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知道生活家
1、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2、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 3、春節(農曆一月一日) 4、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 5、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 6、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 8、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
2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3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又名乞巧節或七巧節。
中國、韓國和日本人都會慶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維新時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陽曆7月7日慶祝。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注:
「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
農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陰曆正月十五,這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燈會,猜燈謎,提燈籠,許多地方還有放天燈的習俗。是中國民間的盛大節日之一。
在廣東佛山,有元宵節的傳統習俗「行通濟,無閉翳」。寓意走過通濟橋,就會健健康康,無閉翳。
在臺灣,除了賞花燈活動及著名的臺灣燈會之外,還有臺灣北部的臺北縣平溪鄉放天燈活動。另外,臺灣南部的臺南縣鹽水鎮則有著名的鹽水烽炮。在臺灣東部的臺東市,則有炸寒單爺,也是以烽炮為主,但與鹽水烽炮的進行方式並不相同。
在臺灣早期,有在元宵節夜裡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蔥來討個吉兆的說法。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臺灣話發音)
起源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后死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勘平「諸呂之亂」,擁劉恆為主,是為漢文帝。
文帝博採群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又處強盛。因掃除諸呂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漢文帝因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寒食節是中國農曆清明節前、中、後這三天。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歷盡艱辛。一次,他捱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
後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後悔,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山西省介休市當地居民仍然對此深有記憶,但只限於思想,實際節日這三天已沒有吃寒食的活動)。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併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性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2023年之後。
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農曆新年,並曾禁止民間慶祝。
春節在越南語稱「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日語稱「舊正月」、韓語稱「설날」(即新年之意)。
春節的定義有三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
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遊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潑水節(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歷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
清明原為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遊。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
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
現在的清明節,合併了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
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
踏青春遊、盪鞦韆等習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儲存於清明節中。
祭海節,是位於山東即墨市周戈莊內一項傳統的祭海活動,其已擁有500年曆史。於2023年3月18日再次舉辦,即墨市**將此次活動更名為「民俗文化祭海節」。
「祭海」文化始於明朝,傳說,在周戈莊西側2.5公里外有一座黃山,山上有一個仙姑廟。在清朝末期,漁民每年出海前(農曆四月初八),都要到廟裡求仙姑保佑他們能一帆風順,因此這一傳統逐漸延續下來。
祭灶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被稱為小年,在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儲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儲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裡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
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灶王爺),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臺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扎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
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灶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的恐懼,以及對基層**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
作糖瓜、祭灶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
五、重午、午日、夏節。一般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
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據此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
此外,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迎濤神祭圖騰說。
相傳在古代的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裡或者裝在竹子裡,投到江裡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
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地就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臘八節又稱「臘八」 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
因相傳這一天是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都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清代,雍和宮的臘八盛典極為隆重。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為2米,深1.
5米的古銅大鍋,重約4噸,專用熬臘八粥。臘月初一起,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乾柴運到雍和宮。
粥料品種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到初五晚準備就緒,初六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率領三品以上**及民夫到廟裡監督稱糧、運柴。初七清晨,皇帝派來的監粥大臣下令生火,並一直監視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為止。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開始在佛前供粥,宮燈照耀、香菸嫋嫋、古樂齊鳴、眾喇嘛進殿唸經,隨後把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
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才告結束。
據史料記載,每一鍋粥用小米12石,雜糧、乾果各50公斤,乾柴5000公斤,共熬6鍋。第一鍋供佛,第二鍋獻給皇帝及宮內,第三鍋給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鍋給文武**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鍋分給雍和宮的眾喇嘛,第六鍋作為施捨。
花朝節舊俗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故名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除夕 春節 元宵節 寒食節 清明節 上巳節 端午節 七夕節 中秋節 重陽節 寒衣節 臘八節 小年等。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 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 祭祀文化 天文曆法 易理術...
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1 臘八節 農曆臘月初八 2 除夕 臘月的最後一天 3 春節 農曆一月一日 4 元宵節 農曆一月十五日 5 清明節 春分後十五日 6 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 8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大至節日主要的...
中國有幾大傳統節日,分別是什麼,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時候?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元旦正月初一,亦稱元日,有祭神貼桃符的習俗。相傳東海度朔山大桃樹下有神荼 鬱壘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畫二神像,懸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