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林學禮
酒精主要在肝臟被代謝,酒量大的人,是相關的酶比較多,因此代謝比較快。從小鍛鍊也是這個道理,就是讓肝臟裡面的相關的酶代償性的增多,酒量就變好了。
1.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食用白酒的濃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數有60度以上),白酒經分餾提純至75%以上為醫用酒精,提純到99.5%以上為無水乙醇。
2.酒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釀造而成的。我國是最早釀酒的國家,早在2023年前就發明了釀酒技術,並不斷改進和完善,現在已發展到能生產各種濃度、各種香型、各種含酒的飲料,併為工業、醫療衛生和科學試驗製取出濃度為95%以上的醫用酒精和99.
99%的無水乙醇。
3.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創始人,後世將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4.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每一個人體內天生就有分解酒精的酶,但是量是不同的,酶少或者轉化比較慢酒量就差一點,酶多或者轉化比較快的酒量就要好一些。
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靠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氫酶.乙醇脫氫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分解變成乙醛.
而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醛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在正常情況下,酒精濃度要超過0.1%他們才會昏迷,對大多數南方人來說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於體型大,可以喝到8兩到一斤白酒。
但不管什麼人,如果他是臉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過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個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會怎樣呢?
他/她就是傳說中的酒簍子。如何判斷他/她是不是酒簍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
因為如果兩個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迴圈而發熱,所以大量發熱而出汗。碰到這樣的人你只能自認倒黴,就是十個八個正常人也鬥不過他。
好在這樣的人不多,大概10萬分之一左右吧。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喝酒臉紅的人其實不容易傷肝臟,而和酒臉白的人特別容易傷肝臟。
紅臉的人大家一般少勸酒,因此喝得少,酒後發睏,睡上15-30分鐘就又精神抖擻了。
而白臉的則往往不知自己的地線,在高度興奮中飲酒過量,直到爛醉。
他們體內的酒精由於沒有高活性的酶處理而發生積累,導致肝臟損傷。
酒精性肝損傷一般只發生在這些人身上。
喝酒的同時要多喝白開水,千萬不要喝茶水。
為什麼有的人酒量好有的不好!?
3樓:神降
讓我們從臉紅的原因說起吧。很多人以為是酒精導致的,其實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而臉部毛細血管的擴張才是臉紅的原因。
所以喝酒臉紅的人意味著能迅速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也就是說有他們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過我們不能忘了還有一種酶,乙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喝酒臉紅的人是隻有前一個酶沒有後一個酶,所以體內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因此會長時間漲紅了臉。
不過大家都有經驗,當1-2個小時後紅色就會漸漸腿去,這是靠肝臟裡的p450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然後進入tca迴圈而被代謝。 那麼喝酒比較厲害的人是怎麼回事呢?這些人往往越喝臉越白,到一個點突然不行了,爛醉如泥。
那是因為這樣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均沒有,主要靠肝臟裡的p450慢慢氧化(因為p450是特異性比較低的一群氧化酶)。那麼,這樣的人為什麼會給人很能喝酒的感覺呢?那時因為他們靠體液來稀釋酒精,個頭越大感覺越能喝酒。
在正常情況下,酒精濃度要超過0.1%他們才會昏迷,對大多數南方人來說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於體型大,可以喝到8兩到一斤白酒。但不管什麼人,如果他是臉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過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個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會怎樣呢?他/她就是傳說中的酒簍子。如何判斷他/她是不是酒簍子呢?
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為如果兩個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迴圈而發熱,所以大量發熱而出汗。碰到這樣的人你只能自認倒黴,就是十個八個正常人也鬥不過他。
好在這樣的人不多,大概10萬分之一左右吧。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喝酒臉紅的人其實不容易傷肝臟,而和酒臉白的人特別容易傷肝臟。紅臉的人大家一般少勸酒,因此喝得少,酒後發睏,睡上15-30分鐘就又精神抖擻了。
而白臉的則往往不知自己的地線,在高度興奮中飲酒過量,直到爛醉。他們體內的酒精由於沒有高活性的酶處理而發生積累,導致肝臟損傷。酒精性肝損傷一般只發生在這些人身上。
紅臉的人可以連續幾餐即便喝吐了也喝酒,而白臉的人需要更多時間的休息,因為酒精的代謝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順便提一下,根據有關研究江浙兩省的人(古代吳國和越國的後代)似乎是紅臉基因的起源地,也就是說這些人多數帶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而北方人多數是白臉型的。
那麼如果你是北方出生的,又是紅臉型的,說明什麼呢?答案是明顯的,因為紅臉基因是顯性基因。 喝酒的同時要多喝白開水(也是酒裡摻水的一種,呵呵),千萬不要喝茶水。
4樓:林學禮
酒精主要在肝臟被代謝,酒量大的人,是相關的酶比較多,因此代謝比較快。從小鍛鍊也是這個道理,就是讓肝臟裡面的相關的酶代償性的增多,酒量就變好了。
1.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食用白酒的濃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數有60度以上),白酒經分餾提純至75%以上為醫用酒精,提純到99.5%以上為無水乙醇。
2.酒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釀造而成的。我國是最早釀酒的國家,早在2023年前就發明了釀酒技術,並不斷改進和完善,現在已發展到能生產各種濃度、各種香型、各種含酒的飲料,併為工業、醫療衛生和科學試驗製取出濃度為95%以上的醫用酒精和99.
99%的無水乙醇。
3.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創始人,後世將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4.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為什麼有些人酒量好有些人酒量差?
5樓:活力達營養師
酒量是天賦決定的,培養可以有一定的進步,不過不會發生質的變化。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進入體內後,主要由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作用變成乙醛,再被乙醛脫氫酶催化生成乙酸,最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兩種酶的活性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如果乙醇脫氫酶的活性很高,進入體內的酒精立即分解生成大量的乙醛,而乙醛脫氫酶活性卻較低的話,則乙醛在體內堆積而引起面紅耳赤,心率加快,皮溫升高等症狀,故酒量小;相反,如乙醛脫氫酶活性較高,生成的乙醛很快被破壞,就會"海量"。
人體內這兩種酶的含量是天生的,不會由於長期培養二發生大的變化。
但如果你大腦和血液耐受酒精的能力較強,身體強壯,沒有疾病,不對酒精過敏,則顯示出的酒量也較強.因此可以通過練習,提高身體的耐受能力,這就是酒量能練出來的原因,可見此種說法也非空穴來風.
6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體質加上先天遺傳
7樓:蕭遠
肝臟的酶活性,因人而異
8樓:拿出你的心
遺傳啊,就像有些人暈車有些人不暈車一樣,暈著暈著就有點抵抗力了,喝著喝著就酒量大了
9樓:卿倚墨安福
跟每個人的身體含酶量有關
喝酒為什麼會醉??有的人為什麼酒量大?有的人為什麼酒量小
你好!1 喝酒為什麼會醉是由於酒中的乙醇抑制了神經功能,導致慢性酒精中毒現象。一次性飲用過量,會擾亂神經。2 為什麼有的人酒量大 有的人酒量小?這與遺傳因素有關。3 29度以下一般為低度酒,中度酒35 38度,高度酒在53度以上。我們喝酒為什麼會醉,就是因為酒精,也就是乙醇,在體內轉化到乙醛好,因為...
學汽修到底好不好,有的人說好有的人說不好
汽車行業人才緊缺,薪資待遇好。汽修行業是今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 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汽修人才非常缺乏。二,汽修人才發展空間大。選擇學汽修的初高中生在掌握到精湛的汽修技術,既可以做汽車銷售 汽修美容技師 4s應用工程師 機電維修技師等崗位,還可以在積累經驗後,往高階維修技師 維修技術總監 4s店店...
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運氣很好,有的人就很不好呢?如何能夠提升運氣
要抓住機遇,該表現自己的時候還是要表現的,要不後悔的只是你自己.好運氣總是降臨到心態平常 努力到位的人頭上。命運垂青有準備的人。為什麼有些人運氣很好 而有的人很差呢?因為 你剛剛碰到一個好運氣的人,如果你是好運氣,別人就會說 為什麼有些人運氣很好 而有的人很差呢?靠運氣是不行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