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為烈士,當如此矣」中的「烈士」是什麼意思

2021-03-27 12:51:13 字數 2084 閱讀 8380

1樓:陳曉陽呀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有志向有抱負的人)

原文: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

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囂甚敬重之,以援為綏德將軍,與決籌策。

建武四年冬,囂使援奉書洛陽,帝甚壯之。十一年夏,璽書拜援隴西太守。援務開恩信,寬以待下,賓客故人,日滿其門。

         二十年秋,振旅還京師。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於坐賀援。

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裁封數百戶;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

先生奚用相濟?」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確為烈士,當如此矣」 中的「烈士」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有遠大志向的勇士,有節操有抱負的男子

3樓:匿名使用者

有遠大抱負的有才幹的人

諒為烈士,當如此矣的意思

4樓:歲月不寒

確實是為國建功立業的人,就應當這樣做啊!

原文: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於坐賀援。

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裁封數百戶;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

先生奚用相濟?」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譯文:(馬)援的軍隊還朝,快要到了,很多過去的朋友出來迎接慰勞他。平陵人孟冀是有名足智多謀的人,也來慶賀馬援,馬援對他說:

「我希望您能說出一些有益的話,怎麼反而與大家一樣啊?過去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皇上裁定封數百戶;今天我只有很小的功勞,勉強可以享受一個大縣,現在功老小而賞賜優厚厚,如何能長久呀?先生說怎麼補救?

」孟冀回答說:「自己愚頓不知道啊。」馬援說:

「現在匈奴、烏桓還在侵擾北方邊境,我想請求攻打他們。男兒就要死於邊野,用馬皮包裹屍體回來安葬,怎麼能臥床老死在兒女手中啊!」孟冀說:

「作為烈士,就該這樣啊。」

5樓:我字翰林

作為烈士,就該這樣啊

後漢書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

初,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於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觽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裁封數百戶;

[一]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冀曰:

「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黙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諒liàng

〔形〕(1) (形聲。從言,京聲。本義:誠實;信實)(2) 同本義 [honest]

諒,信也。——《說文》

馬革裹屍中「 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中的「 烈士」 古今意義有什麼差別?我很急的!!!能快點嗎??

6樓:匿名使用者

烈士 今義:為正義而犧牲的人。

古義:烈,有節操有抱負;士,一般指男子。烈士指剛直俠義之士。

7樓:高階不過是稱號

古文中的烈士指的是勇於戰鬥,敢於犧牲的而,也就是我們口中常常說的勇士啊 猛士之類的,是指勇敢的人是活著的人

現在人口中的烈士是指已經壯烈犧牲了的人 是已經犧牲的了人 也就是死人。。

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今異義詞,這意思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勇士」,不一定指已故的人。

9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革命的勝利,勇於犧牲自己的戰士、勇士,就稱為烈士。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就是以前的革命烈士用鮮血鋪成的!烈士有如董存潤、黃繼光等很多啊!

烈士的含義,中的「 烈士」 古今意義有什麼差別

烈士就是指那些在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為了祖國的獨立和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果,在危急時刻以祖國的利益至上,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高尚的人員。他們統一標誌就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和平時期當人民遇到災難或處於危險的時刻,他們為了解救別人安危,自己不惜犧牲自己而解救他人,他們集中了中華...

我國烈士紀念日是什麼時候設立的,烈士紀念日是如何設立的?

2014年8月25日全國第十屆人大常委規定每年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 烈士紀念日是如何設立的?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是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 版表決通過的,但是相關研究權論證工作早在2005年就開始了,可謂 十年磨一劍 2008年,就 設立烈士紀念日 的問題徵求網...

姓柴的烈士有誰?他的事蹟是什麼

柴忠權同志是原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3師23團4連指導員。1970年5月22日他告別培育自己成長的老部隊,告別剛一歲多一點的女兒和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小兒子,告別白洋澱湖港河汊的滿眼綠色,來到鄂爾多斯高原,來到庫布奇漫漫的沙海之濱,來到了400多 個年輕的兵團戰士中間。從戰士們一雙雙歡迎的眸子裡,柴忠權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