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查詢或在過春節中所見所聞選取或幾個你感興趣的年俗

2021-03-24 05:41:08 字數 5785 閱讀 8667

1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年俗,比如說我們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包餃子裡邊兒放一些硬幣,預示著好彩頭。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把你知道的寫下來,並通過查資料,介紹其中兩個來由,習俗,傳說等。

2樓:浪裡小青魚

1、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陽,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線。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曆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曆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2023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

2、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

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

我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

3、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

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4、端午節

陰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

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

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5、七夕情人節

(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所謂乞巧,即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

3樓:偷個貓

1、除夕

中國傳統節日—除夕農曆一年最後一天,即十二月三十,當年十二月是各大傳統節日標誌。小月則在廿九,逢大月則在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起源: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除夕」在古時有「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年終」等別稱。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2、春節

春節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節是農曆的一歲之首,俗稱「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春節的來歷,在中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中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

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將春節改在一年歲末,並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永珍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

到了辛亥革命後的**初年,改農曆為公曆[陽曆]後,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2023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3、元宵節

習俗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舞龍、賞花燈、舞獅子、看大頭和尚戲柳翠、跑旱船、花擔子、茶擔子等風俗,而在江蘇高郵還有看圍屏的習俗。

4、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5、端午節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用藥迷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4樓:繁人凡人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

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

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採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為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在沿續著。

若說到端午節的來歷,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佞,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秦國趁機進攻楚國,楚地千里疆域毀於一旦。

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迴天,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聞聽屈原投江,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尋見屈原的屍體,湖面上舟船往來穿梭百舸爭遊的場景蔚為壯觀。這一日正是陰曆五月初五日。

後來,每逢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裡,只為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身不被吞食。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

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

」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場面描寫

南京的夾紗燈周邊嵌花,別有情趣,福建的玻璃珠燈別出心裁,雅俗共賞,河北的雲母球燈渾然天成,美輪美奐,揚州的羊角燈能防風雨,透明發亮,富麗堂皇,杭州的羊皮燈鏃鏤精細,五色妝染,自成流派,雲南的料絲燈用料考究,薄而剔透,晶瑩可愛。山東的繡球燈還能在地上打滾,妙不可言。樹上吊樹燈,窯洞裡掛花燈,門上懸猴燈,雞窩燃雞燈,糧食囤上放刺蝟燈,牲口圈點馬燈,就連水缸的瓢裡也漂魚燈,場院上鑼鼓喧天,人們欣喜若狂地耍龍燈、吹嗩吶、扭秧歌、踩高蹺、舞獅子、敲腰鼓,歌飛樂揚,人聲鼎沸,場面熱鬧,別有一番農家燈趣。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情人節,鬼節,勞動節,兒童節,國慶節,端午節,步行日,讓座日,學雷鋒日,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七夕節,重陽節。

春節手抄報資料四份,每份100字左右

6樓:匿名使用者

吃屁車!!!!!!!

7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破德哥呃呃呃低的滴滴滴呃呃的哦

8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哈哈哈哈我我我我我我我我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人4人人呀

9樓:匿名使用者

1000000000

各個地方的春節習俗

關於56個民族的資料

10樓:baby鞋子特大號

56個民族:

壯族、藏族、裕固族、彝族、瑤族、錫伯族、烏孜別克族、維吾爾族、佤族、土家族、土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水族、畲族、撒拉族、羌族、普米族、怒族、納西族、仫佬族、苗族、蒙古族、門巴族、毛南族、滿族、珞巴族。

僳僳族、黎族、拉祜族、柯爾克孜族、景頗族、京族、基諾族、回族、赫哲族、哈薩克族、哈尼族、仡佬族、高山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獨龍族、東鄉族、侗族、德昂族、傣族、達斡爾族、朝鮮族、布依族、保安族、布朗族、白族、阿昌族、漢族。

中國各民族分佈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佈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佈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黑龍江、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臺灣等省、自治區。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的民族識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一、中國成立到2023年為第一階段。

這個時期民族識別的主要工作是進行調查研究,並確定一批民族成分。經過這一階段的民族調查識別,除已經公認的蒙古、回、藏、維吾爾、苗、瑤、彝、滿、黎、高山等民族外,經過識別和歸併。

又確認了壯、布衣、侗、白、哈薩克、哈尼、傣、傈僳、佤、東鄉、納西、拉祜、水、景頗、柯爾克孜、土、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鄂溫克、保安、羌、撒拉、俄羅斯、錫伯、裕固、鄂倫春等民族,共計38個少數民族。

二、2023年到2023年為第二階段。

在基本掌握各族體的族源、歷史、現狀與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民族識別,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中南的一些省份,尤其是雲南省。雲南260多個不同族稱,經識別歸併為22個民族。

經過這一階段的調查識別,從2023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之前自報的183個不同稱謂的民族名稱中,新確定了16個少數民族,即土家、畲、達斡爾、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龍(現改為德昂)、京、獨龍、赫哲、門巴、毛難(現改為毛南)、珞巴等民族。

另將74個不同民族名稱歸併到54個少數民族中。還有幾十個在識別中自動撤銷原登記的民族名稱。至此,對已填報的族體的識別大體上得以基本解決,有待繼續識別的已為數不多。

三、2023年到80年代末為第三階段。

這一階段,民族識別工作的重點是在一些地區對一批人的民族成分進行恢復、更改,對一些自稱為少數民族的人們共同體進行辨別、歸併。

瞭解廈門在過春節時有哪些傳統習俗現在還有什麼習俗

1 臘月十六 平時,閩臺地區的不少民眾都會在農曆每月的初二 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農民更為注重,俗稱 做牙 傳統的 尾牙宴 上,老闆會以 雞頭魚尾 方式來決定明年的辭退人員,因此又有 雞頭相對,夥計走開 的儀式,這是老闆要 炒魷魚 的婉轉手法。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 做牙 稱為 尾牙 ...

金蝶kis專業版怎麼查詢憑證,我在過濾條件怎麼選擇日期,還有就是每個月的憑證做完以後是否有其他操作

從你的提問看得出你七月份還沒結帳是吧 否則做的時候應該自動是八月。你只能在中間的下拉框選擇會計期間等於8期查詢下,或者你到總帳明細帳裡面你說可以查到 雙擊可以進入明細憑證的看下憑證號是幾號,根具憑證號總有吧。做賬過程是先把所有憑證做進去,然後過帳 再結轉損益 再過帳 最後就期未結帳了,你也可以在過帳...

怎麼通過手機序列號查詢真假

通過手機序列號查詢真假,方法如下 在手機上輸入 06 輸完這5個鍵符回後,手機螢幕上會出現一行阿拉答伯數字,即為該手機的串號。驗證真偽的最簡單的方法是 檢視手機串號 即imet號 與手機裡面 取下電池可以看到 的imet號是否一致。應該是一致的 或者到網上進行查驗 1.先在手機上輸入 06 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