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兩首詩,作者都是宋代的著名人物,都具有唐宋八大家的文壇地位。一般地說,文學史上都強調宋詩的議論特徵,把它與唐詩側重形象思維的表達方式相區別。《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都講了怎樣認識事物的問題,只是側重點不同。
《登飛來峰》側重於講正確認識事物所需要的是高屋建瓴,那就是要登高望遠,使自己處於最高點;《題西林壁》側重於講正確認識事物所需要的是移步換景,那就是換位思考,使自己取得最佳觀察點。
這就是不同角度,就有不同收穫。不過,這是哲理上理解這兩首詩的結果。
除此之外,還應該在意境上體會這兩首詩,這就要理解兩位作者的思想境界。
兩首詩不僅是借觀景來說明道理,更重要的是,兩位作者都借寫景表現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方法上,這都是借景抒情的形象思維。一個敢於登上「最高層」,一個實不在意「真面目」。
這就是源自對儒道兩家的各自立場,渲染、形成、發揚了不同的詩歌意境;這就是並不屬於、也不輸於唐詩的宋代大家,同樣的在詩歌絕頂上佔有一席之地;這就是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諸子學派,在兩首詩裡表現的不同意趣。
2樓:羋海霞
告訴我們認識事物,一定要從最高點和總體來看,不要側重和拘泥於事物本身和低層次
我們要預習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這兩首古詩,老師的要求很高,如下:
3樓:匿名使用者
《題西林壁》,純是從自然景物得到某種悟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詩中的哲理,既可以理解為世事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據一端,所見不同,欲見真相,需要脫出自身的處境,從高遠處觀照;也可以理解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驚乍喜,忽憂忽樂,為生老病死、榮辱貴賤所困,如果上升到無限的時空觀反觀這一切,不過都是瞬間的變化。 宋詩好說理是普遍的現象,很有些作品因此而變得乾硬枯燥,但蘇軾的詩較少給人以這樣的感覺;像上述一類優秀之作,則既有深厚的內涵,又不乏詩意情趣。這主要是因為蘇軾常常從一個具體環境、具體經歷、具體景物中觸發思考,善於把哲理與抒情寫景熔為一體,善於通過親切妥帖、富於才思的比喻表現哲理,使人讀起來饒有興味。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能夠這樣寫哲理詩的人為數並不多。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首絕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時的作品。前兩句寫飛來峰塔的形象,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
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
詩人還講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
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遊蕩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最後一句話是詩人的自勉句,因此應該用「自緣」
4樓:匿名使用者
身在最高層對事物一覽無餘有不同凡人的認識:身在此山中難免當事者迷。兩者所處的位置不同當然認識也不同。
5樓:匿名使用者
身在最高層是他在山的最高層,身在此山中是他在山中。連者看的角度不同啊
題西林壁和登飛來峰這兩首詩談談你的看法
6樓:匿名使用者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
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登飛來峰》是一首七言絕句,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本詩作者通過對自己親身登臨千尋塔遠望,一覽無餘的視角直接描寫,來抒發出他心中興奮愉悅的心情,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兩首詩相同之處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都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以及雄心壯志之情
《登飛來峰》《題西林壁》這首古詩的題目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登飛來峰》是王安石到飛來峰上的有感而發,《題西林壁》的意思是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前者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雲見日、**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後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
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拓展資料:
《登飛來峰》賞析
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彩的基調。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前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在寫作手法上,起句寫飛來峰的地勢,有寫峰上有千尋之塔,足見其高。
此句極寫登臨之高險。承句寫目極之遼遠。承句用典,《玄中記》雲:
「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以此驗之,則「聞說雞鳴見日升」七字,不僅言其目極萬里,亦且言其聲聞遐邇,頗具氣勢。
雖是鋪墊之筆,亦不可等閒視之,實景語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本是「先日出,後天雞鳴」,但王安石不說「聞說日升聽雞鳴」,而說「聞說雞鳴見日升」,則是「先雞鳴,後日升」。
詩人用事,常有點化,此固不能以強求平仄,或用事失誤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
「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還有一首《讀史有感》的七律,頷聯雲:
「當時黯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欲成就大事業,最可怕者莫甚於「浮雲遮目」、「末俗亂真」,而王安石以後推行新法,恰敗於此。詩人良苦用心,於此詩已見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遠矚的氣概。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說,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說果,後說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說明詩眼的轉換。
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
這首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
前者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雲見日、**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後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銘。
《題西林壁》賞析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
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
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
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
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
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登飛來峰這首詩的前兩句,主要體現了什麼
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寫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
《登飛來峰》王安石這首詩後兩句詩揭示什麼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1 作品簡介 登飛來峰 是北宋文學家 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
登飛來峰第一二句與王之煥的哪首詩相似
你問錯bai了,應該是登飛來峰的第du三四句,原詩 zhi飛來dao 山上千尋塔,聞說雞內鳴見日升。飛來容山 一作 飛來峰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之渙的 登鸛雀樓 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說的都是站的高望得遠的道理。駕駛執照分幾種?駕駛證分類具體如下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