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從景物描寫和藝術手法角度分析

2021-03-21 14:52:17 字數 5303 閱讀 4871

1樓:year三大大

王勃《滕王閣序》佳句迭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是其中之一。對此名句,歷來公認絕句。本句首先,對仗工整,幾近「工對」。

上句的「落霞」、「孤鶩」與下句的「秋水」、「長天」都是名詞性短語,對仗考究。而更絕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對,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較高的「句中自對」:「落霞」可對「孤鶩」,「秋水」正對「長天」。

當然,在大唐律詩的王國裡,這些都不算什麼,如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都是句中自對。不同的是杜甫這句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都是主謂短語,且直接連綴成句不用虛詞。其次,上句寫動,霞、鶩「齊飛」;下句寫靜,水、天「一色」。

一動一靜,以動襯靜。上句側重於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下句側重於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畫面和諧,美不勝收。

再次,巧化成句,別出新意。王應麟《困學記聞》卷十七:「庾信《馬射賦》雲》:

『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語。如果我們從對仗的角度去比較王勃與庾信彼此文句的優劣,會發現王句的長處恰在於上下句都能「句中自對」,而庾句則不能。最後,如果「落霞」是指真正的彩霞而不是指一種鳥(形如鸚哥)的話(據上引朱東潤書,同頁),那麼便有一個好處:

點線面結合。孤鶩儘管不一定只有一隻,但總之是不會太多的幾點;落霞也只能是天邊的一線或一小片(位於西天)而非滿天;而秋水與長天卻是地道的一個廣闊的面了,由此,點線面巧妙結合,寫景極富層次性。

2樓:翠蘭英由辛

名句精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潘洪剛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素稱千古絕唱。它那強大的藝術魅力究竟來自何處來自於它所賦予讀者的一種五彩斑斕的美一種美的最完美塑造

首先是色彩美。夕陽之下,晚霞絢爛耀眼,而鶩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鶩近乎一個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邊半個天空,尚在碧空顯露,碧空相對於落霞光度稍遜,但相對於孤鶩來說卻較亮,它們——孤鶩、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對比——孤鶩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則更加燦爛。孤鶩的顏色以綠、褐、紫等為主,屬於冷色,而且它們之間是補色關係。

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藍寶石色的,和晚霞的顏色也是互補色的。我們知道,當互為補色的兩種顏色相鄰時,能構成最強的對比,在效果上,能使雙方達到最大的鮮明度。王勃巧妙地運用了這一對比,使整個圖案顯得格外地鮮明而美麗。

其次是動態美。孤鶩是在「飛」的,雲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動的。秋水雖然平靜,但並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會死氣沉沉。

微風過處,秋水上會不斷地泛起漣漪,漣漪過處,平滑如鏡的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會被盪開,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魚蝦等等。這分明是一幅流動著的美麗圖畫。

其三是虛實美。碧空高深無比,紅霞稍低些,而孤鶩又更低,這就有了三個層次,而它們下邊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寧靜的,當「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時,天上的畫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謂「天光雲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個層次。

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這就構成了實景與虛景的對比。況且微風過處,秋水泛起漣漪,平滑如鏡的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會被盪開,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

水草、乃至魚蝦等等,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樣構成了一種虛實之美。

其四是立體空間美。「秋水共長天一色」,在天邊,天空和水面地面這兩個本來並不相交的平面經過持續的變形相交了,這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並能使人感到整個畫面具有三維立體空間的真實感。不僅如此,「秋水共長天一色」把人們的視線引到水天相接之處,這是人們視線所能達到的最遠的地方。

而「落霞與孤鶩齊飛」又把人們的視線引到天頂,這是人們視野中最高之處。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有遠有高有深,境界開闊,給人一種強烈的立體美。

其五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此句中,鳥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雲霞則是無生命的,這裡,後者成了前者活動的背景,而前者則是後者中一個有情感、有意志的動點,令人想到有生和無生;晚霞長空亙古常存,而孤鶩則只是一個匆匆過客,給人一種永恆和短暫的感觸;「孤」鶩與「落」霞齊飛,一隻「孤」鶩,緣何而孤飛向那裡……令人頓生情思;「秋水共長天一色」,遠方水天相接之處,茫茫緲緲,那裡是王勃的心緒所在那裡景色又如何……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658回答者:飛翔在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怎樣賞析

3樓:歲月就這麼說

這是《滕王閣序》中傳誦千古的名句,也是本文最為閃光的一句.相傳都督閻某拂袖而去後,聞此句矍然而起,說:「此真天才,當傳不朽矣!」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紅霞在天上飄動,野鴨在紅霞中翱翔,造成藍天上一紅一白的色彩對照;無生命的晚霞與有生命的飛鳥並舉,構成的畫面更為明麗鮮活,超出前人甚遠. 落霞自天而下,孤鶩自下而上,故曰齊飛;秋水碧而連天,長天淨而映水,故曰一色.王勃把這種景象用對偶句的形式來表現,描繪出一個曠遠的背景,在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點綴以紅霞、野鴨,構成色彩明麗的畫面,意境優美動人.

欣賞此句,還要和下面的句子聯絡起來理解, 「漁舟唱晚,響窮澎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這其中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種傷感.有人說對失意人生的悲嘆是這篇文章的本質,可以說,王勃在最初表現出來的逸興只是此時此地的感觸,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後對賓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對《滕王閣序》而言,這些均不值得賞觀.值得欣賞的是「失路之人」在強烈的渴望「望長安於日下」,在熱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是「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中又慷慨地自己給自己加油鼓勁吶喊助威!

值得欣賞的是「老當益壯」「窮且益堅」,是「有懷投筆」者「無路請纓」,只好「奉晨昏於萬里」,無奈到絕望!只有體會笑臉背後不堪回首的坎坷經歷,年輕背後的滄桑,輝煌背後的傷痕.這樣的情感才是最真的,這樣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

4樓:草你

落霞映襯著孤鶩向遙遠處歸飛,秋水無際與長天暮色渾然一體。

這是我的直覺畫面,但因人而異,賞析角度與側重點會有所不同。

注:「孤鶩」比較詩,說孤獨的野鴨子有點**。

5樓:幻夢

王勃《滕王閣序》佳句迭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是其中之一。對此名句,歷來公認絕句。本句首先,對仗工整,幾近「工對」。

上句的「落霞」、「孤鶩」與下句的「秋水」、「長天」都是名詞性短語,對仗考究。而更絕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對,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較高的「句中自對」:「落霞」可對「孤鶩」,「秋水」正對「長天」。

當然,在大唐律詩的王國裡,這些都不算什麼,如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都是句中自對。不同的是杜甫這句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都是主謂短語,且直接連綴成句不用虛詞。其次,上句寫動,霞、鶩「齊飛」;下句寫靜,水、天「一色」。

一動一靜,以動襯靜。上句側重於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下句側重於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畫面和諧,美不勝收。

再次,巧化成句,別出新意。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6樓:韓琴

此句描繪了滿天的晚霞與孤鶩融合在一起好像在共同飛翔,秋天的三江五湖之水在遠處與天際融為一色。十四個字就描繪出一幅極生動的山水畫。

該句出自唐代王勃所作的駢文名篇《滕王閣序》第三段,全段原文如下: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白話文釋義:開啟精美的閣門,俯瞰雕飾的屋脊,放眼遠望遼闊的山原充滿視野,迂迴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驚歎。房屋排滿地面,有不少官宦人家;船隻佈滿渡口,都裝飾著青雀黃龍的頭形。

雲消雨散,陽光普照,天空明朗。

落霞與孤獨的野鴨一齊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渾然一色。漁船唱著歌傍晚回來,歌聲響遍鄱陽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氣驚擾,叫聲消失在衡陽的水邊。

擴充套件資料

此句是《滕王閣序》中的名句,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後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於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

該句上句寫動,霞、鶩「齊飛」;下句寫靜,水、天「一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上句側重於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下句側重於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

畫面和諧,美不勝收。再次,巧化成句,別出新意。

首先是色彩美。夕陽之下,晚霞絢爛耀眼,而鶩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鶩近乎一個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邊半個天空,碧空相對於落霞光度稍遜,但相對於孤鶩來說卻較亮,孤鶩、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對比,孤鶩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則更加燦爛。

其次是動態美。孤鶩是在「飛」的,雲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動的。秋水雖然平靜,但並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會死氣沉沉。

微風過處,秋水上會不斷地泛起漣漪,漣漪過處,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被盪開後,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魚蝦等等。

其三是虛實美。碧空高深無比,紅霞稍低些,而孤鶩又更低,這就有了三個層次,而它們下邊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寧靜的,當「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時,天上的畫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謂「天光雲影共徘徊」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樣構成了一種虛實之美。

7樓:無憂考吧

作者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歷來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廣為傳唱。

8樓:匿名使用者

王勃在落霞孤鶩齊飛的動景中,又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同樣,秋水長天一色的淡然中,卻又是充滿天地間生機的湧動。如果王勃沒有怡然明淨的心靈,又如何寫出這天然和諧的景色呢?本來,靜默是一種特殊的永恆。

可王勃卻發現落霞不落寂,孤鶩不孤獨,「落霞與孤鶩齊飛」作為一種發現,一種定格,把靜中之動、寂中之歡,寫成了一句絕唱。在這裡,王勃特別著筆於大自然的意妙、博遠、浩渺,通過彩霞飛縷、孤鶩爭翅,表達經緯交錯相攜、明暗暖冷相加、色彩明麗流動變幻的萬千氣象。

「秋水共長天一色」,由把碧水與遠天相融合,水天因色彩接近而界限模糊,先把視線引領至水天相接之處,再從天水相接返回,上下渾然一體,揭示了大自然的原色與永恆。這已是人的視線所能涵蓋到最遠的地方了,但天地悠悠的無限空間的意象已盡在胸間。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者的審美愉悅應該是相同或者近似的,有人說———大可以去掉「與」、「共」二字,那樣詩詞會更加簡練,其實不然。我想,去掉「與」、「共」二字詩句就會大為減色,虛詞在這裡的運用,使文義大為增光。同時,王勃在詩句中煉「虛」,鑄造出一種高妙的**上的美感。

有哲人說過,「心靈裡沒有**,決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樂感,是一個高潮一個高潮地起伏,一浪未平又起一浪的,它**於推動天地運動變幻的自然之靈;但在每一個高潮上散逸出許多細碎的浪花和風情,反過來給大自然的高潮詩章鍍上美麗的金邊,使人品賞不絕欲至著迷。從聲音方面來說,該句因為對偶的文字此開彼合、此收彼放,聲音抑揚頓挫,顯得節奏鮮明、和諧悅耳。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色描寫

王勃 滕王閣序 佳句迭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即是其中之一。對此名句,歷來公認絕句。本句首先,對仗工整,幾近 工對 上句的 落霞 孤鶩 與下句的 秋水 長天 都是名詞性短語,對仗考究。而更絕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對,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較高的 句中自對 落霞 可對 孤鶩 秋水 正對 長天 當...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運用什麼手法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

對偶的修辭手法,此句色彩對比鮮明,落霞是絢麗的,多重的,孤鶩是清淡的,單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鶩是自下而上的,秋水長天,天水相接,渾然一體,遠近 上下 立體式的展現出一幅深秋江天圖.此外,動靜結合.動寫 落霞 孤鶩 動寫 秋水 長天 使人的視野中出現一幅絢麗的 江邊初晴 的畫面.另外句中有對,對...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類似這樣很美的詩句寫作中常

高唐行雨落雲間,青冥浩蕩巫山懸。自來巫山出雲雨,偏教迷濛尋山月 月照江水生雲煙,秋夜勝水寒明月。夢飛江渚駕輕舟,神女凌巔要長風。玉袂當風長空裡,飄飄欲攬天上月。月明天涯秋霜飛,閬宮仙子月中寒。裂天披雲窺下界,碧海青天秋心夜。神女私語傳仙娥,欲解人間巫山情。千年萬古話嬋娟,痴情已換神仙夢。鴛鴦兩飛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