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塔可欣繆女
古代有龍生九子的傳說,其九子分別是:
一曰霸下(龜蚨),形狀像龜,喜好負重。馱載石碑的大龜就是其形象。
二曰螭吻(蚩吻、嘲風、好望、鰲魚、鴟尾),看似剪尾的四腳蛇,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亦喜吞火。殿脊、殿角和屋頂上的走獸或獸頭即其形象。
三曰蒲牢,形似龍而體形較小,喜歡鳴叫。生活在海邊,卻畏懼鯨魚。祠堂、寺廟、鐵鐘上的獸紐就是是其形象。
人們根據蒲牢害怕鯨魚的特性,把撞鐘的長木都雕成鯨魚狀,據說以其撞鐘,聲大且亮。
四曰狴犴(憲章),形狀似虎,有威力,又好訴訟。監獄門上刻的或立於獄門的虎頭即其形象。
五曰饕餮,其形似狼,極好飲食。鼎蓋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六曰狻猊(金猊),形狀似獅,喜好煙火,亦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七曰囚牛,好似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好**。胡琴上刻的獸頭即其形象。
八曰睚眥,其形如豺,喜好殺戮。常可在刀柄、刀鞘見其形象。
九曰椒圖,其形如螺蚌,好閉口,因而其像常被雕在大門鋪首上。
2樓:楊曼華桑夏
第一子贔屭,一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來。像臺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雖然雕作寫實的龜形,但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的模樣。
第二子螭吻(蚩吻、鴟吻、鴟尾、嘲風),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
第三子蒲牢,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成為今日鐘上的獸鈕。又傳說蒲牢畏懼海上大鯨,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所以想要鐘聲巨集亮,就作蒲牢於鐘面上,刻鯨形的木槌去撞它。
東漢班固〈東都賦〉有「於是發鯨魚,鏗華鍾」的文句。後來,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超凡入聖」的意思。
第四子狴犴,一名憲章,形體似虎而有威力(一說好訟),所以立於官衙門扉或牢獄的大門上。
第五子饕餮,好飲食,所以立於鼎蓋,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第六子蚣蝮,性好水,所以立於橋柱;一作帆蚣,好飲。
第七子睚眥,性好殺,所以立於刀環等兵器上。
第八子金猊(狻猊),形體似獅,性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
第九子椒圖(椒塗),形體似螺蚌,習性好閉,所以立於大門鋪首。
傳說中的龍生9子分別叫什麼名字,都是什麼「職務」
我們常用 龍生九子 來比喻同胞兄弟的各有所長,雖然 九 是虛指,但總有好事者想把傳說神獸往上套,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龍生九子 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的李東陽的 懷麓堂集 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排行名稱。老大贔屓 b x 老二螭吻 鴟尾 ch w n ch w i 老三...
傳說龍生九子,分別是那傳說龍生九子,分別是那九個
龍生九子 狴犴 猰貐 狻猊 獬豸 鼉螭 摩羯 獍犼 猙獰 貔貅。說法二 囚牛 睚眥 嘲風 蒲牢 狻猊 贔屓 狴犴 負屓 螭吻 鴟尾 說法三 贔屓 螭吻 鴟尾 蒲牢 狴犴 饕餮 霸下 睚眥 狻猊 椒圖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 龍生九子 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
龍之九子的名字及拼音,龍之九子都叫什麼名字要有拼音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 龍生九子 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 菽園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