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唐長安城佈局規劃的特點及其體現的文化意義

2021-05-21 13:38:06 字數 6022 閱讀 4934

1樓:匿名使用者

唐長安城是世界古代規模最大的都市,規劃整齊,佈局合理,建築獨具特色,裡坊制度堪稱典範,其影響遠播朝鮮半島和日本.在這座氣度恢弘的大唐帝都中蘊含著豐富的城市選址思想、城市規劃思想、建築設計思想和環境保護思想.這些思想是唐長安城的靈魂,研究、繼承其強烈的城市安全意識、城市文化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及建築節儉意識,不僅對於建構具有中華民族風格的建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於理解、保護西安市的盛唐建築文脈和建設人文化、生態化、國際化、現代化的西安市具有現實的借鑑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隋文帝在漢長安東南營建新都,定名大興。大興總面積達84.1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都城。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又下令在漢魏洛陽城西十八里營建東京。東京面積45.3平方公里,是規模僅次於大興的城市。

公元618年,唐建國後,改大興為長安,改東京為洛陽,又稱東都。

長安平面呈橫長矩形,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2米,大城稱外郭。城內北部正中建內城,東西寬2820米,南北深3336米,面積9.4平方公里,分為南北二部。

南部深1844米為皇城,城內集中建**官署;北部深1492米為宮城,內為皇宮、太子東宮和**服役部門的掖庭宮。宮城北倚外郭北牆,牆外為內苑和禁苑。外郭中,宮城、皇城以外部分全部建矩形的居住裡坊。

在皇城以南,與皇城同寬部分東西劃分為四行,每行南北劃分為九坊,共有三十六坊;在皇城、宮城東西側各劃分為東西三行,每行南北劃分為十三坊,共七十八坊;東西各以二坊建東市、西市,實有一百一十坊。各坊或東西同寬,或南北同深,並與皇城、宮城之長和寬相對應。在坊間形成九條南北向街和十二條東西街,另外沿外郭城內四面還各有順城街,共同組成全城以棋盤狀的街道網,其規模程度在中國城市史上是空前的。

長安主要城門都有三個門洞,中間是皇帝專用的,左右供臣民出入。相應的,幹道上也是中間為御路,兩側是臣民用的上下行道路,兩側植槐為行道樹,最外側為排水明溝。長安**乘馬出行有很大的馬隊,因此道路都較寬,最寬的是宮城與皇城間的東西街,寬220米,中軸線上主街寬155米,其餘主幹道寬也在100米以上,坊間的街也寬40米至60米。

城內各里坊,在皇城前的四行三十六坊較小,只開東西坊門,坊內有東西橫街;在皇城左右各三行共七十四坊較大,四面各開一坊門,形成十字街,分全坊為四區,每區中又有小十字街,再分為四小區,全坊共分十六小區,每小區用三條橫巷劃分,內建住宅。但大貴族**不受此限,有的王府、官邸可獨佔十六分之一坊、四分之一坊、半坊甚至全坊,極為巨大豪華。東西兩市各佔兩坊之地,面積都在一平方公里以上,每面開二門,道路網呈井字形,內開橫巷,安排店鋪。

長安還建有大量寺觀,八世紀初時有佛寺九十一座,道觀十六座。國家及大貴族建的寺觀規劃可佔半坊或全坊,如慈恩寺、興善寺。長安有大量西域中亞商人,還為他們建有波斯寺、祆祠和**教支派景教的寺院。

唐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唐長安的皇城與宮城相連,實即內城。自曹魏洛陽只建一宮,宮前主街兩側建官署的佈局形成後,都城已較兩漢整齊壯觀,但宮殿、官署、坊市共在一城仍難免干擾。隋規劃大興城時把宮城、皇城集中於內城,坊市全部建在外郭中,是一創舉。

但它的雛形已出現在北魏洛陽,隋唐長安是在它的基礎上加以完善而已。官署集中於皇城,外郭專建坊市,都可以有規則地排列,形成棋盤格狀街道網。中國古代在城市施行封閉的裡市制度至遲始於戰國時期(公元前390年左右),由於在宮殿和官署之間佈置,道路及街區都不甚規整,至隋唐長安把裡坊佈置在外郭後,才形成中國歷史上最巨大、規整、中軸對稱的裡坊制城市。

3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的形成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飛躍,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強調戰略思想和整體觀念,強調城市與自然結合,強調嚴格的等級觀念,這些城市規劃思想和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城市規劃的成就,集中體現在作為「四方之極」「首善之區」的都城建設上。中國戰國時期的都城採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漢長安城將宮室與裡坊結為一體,三國時曹魏鄴城採用城市功能區分的規劃形式。南北朝時代的洛陽城加強了全面規劃,為中國古代前期城市建設的高峰--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起到了先導作用。

隋唐長安城將宮室、壇廟和官署位於南北縱軸線的兩側,道路網劃分為若干棋盤格,每一棋盤格稱為坊,繞以坊城,自成一區。長安城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築技術和文化發展水平。日本、朝鮮等國的都城建設都是仿長安城修建的。

元大都的規劃吸取了春秋戰國時理想都城的規劃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處理,由大都城演變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國古代都城城市規劃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遠近郊區大力經營園林和離宮別館,使北京城為中國封建時代規劃和建設的輝煌例項。

3裡坊制與街巷制城市面貌的區別

街坊以道路劃分,仍採取類似閭里的形式,稱「裡坊制」。 唐長安城是中國古代實行「裡坊制」城市的典範。當時,全城劃分為108個裡坊(每個面積25~70公頃,大體相當於今天一個大型的居住小區)。

這些裡坊內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統,四周圍以高牆,坊牆不得隨意開門開店,夜晚實行宵禁。坊內居民實行「連保制度」,以便於統治和管理。北宋東京(今開封)完全採取一種新的規劃形制。

商業、手工業和城鎮中各種行業的發展與自古沿襲下來的「裡坊制」規劃形制的矛盾愈來愈突出,其焦點是:商業市場的活動空間須要擴大和開放,而舊形制下市場過份集中且用地緊錮。這是開放與封閉的矛盾。

北宋東京的規劃重新把宮城(大內)佈置在城市中心,構成「大內—裡城—羅城」三套城牆的格局,這主要是防禦上的考慮。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過於徹底廢棄了「裡坊制」,取消了坊牆,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設定商店,並沿著通向街道的巷道佈置住宅。商業和各種行業的佈置是開放型的。

它們分佈在城市各條主要街道上,並按一定專業相對集中佈置,「瓦子」則是「娛樂區」。

裡坊 衚衕宮殿

4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參看高中人教版歷史書~~~

中國古代史,上面介紹很詳細~~~

又很權威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史,上面介紹很詳細~~~

唐朝長安城佈局特點

6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1、唐長安城總體上是中軸對稱的格局,設計時參考了鄴城和建康城的佈局。城市建設過程中,還附會《易經》中「乾卦六爻」的說法,根據龍首原分為六條崗地的特點

,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築。此外,在城市的邊緣規劃了園林區,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成為民眾的遊覽場所。

2、唐朝鼓勵對外**,所以用於貨物交易的「市」設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大致上靠近中心地帶)。

3、唐朝的宮殿建在城市北方,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城居全城北部正中,為宮殿區,處於首位,象徵著王室的權威。

4、盛唐時期的長安街道分明為市、坊、櫃,分工明確。採用坊市制,各個居住區界限分明,市場設在指定的地方,不得隨意交易,其餘與普通中國古代都城沒什麼不同 。

5、長安距離邊界很近,該城的設計十分嚴整,適合軍事防禦;規劃嚴謹,整齊有序,便於管理。它的南面是皇城,為**衙署所在地;外郭城從東西南三面拱衛皇城與宮城,是一般群眾與官僚的住宅區和商業區。

6、全城南北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棋盤式的街道寬暢筆直。

7、長安城規模巨集偉,佈局嚴整,在封建時代是少見的都市設計,在國內國外影響很大。

拓展資料:

唐長安城的形制是中國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設的典範,歷代有許多文人學士進行過考證和研究。盛唐時期韋述的《兩京新記》、宋代宋敏求的《長安志》、程大昌的《雍錄》、趙彥衛的《雲麓漫鈔》、元代李好文的《長安圖志》、清代徐鬆的《唐兩京城坊考》等著述,都對唐長安城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和闡述。

長安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2米,周長36.7公里。城牆寬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築,城門處的牆段還砌有磚壁。

城牆和其外側的城壕已基本被毀,僅在北面的玄武門和南面的安化門附近留有部分殘垣。

在王樹聲學術團隊補繪後的《長安圖》中,都城與城郊山水田園共同構成有機整體。城內格局方正端莊,街道筆直寬闊,建築鱗次櫛比,呈現出典型的東方都市氣象。城內大到巍峨壯觀的宮殿、苑囿、坊市、寺觀,小到各坊坊門、庭院園池,均詳細標註呈現。

城外則南山屏護,河渠橫貫,良田、寺觀、名園相映,長安人居最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場面躍然在目。

7樓:貞觀之風

1、唐朝鼓勵對外**,所以用於貨物交易的「市」設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大致上靠近中心地帶)。

2、唐朝的宮殿建在城市北方,處於首位,象徵著王室的權威。

3、盛唐時期的長安街道分明,市、坊、櫃分工明確,市容壯觀,功能完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之一。

唐都長安的巨集偉的規模,整齊的佈局,寬敞的街道,以及遍佈城區的水渠、池塘,美麗的市容,是對前代都城建築的總結,又是中國城市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

8樓:0璟瑜

唐長安城的面積達83.1平方公里,按中軸對稱佈局,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組成。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劃分出110座裡坊。

此外還有東市、西市等大型工商業區和芙蓉園等人工園林。城市總體規劃整齊,佈局嚴整,堪稱中國古代都城的典範。

唐長安是一個東西略長,南北略窄的長方形。根據考古實測,從東牆的春明門到西牆的金光門之間,東西寬為9721米(包括兩城牆厚度)。從南牆的明德門到北牆的玄武門偏東處之間,南北長為8651米(包括兩城牆厚度)。

兩相比較則東西長出1070米,周長約35.5千米,面積84平方千米。全城建築分三大部分:宮城、皇城和外郭城。

宮城位於全城北部中心,皇城在宮城之南,外郭城則以宮城、皇城為中心,向東西南三面。

唐朝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它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米,全城周長36.7 公里,面積約84平方公里,比明清時期的北京城大1.

4倍,是古代羅馬城的7倍。長安城內共有三個建築群:位於北部正中的是宮城,為皇帝和皇族所居;宮城南面是皇城,面積比宮城略大,是****機構所在地;宮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為居民區和商業區。

整座長安城規模巨集偉,佈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

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長安城(外郭城)開十二座城門,南面正中為明德門,東西分別為啟夏門和安化門;東面正中為春明門,南北分別為延興門和通化門;西面正中為金光門,南北分別為延平門和開遠門;北面的中段和東段分別與宮城北牆和大明宮南牆重合,西段中為景耀門,東西分別為芳林門和光化門。除正門明德門有五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為三個門道。

據實測,明德門址東西廣55.5米,南北長17.5米,每個門道寬5米。

特別是明德們內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寬達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門的大街寬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間,而順城街寬20米到25米。明德門原有臺閣式門樓建築,唐末被朱全忠焚燬。

宮城位於郭城北部正中,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2820米,南北寬1492米,周長8.6公里。城四周有圍牆,南面正中開承天門(隋稱廣陽門),東西分別是延喜門和安福門,北牆中部開玄武門。

宮城分為三部分,正中為太極宮(隋稱大興宮),稱作「大內」,東側是東宮,為太子居所,西側是掖庭宮,為後宮人員的住處。今天西安城內西五臺和北城外自強西路北側鐵路中學內的土崗則是為數不多的大興宮城遺址。

皇城亦為長方形,位於宮城以南,其東西與宮城等長,南北寬1843米,周長9.2公里。城北與宮城城牆之間有一條橫街相隔,其餘三面闢有五門:

南面三門,中為朱雀門,兩側為安上門和含光門;東西面各一,分別為景風門和順義門。南面正中的朱雀門是正門,向南經朱雀大街與外郭城的明德門相通,向北與宮城的承天門相對,構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軸線。城內有東西向街道7條,南北向5條,道路之間分佈著**官署和太廟、社稷等祭祀建築。

從城市的平面佈局來看,規劃者嚴格講求左右對稱。全城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郭城的明德門之間的連線,也即承天門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為南北向中軸線,以此為中心向左右。為突出北部**宮城的地位,以承天門、太極殿、兩儀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武門等一組組高大雄偉的建築物壓在中軸線的北端,以其雄偉的氣勢來展現皇權的威嚴。

之後,隨著不斷增添新殿,才使這種格局有所變化。

唐代長安城區域佈局是如何規劃的唐代長安城區域佈局是如何規劃的有什麼特點?

唐代規模巨大的長安城可以說是歷代以來最巨集偉的古城了,後人傳頌至今。充分體現了唐王朝 一統天下 長治久安 的美好願景。那麼氣勢如此巨集偉的長安城城區區域佈局是如何規劃的呢?這一點還是挺讓人好奇的。首先,唐朝的長安城是一個東西長 南北短的長方形構造,面積巨大,可以說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都城之一了。而當時...

唐長安城平面圖是第一手史料嗎,唐朝長安城平面圖和西漢長安城平面圖區別

如滿意請採納 算是第自 一手史料。分為三個部分,正bai中是大內,西 du側是掖庭 後宮人員居所zhi 東側是東宮dao 太子居所 也就是辦公區域。上面還有很貼心的標識,向你展示這些地方曾經住過哪些大牛。不過只能找到清晰度這麼悲劇的 也就是 區。西市主國際 東市主國內 王公貴族及各級 的住宅具體佔地...

為什麼漢朝的長安城從未被攻陷過而唐朝的長安多次淪陷

我們漢朝是當時最大的帝國,所以我們叫漢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核心的問題的就是兵制,兵力分佈情況 漢朝是全民義務兵役的,而 羽林軍,都是挑出來的尖子,和現在我國的兵制差不多,國策也不像後邊的朝代強 弱地方,地方沒兵,樣子貨兵,因為是全民義務兵役,兵源不缺,又因為 羽林軍都是挑的尖子,而不是樣子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