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是怎樣標註和傳承的

2021-04-03 00:40:28 字數 3804 閱讀 3985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靠個地區人的習慣的,拼音只適合普通話,各地說的一般都是方言,拼音對方言沒用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是怎樣標註和傳承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通過直音(用一個同音的漢字)、反切(用一個字的聲母與另一個字的韻母注出字音)、注音字母等辦法來標註和傳承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漢語拼音沒有發明之前,漢字讀音的標註和傳承,主要可分三大類:

第一類是用漢字記音,從前流行過直音法和反切法兩種方法。

直音法:是用一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如「仁,音人」。

反切法:反切開始於東漢,這種方法是採用兩個字拼合起來為另一個字注音,即前一個字採用它的發聲部分,稱為反切上字,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取反切上字的聲母;後一個字採用它的收聲部分,稱為反切下字,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取反切上字的韻母和聲調,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比如「氣,去既切」,「去」是反切上字,與被注音字「氣」的聲母相同,「既」是反切下字,與被注音字「氣」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再如「丕,敷悲切」。

第二類是用創制於五四運動前後的「注音字母」(後來改稱注音符號),注音字母改變了過去用漢字標音的方法,是研究語音標音方法的一大進步。注音字母在《漢語拼音方案》公佈以前數十年中不論在識字和推廣「國語」(即今普通話)各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類是用拼音字母來給漢字注音和記錄漢語,有威妥瑪式方案、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簡稱「國羅」)、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和《漢語拼音方案》等。此外還有用國際音標來記錄語音的。採用拼音字母給漢字注音和記錄漢語,結果是準確快捷,可避免前兩種方法的不足。

在漢語拼音沒有完善前,古代漢語讀音是怎麼傳承的呢

古代沒有漢語拼音,每個漢字的讀音是怎麼傳承下來的

4樓:匿名使用者

1, 按照韻法分類。bai

如十五韻,du這樣大致每個字的韻

zhi母讀音和什麼字相同dao就知道了。這是回讀書人的基本功,答科舉考試必考「試帖詩」,就是要作一首詩,會做詩就必須懂韻法。

2,用同音字表音,如早期一些字書會出現「某音同某」這樣的說法,前者是別人不熟悉的生僻字,後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常用字。記得「說文解字」就有這種標註法;

3,反切---反切據說是隨佛教進入中國的。具體說「反切」就是用兩個常用字標註一個生僻字。即某字後面加上「某某切」,讀音時一般是採用頭一個字的生母,後一個字的韻母。

就能讀出那個冷僻字。

以上三種是中華古代常用的注音方法。

沒有漢語拼音以前,中國漢字是如何注音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們為了學習漢字,曾創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給漢字注音。

直音法盛行於漢代,是指用一個比較容易認識的字來標註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

"畢,音必""畔,音叛"。這種方法簡單明瞭,直到現在,人們還常常利用它。但直音法有較大的侷限性:

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則此法不能用;有的字雖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較生僻,注了等於沒有注。例如,"蹭(cèng)、糗(qiǔ)"等就沒有同音字,無法用直音法注音;"然"的同音字只有"燃、蚺、髯"三個字,它們都比"然"字生僻,用其中的任何一個為"然"字注音,都難以幫助認讀。後來創造了反切法,彌補了直音法的不足。

反切法流行於東漢末年,盛行於唐宋各代,是指用兩個字來注另一個字的音的注音方法。反切上字與所切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切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如"紅,胡籠切",即取"胡"字的聲母"h",取"籠"字的韻母和聲調"óng",拼成"紅"字的音"hóng"。反切法的發明,是我國漢字注音方法的一大進步。

從東漢末年到2023年注音字母公佈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為漢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6樓:流氓驢小衛

有漢語拼音以前,中國漢字有的是注音的,用簡單的同音字注音,而簡單的字就沒有注音了。在康熙字典裡就是這樣,比如:姘字,解釋中會有「音貧」字樣。

拼音什麼時候發明的?沒有拼音之前中國人是怎麼認字的?

7樓:公子沈苒嘉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2023年—2023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

在發明拼音之前漢字注音採用的是切注發。就是兩個漢字合在一起,用前一個漢字的前半音和後一個漢字的後半音合起來注音。如:菜,注音就是「此愛」。康熙字典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

古人在拼音發明之前還有很多認字的方法:

「讀若」法。

即找一個讀音相似的字來給原字注音,寫作「甲,讀若乙。」。如「珣,讀若宣」,我們就知道「珣」字和「宣」的讀音相似。

直音法。

找一個同音字來給原字注音,寫作「甲,音乙。」。如「蠱,音古」,我們就知道「蠱」和「古」是同音字,按照「古」字的讀法讀就可以了。

反切法。

即找兩個字來「拼」音,寫作「甲,乙丙切」。具體讀音的時候,取乙字的聲母,加上丙字的韻母和聲調即是甲字讀音。或者通俗的辦法是將乙丙兩字連起來快速讀即得到甲字的讀法,即比如:

練,郎甸切,即是將「郎」的聲母和「甸」的韻母、聲調結合起來得到「練」的讀音。(中古音練讀len,甸讀den)

等韻法。

宋代出現的《七音略》《切韻指掌圖》等韻書,將23兩個方法結合起來,相當於現在的查字典,具體的使用方法是:將漢字分成三十六母,二百零六個韻部,四聲,即用三個座標標註一個漢字,查詢時按圖索驥即可找到同音的字,然後按照同音字的讀法取多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同音的字,可以尋找其他幾個座標相同而有一個座標不同字,然後按照讀音規律推測。例如「韜」字是透母,豪韻,平聲。

8樓:喜歡你纖

古代時,漢字注音採用的是切注發。就是兩個漢字合在一起,用前一個漢字的前半音和後一個漢字的後半音合起來注音。如:

菜,注音就是「此愛」。康熙字典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注音方式還有其它好幾種,直到**時期,漢語拼音趨於完善,像現在的字典附錄裡那種不認識的符號,那就是**時人們使用的漢語拼音,到中國成立,人們才開始使用現代漢語拼音方案,也就是現在的漢語拼音。

9樓:張維怡

有一種古體拼音吧,你應該見過原來的《新華字典》上有那種古體拼音的字型在上面的,不過在古體拼音之前好像是象形文字和甲骨文

10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時候發明的,用字典!

11樓:匿名使用者

先有像型文字,一直後人都是死記硬背的,應該在清代時期改進的。

在沒拼音前,古人是如何認字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人們在教學生字時,常使用兩個常見的字進行反切或直拼出這個生字的讀音。東(都籠)圈(曲連)

13樓:匿名使用者

用常見字給生僻字注音

沒有漢語拼音之前,漢字讀音怎麼拼

14樓:平常心新號

注音字母

zhùyīnzìmǔ

在漢語拼音方案公佈以前用來標註漢字字音的音標,採用筆劃簡單的漢字,有的加以修改。有二十四個聲母,即ㄅㄆㄇㄈ萬ㄉㄊㄋㄌㄍㄎπ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其中萬π廣是拼寫方言用的),十六個韻母,即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也叫注音符號。

15樓:匿名使用者

注音符,現在臺灣還在用,有注音符之前,康熙字典這樣標明,比如「品」是「音」韻的。

怎樣在漢語拼音田字格上輸入拼音漢字聲調拜託了各位謝謝

用 拼音指南 就可以了啊 選中要注意的文字,格式 中文版式 拼音指南。在word文件裡打漢語拼音怎麼打上聲調啊?謝謝 1.插入 特殊符號 符號 拼音 2.軟鍵盤 特殊符號 拼音 注音 其實我用的是windows電腦 謝謝o o word裡打拼音的聲抄調 格式 插入 特殊符號 拼音,裡面有,ok!右鍵...

用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為下列漢字注音

拼音 我wo3 學xue2 習xi2 做zuo4 生sheng1 意yi4 解jie3 決jue2 就jiu4 業ye4 問wen4 題ti2 國際音標 到這個 http py2ipa.sourceforge.net py2ipa.htm把我給的拼音複製到那裡就行。也些人對如何表示音的觀點不同,所以...

國際音標是誰發明的,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和英語國際音標有什麼關係

國際音標最早是在1886年,由語言學家保爾巴西所帶領的一群英國和法國語言教師基於教學與研究上的需要,在國際語音學協會的贊助下開發出來的,於1888年公佈。他們最初的使用的標音字母基於拼寫改革,即羅米克字母 romic alphabet 為了使其在其他語言中也能夠使用,符號所代表的音值允許隨著語言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