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快樂馨陽
從第一個到來最後一個:1+2+22+23+24...自...+2的63次方=18446744073709551615(粒)
最後一個格子裡的麥粒:2的63次方=9223372036854775808(粒)
(還有吐槽一句:那個第一個回答的「熱心網友」,你真的認真看題了嗎?你知道什麼是棋盤麥粒問題嗎?)
2樓:匿名使用者
用大數的估演算法。數出一個格子裡的麥粒數,乘有麥粒的格子總數即可。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對吧,我用raptor算的是18446744073709600000
棋盤麥粒問題的問題本質
4樓:煞
按照那位宰相bai所要求的方法,在
du64格棋盤上放
zhi置麥粒,表面dao上看起來所需麥
內粒數量很少,其實
容越放越多,最終達到一個天文數量.
每格棋盤應該放置麥粒詳細數量:
第1格棋盤: 1=2的0次方
第2格棋盤: 2=2的1次方
第3格棋盤: 4=2的2次方
∶第18格棋盤: 131072=2的17次方第19格棋盤: 262144=2的18次方第20格棋盤:
524288=2的19次方∶第43格棋盤: 4398046511104=2的42次方第44格棋盤: 8796093022208=2的43次方第45格棋盤:
17592186044416=2的44次方∶第63格棋盤: 4611686018427387904=2的62次方
第64格棋盤: 9223372036854775808=2的63次方總的數量應該是把64格里的麥粒全加在一起,非常明顯,超級巨大。
問題本質是:1+2+4+8+16+32+64+128+256+512+1024+...+2的62次方+2的63次方=18446744073709551615
棋盤上的麥粒讀後感
5樓:
今天我讀了棋bai盤上的麥粒。主要講du
了:古代zhi印度的舍
dao罕王,打算重賞國際象棋專的發明者——宰相西屬薩。西薩懇求國王在棋盤上第一個放一粒麥粒,第二格放兩粒,第三格放四粒......照這樣下去每一格的數量比前一個增加一倍。
千百年的今天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結局他們眼前只用一小碗填滿64個方格,禁不住笑西薩太傻了。隨著放置麥粒的方格不斷增加,搬運麥粒的工具也由碗變成盆,由盆變成籮筐,大臣們還是笑聲不斷,有人說,乾脆裝滿一馬車的麥子給西薩就行了!
不知從何起,喧鬧的人們突然靜下來了,大臣和國王都詫異的張大嘴:因為既是傾全國所有,也填不滿下一個格子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弱小的食物當初總是被人譏笑,但是要不斷積集力量,就會逐漸強大。從弱小變強大的過程可能是難以察覺的,打你能夠看見時,它就一定強大的令人難以置信。
棋盤上的麥粒
6樓:匿名使用者
國際象棋的棋盤,第一個格子放一個麥粒,第二個格子放兩個麥粒,第三個格子放四個..........放滿整個棋盤要多少麥子?
是這個古老的問題嗎?
我不是學計算機的...............
7樓:**の客
本人學c.
設一個65*65的陣列,
倆迴圈,乘2放。
8樓:匿名使用者
uses math;
begin
writeln(power(2,65)-1);
end.
不太精確
9樓:匿名使用者
program sss;
var i,n:longint;
t:qword;
begin
readln(n);
t:=1;
for i:=1 to n do
t:=t*2;
writeln(t);
end.
qword正好是2^64
誰知道這答案是多少,誰知道這題正確答案是什麼?
答案是 25。7 7 7 21,6 6 7 19,3 6 7 15,7 3x6 25。這道題可以用方程的思維來解答。方程 equation 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表示兩個數學式 如兩個數 函式 量 運算 之間相等關係的一種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稱為 解 或 根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稱為 解方程 ...
誰知道這下面的答案,誰知道這道題的答案?
注意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根據報載,在帝國主義之間的第一次大戰的時候,一個法國飛行員碰到了一件極不尋常的事件。這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個什麼小玩意兒在遊動著。飛行員以為這是一隻什麼小昆蟲,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過來。現在請你想一想這位飛行員的驚詫吧,他發現他抓到的是 一顆德國子...
誰知道這道題的答案誰知道這道題的答案那?急!
注意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根據報載,在帝國主義之間的第一次大戰的時候,一個法國飛行員碰到了一件極不尋常的事件。這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個什麼小玩意兒在遊動著。飛行員以為這是一隻什麼小昆蟲,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過來。現在請你想一想這位飛行員的驚詫吧,他發現他抓到的是 一顆德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