侵蝕形成,外表較陡峭。

2、定義:雅丹地貌:由於風的磨蝕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較強的剝蝕作用,並逐漸形成向裡凹的形態。

區別:多發育於乾燥地區,為風力侵蝕形成,外貌多是下小上大,外表型如蘑菇(風蝕蘑菇)

3、定義: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

區別:多發育於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地區,由溶蝕和水侵蝕共同作用形成,多巖洞。

4、中國的丹霞地貌廣泛分佈在熱帶、**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區、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質地貌具體分佈如下:

福建泰寧、武夷山、連城、永安;

甘肅張掖(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江蘇新沂馬陵山;

湖南世界自然遺產邵陽新寧縣崀山(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青、壯、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發育);懷化漵浦縣思蒙(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東北部萬佛山、湖南省郴州市甦仙區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郴州市永興縣便江風景區;

四川江油的竇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

重慶酉陽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

雲南麗江老君山;

貴州赤水(約有1300平方千米)

江西龍虎山、鷹潭、弋陽、上饒雨石山、贛州通天巖風景區、 瑞金、寧都;

青海坎布拉;

廣東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坪石鎮金雞嶺、南雄縣蒼石寨、平遠縣南臺石和五指石;

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2023年8月2日凌晨,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巴西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廣西桂平的白石山、容縣的都嶠山、梧州的太平獅山;

陝西鳳縣的赤龍山以及河北承德;

山東臨沭岌山;

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齊雲山以及定遠縣的大紅山。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臺山的紅石峽

火石寨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位於西吉縣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鄉境內,東距六盤山140公里,須彌山景區28公里,是寧夏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旅遊勝地。

是中國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被譽為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佈,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佈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在熱帶、**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佈;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但相對集中分佈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佈,其中中國分佈最廣。2023年,馮景蘭等將構成丹霞山的紅色地層及粵北相應地層命名為「丹霞層」。

2023年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2023年陳國達正式使用「丹霞地形」這一分類學名詞,以後丹霞層、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來。

4樓:葬花的饕餮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雅丹地貌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喀斯特地貌(英語: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擴充套件資料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佈,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佈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在熱帶、**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佈;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對集中分佈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

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佈,其中中國分佈最廣。2023年,馮景蘭等將構成丹霞山的紅色地層及粵北相應地層命名為「丹霞層」。2023年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

2023年陳國達正式使用「丹霞地形」這一分類學名詞,以後丹霞層、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來。

雅丹地貌是新疆羅布泊地區的一種特殊的地貌形態,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雅丹」這一專業名詞自斯文赫定(sven hed in)自20世紀初(2023年~2023年)正式提出,併為地學工作者逐漸接受,進行研究以來,迄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喀斯特(kar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名稱,當地稱謂,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我國雲貴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

我國喀斯特地貌分佈區域較廣,如廣西、雲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徵體現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現象。

5樓:郯璇俟玟玉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定義為「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2023年馮景蘭等在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考察時首先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種沉積在內陸盆地的紅色岩層,這種岩層在千百萬年的地質變化過程中,被水切割侵蝕,形成了紅色山塊群。

丹霞地貌主要分佈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佈最廣。到2023年1月31日為止,中國已發現丹霞地貌790處,分佈在26個省區。

2023年,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湖南崀山和萬佛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和龜峰、浙江的方巖和江郎山共同組成的「中國丹霞」組合成為中國當年申報世界遺產的唯一提名專案。2023年8月,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決定將「中國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中國第四十個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

雅丹地貌,或者稱為風蝕脊(yardang)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於風的磨蝕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較強的剝蝕作用,並逐漸形成向裡凹的形態。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層比較鬆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觀如同古城堡,俗稱魔鬼城。由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構成,順盛行風方向延長;高半米至幾米,長數十米到數百米不等;溝寬1-2米,在中國新疆羅布泊東北發育很典型。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大喀斯特作用。

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地名,當地稱為kras,意為岩石裸奔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區。

廣西南寧是不是喀斯特地貌,南寧是喀斯特地貌嗎

南寧是盆地,不是喀斯特地貌 南寧是丘陵地貌.土山特多.南寧武鳴縣的伊嶺巖那邊是的哦 好象 桂林那一帶確實是 喀斯特地貌 不過 南寧是不是我就不太清楚了 不是跟桂林不一樣 桂林才是喀斯特地貌 南寧是喀斯特地貌嗎 廣西的喀斯特地貌分佈很廣,桂林具有世界壟斷地位。南寧市不是,但周邊的一些縣,如武鳴等分佈有...

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什麼是丹霞地貌?如何形成?景觀有何特點?

丹霞地貌 在我國粵北仁化縣丹霞山分佈廣泛的第三紀 6500萬年 165萬年前 紅色砂礫岩層。在丹霞山地區,厚達300 500米的岩層被流水 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了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 千姿百態的奇石 石橋和石洞。1938年,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把這種紅色岩層上發育的地貌稱為 丹霞地形 紅層地貌中所謂 紅...

丹霞地貌形成的條件是什麼,丹霞地貌形成的條件是什麼

丹霞地貌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丹霞山為代表而命名的一類地貌型別。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屑巖,後來地殼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蝕,山坡以崩塌過程為主而後退,保留下來的岩層就構成了紅色山塊。丹霞地貌屬於紅層地貌,所謂 紅層 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