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一頭朝南,一頭朝北,為什麼叫指南針而不叫指北針呢

2021-03-03 23:51:08 字數 5056 閱讀 4437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表明我是個人觀點:我覺得指南針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本來叫司南,司南的勺柄是指向南的,現在的指南針應該和司南有關係吧,應該是這個原因吧。不知道對不。

指南針明明指向北的,為什麼叫指南針而不叫指北針呢?

2樓:巴巴拉小白兔

1、我國古代人一般是通過看北極星來分辨方向的,但是,為了應對沒有星星的夜晚,才發明了指南針。指南針的前身是司南,司南的形狀像個大勺子,這就是根據北斗七星做的,因為找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北極星。

司南的勺柄確實是指向南方的,所以後來發明的指南針,由於用途功能與司南一樣,就也順著司南叫「指南針」了,因為知道「北」就能找到「南」,古人也就懶得改了。

2、在我國古代文化裡,南為陽,北為陰,活人都以陽為尊。我國古代一直以「南」為南北方位之主,面向南方為尊位,且有「南面為王,北面而朝」之說,即面朝南方位的稱帝王,面朝北方的則是朝拜君王的臣子,帝王就座議事都是面向南方。正屋的門窗都開向南。

所以指示方向,也以南為主。

擴充套件資料

產生背景

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體,當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這個道理,古人不夠明白;但這類現象,古人已經發現。

磁現象的發現

先秦時代的中國勞動人民已經積累了對磁現象的認識,在探尋鐵礦的時候,常常遇到磁鐵礦,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化學式fe3o4,別名氧化鐵黑、磁鐵、吸鐵石,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故又稱為磁性氧化鐵)。

《管子》的數篇中早已記載了這些發現:「山上又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磁石的吸鐵特性很早被人發現,《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古人稱「磁」為「慈」。

古人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

」漢以前古人把磁石寫成「慈石」,是慈愛石頭的表達。

到了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兩個棋子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欒大稱其為「鬥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

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

3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中總是會碰到這樣的好奇寶寶,那就先在這裡瞭解:指南針為什麼叫指南針吧~~

說白了,也就一個原因:習慣!

首先,在古代的時候,一開始是沒有指南針這種東西的。那時候,人們分辨方向,完全靠的是北極星。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古代人的智慧,可以的!

靠著北極星來辨認方向,一直延續了很久,直到現在,沒有指南針的情況下,還是要靠著北極星來辨認方向。

後來,人們總結了前人的經驗,發明了一個不用看北極星就能辨別方向的「司南」。

司南可以看做是指南針的前身,有考古學家猜測,司南是用天然磁鐵礦石雕琢成一個像勺子一樣的東子,將之放在一個光滑的刻有方向的盤上,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就可以用來辨別方向。

當然了,以上都是考古專家們的推測,真正的司南長什麼樣,沒有相關記載,更沒有實物。

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了「司南」的叫法,儘管後世已經發明出了能直接辨明北方的更加便捷的工具,還是將指南針這個說法沿襲了下來。

摘自:網頁連結

4樓:脫廷謙頻鵑

指南針在我國的古代頁叫「司南」!

為啥叫指南針,我認為這和我國傳統的皇宮都是座北朝南有關!「指北」就指向皇宮了,拿是要殺頭的。

古時,面南為尊,面北為卑,男尊女卑,取南諧音。這是一種解釋。

而中國史書上對司南的記述確實為「其柢指南」,並沒有因為後來「南」變成了一種尊貴的象徵才改的方向。

在大英百科全書中,有兩個不同的詞條來解釋:第一個詞條為「direction

determinants」,即方向指定儀器,解釋如下:「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有磁指南和機械指南兩種,磁指南發明於公元前3世紀,稱為『司南』......機械指南儀器為指南車,約在3世紀發明......」第二個詞條為「***pass」,譯為「羅盤」,即通常意義上用於航海的指南針。解釋如下:

「航海或勘測時在地球上使用的基本測向儀器,......最老、最常用的羅盤為磁羅盤,......12世紀,顯然中國和歐洲的航海家都各自發現,一塊天然磁石,一種自然界存在的磁性礦石,漂在水中木棒上時總是指向北極星方向......」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也有指南針和羅盤(磁羅盤)兩個詞條,但不論是對指南針的解釋,還是對羅盤的解釋,都最終追溯了到戰國的「司南」,這兩種不同的指向儀器是同源關係,而沒有像歐洲觀念中區分的如此涇渭分明。

真是說法雲雲啊,弄不明白,反正現在喚著的指南針就是指北的。

5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叫指南針呢?就是因為這東西用來指南的。況且,最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子》一書中,就記載了現在稱為指南針的原型——司南,「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並在東漢王充《論衡》中便記述了司南的具體形制,「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且,指南針不但最早為中國發明,並隨後演變成羅盤並應用於航海事業上。北宋朱彧所著《坪洲可談》一書中,最早記載了航海中使用指南針的情況,「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隱晦觀指南針」。其後,南宋福建路市舶司(當時管理對外**的**機關)提舉趙汝適在所著《諸蕃志》中提到,「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釐之差,勝似系焉」。

就在這一時期(北宋末南宋初,約為2023年左右),中國的指南針(或者說羅盤)通過阿拉伯商人傳入歐洲。此後,羅盤在世界航海事業上被廣泛應用,因此才有15世紀-16世紀歐洲人的世界地理大發現。這一切,按照中國官方的歷史教科書來看,由於這一淵源關係,歐洲人的指南針亦是應來「指南」。

後來查了一下大英百科全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指南針詞條,才發現事情遠非「指南」一說這麼簡單。

在大英百科全書中,有兩個不同的詞條來解釋:

第一個詞條為「direction determinants」,即方向指定儀器,解釋如下:「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有磁指南和機械指南兩種,磁指南發明於公元前3世紀,稱為『司南』......機械指南儀器為指南車,約在3世紀發明......」

第二個詞條為「***pass」,譯為「羅盤」,即通常意義上用於航海的指南針。解釋如下:「航海或勘測時在地球上使用的基本測向儀器,......最老、最常用的羅盤為磁羅盤,......12世紀,顯然中國和歐洲的航海家都各自發現,一塊天然磁石,一種自然界存在的磁性礦石,漂在水中木棒上時總是指向北極星方向......」

兩個詞條其實是對指南針作了區分。一種是在陸地上、較簡單的指南儀器,源於中國司南(也應該僅僅使用於出產在中國的指南針),另一種是用於航海和勘測上、較專業的指北儀器,歐洲和中國同時出現,無先後之分。

分歧就這麼出來了,對比這兩個詞條,發現大英百科全書似乎把「中國是最早發明指南針」這一說法完全給推倒了,因為在歐洲歷史上,羅盤才是真正的「指南針」,並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爭霸海權和開拓殖民地等近現代歷史的決定性事件中,與火炮和航海術一樣扮演了功不可沒的角色。對「中國古老的指南針」不但否定,而且用了兩個不同的詞條加以區分。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也有指南針和羅盤(磁羅盤)兩個詞條,但不論是對指南針的解釋,還是對羅盤的解釋,都最終追溯了到戰國的「司南」,這兩種不同的指向儀器是同源關係,而沒有像歐洲觀念中區分的如此涇渭分明。

因此,康熙的說法和佩雷菲特對其的嘲笑便有了答案——顯然,康熙認同指南針和羅盤同出一源,用來指南,而作者佩雷菲特則按西方人的觀念,認為指南針顯然應該是羅盤;佩雷菲特則認為,羅盤是歐洲人自己發明的,與中國的「司南」沒有必然聯絡,羅盤用來指北,而中國的司南則用來指南。這似乎是一種不同文化背景上的誤解。當然,羅盤和「司南」到底什麼關係,現在還是各有各的說法。

此外,佩雷菲特對康熙固執地認為指南針用來指南作了解釋。他認為,康熙之所以認為指南針用來指南,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南是四個方位中最尊貴的方位,皇帝的御座、宮殿、陵墓,寺廟,甚至紫禁城,一切尊貴的建築物都朝向南方。他繼續寫道,「雖然皇帝是來自北方的滿人,他的論據卻是始料不及的:

『在北方,一切活動在凋萎,在衰亡。吸引磁針的力量怎麼可能來自北方呢?』......『力量、精氣和繁榮都在南方』」。

聽佩雷菲特一說,似乎也不無道理。但,中國史書上對司南的記述確實為「其柢指南」,並沒有因為後來「南」變成了一種皇帝尊貴的象徵才改的方向。這位曾先後六次訪問中國的法蘭西學院院士,用這種說法來解釋康熙認為指南針指南是合理的這一固執的想法,到底算是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還是誤解呢?

到現在來說,中國人認為指南針指南,歐洲人認為指南針指北,皆合理。因為現在的指南針為稜形,指標兩頭均衡,並非如「司南」只有一個杓柄,指南指北之爭,似乎徒費口舌。

6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子》一書中,就記載了現在稱為指南針的原型——司南,「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並在東漢王充《論衡》中便記述了司南的具體形制,「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且,指南針不但最早為中國發明,並隨後演變成羅盤並應用於航海事業上。北宋朱彧所著《坪洲可談》一書中,最早記載了航海中使用指南針的情況,「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隱晦觀指南針」。其後,南宋福建路市舶司(當時管理對外**的**機關)提舉趙汝適在所著《諸蕃志》中提到,「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釐之差,勝似系焉」。

就在這一時期(北宋末南宋初,約為2023年左右),中國的指南針(或者說羅盤)通過阿拉伯商人傳入歐洲。此後,羅盤在世界航海事業上被廣泛應用,因此才有15世紀-16世紀歐洲人的世界地理大發現。這一切,按照中國官方的歷史教科書來看,由於這一淵源關係,歐洲人的指南針亦是應來「指南」。

後來查了一下大英百科全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指南針詞條,才發現事情遠非「指南」一說這麼簡單。

7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在於,古代中國人指北不用指南針,而用北極星。中國是個天文學發達的國家,而且位於北半球。從史前時代,中國人就對天上的恆星、行星、星座很感興趣,勤於觀察。

他們對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是相當熟悉的。這7顆亮星中的4顆組成鬥形,另3顆組成斗柄;而且用北斗星很容易找到位於天北極的十分耀眼的北極星。用北極星指北是中國人的常識、中國人的傳統、中國人的習慣。

有這個指北的標誌物,任何事物是不能和它爭鋒抗衡的,也不允許與它爭,就如同日出指東一樣。

正因為如此,指南針的「老祖宗」 也是製成北斗7星的形狀,叫司南。司南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韓非子》一書中,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而東漢王充《論衡》中更是詳細記述了司南的具體形狀,「司南之杓(音sháo),投之於地,其柢(音dǐ)指南」。

為什麼雞蛋一頭大一頭小,雞蛋為什麼一頭大一頭小

正常的雞蛋,都是一頭大一頭小 大頭有一個充滿空氣的小室,叫做 氣室 當小雞快出來時,它的頭就在大頭裡,最後用嘴鑽 入氣室,開始呼吸氣室內的空氣 因此小雞在胚胎期,必須有氣 室,才能正常發育。雞蛋的形狀 與小雞在蛋裡的狀態有很大的 關係,小雞從蛋裡出來,是靠自 己啄破蛋殼,啄殼時,不僅頭部 頸部要用力...

一頭老牛和一頭小牛頭對頭是什麼成語

老牛舐犢 老牛舐犢 l o ni sh d 釋義 l o ni sh d 舐 舔 犢 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出 處 後漢書 楊彪傳 子 楊 修為曹操所殺 後操見彪問曰 公何瘦之甚?對曰 愧無 金 日先見之明 猶懷老牛舐犢之愛。例 句巴人 靈魂受傷者 他說著說著,又把手揚到那隻受傷的肩膀...

人,今天買了一頭牛,明天又買一頭牛,為什麼是什麼腦筋急轉彎

答案 此人買了一頭公牛和一頭母牛。為什麼是諧音,實際是問喂什麼,所以是喂草 有一頭是蝸牛 還有 一公一母 為什麼就是喂什麼,喂草 一個農夫第一天買了頭牛第二天又買了頭牛腦筋急轉彎?答案 採納我有驚喜,是真的,騙你是小狗 第一天買公牛,第二天買母牛 這農夫打算殺牛賣肉了。為什麼?答案 喂草!腦筋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