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女人啊,勇敢地說----詩經召南篇《摽有梅》賞析
原文: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傾筐堲之。求我庶士,迨其謂兮!
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在男女愛情還不那樣深受封建禮教壓制束縛的時候,我們女性就用一首《摽有梅》唱出了內心最深處對情感寄託的欲求;在後來的封建社會,如中唐時期《金縷曲》中的一句「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和林黛玉的「花謝花飛飛滿天」都大膽直接的用花木盛衰來比喻青春的易逝,從而追求婚戀的及時;就是在現代,我們也可以從聞捷那句「……蘋果樹下那個小夥子……說出那句話吧…….」中讀出了在女性心中的一種亙古不變的情感追求。
女性在情感方面似乎天生有種被動的無意識,從古至今,我們能看到有多少女性主動大膽地追求所愛的故事,她們做得最多的只能是在等待,還是等待……似乎總是在悠悠地唱…….摽有梅,其實七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摽有梅,傾筐堲之…….她們都認為男性應該是主動的,在出於諸多的名利方面的考慮時,活生生地將自己真實的情感壓抑,甚至扼殺,最後還是把自己給逼瘋,毀了自己。
女人啊,何苦呢?男人有選擇最佳配偶的權利,但並不代表他們也擁有了追求的主動權,我們為什麼總是在男人的主動之下才會使用我們的選擇權。假如有一天,我們終於找到了心中的那個男人,我們會有多少人主動地去追求,然後把那被動的選擇權留給他們。
情感是人類最自然的天性,因此,情感的性質對於男人和女人都是一樣的,上帝並不將它歸類,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在行動上將它劃分,所以女人在追求男人是失敗了,那也沒什麼,因為男人在追求女人時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也許是我們女人太喜歡撒慌了,常常用謊言來隱蔽自己的真實情感,所以在謊言中,我們常看到了許多的錯過變成了憂怨故事,所以在謊言中我們要承受太多的悔恨,當太多的空虛寂寞來襲時,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啊!女人,不要在孤獨地唱,要勇敢地跑到那棵蘋果樹下,勇敢地對他說……
2樓:匿名使用者
摽有梅摽[1]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2]之!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註釋】
[1]音標或漂,古拋字
迨:音代,同逮
[2]:音氣,乞的借字
摽有梅.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
1.摽(biào鰾):一說墜落,一說擲、拋。有:語助詞。
2.七:一說非實數,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3.庶:眾多。士:未婚男子。
4.迨(dài代):及,趁。吉:好日子。
5.今:現在。
6.傾筐:斜口淺筐,猶今之簸箕。塈(jì既):一說取,一說給。
7.謂:一說聚會;一說開口說話;一說歸,嫁。
題解:女子希望男方及時前來求婚
譯文:梅子落地紛紛,
樹上還留七成。
有心求我的小夥子,
請不要耽誤良辰。
梅子落地紛紛,
枝頭只剩三成。
有心求我的小夥子,
到今兒切莫再等。
梅子紛紛落地,
收拾要用簸箕。
有心求我的小夥子,
快開口莫再遲疑。
【賞析】
這是一首委婉而大膽的求愛詩。「求我庶士」,不妨讀為「我求庶士」。
暮春,梅子黃熟,紛紛墜落。一位姑娘見此情景,敏銳地感到時光無情,拋人而去,而自己青春流逝,卻嫁娶無期,便不禁以梅子興比,情意急迫地唱出了這首憐惜青春、渴求愛情的詩歌。
此篇的詩旨、詩藝和風俗背景,前人基本約言點出。《毛詩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時也。
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男女及時」四字,已申明詩旨;後數語乃經師附會,應當略去。《周禮·媒氏》曰:
「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明白了先民的這一婚戀習俗,對這首情急大膽的求愛詩,就不難理解了。陳奐則對此篇巧妙的興比之意作了簡明的闡釋:
「梅由盛而衰,猶男女之年齒也。梅、媒聲同,故詩人見梅而起興」(《詩毛氏傳疏》)。
龔橙《詩本義》說「《摽有梅》,急婿也。」一個「急」字,抓住了本篇的情感基調,也揭示了全詩的旋律節奏。
從抒情主人公的主觀心態看,「急」就急在青春流逝而夫婿無覓。全詩三章,「庶士」三見。「庶」者,眾多之意;「庶士」,意謂眾多的小夥子。
可見這位姑娘尚無意中人。她是在向整個男性世界尋覓、催促,呼喚愛情。青春無價,然流光易逝。
「真正的青春,貞潔的妙齡的青春,周身充滿了新鮮的血液、體態輕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這個時期只有幾個月」(《羅丹藝術論·女性美》)。如今梅子黃熟,嫁期將盡,仍夫婿無覓,怎能不令人情急意迫!青春流逝,以落梅為比。
「其實七兮」、「其實三兮」、「頃筐塈之」,由繁茂而衰落;這也正一遍遍在提醒「庶士」:「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無名氏《金縷曲》之憂心「無花空折枝」,似乎深有《摽有梅》之遺意。
從詩篇的藝術結構看,「急」就急在三章復唱而一步緊逼一步。重章復唱,是《詩經》基本結構。但從詩意的表達看,有兩種不同的形態,即重章之易辭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漸進。
《草蟲》首章末句「我心則降」、次章末句「我心則說」、末章末句「我心則夷」,即為語雖異而情相類的重章之易辭申意。《摽有梅》則屬於重章之循序漸進。三章重唱,卻一層緊逼一層,生動有力地表現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理過程。
首章「迨其吉兮」,尚有從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見敦促的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謂之」,可謂真情畢露,迫不及待了。三複之下,聞聲如見人。
珍惜青春,渴望愛情,是中國詩歌的母題之一。《摽有梅》作為春思求愛詩之祖,其原型意義在於建構了一種抒情模式: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戀及時。
從北朝民歌《折楊柳枝歌》「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到中唐無名氏的《金縷曲》「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從《牡丹亭》中杜麗娘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到《紅樓夢》裡林黛玉嘆惜「花謝花飛飛滿天」;以至聞捷《吐魯蕃情歌》中的「蘋果樹下」和「葡萄成熟了」這兩首名作,可以說,無不是這一原型模式的藝術變奏。然而,《摽有梅》作為先民的首唱之作,卻更為質樸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3樓:百度使用者
也是剛剛讀過才沒幾天《摽有梅》。
深深覺得《詩經》的質樸和魅力。那樣樸實的字句,那樣樸實的感情。
記得上學的時候讀它倒是一直嫌它辭藻不夠華麗。倒是現在越來越喜歡它了。
《詩經》中《有梅》一文的全文及解釋
4樓:匿名使用者
摽有梅摽有梅⑴,其實七兮⑵!求我庶士⑶,迨其吉兮⑷!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⑸!
摽有梅,頃筐塈之⑹!求我庶士,迨其謂之⑺![2]⑴摽(biào):一說墜落,一說擲、拋。有:語助詞。
⑵七:一說非實數,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樹上未落的梅子還有七成。
⑶庶:眾多。士:未婚男子。
⑷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
⑸今:現 在。
⑹頃筐:斜口淺筐,猶今之簸箕。塈( jì或qì):一說取,一說給。
⑺謂:一說聚會;一說開口說話;一說歸,嫁。[3]梅子落地紛紛,樹上還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請不要耽誤良辰。
梅子落地紛紛,枝頭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到今兒切莫再等。
梅子紛紛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快開口莫再遲疑。[2]
5樓:匿名使用者
讀這首詩歌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其實這只是一首大膽的愛情詩而已。未嫁的女子大膽向男子透漏:
愛我,就要大膽追求,我的青春年華如滿樹的梅子一樣,梅子到了成熟時節,你不懂得采摘,滿數將落成七成,再還不採摘,滿樹就只剩下三成了,還不採摘,就都紛紛落到地下裝到筐裡了。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用的是拼音輸入法,其中,「梅子」經常打成「妹子」,我不知道這是一種偶合還是詩歌原來就有這個暗寓。"梅子"其實也就是"妹子"。
愚魯如我,千年前溫情脈脈的含義,竟然藉助現代冰冷的電腦解讀出來了。
與這首詩歌要表達的意思一樣的是唐朝杜秋娘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相對比較起來,《摽有梅》比《金縷衣》更加令人觸目驚心。《摽有梅》用梅子來比喻青春的韶光,梅子落地有聲,時光流逝讓人想起嘩啦啦的梅子落地聲,而《金縷衣》用鮮花來比喻時光,鮮花枯萎悄無聲息,隨著一陣清風委頓落地。
也許古代的人們沒有想到現代的人們會用鐘錶,但是現代鐘錶的滴答聲卻讓我想起了古代那陣梅子落地聲。
嘩啦啦,韶光無情,如成熟的梅子紛紛落下!
詩經研讀之《召南·摽有梅》講義: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摽有梅》是很有名的一篇詩,以至於後代有「摽梅之嘆」的典故。「摽梅之嘆」說白了,也就是我的口頭禪:「春天來了花要開,姑娘大了想嫁郎」。這篇詩的主題即是:姑娘大了想嫁郎。
關於這首詩的解釋,毛傳的意見被廣泛認同,後來,聞一多又提供了一個說法,也很通行。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種意見。毛傳的意見,這篇詩是說大齡女青年看見樹上的梅子紛紛掉落,觸景生情,急於找婆家。
當然,我用「看見」這詞可能是歪曲了毛傳。毛傳的一貫作風是比附,它更傾向於頭兩句是「興」,以梅在樹上之成數喻女子的年華。聞一多則指出這篇詩是寫在一次「大齡男女青年聯歡會」上,某大齡女青年拋梅子擇婿未果的焦慮心情。
聞一多和毛傳一樣給篇中女子貼上「大齡女青年」的標籤,他們有著共同的文獻根據。《周禮·媒氏》:「媒氏,掌萬民之判。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書之。
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毛序說此詩,「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
」「男女及時」,是當時的基本國策。古代社會,衛生醫療條件差,高死亡率制約了人口的發展。發展人口生產,是古代政治家的大事。
這和今天的情形很不一樣。今日中國,人口壓力過大,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有法定婚齡的限制,不得生二胎。現代各國婚姻法的法定婚齡都是下線限制,是從保護婦女兒童的角度出發。
《周禮·媒氏》的法定婚齡,我很懷疑是上限。古代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不高,同時又有擴大人口再生產的需求壓力,從情理的角度考慮,不應該男三十女二十是下限婚齡。我在北大讀書的時候,學校是允許研究生結婚的,下限婚齡是:
男26,女24。我當時打趣說:這個也是以周禮為根據,大概男女雙方年齡之和不得高於50歲,是人道主義的**觀的底線原則。
這個問題,周禮的註疏,沒有什麼見解,大約他們不覺得是個問題。但是我很懷疑。孔穎達在《毛詩正義》裡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引《禮記》男子「男子二十曰弱冠」(冠,**之禮)、「女子十五許嫁而笈」,來證明當時的初始婚齡是男20,女15。
很顯然,孔穎達是把《周禮·媒氏》的男30,女20當作上限來理解的。《國語·越語》裡說,越王勾踐為了報仇,下令「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越國在特殊時期的上限婚齡是男20,女17。
根據這些資料,我們有理由認為《周禮·媒氏》的婚齡是上限。基本國策是「男女及時」,男子在30以前,女子在20以前,應該解決婚姻問題去進行人口生產。如果超過這個年紀,就必須由**出面進行配給制了。
**組織一個隆重的「大齡男女青年聯誼會」,社群裡所有的大齡男女青年都來聚會,大家可以自己挑選,誰和誰合適,就挑一個地方去人口再生產好了,**可以開口子,不必考慮什麼媒妁之言。如果實在沒有被人挑中,那就由**亂點鴛鴦譜,指定男人甲與女人乙一起完**口再生產的指標。這是歷來解釋這篇詩所依據的文化背景。
聞一多更是發揮想像力,以為古代的「大齡男女青年聯誼會」一定很生動活潑,有著很多有趣的遊戲。既然衛國的青年是「投我以木瓜」來定情,鄭國的青年是「贈之以芍藥」,那麼這篇詩所反映的自然應該是投擲梅子啊。所以他不同於毛傳的訓摽為落,他說摽即是拋,摽有梅,是投擲梅子以定情。
《詩經》中《有梅》一文的全文及解釋
摽有梅摽有梅 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2 摽 bi o 一說墜落,一說擲 拋。有 語助詞。七 一說非實數,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樹上未落的梅子還有七成。庶 眾多。士 未婚男子。迨 d i 及,趁。...
一剪梅電視劇是不是瓊瑤的作品,一剪梅有小說嗎?作者是誰?
一剪梅 是臺灣著名女編劇 夏美華 聽說和瓊瑤的風格很像。一剪梅有 嗎?作者是誰?是瓊瑤的作品啊,以前還有老版本的。一剪梅 和 青河絕戀 那首詞是李清照的。拍攝於25年前的電視劇 一剪梅 是大陸引進的第一部臺灣苦情戲,我在網上查了資料,沒有 原著。但是 一剪梅 是臺灣著名女編劇 夏美華編的劇情,風格和...
有一首叫《梅》的詩,誰知道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宋代 山園小梅 其一 釋義 山園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黃昏的朦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遠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 唐代 早梅 釋義 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雪裡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辛棄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