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筆有千秋業
不管是歷史還是地理上都沒有麥哲倫海島這個名詞,只有「麥哲倫海峽內」這個稱呼,關於這個海容
峽的名稱由來詳解如下:
麥哲倫海峽西班牙語作estrecho de magallanes,位於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克拉倫斯島、聖伊內斯島之間。因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2023年到此考察而得名。東端與阿根廷相接,餘部全在智利領海內。
東起大西洋畔的維爾赫納斯(virgenes)角與聖埃斯皮裡圖(espiritu santo)角,西至德索拉西翁(desolacion)島皮勒(pillar)角抵太平洋。東連大西洋,西通太平洋。海峽兩岸海岸線迂迴曲折,海峽被中部的弗羅厄得角分成東西兩段,西段呈西北--東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東段又從西南折向東北,自西至東,拐了一個直角彎。
中、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兩岸陡壁聳立,海岬、島嶼密佈。峽中風大多霧,潮高流急,多旋渦逆流,海上時有浮冰,不利於航行。
所以這裡一直以來成了一個人跡罕至的海域,大西洋和太平洋被分隔在海峽兩邊。
2樓:小眼鴨
歷史來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自源
信在此終有一條通往「南海」(太平洋的航道)。他於2023年9月20日率領一支般隊開始航行。到達南美洲東海岸後,沒著海岸前進,在第二年10月21日進入他要尋打的海峽。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航程,戰勝了死亡的威脅,終於在11月28日駛出海峽,進入風平浪靜的太平洋,為第一次環球航行開闢了勝利的航道。後人為了紀念麥哲倫對航海事業作出的貢獻,把這段海峽稱為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麥哲倫海峽全長592公里,寬窄懸殊,深淺差別也很大。最寬的地方有33公里,最狹處僅3公里左右;最深處在千米以上,最淺的地方只有20米。當年麥哲倫率領船隊在海峽航行時,夜晚曾見南邊島嶼上升起一個個火柱。
這是印第安人點燃的烽火,因此這個島嶼也就被稱為「火地島」。火地島是海峽南邊的最大島嶼,面積4.8萬平方公里,東部屬阿根廷,西部屬智利。
麥哲倫海峽的一些港灣可停泊大型艦隻。因為航道曲折艱險,自從巴拿馬運河通航後,來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船隻一般不再經過這裡。
什麼是人文地理?什麼是人文歷史?
歷史人文人文地理包括六個部分
3樓:道峰山營
歷史人文人文地理包括的六個部分可以歸納為六個「w」:
what:即什麼人事現象?where:
分佈在**?why:為什麼分佈在那裡?
when:何時分佈在那裡,隨時間怎樣遷移?who:
是誰把它分佈在那裡?how:前景如何?
人文地理學是從地域的觀點去研究人文現象的空間分佈規律,著重說明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人文活動和人文特性,**其研究過程,揭示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其發展變化趨向。
陝西西安人文地理歷史常識
4樓:萬里長城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臺塬為界,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截至2023年,西安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臺兩大單元。距今約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時期產生橫跨境內的秦嶺北麓大斷裂,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
西安市境內海拔高度差異懸殊位居全國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競秀的秦嶺山地與坦蕩舒展、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線分明,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
流行於陝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稱亂彈,又叫「梆子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流傳於戶縣鍾馗故里的儺舞跳鍾馗,是中國戲曲舞蹈的活化石,儺是中醫的鼻祖。
西安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文化遺存具有資源密度大、儲存好、級別高的特點,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的155個基本型別中,西安旅遊資源佔據89個。
西安周圍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漢、唐四大都城遺址,西漢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鐘鼓樓、古城牆等古建築700多處。
「滬」名稱的由來,上海名稱的由來
滬 原是一種捕魚工具,是竹子編成的。當地人民將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來沉沒,潮退露出。魚隨潮而來,退潮時便被 滬 攔住。古時稱呈喇叭形向外擴張的水道為 瀆 而當時上海所在的淞江口處正是喇叭形的海灣。所以人們便將到處插有 滬 的 又被稱作 瀆 的淞江口一帶稱為 滬瀆 而這一帶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 滬瀆 ...
西瓜名稱由來, 西瓜 名字的由來
西瓜,又叫水瓜 寒瓜 夏瓜,堪稱 瓜中之王 因是在漢代從西域引入,故稱 西瓜 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外,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招牌營養素,是一種最富有營養 最純淨 食用最安全的食品。營養功效 西瓜可清熱解暑,除煩止渴。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急性熱病發燒 口渴...
黃瓜名稱的由來
1.黃瓜的原產地是印度的熱帶雨林,由漢朝時期的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中原,原名稱為 胡瓜 2.後趙時期出現一條法令,嚴禁使用 胡 字,違者問斬無赦,所以胡瓜更名為黃瓜。擴充套件資料 1.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