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什麼美育?2;人格的形成依據於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而先天遺傳的基因主要取決於父母本身;而人格形成的最主要方面是後天環境,就是指從幼童時期所存在的周圍物質環境以及精神環境,包括家庭因素的影響,也就是家庭結構以及父母教養方式,此外還有學校因素的影響,學校的教育對孩子人格的形成起到很大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人格的形成要哪些因素
能力 、氣質和性格。其結構系統又包括人格的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徵。
一般認為人格的形成受 生物遺傳系統、環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等影響。 美育的作用和意義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獲得終極幸福。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養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給人的高尚行為以推動力。
美育對人能發生作用在於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脫性。美育還能夠彌補科學的概念性、抽象性、機械性,使人生豐富而有意義。美育具有自由性、進步性、普及性,能給人的情感以撫慰,使人的心靈純潔高尚,給人類以溫情的精神家園。
從教育哲學的角度論美育的作用
蔡元培認為世界有兩方面:現象世界和實體世界。現象世界就是物質世界,實體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就是人類心理和精神的最後依靠、歸依。
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人不僅生存於物質世界而具有物質需求,人還有心理,有情感,有精神世界,渴望心靈有依靠。美育是實現世界觀教育,以達到精神世界的途徑、津樑,這是由美育的特點決定的。人人都有愛惡驚懼喜怒悲樂之情,這些都是隨人的生死禍福利害等而改變的。
而美感則否,美感的特點是無功利性、超脫性、普遍性。人們面對美的物件,決無佔有它的念頭,心理的美感是純潔無雜念的,眾人面對美的物件,都是如此,因此就能忘記人我的差別,而與美渾然一體,進入實體世界。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美育對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進入一種超越功名利祿、超越人我之見、超越利害生死的境界,使人體驗生命的真諦,獲得人生的終極幸福。
從美育含義的角度論美育的意義
「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與人相互關係,莫大乎行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適當之行為,即以德育為中心是也。顧欲求行為之適當,必有兩方面之準備:
一方面,計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靜之頭腦判定之;凡保身衛國之德,屬於此類,賴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顧禍福,不計生死,以熱烈之感情奔赴之;凡與人同樂,捨己為群之德,屬於此類;賴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可見,美育的目的在陶養人的感情,培養人的高尚興趣、道德情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給人追求高尚行為以動力。此外,蔡元培還明確講過:「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
」我們可以這樣來認識:陶養人的感情是美育的直接目的;而淨化人的心靈,培養人的高尚興趣、道德情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給人追求高尚行為以動力,則是美育的根本目的。
美育能夠提起一種超越利害的興趣,融合一種劃分人我的偏見,保持一種永久和平的心境。可見,美育的作用在於消沮人的卑劣的慾望,消除人我的自私界限,超越個人利己的狹隘觀念,而進入善和美的境界。
從心理的角度論美育的作用
蔡元培認為,人的精神(心理)有三種:一是知識,二是意志,三是情感。知識屬於科學,意志的表現是行為,屬於倫理學,情感屬於美育。
這種偉大而高尚的行為,是完全發動於感情的。人人都有感情,卻不一定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是因為感情推動力薄弱。而美育正是培養感情推動力的。
這就從心理的角度論述了美育對人的高尚行為的作用。蔡元培還認為,藝術能使人養成高尚、勇敢與捨己為群的思想。為什麼呢?
他同樣從理智與感情的心理關係方面進行了說明:知航空之理論者,或不敢冒險而飛行;何哉?感情興奮之時,非理智所能調節;感情沉滯之時,非理智所能活潑也。
孰調節之?孰活潑之?曰藝術。
因為藝術是超於利害生死之上,而自成興趣的。
美育能夠培養人的同情心。而人有了同情心,就能互相愛護,互相扶助。美育為什麼能培養人的同情心呢?
蔡元培認為,因為美感具有「感情移入」的作用。例如,圖山水於壁上,可以臥遊;觀悲劇而感動,不覺流涕;這就是感情移入的狀況。
從美和美感的角度論美育的作用
美育是如何對人的心靈陶養和高尚行為發生作用的呢?這還得從美和美感的本質與性質說起。蔡元培認為,從美的諸範疇來說,有崇閎(即壯美)、都麗(優美)、悲劇、滑稽等,崇閎包括至大、至剛兩種型別。
美的物件,何以能陶養感情?蔡元培認為,因為它有兩種特性:一是普遍性,二是超脫性。
一瓢之水,一人飲了,他人就沒得分潤;容足之地,一人佔了,他人就沒得並足。這種物質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長人我的區別、自私自利的計較的。而美的物件,就大不相同。
名山大川,人人得而遊覽;夕陽明月,人人得而賞玩;公園的造像,美術館的圖畫,人人得而暢觀。齊宣王稱「獨樂樂不若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陶淵明稱「奇文共欣賞」,這都是美的普遍性。植物的花,不過為果實的準備;而梅、杏、桃、李之屬,詩人所詠歎的,以花為多。
專供玩賞的花,且有因人擇的作用,而不能結果的。動物的毛羽,所以禦寒。人因有制裘、織呢的習慣;然白鷺之羽,孔雀之尾,乃專以供裝飾。
宮室可以避風雨和好了,何以要雕刻與彩畫?器具可以應用就好了,何以要圖案?可知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範圍的。
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見,又有超脫性以透出利害的關係;所以當著重要關頭,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甚且有「殺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這些品質就是由於感情的陶養,而源於美育。
蔡元培認為,美育還能使人們養成寧靜而強毅的精神。美感有兩種,一為優雅之美,一為崇高之美,從容恬淡,超利害之計較,泯人我之界限,例如遊名勝者,初不作伐木製器之想;賞**者,恆以與眾同樂為快;這樣的超越而普遍的心境涵養慣了,還有什麼卑劣的**,可以擾亂他麼?崇高之美,又可分為偉大與堅強之二類;存想恆星世界,比較地質年代,不能不驚小己的微渺;描寫火山爆發,記敘洪水橫流,不能不嘆人力之脆薄;但一經美感的誘導,不知不覺,神遊於物件之中,於是乎物件之偉大,就是a我的偉大;物件的堅強,就是我的堅強;在這種心境上鍛鍊慣了,還有什麼世間的威武,可以脅迫他麼
3樓:匿名使用者
美育的目標不僅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鑑賞力和創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幫助學生樹立美的理想,發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學生的人格和心靈。
近代學者王國維認為,教育應分心育與體育兩大領域,心育應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個方面。他說:「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真善美之三德,欲達此理想,於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在我們看來,真善美不僅相互區分,而且還相互聯絡、相互滲透;智育、德育和美育處於對立統一之中。
所以,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僅與智育、德育、體育相輔而行,而且還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規律,在整個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說過: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即認為樹人育人的初始和終極,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換言之,美育,包括藝術教育,不但是人格修養的入門途徑,而且能使它達到成熟的、高階的境界。
孔子對**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就是在實施美育。
今天,我們的學校教育,只有從培養「備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來認識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規律,從而正確地施行學校美育。
但是,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們學校只重知識傳授,忽視了育人的大目標。美育沒有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美育。因為,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齊劃
一、呆板凝滯的,尤其不能由教師單向灌輸,更不能惟一以考試分數來檢驗成果。所以,若要實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須從應試教育的習慣中脫離出來,堅決地向素質教育轉變。目前,之所以有的學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長教育、技術教育,把美育僅僅當作藝術特長或技能技術教育來施行,這是認識上的誤區,既不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又違背了美育自身的規律和宗旨。
其原因是:首先,觀念上還沒有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以至把美育變成了只針對少數學生的天才教育,或者僅僅停留於知識技能的傳授上。其次,是對美育的宗旨缺乏認識,不夠自覺。
誠然,進行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但是,僅僅停留於技能的傳授和特長的培養上,忘記了美育的宗旨,就達不到美育對受教育者進行人格培育和心靈建設的目的。再次,對美育的特點、規律和功能缺乏正確的瞭解,因而在實踐中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地實施美育。
美育的一個突出特徵,是它的情感教育的作用與功能。蔡元培曾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
」「陶養的工具,為美的物件;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王國維也認為,美育「使人之感情發達,以達完美之域」,美育「即情育」也。美育的過程,一方面是教育者用美的物件來教育人,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對美的感知或感動的過程。
也就是說,在美育的過程中,受教育者伴隨著強烈的感情活動,處於美感的激情狀態。這與其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智育的任務,是傳授知識,讓學生了解客觀世界及各種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智育的過程,多訴諸理智的思考,教學雙方都較為清醒,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強烈的感情活動。例如,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分數、應用題、簡單的幾何知識等的過程中,都必須進行抽象的理論思維,卻並不一定伴隨強烈的喜怒哀樂等感情活動。但是,美育則不然。
如,歌曲《黃河大合唱》表現了滾滾黃河雷霆萬鈞、一瀉千里的雄偉氣勢,以及它所孕育的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偉大性格。師生在教學過程中,都是動情的。因為,歌曲崇尚的美使學生始終處於美感的激情之中,甚至於課後,那澎湃的激發仍要長久地留在同學心中。
梁啟超也曾說過:「人之讀一**也,往往既終卷後數日或數旬不能釋然,讀《紅樓》竟者,必有餘戀有餘悲,讀《水滸》竟者,必有餘快有餘怒」。可見,美育引起強烈的感情活動,使人處於美感的激情之中。
正是這一特點,使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得以發生。也許有人問,難道情感還需要教育嗎?是的。
人的情感對他的社會行為和態度有著重要的影響。梁啟超說:「天下最神聖的莫過於情感。
用理解來引導人,頂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應該做,那件事怎樣做法,卻是被引導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沒有什麼關係,有時所知的越發多,所做的倒越發少。用情感來激發人,好像磁力吸鐵一樣,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鐵,絲毫容不得躲閃。」他進一步指出:
「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聖,但它的本質不能說都是善的、美的。它也有很惡的方面,它也有很醜的方面。它是盲目的,到處亂碰亂迸,好起來好得可愛,壞起來也壞得可怕,所以古來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養。
」這充分說明了情感需要陶養的道理。
情感的陶養,一方面是要防止卑鄙醜惡的東西腐蝕人們美好的情感,另一方面則要用美的事物對人們進**感教育。柏拉圖就強調過,要防止青年們「在醜惡事物的影像中培養起來……以至日久就不知不覺地把四周許多壞影響都銘刻到心靈的深處。」達·芬奇也警告說:
「如果所愛好的物件是卑鄙的,它的愛好者也就變成卑鄙的……」現在有些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藝作品,給人以醜惡低階的感官刺激或頹廢**的迷亂情感,這對青少年的心靈具有很壞的腐蝕作用。對於這種情感腐蝕,我們要堅決加以抵制。同時,我們更要用美的事物去浸潤青少年的心靈,使他們不斷地、長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養,從而「將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儘量發揮,把那惡的醜的方面漸漸壓伏淘汰下去」,以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
美育的規律,基本上就是對美欣賞的規律。它的奧祕即在人們欣賞美時所發生的美感之中。美感並不神祕,從根本上說,產生情感的直接原因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判斷與評估。
即一事當前,如果它大致符合並能豐富主體已有的認識,能滿足主體的需求和渴望,主體就會對它發生肯定的情感;反之,則發生否定的情感。情感還具有強烈的主觀體驗性。例如,快樂的情感活動,往往是盼望目的達到後繼之而來的解除緊張的主觀體驗。
快樂的程度取決於滿足願望的意外程度,且有滿意、愉快、歡樂、狂喜之別。因此,雖然情感的源泉是客觀現實,但是,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事物也可能產生不同的情感反應,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所以,從根本上說,一個人的情感能夠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和個性特徵。
這種反映越深刻、越全面,情感也就越高階。例如,因搭上便車而滿意,因舊友重逢而歡欣,都是一般的社會情感,而美感的反映性,則相當深刻和全面。因為美的物件都是現象和本質的辯證統一,它是以豐富生動的具體感性品格而顯現著事物的真相、真情和真理的。
所以它能喚起主體的認識系統,啟用主體的觀察力、感悟力和想象力,並能超越個人實際的物質功利慾求,而上升到較高的精神層面。就如蔡元培所說:「植物之花,所以成實也,而吾人賞花,決非作果實可食之想。
善歌之鳥,恆非食品,燦爛之蛇,多含毒汁。而以審美之觀念對之,其價值自若。」這時主體由於認識和願望系統得到滿足及發展,便會產生對美的感動,發生愉快感、滿意感、讚賞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體驗。
這種情感體驗有時非常強烈和突出,以至主體全身心為美感的激情所浸潤、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靈、思想活躍、想象飛馳,好似頃刻間悟到人生真諦,窺見宇宙勝景,獲得精神上的極大滿足。所以,在當時和事後,主體都會對這種情感格外珍愛,視之為人間樂事,而不斷地加以回味和追求。這樣的美感激情,會直接衝擊和改變主體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傾向。
總之,在教育活動中正確認識和把握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美育的特點和規律,才能恰如其分地實施美育。祝你好運
統計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什麼,統計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什麼
統計工作的重要性 從總體上看,統計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數量性,其能夠藉助於數字某一事物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方面的數量特徵,來幫助人們定或定性分析這一事物,並正確地進行決策 二是綜合性,從統計的整體資訊來看,其涉及到的國民經濟社會文化 科技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就是從微觀到巨集觀的所有領域和環節。...
友誼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什麼?友誼的重要性是什麼
1 互幫互助1.友誼能夠給雙方帶來支撐感,能夠在困難的時候相互幫助,相互扶持,能夠相互提攜,共同進步,就像鮑叔牙和管仲一樣,帶給雙方力量。2 相互陪伴,避免孤獨友誼就是雙方相互的陪伴,能夠帶給雙方愛和溫暖,也因為多了知己,能夠不再孤獨,相互談心。這就是一個人為什麼要有朋友的原因。友誼的重要性是什麼?...
排程中心的作用和重要性排程中心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麼?
排程中心的作用是組織職能與作用就是建立合理的排程管理組織體系。1 把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要素和各個環節有機的組織起來,按照確定的生產經營計劃組織工作,使生產經營活動有效進行。2 控制職能與作用就是按照既定目標和標準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的監督和檢查,掌握資訊,發現偏差,找出原因,採取措施,加以調整糾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