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本身是男是女觀音菩薩本身是男是女?

2021-03-05 09:19:35 字數 5084 閱讀 6244

1樓:匿名使用者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隨緣顯現,以度眾生為本懷。當以男子身得度,則現男子身,當以女人身得度,則現女人身。不僅如此,山川大地,花鳥蟲魚,只要眾生能因此開悟,觀音菩薩即為其顯現,這就是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

三十二應是總稱,其實不只三十二,而是千手千眼,無量無邊。

2樓:匿名使用者

成佛之時是男身,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由於信仰者需要,給演變成女身。又菩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樣觀世音菩薩,可以以任何面相出現也不為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男的,原名是觀自存在菩薩,到了中國成了女子形象了!當然下面那個人的回答呢也對,那就看你怎麼想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佛經裡,菩薩皆為男相,除非隨緣度眾時,才會顯女相

5樓:和藹的

論觀音造像,最初出自天竺,是男身相,而且長有小鬍子。

6樓:大克林斯曼

在印度是男身,到了中國被塑成女身,神話中的人物。

7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悲華經》的記載,在過去的時劫中,當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即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為「不眴」。

所以觀世音是男子

8樓:匿名使用者

成正果者,長生天地,男女不重要了

9樓:

菩薩——————————無相

10樓:匿名使用者

有意義嗎??????????

請問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11樓:元氣一號

觀音菩薩沒有性別之分。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無數,都是不可取不可得的幻化假相。

《楞嚴經妙心疏》說,以為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都是錯誤的,觀世音菩薩的真像是寂滅的無相之像,而能現一切相。

《金剛經》也說,如來具三十二相,其實「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同樣的,若能見諸相非相,也即是見觀世音菩薩。

擴充套件資料:

參考《中國曆代觀音造型藝術》,中國曆代的觀音造像的演變:

早在東漢時期,佛教就開始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觀音造型為男性,面部豐滿、眼大而凸、眉長而平、鼻深高隆與額齊平、耳長齊肩、頭戴寶冠,寶冠上主要是花髻,是貴族富人的裝飾。

此外還有髮髻冠,化佛冠,冠兩旁裝飾猶如翅膀的寶僧,袒上身,頸部有懸鈴的圓領式,胸部掛瓔珞和作為兩蛇形的飾具兩臂著釧,下著羊腸大裙。

到了隋唐時期觀音造型按其藝術風格和造型樣式可以分為早晚兩期:

(1)隋到唐初階段觀音造型面部豐圓適中,方額突出,依然以男性形象為主,但開始逐漸演化出女性形象,發冠樣式有低花瓣式、高發髻,寶冠上還有雙帶下飄,身上的瓔珞精細複雜,有的代替披帛,有的披帛仍至腳部再交叉上卷,有的披帛還由兩肩下垂橫於胸腹之間兩道,但是仍可以看出裙帶如紳的樣子。

這時雕刻技法也由南北朝晚期的直平刀法發展為向下凹入的新圓刀法來表現衣紋。

(2)到了盛唐時期,觀音造型是飽滿成熟的階段,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成就是更加明顯的走向世俗化,因此,更進一步的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繁榮。

觀音造型的溫和與嫵媚充滿著青春的活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觀音日益女性化,面部圓深、眉彎而長、細目、著寶冠式高髻,具有少女或**的面相特徵。

到了宋代,觀音造型在唐代的基礎上,服飾上較唐代複雜,在面部刻畫上,人物頰額豐圓適宜、面容婉麗、戴珠光寶氣的花冠儼然像一種世俗貴婦人的形象。這時的觀音造型已發展到圓熟的境界,其動作表現及服飾都自然生動流暢,充滿迷人的藝術魅力。

到了遼代,觀音造型從整體風格看,基本上是繼承盛唐時期的觀音造型:頭戴寶冠、面相豐滿適中、眉毛彎長、頸掛瓔珞、體態婀娜、神態自然、比例適度、儼然是淑女化身,肌體和服飾都具有其應有的重量感。

到了金代,從整體造型上看,它也承襲了宋代以及遼代的風格,但是金代觀音造型與宋遼兩代有不同點,如金代觀音造型,一般多顯得造型繁瑣,並表現出一種頹萎氣息,雖然在形象上,仍保持有傳統的寫實風格,但對於服飾衣褶的處理略顯得繁複。

到了元代,觀音造型多數為赤裸,僅有簡單的瓔珞、臂釧等裝飾,這類密教造型多數形象是細腰,面相上鼻高且直,脣較薄,兩頰較瘦,在造型上接近印度形式;但與唐代觀音造型也有某種繼承關係,衣紋質感不足、繁縟瑣碎、面部缺乏內心傳神的聯絡,總的來看已流露出形式化的衰退跡象。

明代的觀音造型不僅繼承宋代的造型,更與盛唐時期的觀音造型有些接近,觀音頭戴花冠、面相豐腴、衣紋隨著身體動勢凸起凹入真實性很強;衣紋組合疏密有致、線條舒展,更能襯托出觀音豐滿的體態。明代觀音像感人的藝術魅力,還表現在她們不僅是世俗化了的女性,而且塑造的是中國封建時代美女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到了清代,觀音造型也比明代更接近世俗,清代觀音造型主要特徵:頰豐額滿、額部平板有一種被繃緊的感覺,雙眉細長、鼻高且直、寬肩細腰、服飾多為當時的裝飾,在技法處理上,衣紋表現極為真實,服飾貼體,顯得較為輕柔,衣紋隨著動態自然流暢,真實感很強。

鴉片戰爭到解放前舊中國這是個社會大動盪時期,由於外敵入侵,內戰迭起、內憂外患,中國的工藝美術逐漸萎縮,陷入了蕭條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工藝美術全面復甦,舊社會失傳的手藝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觀音造型主要繼承唐宋時期的藝術風格,新一代工藝美術大師賦予了新的特色:

作品思想性、情節性更加突出,注重人物傳神,強調觀音造型比例、結構的準確性,身段形體優美,追求內心刻畫和精神氣質,衣紋符合人體內在的結構變化,工藝雕刻也融入了現代美學元素,從解剖透視入手,分麵塑造形體,從而使作品更有了符合現代審美觀點的生動性。

12樓:13個幸福

在印度,觀音是威猛霸氣的男神,但是在中國經歷了從男到女的轉變。

1.這是因為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產生了佛教,在當時的觀念中,身為女性是悲劇,只有轉世為男人才能得救,所以菩薩作為神明,自然是男性得形象。觀音菩薩的信仰大約出現在公元1世紀,在當時的印度佛教中,觀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威猛猙獰、令人敬畏。

直到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一直到唐代,觀音菩薩的形象還是以男性為主。和印度的凶惡菩薩形象相比,中國化的觀音英俊了許多,銷魂的小鬍子是標準造型。

2.給觀音的性別帶來顛覆的,是武則天廢唐立周。武則天聲稱自己是彌勒佛降生。

既然彌勒佛被欽定是女兒身,那麼觀音菩薩是女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唐代之後,佛教在中國失去國教地位,傳教物件從貴族變成平民。

3.所以在民間傳說裡,觀音菩薩還被嫁接了許多故事。比如妙善公主捨身成道,馬郎婦用色相**男性學習佛法、死後**。

據學者研究,道家的聖母信仰也促進了觀音的女性化,唐代流行的景教信仰聖母瑪利亞,也可能影響了菩薩的群眾印象。最主要的是,中國群眾認為,慈善、護生這樣溫柔的事,讓小姐姐來做比威猛大叔更合適。

4.加上後來觀音又get了送子技能,女身觀音更有親和感。延續香火是中國人的大事,觀音更是憑藉這一技能,成為中國人心中no.

1的神仙姐姐。宋明時期,觀音基本在人們心中完成了性別轉變。那時候大家讚美女孩長得好看,最高評價莫過於「像觀音菩薩」。

13樓:老油條

觀音菩薩本身男性,但以女相示人。

觀世音菩薩,在隨類應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過觀世音菩薩本身的大菩薩相,是大丈夫相。比如《華嚴經》說:

「勇猛丈夫觀自在」。   唐代以前的觀音,以大丈夫相居多,也現女相。

但到後來,漢地的觀音形像越來越趨向女性化。一些學者,則直稱觀音為東方的女神。

14樓:灞辨湰浣崇収

觀音菩薩成道前是男身。成道後的菩薩已經無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故此,在隨類應化時,化身無數,已經是不受男女身相束縛的大解脫者,再根據色相妄加議論菩薩的性別是不恰當的。

自印度流傳出的觀音菩薩本是一個「勇猛丈夫」,何以到了中土後卻最終演變成了一個以女身示人的慈祥婦人呢?這要從觀音菩薩的聖號說起。觀音菩薩聖號的全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因為聖號中有著「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樣的字眼,在漢人眼裡,慈祥婦人的形象顯然比「勇猛丈夫」更匹配這個聖號。加上觀音菩薩本身就有著女性化身,自唐以後,漢人供奉的觀音菩薩也就越來越趨於女性化。並且為此引用了諸多的故事來作為佐證,以便名正言順地供奉一個女性身相的觀音菩薩。

這都是因為世人習慣以母性代表慈悲的習性使然。

現在漢地供奉的白衣觀音形象出自密教度母(救度世人的女性仙人)。相傳,觀世音菩薩因為不忍看到世間眾生受苦受難,因而流下了慈悲的淚水,這些淚水化為了三十二尊專司救度世人脫離苦海的度母(救度世人的女性仙人),其中以綠衣度母、白衣度母兩尊流傳最廣。漢地供奉的白衣觀音形象就是這三十二度母中的白衣度母。

也就是說這尊以女性身相示人的觀音菩薩不過是觀音菩薩以**力應化的化身之一。她雖然以女相示人,卻並不代表觀音菩薩本身就是女性。

15樓:匿名使用者

觀世音」是梵文的譯音,意為阿婆羅,其實觀音菩薩在印度是男身,據佛經講,他原是王太子,成佛後是阿彌託佛的左夾持,與右夾持大勢至菩薩合成「西方三聖」,要說觀音是男是女,從佛經的角度講,無所謂男女。中國女性觀音造像始於南北朝時期,興盛於唐朝,大了明朝觀音普遍位婦女神,因佛教傳入中國,逐步融合進中國民族文化而漸漸演變。而女性觀音也是人們易於接受的一種慈悲和美的化身。

16樓:巨藍光象

觀音菩薩的身像,究竟是男是女,一般人總不免這樣的疑問著。其實隨類現身,當然可以有男相、有女相。不過約大菩薩相說,都是大丈夫相。

唐代以前的觀音,也總是大丈夫相的。《華嚴經》也說∶『勇猛丈夫觀自在。』然而觀音菩薩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

約這個意義說,他的應化,一方面是內在的悲心激發;一方面是那一類的有情苦痛多,菩薩的現身應化就多。觀世音在人類中的應化,現女身的較多,這是有兩個意義的。(1)女眾的苦難,從古代以來,一直多過了男人。

(2)女眾內心的特性,是慈忍柔和。表現在她們的日常行為中,即是愛。女眾的心理,慈愛確實超過了男人。

如母親對於自己的兒女愛,深重殷切,無微不至;父親對兒女就沒有那樣深重殷切的了。愛,即在私我的黑影中所表現的慈悲,是慈悲的侷限化,不免帶點歪曲。慈悲,即愛的無我的擴大。

由於女眾內在具有了母親的特性,故以慈悲為特德的觀世音菩薩,即多應現女身。擴大為無私的大愛,泛愛廣大的人類,一切眾生,都如慈母愛自己的兒女一樣。所以觀世音的應現女身,不但為了女眾受的苦痛多,而就是發揚人間的母愛,使廣大而無私的,成為菩薩的平等慈悲。

所以我們信仰觀世音,應如孩子的敬仰母親一樣。能如此的誠切敬仰,如母子的心意感通,自能得觀世音菩薩的救護。

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呀,謝了,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佛菩薩不分男女,但大部分時候化顯男身。但是觀世音菩薩為了讓眾生容易接受,常常顯化女身來普度眾生。因此,大部分的觀音圖都是慈祥的白衣婦女形象。而觀音菩薩的佛身像上,有的則畫上了鬍子,表示其實他是男身。觀音的原形是男的,成仙后有沒有性別我不知道,但是民間為了表現其博愛 關懷眾生的形象而把他幻化為女 法身...

觀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其實觀音菩薩最初是男性,其性別的轉變是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在結合了中國本土文化和風俗的基礎上完成的。佛教並非中國的本土文化,在印度佛教的教義中,觀世音是古印度轉輪王的大兒子不眴,印度人信奉的觀音菩薩為男相。這是因為古印度等級制度森嚴,女性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地位,完全是男性的附屬品,像觀音菩薩這種普渡...

夢到觀音菩薩,夢到觀音菩薩

金剛經有云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夢不作吉凶想,人生本已是夢,為什麼要解夢中之夢呢?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作善事自然會有善報 阿彌陀佛,也許是前生緣分,你與菩薩有緣,如果不是昏沉所致,這個夢應該是個藏與第八識乃至第七識內,因緣故,才得於把最深意識的東西通過夢顯現出來,憶蓮花,這是佛告訴你廣結善緣,行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